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

fóyánrúshìrúshìxūpútíshíwúyǒufǎrúláidéānò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xūpútíruòyǒufǎrúlái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sānpútízhěrándēngfójíbúyǔwǒshòujìrǔyúláishìdāngdézuòfó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hàoshìjiāmóuníyǐshíwúyǒufǎ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shìgùrá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dēngfóyǔwǒshòujìzuòshìyánrǔyúláishìdāngdézuòfóhàoshìjiāmó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níhéyǐgùrúláizhějízhūfǎrúyìruòyǒurényánrúláidéā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xūpútíshíwúyǒufǎfódéānòuduōluósā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miǎosānpútíxūpútírúláisuǒ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yúshì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zhōngwúshíwúxūshìgùrúláishuōyíqièfǎjiēshìfófǎxūpútísuǒyá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yíqièfǎzhějífēiyíqièfǎshìgùmíngyíqièfǎxūpútípìrúré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shēnchángdà身長大。”

xūpútíyánshìzūnrúláishuōrénshēnchángdàjíwèifēidàshē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爲非大身,shìmíngdàshē是名大身。”

xūpútípúsàyìrúshìruòzuòshìyánwǒdāngmièdùwúliàngzhò“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衆shēngjíbùmíngpúsàhéyǐgùxūpútíshíwúyǒufǎmíngwèipúsà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爲菩薩。

shìgùfóshuōyíqièfǎwúwǒwúrénwúzhòngshēngwúshòuzhěxūpú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須菩tíruòpúsàzuòshìyánwǒdāngzhuāngyánfótǔshìbùmíngpúsàhéyǐ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gùrúláishuōzhuāngyánfótǔzhějífēizhuāngyánshìmíngzhuāngyánxūpú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tíruòpúsàtōngdáwúwǒfǎzhěrúláishuōmíngzhēnshìpúsà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白話譯文】

這時,須菩提對佛說:“世尊,善男子和善女人,發願達到無上正等正覺,成就最終的解脫,應該如何保持這種菩提心常住不退?如果生起妄念,又如何去降伏呢?”

佛告訴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願成就最高的解脫,應當這樣起念:我立志救度一切衆生,使他們離苦得樂。一旦度化了一切衆生,心中又毫無使一切衆生得以救度的念頭。爲什麼呢?須菩提,假如菩薩執著於自我的相狀,執著於人的相狀,執著於衆生的相狀,執著於壽者的相狀,那麼,就不是菩薩。爲什麼呢?須菩提,從根本上說,其實並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使你去追求徹底的解脫。須菩提,我再問你,當年我在燃燈佛那裡開悟時,真的得到了一個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法嗎?

須菩提說:“不,世尊,按照我理解佛所說的意思,佛在燃燈佛那裡,並沒有得到一個無上正等正覺的東西。”

佛說:“是的,是的。須菩提,並沒有一種固定的方法,可以讓我得到徹底的覺悟。如果我是依賴某種方法覺悟的話,燃燈佛就不會給我授記:‘你在將來之世會成佛,號釋迦牟尼。’因爲實在不是憑藉什麼固定的方法得到覺悟,所以,燃燈佛才爲我授記,並說:‘你會在將來之世成佛,號釋迦牟尼。’爲什麼呢?所謂如來,就是真如,就是萬法都是真如的意思。假如有人說:如來佛在燃燈佛那裡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最高佛法。須菩提,你應當明白,如來本身無形無相,因此佛開悟時,並沒有得到一個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

“須菩提,如來所得到的無上正等正覺,根本上是非有非無、即有即無的,所以佛說一切世間法,都是佛法。須菩提,所謂一切法,就是非一切法,所以才叫一切法。須菩提,這就好比說人的身形高大……”

須菩提接着說:“世尊,如來說人的身形高大,就不是真正的身形高大,所以才叫作身形高大。”

