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

樂涫城西二十里,萬亭。

亭前高大的華表下,停放了幾輛大小的牛車,拴了十餘匹馬。車頂和馬身上覆蓋的以作遮雨之用的氈席,已被不緊不慢的春雨淋溼。

七八個玄甲的騎士持槊列於門的兩側,門下站着三個士人。

中間的那個士人年有三十,劍眉朗目,幘巾裹頭,著圓領胡袍,腰金鉤帶,沒有配劍,穿了雙短皮靴,靴面黝黑髮亮,分毫不見雨泥的污漬。

他叉腰而立,觀望道路對面的田野。

隴州境內多戈壁、沙漠,適宜農耕的區域共有三塊,黑河流域的張掖、酒泉地區是最大的一塊,地勢平坦,土質細腴肥沃,河流密集。

方下仲春,正當植麥的時候,因而雖然下雨,田間仍有不少農人和貴家的徒附、胡奴們在忙碌。爲便於勞作,多數農人衣服單薄,有的胡奴僅着犢鼻褲,光個膀子,彎腰翻土;間或有戴斗笠、披蓑衣,巡視其間的,那是大戶人家的徒附、胡奴頭領。

“明公。”

“嗯?”

左邊的士人蹙眉說道:“這麼做會不會不太合宜?”

“有什麼不合宜的?”

“鷹揚本大王舊臣,前些時,又與大王共患過危難,爲大王還都即位立下了汗馬功勞。明公如此不給他臉面,倘若惹惱了他?”

叉腰而立的士人“哼”了聲,說道:“‘舊臣’?名薄族微的一個小小倖臣,算甚麼舊臣?比得上我家四代爲定西元輔麼?他有功?哼哼,我就沒功麼?我此前未對你們說,大王未返王都前,曾遣曹斐來郡中,我那會兒就、就……”

這人便是酒泉太守氾丹,左右的兩個士人分爲他的郡功曹和主簿。他算是令狐奉的舊部之一,令狐奉聯絡舊部時,曹斐也給他送了封令狐奉的信,他那會兒就改換門庭,與令狐奉勾搭上了。只是,當時令狐邕尚在位,此等“賣主”的話,說到一半不太好往下說了。

左右兩個士人聽懂了他的話,面面相視,皆心道:“還有這段隱秘?”

氾丹頓了下,改換話題,說道:“別的不提,只大王登位的這一個多月,要非我用心鎮撫,酒泉能安安生生的,丁點亂子也無麼?”

左邊的士人說道:“話雖如此,可是杜府君昨天就已到了,明公……。”

右邊的士人不屑說道:“杜府君外來寓士,寄食我隴,能與明公比麼?西海說是一郡,與一縣何異?戶兩千,口萬許,區區末郡,又能與吾酒泉大郡相比麼?”

杜亞本籍京兆杜陵,其先爲唐徵南將軍,避亂隴地,遂世代仕於令狐氏。氾丹族爲土著,累世簪纓,是隴地有數的高門閥族,令狐氏稱王,得其族之力甚大。杜、氾兩家在隴州的威望不能比。

西海郡名爲一郡,轄下只有一縣,人口萬餘。酒泉是隴州的幾個頭等大郡之一,雖分出了三縣,另設建康郡,然猶轄六縣,民口十餘萬。杜亞、氾丹兩人雖然併爲太守,一個末郡,一個上郡,在朝中的地位上,兩者也沒法兒比。

“……是不能比。”

右邊的士人對氾丹說道:“莘幼著當年鄉評五品,而下以微名之身,僥倖之功,躍遷鷹揚將軍,位已至極矣!明公昔得三品,棟樑器也!今明公千金之軀,應王令之召,玉趾移駕建康,鷹揚不至郡界迎接,實是他的無禮,怎能反責明公不合宜呢?”

