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安撫使是一個大官兒然而

一百四十二 安撫使是一個大官兒,然而…

一個傳說就此誕生,嶽翻成爲了大宋朝繼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巖叟、馮京之後第七名連中三元的狀元,大宋朝文風鼎盛,前唐不過三人連中三元,而大宋就有七人連中三元,我朝文治已經完全超越了前唐!

拍馬屁的人這樣說道。

親自觀禮的徽宗皇帝哈哈大笑,不停的點頭,怡然自得,顯然爲自己的統治時期出了一個連中三元的狀元感到極爲驚喜滿意,看着面色不卑不亢不喜不悲,昂然挺立於衆人面前的嶽翻,不由得感到上蒼眷顧,將這樣的人才送給了自己,大宋朝中興有望啊!若是用得好,此子就是終結黨爭之禍的重要人物。

所以在他成長的足夠平衡黨爭勢力之前,對他的保護也應該是不遺餘力的,名次既然已經公佈,他再想躲在屋裡讀書已經是沒有用的了,各種請帖和邀請已經會像潮水一樣將他淹沒,各個文人實力派別都會不遺餘力的拉攏這個橫空出世不屬於任何一派的超級文人,所以,在這之前,徽宗皇帝要把嶽翻掌握在自己手中,使他成爲皇帝的力量。

最好的辦法還就是把他送到吉虔二州去,一方面保護他,一方面也是在考驗他,不僅僅要以軍略平定吉虔二州,更要用文略來治理吉虔二州,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活計,而是從各個方面去維護這塊地方,使他從一個國中之國真正的變成一塊國土,徽宗皇帝要的不僅僅是戰績,還有賦稅。

這讓徽宗皇帝想起了太宗朝名臣張詠,把四川從一片人間地獄重新恢復成了人間天堂,乃是整個大宋朝治理地方能力最強、政績最突出的官員,沒有之一,四川能在王小波李順起事之後的千瘡百孔中恢復出來,甚至第三年就能自給自足甚至是上交賦稅而沒有鬧出饑荒,爲當時國勢頹唐風雨飄搖的大宋打了一陣強心劑,讓太宗皇帝驚喜萬分,這就足以體現張詠的能力。

另外提一下,最早的紙幣就是張詠發明的,至今,英國英格蘭銀行的中央天井裡還種植着一棵中國桑樹,因爲張詠最早製造的紙幣就是以桑葉爲原料。

嶽翻,他會成爲第二個張詠嗎?或許徽宗皇帝對嶽翻的期望還不僅僅體現於張詠,因爲張詠只是地方官員,他的所作所爲並沒有直接影響到中央決策,雖然他真的很能幹,但是他沒有成爲宰相,他是一個合格的分憂者,而不是一個可以讓皇帝感到高枕無憂之人,甚至這樣的人整個歷史中都沒有出現過一個,可是徽宗皇帝真的很想要。

他好累。

當然,如果沒有之後所發生的一系列超乎他想象的事情,說不定,他的願望真的會實現,可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他無法預料到今後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更無法預料他和嶽翻會在未來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所以,他要開始培養嶽翻,嶽翻的年紀大概是十七歲左右,這並不算太年輕,因爲大宋朝還有很多的臣子在考中狀元的時候也是和他差不多的年歲,十七十八的樣子,甚至還有十一二歲的,那都是神童了,嶽翻還算不得神童,但是絕對是個優秀的年輕人,很值得塑造,很值得培養,把他丟到最殘酷的地方,說不定真的是一件好事。

這就讓徽宗皇帝下定了決心。

按照宋制,考取了進士之後,就可以直接被授予官位,而不惜要走前唐的那一套,可以直接把吏部踹到一邊,由皇帝親自授官,成爲天子門生,一朝中進士,衣食自無憂,連官位都沒有憂慮了,進士發榜之後,照理來說是有一個慶祝儀式的,這點徽宗皇帝也不打算違背,讓他們去歡欣鼓舞,讓他們去歌唱,讓他們去享受鮮花和掌聲,等到第二天,就是皇帝親自主持宴會,宴請新科進士,然後當場授官。

當然了,按照大宋朝官職差三者分離的制度來看,新科進士們一般只能得到官和職,來見習,學習,熬資歷,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後,才能得到真正做事情的“差”,這也是一個慣例,畢竟沒有多少人敢於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一個毛頭小子,當然這僅限於註定成爲待遇最高的京城官員的一甲進士和二甲進士的一部分,二甲進士的後半段和三甲進士沒有這樣的待遇。

他們會被安排爲地方官員,基本上都是差,什麼知縣通判之類的,而且肯定是沒什麼人願意去的地方,那些地方缺乏官員,就不考慮什麼官職差分離了,去那裡都是去做事情吃苦受罪的,而且升遷的可能性不太大,不像一甲進士們可以留在京城享福,接觸到最高權力核心,享受權力的滋潤,然後慢慢被提拔爲京城高官,享受最高待遇,甚至成爲宰相。

所以纔會有官職差分離,先積累資歷,增長見識,然後再給真正的職位和權力,尤其是最高等級的狀元們,甚至可以得到天子近臣的職位,雖然沒什麼權力,但是天天和皇帝呆在一起,只要不犯太大的錯誤,很有可能很快得到進入館閣之地歷練的機會,在歷練幾年,就可以登堂入室了,寇準可是三十歲就當了宰相了!

