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臨安廷議

而在金軍密議之時,臨安城內則剛剛公佈完科舉考試結果。不出考試前大多數人所料,大熱門秦熺中了榜眼。而傳出的小道消息稱,秦熺原本應是狀元,但秦檜考慮到自己身爲宰相,如果兒子又高中狀元,難免會有人議論秦熺是得了自己照顧。所以才讓禮部將其分數改爲第二名。

此消息傳出之後,倒有不少學子爲秦熺鳴不平,連帶着秦檜的聲望都高了不少。

在後來科舉三甲面見聖上時,秦熺的表現也的確耀眼,與官家對答如流,深得趙構喜愛,將其任用爲刑部員外郎,雖然只是正六品的官員,但卻能夠上早朝參加廷議了。

而秦熺參加的第一場廷議,討論的話題是否同意遼使提出的條件。正式同遼簽訂盟約,北伐金國的大事。

馬擴陪着遼使蕭斡裡多早在一月前就到了臨安,面見了趙構。

他首先感謝宋國依照承諾,在遼攻西夏時發兵攻金,一直打到汴京城下。有力地牽制了金軍,使其不能援夏。使遼國順利滅掉了西夏,有了前進基地。

趙構知道遼國定是誤以爲岳飛進攻汴京是出自自己授意。他雖然臉上有些尷尬,但卻知道不能讓遼國看出岳飛已成藩鎮,宋朝竟然國中有國,所以大大方方地謙虛了一番,默認了這個事實。

隨即,蕭斡裡多便提出宋遼兩國正式簽訂盟約,然後來年開春之後,一個從西面,一個從南面出兵,共同夾攻金國。

這個要求卻把趙構難住了。因爲他根本不想北伐。不過北伐的原因卻不是隻想坐穩半壁江山。而是他生怕北伐之時,岳飛、韓世忠等大將趁機擴大他們的宣撫司轄區,擴充兵力,使之真正有了和朝廷較量的實力。

於是。他便吩咐張浚和馬擴去和蕭斡裡多談判結盟的條件、將來如果攻破金國,領土如何劃分。

經過一個多月的談判,兩人也算基本把遼國的底線探出來了。原來,遼國的底線便是長城以北的領土歸遼,白溝河以南的領土歸宋,而兩國都十分看重的燕雲之地,則是誰先打下來就是誰的。

於是。趙構便下令將此事交到朝會上討論,看看衆臣的反應。

馬擴率先表示贊同道:“官家。微臣這一年多以來,算是把遼國的情況摸透了。他們雖然總兵力不及金國,但在滅亡西夏後,國土面積比金國還大,且全部均爲騎兵,士卒戰鬥力應在金軍之上。如果和其聯盟共同伐金,料來必勝。我大宋收復失地。還都汴京將指日可待!”

馬擴的話自然得到了一大幫主戰派官員的響應。

堂下頓時響起一片“臣附議”的附和聲。

不過趙構卻是皺了皺眉頭,沒有表態。

這時,一個聲音叫了起來:“臣反對!”

衆人往聲音來處一看,正是那新科榜眼秦熺。

秦熺早已得到父親秦檜的授議,瞭解到趙構現在最想的是什麼,最怕的又是什麼。他大聲說道:“我大宋目前面臨的形勢,其實和二十年前頗爲相似。先帝當年亦是想圖燕雲之地,馬大人見遼國正被金國打得狼狽不堪,便提議聯金攻遼,佔領燕雲十六州。並親自與金國簽訂《海上之盟》。可誰料金國滅遼之後,聲勢大張,幾年之後便南下攻我大宋,以至我大宋蒙受靖康之難,二帝被擄上京……”

他這話一出口,馬擴一張老臉便漲得通紅,當時與金的“海上之盟”雖然是他去談判的,但卻是出自宋徽宗的授意。不過此時他怎好把這過錯推在先皇身上。

秦熺目光投向四周,接着又道:“眼下的形勢其實正和當年一樣,只不過金遼之間的實力對比對調了一下。現遼國領土西起鹹海。東到河套,北至大漠。南抵隴右,據目前探子的報告,遼軍在收編了西夏的漢軍後,僅在西夏的兵力便達三十萬以上,且全是能征善戰之騎兵。而金國雖然總兵力號稱百萬,但他們要分駐各處城池,還要留足兵力對付我們,能夠用於與遼國作戰的兵力頂破天只有十多萬人。而且金軍中還不少是契丹人、奚族人、渤海漢人等遼國舊屬。真打起來,他們不投降就算是好的了。且河套距幽燕只有五百餘里,離我大宋邊境卻有千里。如果不出意外,燕雲十六州只怕多半會落在遼國手中。所以,如果我國和遼國結盟,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恢復到宣和年間的邊境,雙方以白溝河爲界。”

