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

次日清晨,莘邇早早醒來。

深冬的季節,天光亮得晚,窗外暗淡,偶爾傳來一聲鳥的鳴叫,清冽悠遠。

室內被火龍燒得熱熱乎乎,仍在酣睡的令狐妍,面頰紅撲撲的,許是夢見了什麼,嘴角綻出笑容,因爲太熱,她白嫩的膀子露在了錦被的外頭。昨晚被令狐妍喚來的婢女大頭,蜷縮在牀榻的角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也睡得正香。莘邇小心地下牀,以免驚醒她倆。

拾起掉在地上的馬鞭,將之輕輕地放到案上,莘邇披了件外衣,躡手躡腳地出到院中。

庭院裡很冷。

冰涼的空氣撲面而來,體溫瞬間下落,就連呼吸的時候,都覺得鼻子隱隱作痛。

但是莘邇卻喜歡這種感覺。

相比溫熱的環境,他覺得,寒冷更能讓他的頭腦清醒。

隔着數十步寬的院落,斜對面是劉伽羅的住室。爲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她照料女兒,阿醜現在搬到了她的房中住。劉伽羅的屋中靜悄悄的,她與阿醜亦還沒有起牀。

莘邇便不去打擾她倆,愜意地伸了個懶腰,想着照每天早起後的慣例,從廊上的蘭錡上取弓矢引射,然而昨晚太累了,直到於下,腿腳尚有些軟,就寬宏大度,乾脆給自己放一次假。

靜靜地在院中站了會兒,天色漸漸明亮,東邊的天空中,先是一抹魚肚白,繼而朝霞絢爛,旋即,紅日躍升,出現在了地平線之上。莘邇仰頭閉眼,感受了會兒季冬的晨光。

“跋涉千里,親臨敵鋒,浴血鏖戰於外,爲的就是這短短的片刻安謐啊。”

莘邇這樣想道。

今天是去令狐氏的宗廟,祭告定西國的歷任先王,以完成軍禮的日子。

莘邇洗漱過了,用罷飯,自換上官衣,到前院坐等了稍頃,待唐艾等人來至,各自上車,前往四時宮。獻俘、祭告宗廟這套程序,莘邇此前從西域凱旋時,就已經經歷過一遍了,這回卻是不需禮官再來教說。羣臣在四時宮匯齊,簇擁着令狐樂、左氏,轉去宗廟。

吉時到後,如上次一樣,先在宗廟祭祀,繼到城樓獻俘。

莘邇這回伐蜀,只打了漢中、劍閣等地,沒有抓到重量級的俘虜,級別最高的也不過是蜀秦的四五品官,但這已經足夠了。

畢竟,此次獻俘與上次獻俘的意義不同。

上次獻俘,獻的是西域的俘,頭銜最高,哪怕是龜茲王,在隴人看來,也是小國胡夷。

這次獻俘,獻的乃是巴蜀的俘,再是微賤,而在隴人眼中,這代表的卻是定西國的國威已從偏遠之州,響徹到了華夏南方。

每個觀禮的士民都是與有榮焉,驕傲自豪,不乏熱血沸騰的。

當莘邇出現城頭的時候,城下的百姓們歡呼雀躍,氣氛到達了鼎沸。

在黃榮的安排下,事先混入到了人羣中的乞大力等率先大喊:“徵虜萬勝!徵虜萬勝!”

成千上萬的百姓跟着喊起:“徵虜萬勝!徵虜萬勝!”

聲震若雷,經久不息。

祭祀告畢,獻禮圓滿完成。

整個獻俘的過程中,羊髦都在仔細觀察城下士民們的狀態。

當儀式結束,他對莘邇說道:“明公,大冷的天,滴水成冰,今日獻俘,卻一如上回,依然是觀者如堵,甚至比上次還要熱鬧。這說明什麼?明公,民心可用!士心可用啊!”

