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恐怖之城

bookmark

王坦之憂慮地道:“謝公所言極是,桓溫一定是因爲此事而惱怒,但您既然知道這其中的道理,又爲何附議贊成呢?需知九錫之禮一成,北府軍和你我等人恐要灰飛煙滅了。”

謝安微笑道:“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爲郗超等人計劃周詳,早朝之上事情已成定局,我附議不過是緩兵之計而已,從現在到明年桓溫生辰之日還有五個月的時間,這五個月是決定我等生死存亡的五個月,韓暮出使秦國未回,我估計最多一個月,韓暮必然返回京城,我等並非無拼死一搏之資本,張大人的禁衛軍加上韓暮的北府軍近六萬人,雖然桓溫手頭可控之兵近十萬,而且隨時能募集幾萬新兵充入軍中,但是我對韓暮有信心,只需他回到京城,定有良策。”

張玄道:“謝公難道便是寄希望於韓暮歸來麼?萬一他也無良策,那該如何?”

謝安道:“自然不能完全靠他,我等現在便要做好準備,我可命禮部侍郎袁宏擬《求九錫》文,但須我過目方可稟報,這樣我便能找茬子將此事在第一道手續處截留住,王大人近日可聯絡朝中正直之臣,提起動議,在朝堂上將此事反覆辨議,這樣可在第二道手續上拖延時間,反正能拖則拖,只要能爭取時間,什麼辦法都可以用;拖滿這五個月便有可爲。”

謝安捻起案几一角的圍棋盤上的一顆子把玩,淡淡道:“五個月啊!不長也不短,誰有知道在五個月的時間裡不會出什麼事呢?只要有事發生,便是我等轉機之時。”

王坦之嘆息道:“也只有如此了。”

謝安輕拍王坦之肩膀道:“文度兄,你我相識多少年了?”

王坦之見他忽然問起這個,微一遲疑答道:“自昇平元年起你我便相識了,至今已有十五年了吧。”

謝安點頭道:“這麼多年來,我謝安可曾在某事某人上判斷失誤過?”

王坦之仰頭想了一會道:“還真沒有,謝公一向智計超人,每每遇事總是在你揣度之中,未曾有一事謬誤。”

謝安看着王坦之道:“文度啊,那你就再相信我一次,這次是我平生所遇最大危機,我雖無良策能渡過此劫,但我看人的眼光你是知道的,韓暮必有辦法解決這等危機,這一點我深信不疑,此子行事不可依常理度之,像你我這等老古董想不出來的招兒,他滿肚子都是,所以相信我,做好本分,靜待韓暮歸來。”

王坦之苦笑道:“想不到你我二人居然也淪落到靠這小子出點子的地步了。”

謝安呵呵笑道:“不服老不行,以後是韓暮和張玄他們盡情施展手段的天下,我們這幾個老骨頭撐不了多久啦,桓溫他想不開,他已經六十了,還不知足,天下平平安安能活到六十歲的能有幾人,看不開便是他最大的缺陷,這也是他爲何永遠無法讓人稱之爲名士的原因。”

兩人唏噓良久,張玄在一邊一句話插不上,但聽着當世兩大巨人言談交流,張玄也似有所悟。

兩人離開後,各自分頭按計劃進行,張玄主要的任務還是收攏手下軍心,按照謝安的吩咐閒暇時往韓府多跑跑,畢竟韓府只剩下俊傑和幾個女子,張玄身爲韓暮大舅哥原也該常去走動。

新年在看似平靜中熱熱鬧鬧的過去,年後官員們各自歸崗,將手頭積壓的事務趕緊處理,謝安的吏部官衙案頭也堆積這一大摞的公文需處理,但是他首先處理的卻是袁宏寫的《求九錫》,這個書呆子急於表現,謝安頭天晚上告訴他要寫這篇文字,特意囑咐他慢慢寫,此文很重要;但是這個傻瓜不明謝安之意,第二天一早便將熬了通宵的這篇文字呈了上來;謝安看都沒看,直接打回去道:“辭藻過於華麗,晦澀難懂,不適合。”

那書呆子又熬了通宵第二日交稿,謝安再次找個理由打了回去重寫,直到大年三十夜,他還在伏案疾書,修改文稿;大年初一、初二、直到初五官員正式銷假歸衙爲止,他已經熬得皮包骨頭,頭髮蓬亂跟個瘋子一樣,呈上來的文稿已經是第二十遍修改了。

謝安老實不客氣的打回去重寫,可憐那郭宏只因政治上沒覺悟,被這一篇稿子折磨的形銷骨立不成人形,但是悲哀的是,他就是搞不懂爲什麼二十多稿還被謝安打回,這一點比熬夜撰寫更讓他倍受煎熬。

大年初六,中書省衙門內,郗超和王珣正在傳閱桓溫的親筆信,桓溫在信上頗有遠見的猜測了謝安等人爲何附議,最後卻又要按部就班的按照古禮到五月方肯授予九錫;不得不說桓溫的嗅覺很敏銳,他一針見血的點出謝安等人在拖延時間。

信上叫郗超和王珣可以試探催促一番,看謝安什麼反應。

針對桓溫的這封信,郗超和王珣都有些不以爲然,他們私下裡也認爲桓溫太過急躁,朝廷既已答應,何必爭在一時;但大司馬之命二人不敢不從,他們着手試探調查。

通過桓派細作調查的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從年前到年後十幾天的時間裡,謝安便將袁宏所撰《求九錫》一文打回重寫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理由;郗超命人偷偷從吏部將袁宏的底稿偷出,袁宏文章精妙,用詞恰當,篇篇如珠玉,並無謝安所指謫的毛病,郗超和王珣終於明白謝安在搗鬼了。

