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定關中(十一)

李澈有些爲難的道:“龐校尉所言也確有道理,朝廷諸公高居廟堂,或許並不瞭解關中局勢。但僅憑龐校尉一面之詞,就算是本侯,也不能認定鎮西將軍謀逆啊。

就以如今的局勢來看,倒是徵西將軍在違抗朝廷命令。但徵西將軍派龐校尉前來說明情況,又讓本侯心生疑惑。如今局勢波雲詭譎,本侯實在不知道該相信誰,還是暫且觀望爲好,以免誤害忠良啊。”

龐德霍然起身,鏗鏘有力地進言道:“衛將軍此言差矣,將軍身負魏王重託,天子聖意,手握雄兵,豈能不有所作爲?如今賊勢浩大,忠良遭險,將軍若是作壁上觀,豈非坐視忠良受害?

以將軍之大才、魏王之雄師,輔以我家主公麾下人馬,必可一戰而定關中,此千秋之功,怎可不爲?”

李澈喟然道:“但說來說去,仍然是龐校尉一面之詞。若龐校尉不能證明涼州牧的忠心,本侯也只能遺憾的保持中立,暫且觀望。”

龐德神情一陣變幻,馬騰對此自然有所預料,李澈若是輕易答應了條件,他們反而要懷疑其中有詐。如今這般有所刁難,恰好說明李澈有意合作。

只是需要“誠意”。

想了想,龐德咬牙道:“爲表忠心,牧伯願派一子前往雒陽,侍奉於魏王身邊。”

這就是所謂的“質子”。是自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諸侯聯合方法中可與聯姻相提並論的法子。

尤以春秋戰國爲盛,許多著名的國君都曾做過他國的質子,就連秦始皇的父親都曾經在趙國當人質。

父子血親,人倫之至,這也是理論上最強的枷鎖。哪怕是心性涼薄之人,他也得考慮到害死自己孩子後,天下的洶洶物議。

可李澈不太信任這個方法,原歷史線上,馬超堅決不願入許爲質,最後就連馬騰都到朝廷做了衛尉,馬超還是固執的留在關中。然後便是喜聞樂見的賣爹操作,馬超不顧自己一家老小性命都在曹操手上,悍然鼓動韓遂起兵謀反,甚至準備認韓遂爲義父,以此換取韓遂拋棄在曹操身邊爲質的兒子。

這種“孝行”甚至勝過了《三國演義》中的呂布,畢竟呂布雖然“孝”,卻沒有機會賣掉親爹。

李澈不想賭馬騰的心性,馬超是心性涼薄之人,馬騰呢?

他的好兄弟韓遂可是能夠眼睛都不眨的賣掉自己的親子。

對於這些悍匪起家的兇頑之人,親情的羈絆究竟有幾分作用,實在難以預測。

見李澈的神情沒有太大變化,龐德心下一沉,質子已是聯盟中最高的形式付出了,若李澈對此不甚在意,那麼他顯然是想要實質的利益。

實質的利益,在這亂世之中無非就是割地求和。

想起馬騰的交代,龐德正待再言,李澈擡手止住他,微笑道:“涼州牧的誠意,本侯已經感受到了。但父子人倫至情,魏王仁厚之主,自不會使父子分離,質子之說再也休提。

倒是魏王對涼州牧神交已久,頗想一會,不知此事之後,馬牧伯可否入雒與魏王一會?”

龐德勃然色變,忍不住道:“魏王欲以我家主公爲質?”

“龐校尉這話說得忒也難聽。”李澈擺擺手,故作不悅的道:“雒陽城難道是什麼龍潭虎穴、危險之地?馬牧伯關中豪傑,伏波之後,堪稱大漢的功勳貴戚。魏王身爲宗室扛鼎,想見上一見,有何不妥之處?再說了,大丈夫志在四方,豈能坐困一地?

以馬牧伯之能,必能受到魏王之青睞。本侯微末之才,尚能封侯拜將,馬牧伯重現伏波輝煌也未必不可。屆時青史留名,雲臺受祀,豈不遠勝如今一域之雄?”

話說的再好聽,本質上還是讓馬騰進京,雒陽是劉備的地盤,進了雒陽,馬騰真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龐德又驚又怒,想過李澈會獅子大開口,卻不料他一開口便是要吞下整個馬騰勢力。

李澈也清楚,如今不比原歷史線,馬超還未成長起來,馬騰若是進京,他麾下很快便會分崩離析,屆時劉備輕易便能將之吞併。

見龐德動怒,侍立在側的太史慈微微前跨一步,隱隱擋在了李澈身前,李澈輕輕揮手示意太史慈不必緊張,輕笑道:“龐校尉不必動怒,這番話可以徑直轉達馬牧伯。本侯自有誠意,只要馬牧伯願意入雒,本侯願意擔保其安全,哪怕涼州復反,魏王也絕不會遷怒。”

龐德氣極反笑:“將軍又能拿什麼來擔保?”

“討平韓文約後,朝廷會以鍾主簿爲京兆尹,另以司隸校尉居長安領關中都督主持軍政要務,本侯忝任司隸校尉,屆時還請龐校尉領一軍爲親衛,護持本侯安危啊。”

龐德心神大震,失聲道:“將軍所言爲真?”

“本侯從無虛言,也無需虛言誆騙。”李澈神情漸漸變冷,指着東方道:“魏王坐擁五州並河南重地,治下子民何止千萬?奉天子以討不臣,甲兵數十萬,戰將數百員,豈是關中所能對抗?如今不發大兵,只因諸君當年作亂事出有因,魏王不忍苛責,纔給諸君改過自新的機會。

韓文約首鼠兩端之輩,既派人往雒陽,又遣人往宛城,試圖兩邊下注,此爲大逆,魏王斷不能容忍。本侯本就要發兵討伐,若涼州牧願意歸順,行忠義之舉,本侯自然可以在魏王面前美言幾句。

如若不從,無非是大軍之下多添亡魂罷了。須知魏王志在安定天下,一統四海,斷不能容忍地方割據。涼州牧遲早要有所決定,今日歸順,可視作忠義。他日情勢所迫歸順,不過是降服的叛逆罷了,孰優孰劣,龐校尉可以讓涼州牧自行判斷。”

一直沒什麼架子的衛將軍突然冷麪厲聲,讓龐德有些發愣,或許是權勢帶來的壓力,或許是太史慈的視線太過刺人,一向膽大的龐德竟不由自主的生出心虛之感。

李澈既然下了最後通牒,龐德也知道多說無益,抱拳道:“衛將軍之言,卑職一定如實轉告主公,三日之內答覆。”

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少年天子(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四百七十九章 忠心耿耿(下)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七十三章 朝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辦學(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夢(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一百五十章 驚變(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戰(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終變(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息不對稱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夢(一)第一百七十章 奴與民第九十七章 比試(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四十章 崩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勝五敗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二百六十章 謀權(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關中動亂(六)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少年天子(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關中(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匈奴(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價第一百五十章 驚變(中)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三百二十五章 賞罰(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盟(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動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衡(下)第一百一十章 趙王第五百六十一章 誘之以利(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定人心第三十五章 離經叛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進爵第三百一十七章 當仁,不讓於師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談(上)第三百一十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一百零二章 濟陰太守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傾訴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三百一十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二百零五章 常山趙子龍(上)第三百九十章 勸學(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戰(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戰(終)第一百二十四章 權力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一百零五章 劍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變(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變(一)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