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

bookmark

莘邇搞的是突然襲擊,沒有派人先去通知長史羊馥等人,直到他引吏卒到了營外,羊馥等才知他來了。

羊馥趕忙召集軍官,與騎督將嚴襲、軍司馬蘭寶掌等人迎出轅門。

禿連樊也在迎接的隊伍中,他的腦殼依舊光光,於一片幘巾、小辮之中,甚是奪目。

禿連樊兩次興沖沖地北上誘胡,兩次遭被痛毆,耳朵且丟了一隻。每思及乞大力那廝卻兩次誘胡偏皆能大獲而歸,每次歸來,都在女閭里邊快活數日,老禿不免悲憤交加,無處訴冤。

莘邇憐他,後來賞了他三四萬錢,權作安慰。

入到軍中,打發了閒雜人等,叫他們各歸本營,莘邇直奔校場。

因了張龜的建議,莘邇決意大舉練兵,擴大了原有校場的面積,並且另外增加了一個校場。

原先的那個校場專用來操練騎兵,增加的那個用以訓練步卒。

他先去看的是騎兵校場。

經過擴充之後,此校場佔地面積極廣,足有後世四五個足球場那麼大,用柵欄分成五個區域。

中間的區域不大,主體建築是閱兵臺。

閱兵臺的四面,佈列了四個專項訓練場。

東邊的是初級訓練場,用以作明軍法、辨尊卑、教金鼓、識旗幟的場所,並在此場對新入伍的騎兵進行上下馬鐙、掌握騎馬時的平衡、集合與行軍時的隊列等基本動作練習。

南邊的是中級訓練場,豎立障礙,長溝縱橫,用以操練騎兵在行進過程中的越障、過溝等較爲複雜的戰術動作、隊列練習。

西邊的是高級訓練場,地上什麼也沒有,保持着原樣的地貌,用來操練騎兵的騎射、馬上格鬥、團體作戰時個人與本隊的從屬位置關係等項。

北邊的是戰鬥演習場,騎兵操練得差不多了,從初級到高級都學會了,就可以用上此場,進行模擬實戰的演練。

這時,四個場地都有人。

北邊的演習場上是嚴襲的部曲,共有二百甲騎,分成敵我兩隊,正在進行對抗戰鬥的演練。爲了避免無謂的傷亡,甲騎們用的長兵都是沒有槊尖的訓練槊。

嚴襲所部五百騎,二百騎爲鐵鎧具裝,三百騎是皮甲具裝。

現於場中操訓的是皮甲騎,雖然非是鐵甲,然正因是皮甲,戰馬的甲面才得以畫上虎、豹等猛獸的形態,人馬甲衣的底色都是紅色,挺槊對衝,望之如兩條鱗甲崢嶸的赤龍,猛烈地糾纏撕咬。僅僅二百騎,對斗的聲勢已是震動地面,動人心魄。

其餘三個場中訓練的士兵,時或有人顧看,爲之咋舌。

而每當這個時候,即有各場負責訓練紀律的軍官二話不說,棍子掄上。

立在閱兵臺上的莘邇注意到了這種情況,說道:“軍紀還得再加嚴肅。操練時,不許東張西望。”

羊馥、嚴襲、蘭寶掌應道:“是。”

“只有在操練時做到了此點,將來臨戰,兵卒們才能不爲外物所動,不被敵軍所嚇。”

“是,將軍遠見。下官等牢記在心,今日就把將軍的此令傳下各營。”

“騎兵對戰的演練差不多後,即可推進下步,調步卒來此,進行騎、步對戰。”

“是。”

再等騎、步對戰告一段落,接下來,便是將騎、步帶到野外,進行混合兵種的配合訓練、彼此陣戰。再等這個訓練結束,嚴襲的五百甲騎與步卒、胡騎之間的戰時配合應就足敵強兵了。

