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

bookmark

說話之人是賀渾豹子。

賀渾邪問道:“你有什麼辦法?”

賀渾豹子說道:“天王今所以駐軍濟水南岸,遲遲無法西攻鄴縣者,誠如天王適才所言,是出於兩個緣故。一個是慕容瞻屯兵於我軍之後,再一個則是因前有慕容權之部。

“想那慕容權,孺子而已,何足掛齒?因是,我以爲,這兩個緣故的重點,實是在慕容瞻!而欲敗慕容瞻,在我看來,卻是簡單得很,又哪須什麼良策謀議?不用太多兵馬,我只需我本部精卒,至多五日之內,就能爲天王取其首級而回!”

賀渾邪皺起眉頭,說道:“五日之內?慕容瞻雖敗於我,然他到底是僞魏的名將,數十年間,幾無敗績,且其部中現下猶有僞魏的精卒兩萬餘,彼輩皆虎士也!你如何有此把握?”

“慕容瞻雖僞魏名將,其帳下雖尚有僞魏的精卒兩萬餘,然我卻有兩個‘可勝’。”

“哪兩個可勝?”

賀渾豹子碧綠的眼睛,露出狡詐的光芒,他摸着頷下的黃鬚,說道:“慕容瞻是天王的手下敗將,谷城一戰,天王把他打了個落花流水,他已是喪膽之犬,此我可勝之一也;慕容瞻帳下的兵卒將士,其家多在鄴縣,慕容炎於數日前棄鄴北竄,慕容瞻帳下將士們的家眷,要麼被迫跟着慕容炎也北逃去了,要麼被慕容炎拋棄,留在了鄴此孤城,可以想見,他帳下那些將士們,此時此刻,肯定人心惶惶,軍無鬥志,是其不僅喪膽,並且喪家!此我必勝之二也!”

賀渾豹子年少的時候,就顯示出了他性情殘忍的一面,毫無同情與憐憫之心,喜歡打獵,遊蕩無度,特別擅長玩彈弓,打獵時,他經常不去彈射野獸,而把隨從們當做獵物,故意彈之,每當有隨從被他彈瞎了眼,或者被他彈個頭破血流之際,他就會開心大笑,後來還把這個惡行帶到了軍中,何止普通的士卒,便是賀渾邪帳下將校,亦有不少受其毒害的。賀渾邪那時非常地厭惡他,一度還動了殺心,想把他殺掉,後因母親的勸說,乃才留了他一條性命。

卻未料到,真的像賀渾邪母親所說的,快牛爲犢子時,多能破車,等長成以後,則堪大用。果然賀渾豹子待至成年,竟乃折節,殘忍固然仍舊殘忍,可在治軍、用兵上,卻好似有天授一般,凡受命攻討,所向無前。賀渾邪由是對他一改舊觀,不再嫌惡於他,反信任彌隆。

這時聽了賀渾豹子的這幾句話,賀渾邪不覺展顏,笑與刁犗、張實等人說道:“吾子何如?”

賀渾豹子是賀渾邪的從子,因爲信愛他的武勇和軍事才能,賀渾邪有時會呼他爲“子”。

要說起來,單從殘暴好殺上看,賀渾邪、賀渾豹子兩人還真是頗有父子之像,只不過賀渾邪畢竟年紀大,久居上位,城府卻是比賀渾豹子要深得多的,他的好殺,不似賀渾豹子那般直接地掛在了臉上,他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喜怒無常。

刁犗雖是統府四佐之首,但對賀渾豹子、賀渾邪兩人都是十分的畏懼,尤其對賀渾邪,那是怕到了骨子裡,在賀渾邪面前,半點也沒有了出外帶兵時的威風,當下趕忙賠笑,奉承說道:“天王聖明,齊公多謀,皆非臣等可比!”

賀渾豹子爲賀渾邪打下了青州,爲表彰酬賞其功,前不久,賀渾邪封他爲了“齊公”,把青州的齊郡給了他做封邑。

賀渾邪問張實,說道:“右侯,你覺得豹子所獻此策怎麼樣?”

