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

bookmark

就在早前收復了秦州三郡,回到谷陰的當時,莘邇遣人給江左朝中奉了一道上書,同時給人在荊州的桓蒙也順道去了封書信。

這一道上書與這一封書信,說的內容是一樣的,都是建議可以趁賀渾邪叛魏、蒲茂攻襲洛陽的機會,江左與定西聯手進兵,分道攻伐,以取關中、中原。

江左至今沒有給定西答覆,而桓蒙的此道來信,回覆的即是莘邇的上封去信。

在信中,桓蒙如實講述了他已請求朝中允他出兵,而朝中卻把出兵的重任交付給了殷蕩,不許他渡江北上這件事,並在信末,寫與莘邇道:“彥叔不幸病故,我今如喪肝膽,悲痛欲絕,亦無能北伐矣。彥叔於病故前,盛讚徵虜,言稱來日洗滌腥羶者,非徵虜不可。方下朝中已令殷揚州秣兵歷馬,或不日即將伐僞魏,徵虜如欲規復關中,可候揚州兵動。”

新的三省六部制裡邊,羊髦、黃榮、傅喬等各有重任,唐艾作爲莘邇現下最賴重的謀士,限於他的資歷,雖是沒有能出任“三省”、“六部”的長吏,但也獲任了一個不低的官職,乃是兵部之兵部司的主事,官稱喚爲“郎中”。兵部的四個司裡邊,兵部司的職權最大,定西整個國內的武官評品、選授及兵馬名帳、調遣之政令等等,包括武舉,都歸其管。

可以說,單就軍事的具體行政管理這一塊兒言之,唐艾手中的權力是僅次於兵部尚書張僧誠。

新官上任,春風得意。

時當初夏,唐艾穿着與夏季方色對應的紅色官袍,未有戴冠,頭裹黑幘,腰懸佩劍,足穿虎頭履,手中慣例持着一柄羽扇,卻是文秀風流之中,透出一股颯爽英氣。

接住莘邇遞過來的桓蒙回信,唐艾飛快地把之看完,還信到案上,搖了搖扇子,說道:“惜哉!袁羊竟亡!”舉目堂外,朝江左、荊州所在的東南方瞧了瞧,說道,“明公昔從成都還回,與艾小述桓荊州帳下的文武風采,對此袁羊,尤加讚賞。艾本還想着,來日與江左共伐中原之時,或能得與袁羊相見,領略一下他文武兼備的風姿,卻不意此願看來是不能得以實現了。”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神交”一說,唐艾與袁子喬,固是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神交,但唐艾對袁子喬確實是挺感興趣。

一則,兩人都是智謀之士,不免惺惺相惜。

二來,兩人的出身相近,——袁子喬出自陳郡袁氏,其家雖亦簪纓世家,然在江左稱不上勢族,這從袁子喬當年入仕,是以“佐著作郎”爲起點即可看出,佐著作郎此職,儘管也是“清官”,但比之秘書郎等卻低了一兩等,真正的閥族子弟是不可能接受此授任的,袁子喬後來到桓蒙的幕府擔任掾吏,其中的一個緣由,也正是因其家聲不夠高,他難以在江左朝中獲得順暢的仕途上進,“拒絕朝廷所給的尋常任官,選擇有勢力的府主,直接任其有實職的掾屬,然後借府主之力,從而獲得美官”,這本就是二三流士族家中子弟的一個常見取捨。也就是說,袁喬的出身與唐艾其是實差不了多少的,兩人的家族在當地都只算是次等或更低的士族。

只是遺憾,兩人尚未有機會得以相見,袁子喬就英年早逝了。

莘邇聞唐艾惋惜之言,觀其秀雅之面,回想那時在成都所見到的袁子喬之模樣,不知怎的,忽有“一時瑜亮”之感生起,心道:“若以諸葛亮、周瑜比以千里、袁羊,倒是貼切。羽扇綸巾,運籌帷幄,千里正若諸葛孔明;志向殊遠,才略超羣而天不假年,袁羊恰如周公瑾。”