但是此文必須經吏部審議方可報呈皇上,郗超等人不便公開責難謝安,但一旦察覺謝安在拖延時間,兩人便留了個心眼。

初七初八兩日,郗超和王珣暗地派殺手再掉了幾名虛職較高,但一股勁的反對桓溫受賜九錫的官員,一石二鳥的既剔除幾個攔路的石子又以此爲名代大司馬下令城禁,掉禁衛軍外軍進城協助城禁,他們的目的一來是威懾謝安等人別想做小動作,二來便是時刻將建康城控制在手中,九錫之禮一日未成,郗超打定主意不解城禁。

謝安等人雖極力反對,但朝廷命官被殺,城禁捉兇實乃必然,至於爲何城裡禁軍不用城外的外軍,郗超的解釋是兇手在城內作案,城內禁衛軍在眼皮子底下被兇手逃掉,難逃干係,恐內部有人通風報信,京城治安原本就是都尉府之責,都尉府請求禁衛外軍協助理所當然。

另外外軍只是把守城門,並不干涉城內事務,城內禁衛中軍防區不變,也堵住了很多人的嘴;說白了就是這麼個事,朝廷重臣被暗殺,京城治安堪輿,都尉府請外軍協助抓人,如此而已。

可是這樣一來,原本打算整理家當,舉家遷移往巢湖城的韓府上下再也挪不了窩了;韓府周圍成天有不明人物出現,健康城各大非桓系官員的府邸周圍亦有閒雜人等晃來蕩去,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謝安等人此時雖性命無虞,但可以想象,一旦九錫之事出了岔子,桓溫將會展開怎樣的一番報復行動;健康城在數日之內將會變成一座恐怖的血流之城。

第二三三章 梁祝(五)第九章 百舸爭流第四十六章 邊城密議(二更,求收藏票票)第四四三章 洛澗之戰(二)第四三七章 巧言令色第三七一章 好事成雙第四十六章 邊城密議(二更,求收藏票票)第一二四章 我濟世人 誰人濟我第四三七章 巧言令色第三二二章 密信驚魂第三五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八一章 兵行詭道第二七四章 豪賭第五十一章 問罪第四十一章 銷魂之夜(五)求收藏,票票第三三六章 淮水河上舞蹁躚第三五七章 木馬記(上)第三七一章 好事成雙第三八五章 內部的陰謀第三五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五一章 找個鬼來背黑鍋第二六一章 似曾相識第六十六章 暗戰(一)二更送到,收藏呢?第四二八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三四章 梁祝(六)第一百零六章 難題第一五零章 奇葩的皇宮之夜(中)第二七五章 詭計第一九零章 北府新軍(二)第二二七章 北行漫記(四)第一五八章 踩踩人 鬥鬥嘴第一七八章 自污污人第二九零章 圍追堵截第三二二章 密信驚魂第一八六章 浮生半日第三十章 史上第一條(二更送到,求收藏求票)第三九七章 壓力重重的變革(上)第二三一章 梁祝(三)第二八七章 人命賤如狗第一九五章 北府新軍(七: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六章 閨中話 堂上語第二六二章 第一回合第四五五章 鏖兵淝水(潰敗)第三六七章 遊湖(上)第三零八章 探囊取物第二二五章 北行漫記(二)第一二三章 華麗的推倒第四二零章 襄陽之戰(十二)第二十七章 血戰溫嶺(二)二更送到,求收藏 票票第二十九章 棒打鴛鴦?(求收藏,紅票)第九十九章 半夜鬼敲門第四五零章 鏖兵淝水(定計)第三三三章 當年情第三四四章 火遁第三五一章 輕鬆拿下第二七八章 怨男一對第三四零章 奕劍而擊第二九二章 泄密第二九八章 史上最牛叉的守株待兔第一一八章 驚世之作(下)三更到第二零四章 北府新軍 (十六)第三九七章 壓力重重的變革(上)第十五章 花樣年華(一)第六章 閨中話 堂上語第三四二章 兵如匪第二十章 頂級配置第三零三章 秦兵也不是吃素的第一三七章 國粹第九十八章 絕世妖道第四百零四章 蠢動第一一四章 奇襲第三七九章 戰京城(四)第二六二章 第一回合第五章 苦肉計第二一一章劍指青台山(七)第一八八章 禮多人不怪第二零零章 北府新軍(十二)三更第四四六章 鏖兵淝水(前.戲)第二十章 頂級配置第三三三章 當年情第二十八章 時局(求收藏,票票)第四三九章 反攻第九十二章 狼煙(六)第八十八章 狼煙(二)第一百一十章 誅仙(下)第六十四章 殺戮是罪(上)二更送到第四十七章 喜事成雙(三更到,求收藏,票票)第七十八章 那一夜的風情 (八)第三九七章 壓力重重的變革(上)第三三四章 舊時恩第三十四章 驚天之秘(下)呼喚收藏,紅票第一六九章 酒酣耳熱第一百零三章 鬥法(一)第三零七章 神兵天降第四二一章 整肅第三四四章 火遁第二六九章 九錫第七章 五月初五第三六七章 遊湖(上)第二二三章 烏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