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

bookmark

西海郡的急報是杜亞與北宮越聯名發來的。

七八天前,有數支柔然的小部隊南下,侵掠住在西海(居延澤)附近的胡人部落,搶走了數千頭羊馬。北宮越親引百餘騎,循跡追擊,攻滅了其中的兩支。

北宮越常駐北疆,前在敦煌,今在西海,或者防禦柔然的南侵,或者主動出擊,幾乎每年都要與柔然交戰數次,對柔然人非常熟悉和了解。

通過俘虜的口供,以及哨騎在柔然境內偵查發現的情況,他判斷:這幾支柔然部隊雖然人少,但很有可能是柔然新一輪南下擄掠的前奏。

柔然是新興的勢力,其上層貴族大多本爲鮮卑人的從屬,甚至奴隸,整個社會的發展非常落後,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方面都還處在一個不開化的時期,不要說與唐人相比,就連鮮卑人都看不起他們,“以其無知,狀類於蟲”,蔑稱他們爲“蠕蠕”。

因此,單從軍事裝備上講,柔然的部隊甲械不多,石矢、骨矢乃至都尚有,論單個騎兵的戰鬥力,遠不能與定西國的戰士相比,但他們勝在人多。

而北宮越的部曲只有三千步騎,守禦西海郡固綽綽有餘,卻不足以保護西海環邊的胡人諸部。因此,北宮越和杜亞在軍報中彙報了柔然可能將要較大規模地南侵後,請莘邇給西海郡增兵。

夏天的時候,莘邇巡察過一次西海郡。

那時,收胡、打擊豪強等要務,他都處理完畢了,有了空閒,於是抽出了半個月,來至屬他督下的西海郡,視察兵事。

北宮越作爲西海郡的軍事主官,全程陪同。

這也是莘邇頭次見他。

雖是頭次見面,但此人之名,莘邇已經久聞。

北宮是唐姓,但北宮越是戎人,其家世爲隴地戎豪,於秦末時便已依附朝廷,從那時到現在,他們家的人世代爲朝廷戍邊,或者統率義從胡,或者乾脆於邊軍中爲將,素以猛銳善戰著稱。

北宮越是他們家族中這一代最爲傑出的人才,擅長騎射,勇敢而多謀,並且善撫羣胡,前在敦煌,已是威名遠著,今駐守西海郡雖尚未久,但以很得西海周邊諸胡部落的擁戴。

可以說,在定西國軍中諸多的將帥裡邊,北宮越是較爲優秀的一個。

對他的判斷,莘邇非常重視。

接到軍報的當天,莘邇就請了宋翩、傅喬兩人來府,把羊馥、嚴襲、蘭寶掌、史亮等軍中將校,和麴經、黃榮、向逵、高充等郡府幹吏盡數召集,又叫張龜列席,共同商議此事。

——爲了緩和郡府內土著士人與寓士間的矛盾,前不久,莘邇做了一項人事調整,擢麴經任郡功曹,板授史亮爲諮議參軍;因此,現下史亮不是郡府的人,而是將軍府的屬吏了。

莘邇到現在爲止,總共板授過兩人官職,一個張景威,一個就是現在的史亮。

他發現,“板授”這個東西是真的好用。

不需要經過朝廷的批准,自己想板授誰就板授誰,而且沒有名額的限制。

雖說板授官沒有印綬、俸祿,政治待遇不能與吏部授官相比,但至少也是個有職權或名稱的官,這個東西如果用的好,完全可以將之成爲一個招攬人才、擴充實力的大殺器。難怪近代以來,“板授”的風氣越來越重,如江左之地,乃至縣令、太守都可由上級長官板授。

傅喬等人相繼到來。

宋翩老樣子,最後一個纔來。

等宋翩進來堂中,莘邇招呼他落座。

宋翩還在生莘邇的氣,不想理他,自顧自坐下。

那天打完張家,宋翩趕回郡丞府,當時就給宋閎寫信,詳細述說了他“上當受騙”,被莘邇哄到現場的經過,詢問宋閎,需要不需要給張家做個解釋?如果需要的話,他可以再給張渾寫一封信。寫完,派人即刻送去王都。

過了四五天,收到宋閎的回信。

宋閎在回信中沒說什麼,只淡淡地表示知道了。至於要否給張家做個解釋一條,宋閎提都沒提。宋翩搞不懂宋閎的意思,忐忑不安了半個多月,然後聞聽了一個消息。

卻是在與族中別的兄弟通信時,得知了宋方和麴爽於“宋閎召各部吏員、商議如何處置張金父子”時,與宋閎意見相反,一力主張嚴懲張金父子、以及連坐張渾的那件事。

知道了這件事後,宋翩明白了宋閎爲何“不提解釋”的態度。

不是不提,不是宋閎不想解釋,是解釋了也沒有用。

因有宋閎保張家的事例在前,宋翩“跟着”莘邇攻滅張家塢堡這件事,張渾大概不會認爲他是奉了宋閎的指示,但十有八九,卻會認定與宋方有關。

這真是平白無故的,讓宋家與張家的關係又增添了一道隙縫。

想起這件事,宋翩就氣得牙癢癢,又怎會有好臉色給莘邇看?

莘邇倒不介意,笑眯眯地與他打過招呼,見人到齊了,示意黃榮,說道:“煩勞主簿,把北宮將軍、杜太守的軍報讀給大家聽一聽。”

黃榮應諾,起來近案,接過軍報,讀了一遍給堂上諸人。

莘邇環顧堂中,說道:“諸君皆知,西海只有一縣,我今夏到西海郡視察軍事,到郡後,細細地察看過一番城防,城池高大堅固,柔然便大舉南侵,西海縣料也無失守之憂。

“唯是北宮將軍軍報中所說的,那郡北的西海着實遼闊,東西三百餘里,南北寬處亦一二百里。北宮將軍只有三千步騎,騎兵不過千餘,確是難以衛護居住在西海周邊的衆多胡部。

“君等有何高見,請暢所欲言。”

宋翩哼了一聲。

莘邇笑問道:“宋公有話要說麼?敢請聞之。”

“柔然是胡虜,西海週近住的也是胡虜。他們胡虜間打來打去的,關我定西何事?我看北宮將軍的這個‘求援’之請,多此一舉!”

“宋公的意思是?”

宋翩說道:“我沒甚麼高見,只有個愚見。那就是隻要保住西海縣不失,別的無關緊要。”

莘邇點了點頭,說道:“宋公此議不能說是愚見。”

宋翩以爲莘邇要誇他,又哼了一聲,正想着等莘邇把誇他的話說完,回他一個冷冰冰的“不敢當”,以落他面子,出點心裡之氣,不意聽見莘邇繼續說道:“不過呢,也的確稱不上高明。”

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