莘邇心道:“這就是我想達成的目的啊。”微微一笑,說道,“我隴以偏隅之地,敵蒲秦、柔然,非萬衆一心,不能抗之。士民之心可用,這是好事。”

他表揚羊髦,說道,“士道,我不在谷陰的這兩個月,你與異真、景桓、長齡等人,協助孫大農諸公,把朝政治理得不錯!我這回伐蜀,之所以能夠成功,不止是因爲前線的將士效死,亦有卿等之功也!使我後顧無憂。”

莘邇昨天回來,羊髦隨從陳蓀等人郊迎,雖是與莘邇已見過面了,但那會兒人多口雜,卻沒有與莘邇詳談近月朝局的機會,聽了莘邇這話,他說道:“明公,氾錄事私下入宮,求見太后,進讒言的事,因爲夜有宮禁,宮中的人不得外出,故此髦等是次日才知。

“得訊當時,就立刻遣人趕去漢中,通報明公;同時,髦等於當天亦求見太后,委婉試太后之意,聽太后的口風,她對明公是極其信任的。

“但是明公,雖然如此,氾公居錄三府事,朝中諸政,悉決於其手,權力實重,月前,新領西海郡軍事的故西域長史索恭,上書朝中,言柔然或會於冬時入掠郡內,希望朝廷可以給他增些兵馬,氾公阻之;又其子氾丹,掌考功曹,這兩個月,明公遠在漢中,氾公趁此機會,與氾丹兩個,父子聯手,擢遷了他家的故吏、親友十餘人,分據朝中要津,……以髦觀之,氾公的這些舉動,都明顯是在針對明公。

“昨天在城外,明公說既然氾公患病,那就讓他養病,髦愚見,此措應當即行!”

莘邇點了點頭,說道:“今天祭祀宗廟、獻俘城上,這麼大的事,氾公都沒出席,看來他確是病得不輕啊。氾公是我朝之干城,身系士望,萬不可因操勞國事,而致其身體有失,這樣吧,士道,明晚太后將宴會百官,且待宴後,你後天就上書,請氾公好好地在家休養休養!”

羊髦應道:“是。”問道,“氾丹呢?”

莘邇笑道:“昨日我見氾朱石,他可謂精神旺盛,又沒有病!怎麼?還能把他也免了不成?”

“朱石”,是氾丹的字。“丹”的一個意思是紅,一個意思是石之精。朱者,紅也,石與石之精相應,所以氾寬給他起了這麼個字。昨天莘邇呼的“阿恭”,是氾丹的小名。氾丹的性子與他的小名不太像,與他的字倒是挺像,高傲剛強,如似堅石嚴棱。

“是。明公說的是。氾家到底是我朝閥族,不好將其父子一道貶抑。”

“豈止不可貶抑!我剛纔不是說了麼?氾朱石精神健旺,對他,我還要另有舉薦,大用之!”

羊髦愕然,問道:“舉薦?敢問明公,打算舉薦他任何職?”

“索恭的顧慮是對的。冬、春季節,本就是柔然經常入我境擄掠之時。前年,我到西海抵禦柔然入侵,氾朱石與我並肩作戰,此人果勇敢戰,是個帶兵的材料。士道,你一併在上書中,舉他爲廣威將軍罷,給他兵馬千人,叫他月底前務必趕到西海,支援索恭。”

廣威將軍是四品軍職,不算低了,但比起考功曹曹掾,權力的含金量上天壤之別。

羊髦心道:“前年與柔然的那一戰,氾丹明明是冒險輕進,搞得他的功曹田寔都戰死了,哪裡是‘果勇敢戰’?說他敢戰卻也不錯,然他那叫瞎胡敢戰!氾寬因爲索恭算是明公的故將,拒絕了他的增兵之請,氾丹若是到了西海郡,日子怕是不會好過,也是自食苦果。”

他知道莘邇這一手叫做明升暗降,笑着應道,“諾。”

莘邇嘆了口氣。

羊髦問道:“明公緣何嘆氣?”

