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臨江小縣

韓暮也暗暗觀察李遠,此人四十許人,面目清俊,一副文士摸樣,眼神清明湛然,看起來似乎是個心胸坦蕩之士。

韓暮將李遠迎入內倉,吩咐沏茶上點;甲板上謝玄一聲令下,船隊起錨開拔,直奔城門外碼頭駛去。

大船行的迅速,一盞茶尚未喝完便駛近碼頭,船尚未靠岸,便見碼頭上鑼鼓喧天,紅毯鋪地,已有數千軍民在碼頭迎接朝廷來的欽差大將軍,可見李遠臨行之前已經作了安排,這李遠的號召力還真不賴,個把時辰內就可以召集到這麼多人,可見一斑。

韓暮等走下船來,一路揮手致意,本地的鄉紳,望族,以及帶兵校尉、里正、從事一干人等以大禮相拜,韓暮看着滿地撅起的屁股,好笑之餘也不禁有些感嘆:這便是權勢,這便是上位者所夢寐以求的尊嚴。

三百精兵小心翼翼的看護着四十輛馬車一路開進城門,來到縣衙;早有衙門裡的差役安頓好駐處,謝玄吩咐衆人小心在意,便隨韓暮袁崗一起跟着李遠進內廳敘話。

李遠的縣衙內堂倒是佈置雅緻清新,幾座正房圍繞之間還有個小小的院子,正廳在縣衙的二進,廳室不大,裡邊乾乾靜靜,牆上掛着字畫,牆角擺着幾從水竹。

韓暮一眼就看出來牆上的一副字畫出自謝安之手;謝安亦是個書法大家,只不過相對於同時代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來說,他的字拿不出手;相對於顧愷之來說,他的畫也拿不出手,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爲天下第一名士,韓暮曾經想到過這個問題,後來被某個人的一句話點醒了,那人是後世的一位靠耍嘴皮子吃飯的演員,他說:“這年頭,混的就是綜合素質。”韓暮一想起他這句話就明白謝安爲什麼會成爲天下第一名士了。

所以賓主坐定之後,韓暮便首先和李遠從謝安這裡扯起,要想在這裡安安穩穩的建立軍隊,首要要做的便是爭取這位縣太爺的支持。

“李大人治理有方啊,我沿途所見,只有貴縣這裡百姓安居,一片繁榮景象啊。”韓暮先一個不鹹不淡的高帽送上。

李遠微笑道:“韓將軍謬讚,下官一無所長,只能在這彈丸之地做做小吏,也不求加官進爵,只希望屬民有飯吃,有衣穿足矣。”

韓暮見李遠不驕不躁,很是有點城府,不由的對他刮目相看;笑道:“當此邊遠之地,能夠讓一縣之民穿有衣,食有糧,已經是莫大的功績了,李大人何必過謙,我來時謝公曾告訴我,當年在東山之時,府中幕僚以大人爲首,其餘諸人都無李大人之才學雅量,囑咐我好生向大人請教呢。”

李遠惶恐離座,抱拳道:“難得謝公還記得下官,謝公誇讚下官愧不敢當。”言罷面作沉思之狀道:“謝公乃我李遠大恩人,早年我落魄江湖,衣食無着,謝公不嫌在下鄙陋,招在下入府爲賓,此恩此德無以爲報。”

謝玄接口道:“世伯何須如此,我三叔常說您是大才,只是不願在京中爲官,偏偏要到這邊陲小令做縣令,實在是屈才了;三叔每每提及此事都甚爲唏噓呢。”

李遠呵呵笑道:“那是謝公擡舉,我自知深淺,與其在京中不自量力,還不如來一縣之地做個父母官來的遊刃有餘,哎……已經七八年沒見謝公了,不知他一切可好?”

謝玄拱手道:“謝大人關心,家叔身體康健,能吃能睡能玩。”衆人聽他說得俏皮,都哈哈大笑起來。

李遠坐到椅子上,端茶喝了一口道:“聽聞韓將軍此次是出使秦國,可有此事?”

