第二百三十章 終局(四)

劉辯遇上了理智的張璋,自己又非殺死何進的兇手,自然僥倖逃過了一劫。

另一邊的何太后與袁隗等人卻沒有這般好運氣了。

獨眼攝人,面上盡是傷疤縱橫的吳匡帶人截住了何太后一行,看着面色兇厲的吳匡,何太后等人頓時陷入了絕望。

吳匡淡淡的問道:“太后欲往何處去?”

何太后心驚膽戰,但還是色厲內荏的喝道:“放肆!吾要去何處,難道還一定要向你這亂臣言說?”

吳匡森森一笑道:“末將對太后的去處也不是很有興趣,只是隨口一問罷了。但另一個問題末將卻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得到答案的,敢問太后,我家大將軍何在?”

何太后暗暗嚥了口唾沫,顫聲道:“閹豎謀逆,殿前謀害大將軍,所幸丁建陽等人忠心,已然盡誅閹宦。爲防京中諸軍震恐,丁建陽已帶着閹豎頭顱前往相告。怎麼,吳將軍沒有得到消息?”

吳匡輕笑道:“哦?原來真是這般緣由?末將還以爲是丁建陽謊言相欺,如今太后也這般說,倒是讓末將有些相信了。”

話是這麼說,但看看吳匡的表情,正常人都知道他對何太后的話那是一個字都不相信。

果然,吳匡話鋒一轉,冷聲道:“可末將這裡抓了一個人,他言稱是太后主謀,並且親手殺害了大將軍,其言辭鑿鑿,說的煞有介事,讓末將不得不信啊。”

說完,吳匡招了招手,兩名軍士挾着一名遍身血污,身着朝服的官員走了過來,何太后等人頓時心往下一沉,這人正是何進的爪牙之一,此前與丁原等人一起前往朱雀門制止叛亂。

吳匡翻身下馬,一把揪起那人的頭髮,問道:“來,孫校尉,你來說說,到底是你在撒謊,意圖掀起混亂,還是太后在謊言相欺呢?”

何太后大聲道:“吳將軍!萬不可聽信奸人之言!吾與大將軍乃是血親兄妹,皆乃舞陽侯之後,怎會下此毒手?此人必是閹宦一黨無疑!”

吳匡理也不理何太后,只是靜靜的看着孫校尉。孫校尉有氣無力的道:“今日本是大將軍封公之日,朝會之上本也是順順利利的,誰料衛士被盡數換成了禁宮閹宦,他們在爲大將軍更衣時突施偷襲,制住了大將軍。

然後這毒婦便掏出利刃,將大將軍殺害於殿上!”

“他在撒謊!”

何太后不顧一切的大聲喊道,似是希望能蓋過孫校尉的聲音,但顯然是徒勞無功的。

吳匡輕輕點頭道:“看來事情很明瞭了,孫校尉,你如今的官位是大將軍一力保舉的,你能人模狗樣的站在朝堂上,俯視天下無數人,這都是大將軍的恩賜,你可承認?”

孫校尉苦笑道:“吳將軍所言不差。下官未能幫大將軍報仇,還與毒婦媾和,這是下官之罪,請吳將軍動手吧。”

“下去之後,自己向大將軍謝罪吧。”說完,吳匡手中的劍劃過孫校尉的脖頸,鮮血頓時噴射而出,而吳匡彷彿殺了一隻雞一般,很是淡然的轉頭望向何太后等人。

這邊踏前一步,何太后便後退一步,直到靠在牆上無路可退之時,這名大漢朝最尊貴的女人悲憤的道:“太傅!汝等就這般看着逆臣弒君?”

袁隗眼皮子擡了擡,淡然的道:“終究是你何氏自家內亂,反倒是牽連了朝堂乃至天下,更害的天子離位,你有何面目妄自稱君?”