此人之言,深得氾丹之意,他連連點頭,乜對左邊的士人說道:“敬道,君長所言纔是正理。”

“鄉評五品”,說的是本朝實行的九品官人法。

簡而言之,此法分鄉九品和官九品。

官九品是官職的九個等級。鄉九品是士人當官前,郡縣中正給士人定的九個等級。

鄉九品與官九品對應。

比如莘邇,入仕前被郡中定爲五品,那麼入仕後,如果鄉品一直沒變,中正不提高他的鄉品的話,他最終就只能做到五品官,換而言之,他目下的任官鷹揚將軍、太守,已是他仕途的終點了,再有改換,也只能在五品的範圍內打轉。

氾丹被定爲三品,他將來就可以再從太守的官位上得到升遷,直到官居三品爲止。

所以說,莘邇雖是“從龍舊臣”,躍遷之後,現與氾丹的官位相同,可從未來的仕途來看,他比不上氾丹。未來仕途比不上,倒退回過往,起家的官職上,他也比不上氾丹。起家官通常比鄉品低三四等,莘邇以九品起家,氾丹以護羌校尉司馬起家,此乃七品官。

可以這麼說,於仕途上,莘邇和氾丹兩人,好比一個徒步,一個騎馬,要非正好碰上令狐奉逃難、篡位成功,莘邇這輩子都只能遠遠地落在氾丹後頭,吃他的馬蹄土罷了。

莘家是外來寓士,在隴地族聲不重,莘邇本人的鄉品遠遜氾丹,目前看來,似乎前途有限,也就難怪氾丹不大看得起他。奈何被王令壓制,卻又不得不受其“督”,委屈應召“下”臨建康,此等深以爲恥的不甘,端得無法形容。

一隊騎士從東邊馳來。

氾丹等人停下話頭,側目望之。

字叫“君長”的士人姓田名寔,他眼神好,看清楚了來騎中的當頭者,說道:“是方纔來過的那個胡虜軍侯。……明公,會不會是鷹揚自知過錯,親來迎接你了。”

氾丹沒有說話,心道:“親來迎我,纔算識相。”

那隊騎士馳至,氾丹幾人沒從他們中找到莘邇,俱是前次來過的那些髡頭胡人。胡騎們無人下馬,在官道上打轉,踏濺起水花和碎泥;馬嘶恢恢,引得田間的農人們扭頭打看。

右邊的士人田寔皺起眉頭,深嫌他們無禮。

當頭的乞大力跳下馬,抖抖蓑衣上的雨水,從鞍邊的褡褳裡掏出兩個瓶子,朝上呵口氣,拽袍裾擦了擦,大步來到門下的氾丹等人前,把瓶子遞上。

田寔接住,呈給氾丹。是兩瓶葡萄酒。

氾丹納悶問道:“鷹揚此何意也?”

乞大力撓撓頭,憨厚地笑道:“將軍說:下雨天冷,送給府君兩瓶葡萄酒,供以禦寒。”

明明牛毛小雨,你說雨大,車不好行;那我就春暖時節,送你兩瓶酒,給你禦寒。

氾丹看看酒,看看乞大力,說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訴將軍,說我謝謝他。”

田寔怒不可遏,怎麼看乞大力的堆笑,怎麼像在嘲諷他剛纔的話,恨不得搶回酒瓶,砸到他的肥臉上。

乞大力不知他險遭毀容之厄,只覺氾丹右邊的那個士人渾身顫抖,心道:“瘦子就是體虛,不如咱體碩的耐寒。這麼暖和的天,瞧把那瘦子凍得,哆哆嗦嗦。將軍叫我送酒來,我猶以爲沒必要,不料仍是將軍高明。”歎服莘邇的先見之明,恭恭敬敬地作個揖,帶胡騎回城。

田寔咬牙氣道:“鷹揚欺人過甚!”

氾丹不語,提了酒瓶入內。

當天沒走,夜宿亭舍。

次日,一行人出亭向東,行到下午,到了樂涫。

字“敬道”的士人名蘇清,提前去到城裡通告,沒見着莘邇,和先前來傳訊的那個酒泉屬吏一起出來,在城門等候氾丹。待氾丹等到了,他迎上去,說道:“明公,鷹揚不在郡府。”

“在哪裡?”