韓暮微笑道:“正是如此,不過我來到貴縣倒還有一件事要辦,這件事比出使秦國之事還要重要。”

李遠長眉微挑,放下手中的茶杯問道:“哦?還有要事?大人恐怕不方便透露吧?”

韓暮見他問的乖覺,不由得好笑,便道:“此事別人不方便知道,但大人是一定方便的,我這裡有一封謝公給你的親筆信件,請過目!”

說罷伸手入懷,掏出一封封好的信簡遞給李遠,李遠起身雙手接過看了起來。

韓暮也不打擾,起身踱步走到壁前欣賞字畫,但聞身後李遠的呼吸也來越急促,知道他被信中的內容震懾住了;韓暮早知信上寫了些什麼,謝安寫信的口氣還是當李遠是家中幕僚一般,毫無保留的將韓暮此次前來的前因後果,已經目的都說的一清二楚;安謝安的說法,李遠只是個縣令小官,平時連上州府的資格都沒有,倒也不怕他翻出什麼大浪,還不如和盤托出。

李遠看完信件之後,已經恢復平靜,他緩步走到一邊的小几旁,拿起火鐮打着蠟燭,將信件湊在火上點燃,放在火盆裡燒的一點不剩;這才起身走到韓暮身旁拱手施禮。

“將軍少年英才,年紀輕輕便擔此大任,下官佩服之至;此事及關係大晉國祚,又可外拒秦國虎狼,乃是名垂千古之事;下官願肝腦塗地,效犬馬之勞。”

韓暮旋風般的轉過身,雙目緊攫着李遠的眼睛,但見李遠表情真摯,無一絲一毫的慌亂和作僞,韓暮心中大喜,笑道:“有李大人協助,此事必成。”

轉身吩咐謝玄將皇上的密旨取出來,給李遠過目,李遠跪地叩首,高呼萬歲,心中這才放下心來;有了皇命在身,此事便不怕有任何後患。

午餐後李遠將韓暮等人再次讓進正廳商談,韓暮詳細的詢問了蕪湖縣內的情況,以爲招募士兵作參考之用。

這一次李遠再無遮掩,將蕪湖縣現狀和盤托出;蕪湖縣下轄四鎮三十六鄉:江北轄南巢鎮,江南轄蕪湖、南陵、繁昌三鎮,自中原僑民南渡後所轄人口激增,已達七萬餘戶,總人口突破十二萬,其中僑民聚集之地在江北南巢之地,僅該鎮所轄十二鄉便有人口五萬人。

韓暮聽了李遠這麼一說,心中大爲欣喜,沒想到蕪湖縣一個小小的縣制,居然有這麼大的轄地和人口,這無疑給招募帶來莫大的好處。

李遠喝了口茶續道:“先前將軍來此地所見之百姓安居之相,下官實在愧不敢當,自秦國滅燕之後,我縣已屢遭劫掠,特別是江北南巢一帶,因毗鄰合淝縣邊境之地,騷擾最盛;又有邊境流寇騷擾,實乃我心頭大患。”

韓暮問道:“合淝縣既處邊境,豈能坐視敵兵入境騷擾?另外區區流寇難道大人手頭的縣衙駐軍便剿滅不了麼?”

李遠愁眉不展嘆道:“將軍有所不知,合淝縣雖扼守邊境要地,但總守軍只有五千之衆,乃是肩負正面監視之責,小股秦軍入境騷擾,恐怕他們也無暇顧及;加之小股秦軍行動鬼魅,一擊即走,即便是想剿滅也無處下手。”

“我蕪湖縣水陸駐軍僅有一千二百,平日肩負日常治安巡查之責尚且捉襟見肘,何來餘力剿滅江北悍匪,那悍匪兩部總兵力當在千餘人之間,都是北方戰亂流民或逃兵,平日裡龜縮在巢湖一帶,一部佔據水中峔山島,打劫騷擾南巢漁民,另一部悍匪龜縮在南巢以東青台山深處,以高崖深谷爲據點,憑下官這區區千餘人,實難剿滅,哎!下官心有餘力不足啊。”

