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

赦免張龜只是件小事,先把張渾搞定纔是要緊。

次日,收到了宋閎的上奏後,令狐奉即按唐艾之計,下令旨褒揚張渾,拜他王國傅。

昨天宋閎召集議事的時候,張渾雖然沒去,他遣去旁聽的那個親信屬吏,卻如陳蓀一般,將宋閎、氾寬、宋方、麴爽等人的立場盡轉與了他聽。

當聽屬吏說到陳蓀於關鍵時刻的那兩聲咳嗽時,張渾立刻把握到了其中的厲害,明白了令狐奉定然不會善罷甘休,方在忖思要不要託辭生病,乾脆杜門一段時間,以觀望局勢,然而不料令狐奉接下來的動作居然會這麼快,而且另闢蹊徑,竟以他治族有方爲藉口,拜他王國傅。

這一下,讓他有點亂了方寸。

不過表面上,張渾依然沉穩得很,接旨之後,什麼也沒說。

在京的張家子弟們,可就沒有他的城府了,當晚,絡繹趕到張渾家中。

衆人齊聚一堂,七嘴八舌,各自發表高見。

與張金父子追逐時尚、剃面無須不同,張渾蓄了一部鬍鬚,並因用膏塗染之故,年雖以近花甲,觀之仍發烏須黑,當下獨坐主榻,白帢素氅,膝置玉如意,長鬚飄飄,氣度雍容。

他微閉雙目,聽堂下的族人們爭論。

爭論的內容自然是:該如何應對令狐奉的這道令旨。

有的說不應該聽,張渾本與張金一案無有關係,沒道理受到牽連,張渾應立即上書,分辨此點。

有的不同意,說:令狐奉的此道令旨,並沒有說張渾與張金此案有關,只是說張渾治族有方,所以擢拜;張渾之所以對張金父子受刑不理不問,就是爲了置身事外,此時如果上書,豈不前功盡棄?

有的也認爲不應該聽,王國傅絕對是不能幹的,但不建議上書自辨,而認爲可以上書推辭。

有的就問他:推辭之後,令狐奉若是再下令旨,仍然堅持此意呢?

那人答道:“宗主可以再辭①。”

問他的那人又問道:“大王若三下令旨呢?宗主還可辭麼?”

“這……。”

辭,當然是可以繼續辭的,但傳出去,未免不太好看。且依令狐奉的生性,便是三辭,沒準兒他還會有意思不變的第四道、第五道令旨。到那時,難道還能四辭、五辭麼?若真的出現這種情況,豈不成一段笑話了!朝野士人將會對此發出何種議論?會不會有損張家的名譽?

張家的子弟們議來議去,議不出個對策。

便有那煩躁的,遷怒張金父子,當着張渾的面前不敢放肆,心中不免痛罵:“好端端的,禍從天上來!宗主提前給你去信,叫你不要阻撓收胡,你個張文恭,把宗主的話當耳邊風,被莘阿瓜抓住把柄!這下可好,連累到了宗主。一個應對不好,說不定還會殃及我族!”

罵完張金,少不了還得痛恨莘邇,這個不必腹誹,痛罵出聲,“田舍奴!我家與你無仇無怨,你爲何構害我家?此仇,早晚要報!”

一下引起共鳴,滿堂都是痛罵莘阿瓜的聲音。

張渾睜開了眼,拿起玉如意,往堂下點了點,諸人立刻收聲,聽他說話。

張渾的聲音很低沉。

他說道:“大王不以我德薄,授王國傅,誠惶誠恐。”

諸人聽到這裡,心道:“宗主決定推辭不受了麼?”

張渾話音一轉,接着說道:“以我的德行,本是不敢受令的,但既然是大王之意,臣不可辭。”

堂中安靜了稍頃,猛然沸騰。

大部分的張家子弟都從榻上下來,拜倒在地,力諫不可。

張渾沒有理他們,自離堂而去。

回到後宅,他的妻子宋氏問道:“諸君議論何如?”

張渾嘆了口氣,說道:“都是庸碌之見,無可採者。”

“那大王的令旨,君是受還是不受?”

“眼下看來,只有接受了。”

宋氏問道:“大王拜君王國傅,明升暗降,爲什麼要接受?”

張渾默然多時,不答反問,說道:“文恭此案與我實無干系,你說大王緣何一定要牽涉到我?”

“還不是因大農掌財,職務關鍵。”

“是啊,我掌財久矣,大王即位以後,雖然沒有馬上改換大農,但料其心底,定不能容我。以我度之,我如不受王國傅,大王十有八九會調我外郡;我家子弟在京者,乏俊秀美材,無人堪預國政;王國傅雖榮銜也,猶在朝中,是以,我只有接受。”

王國傅雖只是個虛職,但只要在朝中,憑藉張家的族望,張渾就仍能影響國政的制定和施政的方向;一旦被外調,京中的子弟沒有傑出的後起之輩,那麼張家在朝中的影響力就會減弱。

兩害相權取其輕,唯有受任一途了。

不得不說,張渾把令狐奉的心思猜了個透徹。

唐艾那“打壓勢族”的建言,固是極對令狐奉的心思,然而時下“收胡”之策剛起了個頭,鮮卑、西戎這樣的重頭戲還在後邊,就時機來說,暫時還不到全力整治門閥的時候。

因是,令狐奉此次借張金勾結胡酋,劍指張渾的本意,最重要的,其實便是爲了大農此職。

此外,也存了一點試試宋、麴、氾等家的態度,爲日後收拾他們作個投石問路的心思。

一舉兩得。

也就是說,張渾只要服軟,把大農讓出,令狐奉底下也就暫且住手,不會再動張家別的人了。

卻說,唐艾爲何會對令狐奉提出打壓閥族的建議,而令狐奉又會深以爲然呢?