佛說:“須菩提,菩薩也是這樣啊。如果有菩薩說:我應當滅除衆生的一切的煩惱,救度一切衆生,那他就不是菩薩了。爲什麼呢?徹底擺脫了對一切法的執著,纔是真正的菩薩。因此佛說一切法沒有我、人、衆生、壽者的分別相狀。

“須菩提,如果有菩薩聲稱自己要用種種功德去莊嚴佛土,那麼,他就不能算作菩薩。爲什麼呢?如來說的莊嚴佛土,其實真正的莊嚴是了不可得的,沒有一物可得,心念清淨,不起分別,這才叫做莊嚴。須菩提,若菩薩能夠明白無我的道理,如來就說他是真正達到菩薩的境界了。”

第十八品一體同觀分

xūpútíyúyìyúnhérúláiyǒuròuyǎnfǒ“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rúshìshìzūnrúláiyǒuròuyǎ“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xūpútíyúyìyúnhérúláiyǒutiānyǎnfǒ“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rúshìshìzūnrúláiyǒutiānyǎ“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xūpútíyúyìyúnhérúláiyǒuhuìyǎnfǒ“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rúshìshìzūnrúláiyǒuhuìyǎ“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xūpútíyúyìyúnhérúláiyǒufǎyǎnfǒ“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rúshìshìzūnrúláiyǒufǎyǎ“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xūpútíyúyìyúnhérúláiyǒufóyǎnfǒ“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rúshìshìzūnrúláiyǒufóyǎ“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xūpútíyúyìyúnhérúhénghézhōngsuǒyǒushāfóshuōshìshā“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fǒ不?”

rúshìshìzūnrúláishuōshìshā“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xūpútíyúyìyúnhérúyìhénghézhōngsuǒyǒushāyǒurúshìshā“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děnghénghéshìzhūhénghésuǒyǒushāshùfóshìjièrúshìnìngwéiduōfǒ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爲多不?”

shènduōshìzū“甚多,世尊。”

fógàoxūpútíěrsuǒguódùzhōngsuǒyǒuzhòngshēngruògānzhǒngxī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衆生若干種心,rúláixīzhīhéyǐgùrúláishuōzhūxīnjiēwèifēixīnshìmíngwéixī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爲非心,是名爲心。

suǒyǐzhěhéxūpútíguòquxīnbùkědéxiànzàixīnbùkědéwèiláixī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bùkědé不可得。”

【白話譯文】

“須菩提,你認爲如來的眼睛能夠見到一般的色相嗎?”

“是的,世尊,如來的眼睛可以見到。”

“須菩提,你認爲如來的眼睛能見到很遠很廣很細微的事物嗎?”

“是的,世尊,如來可以見到。”

“須菩提,你認爲如來的眼睛可以見到萬法的空相嗎?”

“是的,如來可以見到。”

“須菩提,你認爲如來的眼睛可以見到一切的法門嗎?”

“是的,可以見到。”

“須菩提,你認爲如來的眼睛可以見到一切的一切嗎?”

“是的,可以見到。”

佛又問:“須菩提,你認爲如何?像恆河中所有的沙粒,佛所說的沙是沙嗎?”

須菩提答:“是的,世尊,如來說,是沙。”

佛繼續問:“須菩提,你認爲如何?譬如一條恆河中所有的沙粒,每一粒沙又是一條恆河,這麼多恆河的所有沙都是佛土,它的數目是不是很多呢?”

須菩提回答:“很多,世尊。”

佛告訴須菩提:“你所處的這麼多國土中的所有衆生,所有種種不同的心念如來全都知曉。爲什麼呢?如來說的種種心,都並非是真正的心,只是假名稱爲心。爲什麼這樣說呢?須菩提,過去的心是不可得到的,現在的心也是,未來的心也是一樣。”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xūpútíyúyìyúnhéruòyǒurénmǎnsānqiāndàqiānshìjièqībǎoyǐyò“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bùshīshìrényǐshìyīnyuándéfúduōfǒ佈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rúshìshìzūncǐrényǐshìyīnyuándéfúshèndu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xūpútíruòfúdéyǒushírúláibùshuōdéfúdéduōyǐfúdéwú“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gùrúláishuōdéfúdéduō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白話譯文】

“須菩提,如果有人用了數不清的寶貝去佈施,是不是會因此而得到很多的福報?”