韓暮微微點頭,這種情況下要李遠剿滅悍匪確實是在難爲他,但這種情況下韓暮覺得似乎有能夠利用之處,他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第一七二章 揮之不去第四十九章 名曲賞析時間(二更到,求收藏)第一四五章 騙中騙(三更到)第三五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五零章 奇葩的皇宮之夜(中)第三一二章 進退兩難第四三五章 淮陰之戰(五)第二六十四章 殿鬥(上)第六十五章 殺戮是罪(下)遠在上海求收藏第一九九章 北府新軍(十一)二更第五十二章 一入宦門深似海第六十四章 殺戮是罪(上)二更送到第一三五章 摩登時代(下)第四二四章 淮上烽煙起第一二一章 韓宅詩會第三九七章 壓力重重的變革(上)第一章 誰家懵懂少年郎第一二七章 提筆百萬 誰與爭鋒(中)三更第四三四章 淮陰之戰(四)第一三三章 一暼萬錢 願者上鉤(下)三更第一八三章 此去經年第三七四章 翁婿情第一八九章 北府新軍(一)第九十五章 狼煙(九)第九十三章 狼煙(七)第四四九章 鏖兵淝水(火河)第五十三章 從此韓郎是路人第八十五章 閨怨(上)二更第一三五章 摩登時代(下)第三五五章 桓溫的添油戰術第七十章 意料之外第七十一章 那一夜的風情(一)二更求收藏票票第四百零六章 八卦語錄第九章 百舸爭流第七十二章 那一夜的風情(二)第一九九章 北府新軍(十一)二更第四一八章 襄陽之戰(之十)第十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四一章 機關算盡第二二九章 梁祝(一)第二三六章 梁祝(八)第三七零章 大好消息第三百零二章 你當君子我當小人(三更到)第三十一章 賀新年(第一更,求收藏,紅票)第三一三章 生存還是滅亡第一三六章 遊園第七十八章 那一夜的風情 (八)第一五零章 奇葩的皇宮之夜(中)第四十五章 夜宴(三)求收藏第一三五章 摩登時代(下)第三四六章 脫困第一七五章 後果第三十六章 生存還是滅亡(下)三百度翻滾求收藏票票第二五六章 化蝶(四)第二九七章 徐州保衛戰(下)第三七四章 翁婿情第一百零五章 鬥法(三)第一四一章 機關算盡第三七五章 逆賊第三八零章 戰京城(五)第三七三章 遁去第三十八章 銷魂之夜(二)泣血召喚紅票,收藏第三四零章 奕劍而擊第四五零章 鏖兵淝水(定計)第一百零八章 答疑解惑 三更到第三零八章 探囊取物第三二五章 悲喜交加第三六零章 逃命第二十一章 菊花殘(一)第一三三章 一暼萬錢 願者上鉤(下)三更第二八三章 夜戰八方第二十二章 菊花殘(二)第三三三章 當年情第一八七章 上品寒士第四二一章 整肅第二四八章 人不是人第三八九章 千里送嬌.娘第三五二章 一塊肥肉第四百零四章 蠢動第三二八章 陷阱重重第六十三章 精進(求收藏,票票)第一五六章 木猶如此 人何以堪第三八三章 桓溫之死(中)第三三一章 夜訪謝府(上)第二四五章 激情冬夜(上)第二零五章 劍指青台山(一)第四百零三章 漠北之戰第三三七章 莫道君行早第二八九章 反擊第一三零章 折梅鞭之(三更到)第三四一章 貪生怕死難成事第四零一章 攤牌(下)第三四八章 香隕(上)第一五二章 病急亂投醫第二零三章 北府新軍(十五 軍紀如山 )三更第二十一章 菊花殘(一)第四百零四章 蠢動第二六九章 九錫第一六五章 你來我往 今非昔比第一七六章 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