張實沉吟了下,說道:“確如齊公的分析,慕容瞻部現下應的確是軍心不振。”

“那就按豹子此策施行,如何?”

“可以一試。”

賀渾邪今晚在這谷城縣城東北的周首亭召集臣屬,進行的此次軍議,其所議之內容,卻是與遠在洛陽城中的蒲茂、孟朗於差不多同一時間所議論的事情是一樣的,也是討論如何才能搶先於對方,奪下鄴城。限於地利上的劣勢,張實、刁犗等皆無計可施,於是有了賀渾豹子的此道獻策。既然瘸子裡挑將軍,定下了便用賀渾豹子此法,夜色已深,張實等也就拜辭告退。

出了賀渾邪寬敞的帥帳,張實、刁犗,與統府四佐中的其餘兩位,從事中郎王敖、主簿徐明,以及賀渾豹子和別的幾個賀渾邪手底下的文武重臣,互相揖別,各回本帳。

踏着深沉的月色,張實緩步當車,在兩個小奴的從侍下,慢慢地往自己的帳篷行去。走沒幾步,身後腳步聲響,張實回頭去看,笑了起來,說道:“雅雅,我就知道是你!”

“雅雅”,雅士衆多、整肅清潔之意也,是賀渾邪統府四佐中,主簿徐明的小字。徐明身材魁梧,一把大鬍子,四十多的人了,偏有這麼個聞之可愛的小名,倒也是相映成趣。

夜深人靜,營中的兵士們早就休息。

林立的灰色帳篷間的通道上,除了舉着火把,偶然經過的巡邏士卒們,再無它人。

徐明往左近看了兩看,沒有見到別的人蹤,就放低聲音,問張實,說道:“右侯,剛纔帳中,大王問你,齊公所獻之策怎樣?你當時遲疑了一下。我偷覷你的神色,似是不太贊成。卻爲何最終你回覆大王,說可以一試?”

“你還真是機靈。”

徐明不理會張氏的說笑,嚴肅地說道:“右侯,兵者,大事也,尤其當下,我軍纔出徐州,雖是打下了青州,佔據了兗州的泰半郡縣,但我軍畢竟根基稍淺,西北有實力尚存的僞魏,西南有挾關中百萬之民的僞秦,南爲盤踞江左的唐室,稍有不慎,咱們就有可能會被打回徐州去,甚至死無葬身之地!你既然不贊成齊公的建議,爲何不向大王提出來?”

張實沒有立即回答他,拉住他的手,與他一起到了自己的帳中。

兩人依照唐禮,分賓主落座。

張實叫從侍在帳外把守,這才嘆了口氣,沒有再叫徐明的小字,而改爲了呼他的字,撫須與他說道:“亮達,我豈會不知我軍根基頗淺?一着不慎,就會滿盤皆輸?可是亮達,大王一向的壯志,你也是知道的。大王一直都期望能夠繼匈奴趙氏、鮮卑慕容氏之後,入主中原,建國稱帝,成就偉業,現如今,大王已經在徐州淵藏二十年了!今日一朝起兵,他的這份期盼就如那大河之水,奔騰不可制也!故是他急於搶在僞秦的前頭,攻下鄴縣。

“大王欲得鄴縣的急切之狀,你我在帳中時都是親眼所見。你我既無良策,無法爲主解憂,而齊公有策獻上,你我又怎能再加非議?予以阻止?”

“可若是齊公兵敗?”