這是因爲當下的政治生態。

閥族者,即門閥士族,是官僚士大夫組成的政治集團。

這個東西,始於秦,發展於成、唐,至今已是一個龐然大物。

早期,他們尚不能對抗皇權;慢慢的,可與皇權抗衡;而至現下,通過九品中正制的加成,江左朝中,門閥之勢已是壓過皇權,佔據了政治上的主導地位,至可廢立天子。

隴州定西國,因其較爲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建國前中期,令狐聞等幾任定西王拉攏一批、打擊一批,對本地右姓狠狠地進行過幾次殺戮,國中現存的右姓閥族,於權勢上,不能與江左的同類相比,但在政治、經濟各方面也都擁有優越的地位,對王權一樣造成了嚴重的侵害。

政治上來說,定西國朝中的重要職務,王國三卿、牧府、督府,基本被宋、麴、張、氾等家佔據;郡縣的太守、令長,不少是他們各家的子弟;軍中的一些將校亦出自他們各家。

以令狐奉的雄才,於施政用策之時,猶不得不重視他們的意見。

比如那“收胡”之策,便有許多人反對,私下裡,甚至有些士子議論,批評令狐奉“好大喜功”,搞什麼收胡,完全是沒事兒找事。

只是因此策乃宋方提出,得到了宋家部分力量的支持,加上此策對長期耕耘軍中的麴家,長遠來說是有利的,故此才得以實行。

想那令狐奉,自詡天命在身,野心勃勃,哪裡容得下王令不行?

經濟上來說,閥族來錢的渠道多種多樣,無不鉅富。

這倒也罷了,不能只讓馬兒跑,不給他們草。

令狐奉不是吝嗇之人,只要不礙手礙腳,可以任由他們發財,但關鍵的一點是:閥族依仗權勢,不僅大肆兼併田地,並且通過隱匿戶口等辦法,私佔了大量的本地和流民人口。

這就不可忍了。

作爲農耕國家,民爲國之本,田是稅之源。

當官的剝削百姓、閥族與民爭利,皆無所謂,但與國爭利,也就是從他令狐奉的手裡搶人搶錢,影響他的雄圖抱負實現,那就必須要加以整治了。

兩方面的原因綜合一起,唐艾“打壓門閥士族”的秘密上書,與令狐奉一拍即合。

張渾接受任拜的當天,令狐奉擢任了親信一臣,接任大農之職。

作爲回報,張金父子得免一死,從輕發落;張龜因“夫妻忠義、檢舉有功”的緣故而被釋放。

一樁“大案”,涉案的三人最終一個沒死,毫不相干的張渾卻吃了掛落。

莘邇上報張金案,完全是因爲張金父子破壞收胡之策,將大大有害於他的利益,卻哪裡想到,其中摻和到了唐艾的“打壓勢族”之策,以及令狐奉急於收回財權之念,因而牽出了張渾落馬之事?

聽聞此一消息的當時,莘邇就意識到,與張家結下大仇了。

先有小賈銜恨,繼而打落氾丹面子,現又有張家爲敵,不到一年,已是結怨衆多。

想起前世的一句話:執政當官,不能怕得罪人。

莘邇亦只能以此自我安慰,往臉上貼金,無奈誇讚自家是個爲國辦事的好官兒。

幾天後,向逵帶着張龜,回到了建康郡。

莘邇召見張龜,問他道:“君前言‘爲與不爲之道,又大又深’,現在可以說了吧?”

張龜伏拜,感謝他的救命之恩,然後說道:“前時非是龜不肯言,而是明公目前最需要的,並非‘爲與不爲之道’。”

莘邇沒明白他的意思,皺了皺眉頭,問道:“君此話何意?”

“龜愚見,明公現下最需要的是‘名’。”

“‘名’?”

“方今之世,名德爲貴。名重之士,響者如雲,言微吐露,而意已遂;名或稍輕,則事倍功半,煞費周章,意乃難成。爲與不爲之道,易耳;名德重世,難矣。”

莘邇明白了他的意思,心道:“這是在說名德是施政的基礎,我名聲太小,不能服衆,因而,縱使知悉了‘爲與不爲’的施政之道,也沒用處。”說道,“名德之物,確然難獲。怎麼,你莫不成有辦法可以助我麼?”

“龜不才,有上下二策。”

——

①,宗主:即族長。又稱宗長、宗豪。

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顯美戲愛婢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七章 春宮圖展罷 寒夜秋風涼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四十六章 一戰克鄯善 以直報其怨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四章 將勇難當弩 他是因你死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七章 春宮圖展罷 寒夜秋風涼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