莘邇沒有回答他。

嘆氣的緣故是因爲氾丹。

說實話,儘管與氾丹第一次見面時,兩人就鬧了很大的不愉快,但一則,看重氾家的名望,二來,氾丹此人的性格是傲慢了點,然其爲官清廉,且較與傅喬、宋翩此類只會坐而論道的,亦有才幹,莘邇其實是一直想把他延爲己用的,奈何多次示好,救他於西海、薦他從麴碩伐冉興以取戰功、任他爲考功曹曹掾,卻俱是成果不顯,到頭來,如今只能把他逐去邊地了事。

忙了大半天,搞完了祭祀、獻俘,莘邇爲首,諸臣到四時宮,又陛見了一回令狐樂、左氏,各自散去。第二天晚上,左氏於宮中設宴,除掉氾寬以外,羣臣畢集。左氏果然親敬酒與莘邇,莘邇恭接玉碗,二人不免指掌相觸,別有銷魂,卻不需多講。飲宴到夜半乃散。

第三天,也就是莘邇回到谷陰的第四天,舉行朝會。

羊髦、黃榮、羊馥等人聯名上書,以體貼國家老臣爲由,請求左氏允許氾寬在家養病,分其權與陳蓀、孫衍、麴爽;又以柔然可能掠境,氾丹曾在西海與柔然交過戰爲由,舉氾丹爲廣威將軍,令之於五日內領步騎千人出發,北援索恭。

氾丹縱是憤怒難遏,可在陳蓀默然、麴爽無言、孫衍與曹斐等政軍大臣支持,左氏同意的情況下,也只有含恨服從。

這件事情辦了,莘邇親自上書,備述令狐京淫軍、令狐曲怯戰的種種觸犯軍紀國法之嚴重罪行,最後言道:“令狐京已受軍法之誅,令狐曲現待罪闕下。敢請太后、大王處置。”

左氏問道:“怯戰該論何罪?”

莘邇答道:“當誅。”

氾丹感念與令狐京的友情,自身已是受逐,仍挺身而出,說道:“令狐曲是國家的宗室,前鎮秦州,於安定秦州三郡上,又有功勞;臣丹懇請太后、大王以‘八議’論之,赦免其罪。”

左氏問莘邇:“將軍以爲何如?”

莘邇心道:“令狐曲此人,我之前曾試過拉攏他,知其才具。其人無有大才。他兄弟間,是以令狐京爲謀主的。令狐京既然已被我殺了,留令狐曲一命也是無妨。

“罷了,剛極易折,盛極易衰,‘寬猛相濟’,方爲王道。我挾開疆滅蜀秦之功歸朝,無非四日,已奪氾寬之權、逐氾丹出朝,樹威已夠,接下來宜從之以仁,示我之寬。

“只是便宜了氾丹這傢伙,今日朝會後,此事傳出,他一定會在國中得一個重義的美名!”

想定,莘邇說道,“氾丹言之有理,悉從太后決斷。”

左氏想了下,她到底信佛,是個心軟的人,見莘邇沒有堅持要殺令狐曲的意思,就說道:“那便以陳公爲主,由各府按八議論之,待有結果,報上朝來。”

“八議”,不是做主君的一句話就能決定的,需要經過大臣們討論的這個環節。大臣們如果都贊同按照八議赦免,那就赦免;如果不贊同,那就赦免不了。

不過,現在莘邇已經表態了,那麼令狐曲的這條性命也就算已經保住了。

有道是,有過必罰,有功必賞。

處理完了令狐曲的事,莘邇又上書,把在此次伐蜀戰中立下功勞的文武臣屬,悉數列出,請求朝廷論功行賞。左氏一一允准。

唐艾、北宮越、高延曹、羅蕩、李亮等等,俱有封賞。楊賀之,莘邇把他闢爲了自己徵虜將軍府的司馬,因徵虜將軍是江左授給他的官職,乃是真正的命官,故卻是不需經定西批准。

黃榮捧笏出班,躬身奏道:“徵虜將軍莘公,先定西域,繼伐蜀功成,臣榮愚見,應循中尉麴爽前滅虜興封侯的故事,裂土分茅,封美邑於莘公,以表彰其勳!”

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四章 將勇難當弩 他是因你死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擒胡酋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