西邊的操練場上都是胡騎,約二百餘騎,看旗幟,是兩個整屯。

兩個屯分作了兩塊。

一個屯在操練兵卒的近戰格鬥,大多學刀,少數力壯驍悍的學鐵槌。

鐵槌此器,於下南北軍中用者不多,尚未如後世普及,但此物乃是對付重甲騎兵的利器。

原本時空中,隋唐之際,鐵槌、鐵鞭、鐵鐗等鈍器之盛行,其源正是爲剋制南北朝時期的甲騎之無敵。甲騎人、馬皆被鎧護,箭矢不透,刀劍不傷,而唯懼鐵槌等此類鈍器。

想那敵方甲騎冒矢蹈鋒,耀武揚威,馳騁爭進;當其時也,忽有猛士持槌殺出,奮力橫擊,槌已有十四五斤,藉助馬速,一擊之下,管彼鎧甲堅否,不當場吐血,也得落個內傷。

唯是此器較重,尋常兵卒不好使用,因是,莘邇只挑了些氣力雄渾的胡人學練。

另一個屯則是在操練胡人的老本行,套索。

套索的使用技巧,唐人的軍官不太會,主掌訓練的是胡人中善用套索的軍吏。

百數胡騎吹脣拍馬,甩動套索,於奔馳中,朝立在場中的人形木樁上丟投。

莘邇看了會兒,見這些胡騎大多五投兩三中,說道:“等他們十投十中的時候,就把木樁撤下,換上羊羣,使他們改套活物;羊羣之後,再給他們提升難度,帶之出營,教套奔馬。”

去年澤邊,與郭白駒、索重部交戰時,赤婁丹等部的胡牧雖是無法相抗,但也有一些勇士,很是用套索創造了點戰果。

莘邇便親眼看到有胡牧遠遠地兜行誘敵,拋出長索,套中離隊的甲騎,將之拽拉下馬。

前時與羊馥商量大練兵的辦法時,莘邇將此事想起,就把此項列入了輕騎的正式操練項目之中。現今輕騎都是胡騎,未來有唐人加入的時候,也一樣讓他們學習此技。

《司馬法》說:“兵不雜則不利”,各種兵器要配合使用,才能發揮威力。

莘邇近讀此書,對這句話深以爲然。

奈何他無有戰陣的經歷,目前來說,於軍隊的訓練、編制、戰鬥等各方面,他只能是一邊學習軍事典籍的理論,一邊吸取當下成熟的經驗,同時從後世的見聞中汲取養分,算是摸索前進了。

南邊的操練場上,既有胡人的輕騎,也有嚴襲部下的甲騎,總約三百來騎,在分隊訓練。

除此外,還有二百來個唐人的輕甲兵士,整齊地坐在訓練場的邊緣。

這是參與訓練的那百十唐人甲騎之從騎。

此時於此場中訓練的甲騎是鐵鎧的,凡鐵鎧甲騎,皆有從騎。

這是時下之慣例。

莘邇最早知道時,還有點驚訝,立刻聯想到了西方中世紀的騎士。其實細想一下,今之甲騎具裝,與西方的那些所謂騎士本就近似,那麼和那些騎士一樣,都有從騎自就不足奇了。

鐵鎧甲騎之所以有從騎,原因大概與西方的騎士相同。

一則,鐵鎧遠比皮甲重,只一副馬鎧就有百餘斤,人甲亦數十斤,一個人不能快速地穿戴。

二來,甲騎俱是一人多馬,或一匹副馬,或數匹副馬,一個人難以照養。

三者,甲騎全副武裝,戰鬥的時候,大多隻有一雙眼露出,視野狹窄;並且鎧甲沉重,上下馬不便,有所斬殺,沒辦法收穫人頭。

是以,就必須要有從騎。

事實上,一些有錢、得寵的部隊中,不僅鐵鎧,即使皮甲甲騎,也有從騎。

按照個人的財富、名聲,甲騎的從騎通常少則一兩個、多者四五個,平日爲甲騎保養甲械、照顧戰馬;戰前幫助穿甲;戰時,保護其身後和兩翼,當甲騎有斬殺時,他們上去割獲人頭。