其身後的袁基等人也是默然不語,低頭垂瞼。

何太后望着這批朝堂重臣,憤然道:“好一個官場不倒翁!好一個三起三落袁次陽!好一個四世三公的袁氏!”

望着這幕鬧劇,吳匡大笑道:“如何?太后看出這批臣子的嘴臉了嗎?滿朝上下,又有誰敢說比大將軍更加忠心爲國?

謀害棟樑大臣,與小人爲伍,這便是你自己一手造就的結果!”

吳匡得意的大笑,何太后卻是恢復了平靜,她理了理衣衫,平靜的道:“本就是互相利用,何進死後,需要這麼個人穩定朝堂罷了。

吾原本是想過上幾個月,便將袁本初打發出京,讓袁次陽告老還鄉,如今看來是不成了。”

吳匡有些訝異的點點頭道:“朝堂之事,末將也不怎麼懂,也不想懂這些腌臢事。只是這般看來,太后已經準備好上路了?”

何太后嗤笑道:“博弈之事本就是有輸有贏,如今輸了也就輸了。吾當然不甘心,但也不願在爾等這些逆臣面前盡失儀態!”

吳匡睜着獨眼,望着身子還在不自覺發抖的何太后,嘆了口氣道:“皇家!皇家!真就是天下最腌臢的地方!女弒母、弟弒兄、妹弒兄,全無半點人倫親情!

太后可知,當年便是末將負責勾連十常侍?太后嫉妒憤怒之下毒殺了王貴人,末將便覺得太后太過毒辣了,曾向大將軍進言,希望大將軍能規勸太后。”

何太后蹙了蹙眉,問道:“何進是如何說的?”

“‘某家妹子素來心地仁善,往日裡連殺豬都不敢看!今日竟然下這般毒手,足可見宮中爭鬥之烈,這王貴人又是何等的囂張跋扈!

吳兄弟放心,皇后絕非毒辣之人,必是宮中太過兇險,如今交好張讓等人,或許能稍稍緩和她的處境’,這便是大將軍當日所言,一字不差,不知太后有何感想?”吳匡諷刺的問道。

何太后怔怔的出神,不知道思緒飄向了何方,而吳匡繼續道:“太后也知道當初的張讓等人是何等的跋扈,在王甫死後,曹節韜光養晦,張讓便是天下最有權勢的宦官!

大將軍爲了令張讓等人幫助太后,可是付出了太多太多啊。”

何太后緊緊閉目,兩行清淚從眼角滑落,顫聲道:“富貴榮華,終不如當年南陽屠夫。他變了,我也變了,二兄也變了,就連母親,又何嘗沒變?”

吳匡嘆了口氣,突然感覺沒什麼動手的興致了,他揮揮手道:“太后是萬乘至尊,又是故主之妹,末將便給你一個體面,來人,送太后白綾一條,鴆酒一杯,任其自選。”

看着面前的白綾鴆酒,何太后突然大笑道:“吾令不少人嚐了鴆酒,今日便讓吾試試,這鴆酒又是何滋味!”

酒畢,瓶碎,魂歸。

第三十章 三荀第五百一十七章 談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中原僵持(四)第五百四十四章 平定關中(九)第一百零二章 濟陰太守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關中(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傾訴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斷(上)第一百零五章 劍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二百四十章 廢立(終)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劉表(下)第二十八章 徵召第四百五十六章 師出有名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關中(六)第六十六章 時代的落幕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讖緯與神鬼(下)第七十九章 傳道受業解惑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十六章 整理收穫第五百零三章 議功善後(上)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第八十章 宗室第二百四十章 廢立(終)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雄起(下)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許女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端(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二百三十章 終局(四)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計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三百章 功利與道義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關中(十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四百二十六章 張闓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權力第二百六十八章 遊說(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子師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夢(一)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賞罰(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二百二十九章 終變(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二百零五章 常山趙子龍(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主冀州(上)第五十一章 腹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斷(上)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