“府吏說他一早出城,去了軍營。”

軍營在樂涫城南,離城約兩三裡。

營區分成兩塊,東爲兵營,供兵士居住;西營比較簡陋,供營戶,即兵士的家屬聚居。

莘邇此時在東邊的兵士營內。

兵營又分爲兩區,一區是騎兵,一區是步卒。

按照通例,步騎比應在二比一,但因蘭寶掌等胡騎是才成軍不久,戰力不足,所以令狐奉撥給莘邇的三千步騎,按的各佔半數的比例。

步卒與騎兵均是一千五百人。另有五百甲騎。

步卒與五百甲騎是老卒,正常訓練即可。

蘭寶掌等胡騎卻非得多加操練方行。

唐人軍官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先是教他們學會了旗語、長短不同的金鼓聲代表的軍令含義等等,又三令五申,教他們記住了重要的軍法規定。

校場容納有限,這會兒,正有兩隊胡騎在冒雨接受隊列的操訓。

莘邇坐於高臺的大篷下觀之。

四五個軍官立在他的左右,有蘭寶掌、乞大力、禿連樊三個胡人軍官,和兩個唐人軍官。

此二唐人軍官,一個是甲騎的督將,一個是莘邇的長史羊馥。

莘邇現居的諸官裡邊,“都督”此職,令狐奉沒有給他開府的權力,不得任官;太守、將軍則均可闢除屬吏。太守的屬吏,通常只從任官地的士民中闢用;將軍的屬吏沒有這個限制,可以自由除任。將軍屬吏,以長史、司馬爲首。

羊馥的弟弟是莘邇的朋友。得任鷹揚將軍後,莘邇從記憶中尋找可用的人,找到了羊馥的弟弟,雖本人與他並不相識,然此身的記憶對其卻評價甚高,便登門請他來做自己的長史。然而羊馥的弟弟卻不肯出仕,以“吾兄未仕,吾不可仕”爲由,把羊馥推薦給了莘邇。

羊馥也有才名,莘邇就闢用了他。

闢用至今一個多月,莘邇對羊馥比較滿意。

這個人少言語,性沉穩,名字起得挺雅,卻沒有如賈珍、張道將之類名族子弟的浮華習氣,自就職以來,常在營中,盡心盡力地佐助莘邇處理軍務、訓練胡騎。

場上的軍官揮動旗幟,指揮胡騎排成長隊,繞着一個豎起的木柱繞馳。偶爾有性子急的胡人越過前騎,軍官立即呵斥,命之還回隊中。

蘭寶掌看得聚精會神,禿連樊東張西望。

乞大力瞅了會兒操練,湊到莘邇身邊,問道:“將軍,打仗時咱們都是散遊騎射,叫他們繞柱跑,放到戰場上有用麼?依小人看,不如教他們用槊,學成如太馬、牡丹騎,才叫精騎啊。”

甲騎的督將呵呵的笑了聲。

乞大力問道:“笑什麼?”

督將懶得理他。

莘邇心道:“甲鎧、馬槊,造價不菲,舉定西全國,鐵甲、皮甲的都算上,太馬、牡丹諸營也不過萬餘騎,你等方入士籍,又是胡人,朝廷怎捨得給你們用?”答道,“正因汝輩往昔接戰,常以遊散爲鬥,故此才需操習隊列。”學隊列不是爲了讓他們在戰場上用,而是爲了培養他們服從命令的本能。

注意到校場上的胡騎們興致不高,莘邇心知,這是因爲他們被強行納爲了兵籍之故,從月前組軍起,他們就是這幅樣子。

莘邇尋思,得想個辦法,調動下他們的積極性,不然再是操練,士氣低迷,亦無用於疆場。

黃榮和兩個郡吏舉着素色的油紙傘,青色官服,一手提起襦裙,使不沾積水,足踩木屐,由外進來,登到臺上,俯身稟報莘邇:“酒泉氾府君到了。”

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五十八章 獻俘禮威嚴 豈可如弄臣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