“是這樣的,世尊。這個人因爲此因緣而得到很多福報。”

“須菩提,假如所謂的福報是個實實在在的東西,如來就不會說福報很多。因爲福報本空,如來才說得到的福報很多。”

第二十品離色離相分

xūpútíyúyìyúnhéfókěyǐjùzúsèshēnxiànfǒ“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fúyěshìzūnrúláibùyīnɡyǐjùzúsèshēnxiànhéyǐgùrúlá“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shuōjùzúsèshēnjífēijùzúsèshēnshìmíngjùzúsèshē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xūpútíyúyìyúnhérúláikěyǐjùzúzhūxiàngxiànfǒ“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fúyěshìzūnrúláibùyīnɡyǐjùzúzhūxiàngxiànhéyǐgùrúlá“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shuōzhūxiàngjùzújífēijùzúshìmíngzhūxiàngjùzú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白話譯文】

“須菩提,你覺得我們能夠通過圓滿的色身去了解佛嗎?”

“不能夠,世尊。我們無法通過圓滿的色身去認識如來。爲什麼呢?如來說圓滿色身,並非是圓滿色身,只是名叫圓滿色身而已。”

“須菩提,你覺得能夠通過各種圓滿無缺的莊嚴之相去認識如來嗎?”

“不能夠,世尊。如來不能以種鐘的莊嚴之相得見。爲什麼呢?因爲如來所說的種種莊嚴之相,並非實有莊嚴可得,只是叫作莊嚴之相而已。”

第二十一品非說所說分

xūpútírǔwùwèirúláizuòshìniànwǒdāngyǒusuǒshuōfǎmòzuòshì“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niànhéyǐgùruòrényánrúláiyǒusuǒshuōfǎjíwéibàngfóbùnéngjiěwǒsuǒ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爲謗佛,不能解我所shuōgùxūpútíshuōfǎzhěwúfǎkěshuōshìmíngshuōfǎ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ěrshíhuìmìngxūpútíbófóyánshìzūnpōyǒuzhòngshēngyúwèilá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衆生於未來shìwénshuōshìfǎshēngxìnxīnfǒ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fóyánxūpútíbǐfēizhòngshēngfēibùzhòngshēnghéyǐgù佛言:“須菩提,彼非衆生,非不衆生。何以故?

xūpútízhòngshēngzhòngshēngzhěrúláishuōfēizhòngshēngshìmíngzhò須菩提,衆生衆生者,如來說非衆生,是名衆shē生。”

【白話譯文】

“須菩提,千萬不要以爲如來會這樣想:我應當有所說法。

千萬不要這樣想!爲什麼呢?假如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就是誹謗佛,是沒有真正理解我所說的。須菩提,說法的人其實並沒有法可以說,所以叫作說法。”

這時,尊者須菩提又對佛說:“世尊,在未來,是否有衆生聽到這樣的佛法而生起信心呢?”

佛陀回答:“須菩提,他們既不是衆生,也非不是衆生。所謂衆生,如來說並非是衆生,只是叫作衆生罷了。”

第二十二品無法可得分

xūpútíbófóyánshìzūnfó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wé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爲wúsuǒdéyé無所得耶?”

fóyánrúshìrúshìxūpútíwǒyú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tínǎizhìwúyǒushǎofǎkědéshìmíng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白話譯文】

須菩提對佛說:“世尊,難道佛具有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也是無所得嗎?”

佛陀回答:“是的,是的。須菩提,我對於無上正等正覺的最高佛法一無所得,心裡一點也沒有得法的念頭,只是叫作無上正等正覺罷了。”

第二十三品淨心行善分

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6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2)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6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2)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6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2)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6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2)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7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2)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7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廣大心,從眼前的煩惱中解脫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6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2)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