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歷陽之戰(中)

看着親信畏懼的模樣,高幹好笑的道:“你這又是爲何?不必如此,本官此次可沒有什麼陰謀詭計,你也不必做什麼髒活,只需要靜靜看着就好。看看江東猛虎是如何自己踏入獵戶的捕獸夾中。”

親信若有所悟的道:“看來,府君更希望孫堅他們懷疑我等有陰謀詭計?”

高幹朗聲笑道:“懷疑是不能做證據的,只要沒有證據,那任憑他們懷疑便是。本官可是發自內心的希望烏程侯能夠成爲真正的揚州刺史啊。”

……

而歷陽縣城內,一個讓孫堅等人意想不到的人悄悄地來到了這個四戰之地——前揚州刺史陳溫。

這名鬚髮皆白的老者身材並不高大,但是精神矍鑠,眼神凌厲,舉止頗有些雷厲風行之感。

這位前揚州刺史乃是汝南高士,與袁本初分屬同郡,只是對於袁氏此前的行徑頗有不齒之處,是以始終作壁上觀,未向任何一方表忠心。

此前勤王一事上,陳溫雖爲響應盟會,但卻與前丹陽太守周昕一起,向曹操供給了幾千丹陽精兵,只是當二帝同現之時,陳溫卻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但就算陷入了迷茫,陳溫還是能夠確定一點,那就是以武力奪取州郡的行爲決然稱不上忠臣行徑。身爲朝廷在穩定時任命的揚州刺史,他斷然不能認同孫堅和劉繇試圖武力征服州郡的行爲。

在收到一封匿名的傳書後,陳溫思慮良久,終究還是親身來到了前線。

雖然大約能猜出來書之人是誰,也明白他的用意,但目標相同的情況下,陳溫也不介意合作一把。

對於孫堅,陳溫也算是早有耳聞,深知這位當世名將在用兵之道上是何等的天賦絕倫。也知道自己並不以兵事見長,若是硬碰硬的接戰,無異於以卵擊石。

書信之中言辭鑿鑿的道明瞭孫堅的弱點,再結合往日所聞,陳溫已經確定至少有八分可信。而這般高的可信度,已經足以讓他冒上一次險了。

“佈置的如何了?”

秘密來到歷陽的陳溫並未告知太多人自己的行程,只有引軍前來的主將才知道陳溫在此,這也是爲了降低孫堅的戒心,更好的利用其弱點。

主將恭敬的答道:“使君放心,屬下已經安排妥當了,只要孫堅入彀,他斷無幸理!”

陳溫肅然道:“不可大意,若是讓孫堅跑了,我等都要夙夜難寐!還有,縣城的情況如何?能在孫堅的攻勢下撐上幾日?”

主將心裡默默估算了一番,保守的道:“這個……若孫堅往日名聲並無虛妄,屬下恐怕只能擋住他大約旬餘光景。”

陳溫大爲震驚,訝異道:“這裡可是歷陽,曾經的州治所在。你面前的江水乃是天險,這般情況下也只能擋住旬餘?”

“使君有所不知。”主將苦笑道:“在各郡紛紛自主後,州里的兵力本就被大大削弱;而孫堅所轄都是精銳,我等如何能夠相提並論?

再者,屬下雖然很想向使君立下軍令狀,保證歷陽不失。但是屬下還是有幾分自知之明的,盛名之下無虛士。烏程侯當世名將,屬下實在沒有自信面對他。”

陳溫眉頭大皺,他當然知道屬下的話有道理,然而卻很難接受這一點。若要讓孫堅入彀,那自然是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若是被先鋒擊潰,那何談引誘孫堅?

見陳溫眉頭緊鎖,主將遲疑道:“若烏程侯真如使君所言一般衝動,那旬餘時間想必是夠的,只要烏程侯敢率軍先登,屬下絕不會讓他活着回去!”

陳溫搖搖頭,凝聲道:“不能將希望寄託在這種可能性之上!既然無法通過長期惡戰來逼迫孫堅先登,那就用利益誘惑吧!”

“使君!你這是……”主將大吃一驚,心中隱隱有了不祥的預感。

“無非是捨身取義罷了,或許本官與孫堅一起去死,更有利於揚州的安寧啊。”

……

歷陽所面對的乃是長江三磯之一的牛渚磯,據傳此地古時曾出現金牛,故得名牛渚磯。此地地勢險要,扼大江咽喉,乃是接連南北的險要渡口。

此時的牛渚磯左近已是旌旗蔽日,兩岸戰船於江邊一字排開,隔江對峙,坐在戰船上的程普不由得又泛起了嘀咕。

孫堅軍的水軍順流而下,自然是帶來了不少戰船;而丹陽太守高幹卻也早早地徵用了不少漁船,加上丹陽郡的一部分戰船,竟是直接借給了程普,彷彿真的是在全力支持孫堅。

只是大戰將起,程普實在無法將更多的心思投入到高幹那邊去。而渡江之戰,船隻自然是多多益善,程普也就不客氣的笑納了高幹的“美意”。

在沒有火炮的時代,大江上的水戰,無非就是依靠船上的弓箭手拋射,以及接舷之後的白刃戰來決勝。

江水湍急,船隻顛簸頗爲嚴重,這般情況下的大規模拋射事實上很大程度都是隨緣的,需要漫天箭雨帶來的壓迫力恐怕是更主要的因素。

wωω ●тt kдn ●c ○

而接舷之後的白刃戰則更爲考驗將士的水戰能力,若是北方士卒站在這種顛簸的船隻上,恐怕還沒有接舷,便已經頭暈目眩,屆時連刀都難以拿穩,白刃戰自是休提。

但對於南方水鄉長大的士卒而言,他們在船隻上如履平地,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而船隻的多少,卻又決定着能有多少人同時在江上搏殺。

一開始的接戰,程普自然是以試探爲主。一聲令下,幾艘戰船慢慢向着江心駛去,對面也不甘示弱的派出了等量的戰船接戰,在經過一番殘酷的廝殺後,孫堅軍獲得了勝利,以較大的優勢戰勝了歷陽守軍的戰船。

程普微微眯眼,笑道:“看來無需君侯動手了,我等儘快擊潰正面之敵,勿要給君侯尋事的機會。”

副將祖茂點頭道:“明日便由我領軍吧,必要將敵軍一鼓擊破。”

程普頷首道:“也好,只是小心爲上,今日之戰只是權作參考,誰也不能肯定歷陽人有沒有別的手段啊。”

第二百二十九章 終變(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五百三十四章 關中動亂(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四十三章 舉薦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二章 天下苦漢久矣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關中(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八章 袁公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怒火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狀第三百七十二章 私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降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州(下)第五百五十章 韓遂之敗(下)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湯與細作(下)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九十七章 比試(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四百零二章 關靖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八十章 宗室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定關中(十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七章 袁府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五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罪(上)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四百六十章 兗州初戰(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動(六)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州(下)第七十章 迎駕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二百三十八章 廢立(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變(完)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二百五十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鄉侯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七十九章 傳道受業解惑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下)(三千字)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三百一十六章 虎牢關(下)第三十六章 興趣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馬韓第一百零四章 尋劍第二百一十章 守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肉食者鄙第四百八十六章 教化曹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開端第一百章 長史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鄭玄(上)第四百零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一百四十章 哀之而不鑑之第四百零二章 關靖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二十三章 君明何須慮王莽(起名無能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雀闕上(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旨(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師出有名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雄起(下)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關中(八)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宮爭執(上)第五章 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