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

bookmark

元光部下五百健兒中的軍官要麼是武考的舉子,要麼是從督府調入的,皆屬於莘邇一系。

元光沒給莘邇報信,然在聞知高延曹準備攻打沔陽後,健兒營的軍官中,卻另有別人趕緊遣卒將此事稟與莘邇。

莘邇接報的時候,剛率領部隊抵達南鄭縣外。

覽罷書文,莘邇吃了一驚。

這個高延曹,還真是會給人“驚喜”。

才送了一首詩過來,緊接着就又聞他要打沔陽。

莘邇把剛送到不久的高延曹那詩拿出,展開讀道:“太馬到三城,殺光衆賊將。腳踏白骨山,旌旗立山上。”直到這時,才體會出了高延曹此詩的意思,顧與唐艾、令狐京等說道,“原來此詩,是螭虎的求戰詩啊!”問諸人,說道,“螭虎欲攻沔陽,卿等以爲何如?”

令狐京皺起眉頭,說道:“將軍已命他看住沔陽駐兵即可,他不從將軍之命,竟欲自作主張,沔陽是那麼好打的麼?若是失利,將會大不利於將軍攻拔南鄭,勢必損害大局。下官愚見,將軍宜即刻遣人,趕去沔陽,嚴詞訓斥,命他不許擅動!”

莘邇說道:“螭虎性強,元光不贊同他攻沔陽的打算,而被他打發去了山中抓猴,我若是隨便派個人去傳我軍令的的話,他恐怕不會聽從。鮮少,你以爲,我最好遣何人前去?”

令狐京沉吟了下,說道:“京願爲將軍傳命!”

莘邇連連搖頭,說道:“誒,你不行。”

“爲何?”

莘邇誠懇地說道:“還是我對你兄長說的那句話,南鄭天獄,不易攻克,鮮少你聰明多謀,我方要依仗卿才,一日不可缺卿,怎能因爲傳令這點小事,就勞卿遠離於我呢?萬一攻南鄭不利,到時候,我找誰人問計?”

令狐京說道:“唐司馬的謀略遠勝於京,有唐司馬爲將軍輔佐,南鄭縱然天獄,亦不難克也。”

莘邇仍是大搖其頭,說道:“不成,不成。咱們來南鄭的路上,你也看到了,山谷裡僚人衆多,官道上蜀兵的斥候常有,就不說攻打南鄭,我需要卿的謀略相助,只說往螭虎營中傳令,途中也將會十分的危險,你不善騎射,一旦遇到僚人或蜀騎,如何是好?你去,我不能放心!”

令狐京沒有辦法,只能收了“爲莘邇傳令”的心思。

他瞧着莘邇笑語殷殷,好像滿是信賴與關懷的表情,卻忽然之間,不禁地心跳惶恐,想道:“我此番所以痛快地接受莘幼著的闢除,出任他帳下的參軍,不是爲了給他出謀劃策,而實是爲了尋機,助我阿兄。可沒料到,莘幼著不肯讓我從我阿兄圍攻褒中;現下又不放我出營。我怎麼覺得,我像是被他軟禁起來了?莫非,他是看穿了我的盤算麼?”

莘邇問唐艾,說道:“千里,卿有什麼主意?”

唐艾一副渾不以爲意的樣子,似乎根本沒把高延曹有意攻打沔陽這事兒放在心上,他搖着羽扇,說道:“高螭虎的性格雖強橫,但他不是個有勇無謀的人,艾曾觀他博戲,攘臂奮色,狀若噬人,可如不贏,他就不會下注。他既然決意攻打沔陽,艾料他應有勝算。”

“這麼說來,這沔陽城,他還真能給我打下來了?”

“不妨讓他一試。”

“但他如果攻城不利,致使沔陽守兵突出包圍,來援南鄭?”