鐵鎧甲騎的戰馬負重大,寬的溝壑不要求他們跨越,主要操練他們的是繞障、越障。

這些鐵鎧甲騎都是定西國的一等精銳,障礙訓練對他們來說,小兒科一般。其部中的軍吏本頗有不樂此訓的,以爲毫無必要,但在莘邇的強制要求下,還是不得不乖乖聽令。

莘邇自有他的考慮。

不管士兵有多精銳,基礎的戰術動作都是最重要的。

臨敵作戰,很多時候,決生死往往只在瞬間,當那一刻到來,又哪有機會花裡胡哨的?

所仗者,還是不假思索的反應,這個不假思索,就是基礎。

而又業精於勤,荒於嬉,是以即使鐵鎧甲騎是一等精銳,基礎的訓練卻仍是必須每天進行。

甚至,莘邇都想在閱兵臺的臺身上,於朝對四個校場的四面,各寫上一句:“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了。

觀看了一個多時辰的騎兵操練,莘邇來到步兵校場。

步兵校場也分成了幾個區域。

有步兵負重走、跑、跳,練習力量的區域。有練習角抵、手搏等徒手格鬥的區域。有學習各類軍械使用的區域。還有一個最大的,是學習包括車陣在內的各種作戰陣型的區域。

負重練習、角抵手搏,騎兵也一樣操練。

尤其負重上,甲騎的鎧甲很重,力量不足的話,根本不行。

又看了多時步卒訓練,莘邇轉出校場,到了馬場。

戰馬是騎兵最親密的夥伴,作戰時與騎兵渾然一體,對騎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乃至比戰友還要重要。

一匹好的戰馬是戰鬥的依仗,而好的戰馬不易得,不是隨便整一匹就能用的。

欲得可靠勇敢的戰馬,騎兵非得下大工夫不行。

諸如臥倒、轉向、進退、加速、減慢等動作上的訓練;愛撫、提供潔淨的水、加草添料、時常洗刷等增加人馬感情的訓練;對戰馬的獎懲等等,缺一不可。

《吳子》說:“戢其耳目,無令驚駭。習其馳逐,閒其進止。人馬相親,然後可使。”即此謂也。

而在騎兵做這些訓練之前,有一個前提條件,那便是得有一匹或數匹戰馬才行。

這處馬場,飼養的就是新選出來的戰馬。

莘邇月前連破兩郡胡部,繳獲豐厚。

且渠等部被迫內徙後,莘邇把部分的羊馬繳獲之類還給了他們,但將馬中之優異者全留了下來,令擅長相馬的軍吏、獸醫從中精選,把能用作戰馬的挑出,專建了此一馬場,集中料養。

選出的戰馬又分成兩類,一類是普通的,用以輕騎;一類是高大強健的,備用作具裝的補充。

令狐奉給莘邇定下的軍費中,不包含這一塊。

莘邇養這些戰馬的費用,盡出於自家的錢包,郡府送給他的迎新錢、雜項錢等各類收入,破胡部得到的錢財繳獲,絕大部分都投入了此中。

要說這筆錢不少,馬場現共有戰馬數百匹,數目又看似不多,好像是夠用挺長一段時間了。真的餵養開始,莘邇才知養一匹戰馬有多費錢。

尋常的馬,草料就行。戰馬不成,特別備作具裝的那些,須得精養,馬料耗費極大。

莘邇已經有些頭疼,按這麼個燒錢的趨勢下去,用不了多久,他可就要囊中空空了。

巡視一遍馬場,看到一匹匹龍精虎猛的戰馬,莘邇心中歡喜之餘,思路轉到了弄錢上頭,想起了張龜的另一個建議。他摸着下巴想道:“我是不是該用長齡之策,打打土豪了?”

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十八章 道智夢授戒 張龜謀盡職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擒胡酋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兒衣 李亮要事辦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