衆臣這時皆不禁歎服,這秦熺以前聽說是個花花公子,好色之徒,沒想到現在卻轉了性,竟然將局勢分析得如此透徹,就讓張浚也有些刮目相看了。

只不過他們怎知,這是秦檜爲了讓自己兒子出頭,將一羣幕僚研究了好幾天的分析結果以秦熺之口說出來而已。

万俟卨也是深知內幕之人,他便假意不解道:“秦大人,這不是很好嗎?我國收復二十年前的失地,還都汴京,正是遂了天下百姓之願啊!免得有人老是攻擊朝廷不肯北伐。”

秦熺微微一笑道:“其實無論遼國還是金國,都是北方胡人,對我大宋均有不軌企圖。眼下他們正在死磕,如果我們助遼攻金,當遼國滅亡金國後。難道他們就會就在此收手,不再南下了?也許現遼帝耶律大石是個重信守諾之人,他在世的時候遼國不會南侵,可他死了之後呢?那就難說了。我們可別忘了。金國在完顏阿骨打在世時,也一直未南侵,但阿骨打逝世之後,金太宗即位,第二年就南下攻我大宋。有誰敢擔保耶律大石的兒子也能一直遵守盟約不再南侵?”

秦熺的一番話,讓主張與遼結盟的一幫主戰派大臣們頓時啞口無言,感覺無法反駁他的話。

張浚見勢不妙,思量了片刻後,方出列道:“秦大人此言看似有理,其實乃是憂慮過度了,眼下離滅金國的事還早呢,何必考慮那麼遠的事……”

第188章 連續民變第476章 老丈人的心思第827章 成吉思汗的父母親?第800章 大爆炸第672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441章 風雨交加的臨安第361章 鹿兒島海戰第151章 秦熺回京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644章 万俟卨的內心直白第411章 潼關之戰(二)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535章 初戰巴東(上)第802章 中京事變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715章 開刀取子彈第264章 別院廝殺第647章 四川大地震第486章 臨戰準備第185章 月漓的本領第794章 銀鈴的要求第663章 掉包計第764章 秦檜獻計第623章 強渡紅河第561章 雙方的無奈第627章 占城的垂死掙扎第126章 韓常的對策第162章 決戰小商河(三)第814章 大決戰(上)第168章 決戰小商河(九)第386章 黃龍府第276章 秦檜的算計第60章 反擊第366章 抵達京都第527章 彭澤之戰(四)第474章 陸游的治州方針第572章 最是難消美人恩第811章 遼國的局勢第217章 驚人的消息第125章 運籌帷幄第99章 東漂之女第343章 新型風帆第327章 聯合艦隊第208章 驛站驚變第422章 完顏稟之死第129章 突合速之死第334章 終於捅破了那張紙第213章 解救行動第330章 激戰薩摩藩艦隊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248章 宣撫司的變動第612章 絕世尤物第793章 銀鈴出戰第505章 風香亭的談判(上)第733章 李師師的勸告第775章 紅貓的奸計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441章 風雨交加的臨安第764章 秦檜獻計第470章 盧容之戰(下)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401章 潛入浣衣院第669章 南洋的戰事第149章 一路攀爬第574章 燧發槍的研製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191章 收網了第574章 燧發槍的研製第554章 九嶺鎮之戰(五)第20章 瘟疫的源頭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279章 明州赴任第295章 再見楊月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677章 金國的反應第120章 兀朮的佈置第四三十二章 掌控衛戍軍第307章 邀請參賽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785章 慘烈的勝利第703章 拯救大帥岳飛第45章 催命的《紹興和議》第178章 快刀斬亂麻第510章 趙琢登基第64章 海上之盟第618章 地方官員的苦衷第581章 少年朱熹第430章 各施計謀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280章 欲哭無淚第674章 北伐會議(上)第467章 安南水師的覆沒第463章 英雄和才女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572章 最是難消美人恩第556章 九嶺鎮之戰(七)第393章 營救韋太后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