唐艾望向前方遠處的南鄭縣城,說道:“南鄭號爲天獄,今日一見,果然不假。圍城硬攻的話,我軍可能會傷亡不小。攻城之道,攻心爲上。南鄭所賴的援兵無非有二,沔陽、褒中而已。高螭虎如沒能打下沔陽,致使沔陽的守兵突圍來救南鄭,明公設伏於野,亦足可敗之。而沔陽一敗,南鄭守兵的軍心定就會受到打擊,待到那時,再作進攻,應該就會容易許多了。”

莘邇忖思多時,心道:“千里所言有理。高螭虎若能爲我拔下沔陽,南鄭守兵的士氣一定會受到打擊;他如不能打下沔陽,沔陽來救南鄭,我在南鄭的眼皮子底下,圍城打援,剿滅這股援兵,也同樣會使南鄭守兵的士氣遭到沉重的打擊。兩者對我,皆有利。”

想定,就手書文函一道,寫道:“沔陽勢險,三城呼應,攻如不能勝,卿可佯敗散撤,放其守軍出城。候其來救南鄭,我設伏於路,卿銜後擊之。”

作戰的方案,要隨着戰場的形勢而不斷地做出調整和變化。

親眼見到南鄭的易守難攻之後,莘邇果斷地接受了唐艾的建議,順水推舟,同意了高延曹攻打沔陽。

當下,莘邇派人把此道軍令傳與高延曹。

同時,他陳兵於南鄭城下,一面築營,一面試探性地發起了幾次攻勢。

南鄭的東、西、南三面,是丘陵、山區,只有北面是平原地帶。數次攻勢,都是從北面打起。南鄭城高且堅,守兵借地利,以檑木、滾石、強弩、勁弓爲武器,打退了莘軍的每一次進攻。

圍攻五日,莘軍甚至連城牆都沒摸到,只在護城河上填出了幾條通道。

於營外,堆壘起了兩座土丘,能夠俯瞰城中。

莘邇這天與唐艾、令狐京、羅蕩、禿髮勃野等部屬登上丘頂,眺望城內。

但見城中,鄰近城牆地方的民宅都被推倒了,約千餘城中的各族百姓,正在蜀兵的督促下,在城內距離城牆約百步遠的位置,挖掘深溝。溝的外側,已被擺上了一列長長的柵欄。

莘邇嘿然,說道:“城牆尚未破損,已在城內布柵掘溝。李樑這是在做長期頑抗的預備啊!”

令狐京臉帶憂色,說道:“將軍,上午的軍報,說褒中、沔陽兩地,我軍雖也都展開了攻勢,但一如南鄭,至今無有寸土之進;高螭虎強攻白馬城,半日間傷亡百餘。梓潼、巴西兩郡,現在肯定已經知道我軍攻打漢中了,也許此兩郡的援兵,不日就會來到。南鄭三縣已據地利之險,梓潼、巴西的援兵再到,漢中之地,就會更加難取了啊!”

回顧莘邇參與過的戰鬥,大的攻城戰共有兩次,一次是打龜茲國的王都,一次是打穀陰城。打龜茲那回,其實還是野戰爲主,能供他參考的,也就只有跟着令狐奉打穀陰那次的經歷了。

莘邇注目南鄭城內,許久不語。

那回打穀陰,羅蕩是最大的功臣之一,可論及險隘,谷陰卻不及南鄭。

羅蕩喃喃說道:“小小南鄭,已是這般難打。桓荊州那邊的犍爲、成都,也不知進展怎樣了?”

……

犍爲郡,彭模城外。

三四千的荊州勁卒,擐甲舉刀,驅趕着捕來的僚人、氐人在前,在投石、弓弩的掩護下,吶喊着,冒着城上射投下來的矢石,衝向城下。

攻城部隊的後方,不到二百步,豎立着一面高大的赤色軍旗,迎風招展。

年過五旬,鬚髮花白的益州刺史周安,仗劍立在旗下,正在傳達軍令:“敢後顧者,斬!”

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顯美戲愛婢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四十六章 一戰克鄯善 以直報其怨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三十一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七)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四十六章 一戰克鄯善 以直報其怨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