“我仔細地想過了,慕容瞻帳下的部曲猶有不少,若是他一意據守,不肯出戰的話,齊公或許不能打敗他,但應該也不致會失利的。”張實放下撫摸鬍鬚的手,端起案上的涼水,飲了半口,接着說道,“這也正是爲何我雖不贊成齊公的建議,但也沒有勸阻大王的緣由。”

徐明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若是這麼說的話,我就明白了。”

瞧徐明的表情由緊張不滿,轉成了放鬆,張實心中想道:“徐亮達對大王,還真是忠心耿耿。”

卻也知爲什麼賀渾邪儘管殘暴,徐明仍會忠心於他的原因,其實與張實本人效忠於賀渾邪的緣由是一般無二的。

即是:爲助於鞏固權力,對張實、徐明這類徐州大地主、大士族的利益,賀渾邪大體上還是較爲照顧的。對於張實、徐明這些人來說,不管是早前的唐室、還是之後的匈奴趙氏、鮮卑慕容氏,以及現在的羯人賀渾邪,不管誰人做主,反正只要他們的利益無損,也就無所謂了。

張實想起了一事,說道:“我昨日才知,齊公前在青州時,不知因爲何故,派人回徐州,將其妻殺了。其妻是清河崔家女,崔氏與我家、你家都是世交,你我不可不就此作些表示。”

徐明吃驚說道:“齊公又殺妻,把崔氏殺了?”

“是啊。大王獲悉後,也沒有責罰齊公,亮達,既然如此,我看,咱倆的表示亦不宜過重,不如聯名寫封信,送去崔家,權作些許慰問,如何?”

徐明半晌沒吭聲。

張實問道:“卿另有想法麼?”

徐明說道:“我沒什麼別的想法。”

“那你若有所思的,在琢磨什麼?”

“我在想,好在世子不類齊公,右侯,如果世子與齊公一樣,那咱們的日子可真就沒法過了!”

賀渾邪的長子,在賀渾邪立自稱天王之後,被立爲世子的賀渾廣,與賀渾邪、賀渾豹子都不同,大約這也是胡人遷入內地幾代後,通常可見的事情,卻與蒲茂的性子相近,欽慕唐人的文化,從小勤學不倦,虛襟愛士,好爲文詠,其所親暱,莫非儒素,拿賀渾邪的話說,“殊不似將家子”,與羯胡的那股野性未馴的氣息格格不入,倒仿似唐家的士人。

這回賀渾邪出兵,沒有帶賀渾廣一塊兒,把他留在了徐州,鎮撫後方。

張實笑了一笑,沒有接腔。

他想道:“我華夏胄裔,於前朝世代簪纓,今食胡祿,與禽獸爲伍,迫不得已耳。大王天威難測也好,齊公嗜殺殘暴也好,世子文雅亦罷,無非當此亂世,吾輩且權寄身保家。”

望向了帳外的夜色,月光下,帳篷黑色的倒影被拉得長長的,鋪展於沙土地上。

那暗淡的黑影,沉默無聲。

……

月光如水,清淨宜人。

由黃河、濟水南邊的周首亭向西南而下,過睢水、潁水、汝水,出了豫州的汝南郡,再過淮水,復過溳水、沔水等數條河流,行約一千三百里上下,是長江北岸,荊州州治所在的南郡。

南郡離濟北遠,離洛陽卻不是很遠,只有六百多裡地。

蒲茂攻下洛陽的軍報,早在數日前,就加急送到了桓蒙的手裡。

便在這同一天的夜晚,桓蒙久臥難眠,見榻前的月色積如空水,遂披衣出室,賞月把玩,良久,他步上游廊,從廊中的蘭錡上取下長劍一柄,獨舞庭中。

那劍如霜,舞動間,明亮耀眼。

桓蒙進退趨步,越舞越快,繡袍掉落了地上,他都渾然不覺。驀然止步,劍尖刺向夜空。天上月弦如鉤,手中寶劍冷銳。桓蒙保持了這個姿勢很長時間,末了收劍入鞘,撫劍柄而喟然嘆道:“何時我劍可如此月,寒徹天下!”

雖雄心萬丈,不被朝廷信任,他感覺自身,如龍困淺塘。

可是,就這麼眼睜睜地看着秦、魏、賀渾邪三方混戰,自己一點事情不作,令收復中原的大好良機消逝麼?桓蒙又豈會甘心!他把目光投向了東北的揚州方向,殷蕩,應該快出兵了。

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顯美戲愛婢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三十四章 氾寬權傾朝 宋方入獄中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