莘邇也很爲袁子喬的病故感到可惜。

不禁從袁子喬的英年而逝,又想到了中流矢陣亡的麴球。

雖是麴球亡故已有一兩個月了,在莘邇回到王都後,也已早把他下葬了,但只要一想到麴球,剋制不住的傷痛就如潮水奔涌而上。莘邇心道:“我失亦臂助,桓荊州如今亦失一臂助矣!”對桓蒙信中所言之“悲痛欲絕,亦無能北伐矣”,深能感觸,爲了不使自己再度失態,他趕忙把思緒轉開,說道,“江左不許桓荊州北伐,這倒是與咱們預料的不差。殷蕩此人,之前無聞他有知兵善戰之名,千里,今江左詔令他領兵伐魏,你以爲他勝負何如?”

唐艾說道:“江左的兵馬、甲械,半在荊州,論以精卒,更是以荊州兵爲冠,揚州雖亦招徠流民,州中有以淮泗健兒爲底組成的部隊,也號爲精銳敢戰,然其兵、其將,一向不得江左朝廷的信任,補給既缺,獎酬亦少,士氣素來不高,乃至有與江左二心者,觀彼之前與賀渾邪部的戰績,卻是勝少敗多;如明公所言,殷揚州又無知兵之名,以此清談之士,率此渙散之旅,以艾料之,殷蕩此回伐魏,必然無功,甚至可能會大敗而歸。”

既是爲了抗衡上流的荊州,也是爲了保衛揚州的邊界,抵抗賀渾邪、魏兵的侵略,揚州州內和荊州州內一樣,也有一支以流民爲基礎,編組而成的部隊。

荊州在建康的西邊,揚州在建康的北邊,如果把桓蒙督府帳下的荊州兵稱爲“西府兵”的話,揚州的這支便可稱之爲“北府兵”。

但與西府兵不同,與莘邇前世所聞的那支“北府兵”也不同的是,揚州的這支部隊,因爲一直到現在爲止,都還沒有一個有威望、有能力的人,代表朝廷來將之整合,來將之正式地納入到朝廷的軍隊體系中,故是截至目前,事實上還不算是一個“成型的部隊”,尚處於一個,就像唐艾說的,“渙散”的狀態,說是“一支部隊”,不如說是“好幾股流民軍的聯合體”。

從某種意義上講,眼下的這支揚州部隊,最可與莘邇前世同一時空相比的,不是北府兵,而是北府兵的前身,即祖逖等所率的那些流民軍。

這支部隊將士所受的待遇,也與祖逖等無有區別。

江左的朝廷一邊需要他們,一邊又對他們充滿了警惕,擔心他們的頭領,即各個流民帥,會恃兵威脅到南渡士族們在朝中的權位,現在還好一點了,至少接受這支部隊的各個分支屯駐在揚州的邊境了,以前的時候,連揚州都不許他們進的,只允許他們駐紮在揚州邊境之北。

這樣的待遇,試問之,即便這支部隊的將士們因爲出於對胡人侵佔他們家園、殺戮他們族人與鄉人的仇恨,大多不會作亂,可除掉少數人外,大多數的他們又會能對江左有幾分忠誠呢?

是以,唐艾判斷殷蕩必會師出無功。

莘邇收起桓蒙的回信,從案上的秘匣中,揀出了兩道前幾天剛分別從魏地送來的情報。

這兩道情報,都是名義爲西域胡商,實爲定西國家所遣的商隊,在深入魏境,細細偵查探聽後,報與莘邇的,主要稟報了蒲茂攻洛陽、賀渾邪與慕容瞻大戰於谷城這兩場仗的具體情況。

莘邇先把稟報賀渾邪與慕容瞻一戰的那道情報打開,目光直接落到了情報的末尾。

潔白的紙上,黑色的墨字。

赫然寫着:慕容瞻既敗谷城,風聞魏主留弟慕容權守鄴,將欲遁逃幽州。

莘邇嘆了口氣,說道:“賀渾邪雖勝,但其部傷亡定亦不小,此誠北取豫、徐、冀諸州的大好良機,江左諸公卻遏桓荊州,而用殷揚州,設果卿言,殷蕩無功,就只能視此良機坐失了。”

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