這就是一甲進士們的特權,進士也分三六九等的,三甲進士和一甲進士之間的差距就不是一點點的大,嶽翻可以選擇在皇帝身邊做事,而三甲進士就只能選擇去外地做官,雖然得到的是實際的差遣,但是注意,中央的差遣和地方的差遣也是有天壤之別的。

更別說宋代地方官員根本撈不到什麼油水,每年除了少部分稅收可以留作自用,大部分都要上交給轉運司轉運到中央,一沒兵二沒錢三沒糧食,動不動還來個通判就能把知州知縣管得死死的,宋代地方官的日子過得比唐代地方官的日子差得太多了,所以一般來說宋代官員出任地方官都是“貶斥”“左遷”之類的。

所以二甲進士裡面靠後的和三甲進士們就沒有太大的想法,只是想要走走門路,找找京城裡的高官,看看能不能去一個風景優美富庶之地去做官,好歹享受一下在東京城裡面享受不到的感覺,這對於他們而言也是最低的要求了,沒人會反對,這個時候,也就是文人各大派別勢力拉攏進士擴充實力的關鍵時刻。

而最讓人矚目的自然是一甲進士們,他們可以留在京城做皇帝的近臣,尤其是連中三元的狀元郎嶽翻,據小道消息稱,官家對嶽翻非常上心,本來就喜歡他的才華,現在他還有真本領,那就更喜歡了,所以這個時候結交嶽翻肯定是很好的戰略,哪怕憑着嶽翻的聰明不能把他拉入己方陣營裡面,說說好話結個善緣也是可以的。

但是他們好像有些失望,因爲在慶祝進士們考取進士走上人生康莊大道的大聚會上,從一甲第二名到三甲最後一名,六百二十九個人都齊了,就是沒有那最重要的一個,第一名嶽翻,人們發現沒有第一名的時候還有些驚訝,不過很快他們就得知,名次公佈完結之後,嶽翻就被官家召入宮中了,大家心裡面也就只有羨慕嫉妒,然後忍着滿肚子的酸水繼續慶祝活動,整個東京城人聲鼎沸。

其實和一個連中三元的傢伙混在同一時代是挺慘的經歷,因爲你無法超越他,無論如何都無法超越他,這是一種悲哀。

想要拉攏嶽翻的各方勢力也撲了個空,心情鬱悶,沒想到官家居然對嶽翻如此上心,直接把他叫進了皇宮,不過轉念一想也對,畢竟是連中三元的狀元,古今罕有,皇帝高興一些也難免,大不了等今後他被授予官職了,再去結交也不遲。

不過他們註定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嶽翻已經提前得知了徽宗皇帝想要給他的官職,雖然他之前已經做好了相關的心理準備,但是得知了這個職位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的有些驚訝,畢竟,安撫使這樣的官職,不是一個小職位,也不是一個沒有實權的榮譽職位,那是一個有實權的真正的差遣……

一百七十作爲父親嶽和不想再沉默一百七十八嶽翻不會爲了皇帝而戰八十六金芝說我們不能退三百五十英雄三百一十一看起來嶽翻的確適合做宰相一百五十三現在嶽翻已經成了百萬富翁一百四十七於是嶽翻這樣宣言三百二十四看起來趙桓對李綱產生了不滿三百四十八壯哉魯達壯哉大宋十九一百七十六也許這裡纔是天堂二十六然而我並沒有興趣一百七十九就這樣西軍步入了黃昏一百五十六他們不知道漁翁是誰五十五我決不後退三百四十九壯哉魯達壯哉大宋二十二百二十六賣國者殺無赦三百八十二回家二一百三十二沒有一個皇帝是簡單的六十七於是我承諾了一百五十九因爲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三百八十六這是終結也是開始一一百二十三方浩開始坐立不安八十九因爲身後有親人六十六他們崇尚道義一百四十八他們不配做我的對手一百九十人們依然不知道厄運即將來臨三百二十八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二百三十九所以這是我最後的戰鬥七二百六十三當然岳飛是當之無愧的名將一百零五接着決戰終於拉開序幕一百九十三向北走向南走三二百四十一所以這是我最後的戰鬥九三百二十六所以這是正確的決定二百五十一趙桓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二百八十五宗欣絕對不會退縮一百六十三大石你一定要記住二百二十三以手中劍奪回漢人的尊嚴三十六戰鬥啊嶽翻一三百五十六趙桓十分羨慕岳家六十九毫無徵兆我的膝蓋中了一箭一百一十二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一一百八十七大宋的生命開始倒數計時二一百零七然而他們都想知道六十九毫無徵兆我的膝蓋中了一箭一百二十關於如何與二貨交流二十五他爲我介紹了一個人二百五十四一切似乎又有了新的希望十一林沖並不想做狗三百一十我想回家三百二十五李綱真的變成了另外一副模樣八十八眼下只能火線徵兵了二百三十九所以這是我最後的戰鬥七二百一十八他們從來不曾後悔二百八十五宗欣絕對不會退縮一百一十五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四二百三十一與你們站在一起我不後悔二百三十五所以這是我最後的戰鬥三四十風雪夜我的岳家莊上三百零四女真這纔剛剛開始一百五十這是屬於強者的樂園四十風雪夜我的岳家莊上一百九十六女真人捲起風暴向南而來二百零二張叔夜恨不能手刃嶽翻三百四十七壯哉魯達壯哉大宋十八三百一十六嶽翻緊緊抱住了冰冷的墓碑二百六十一場談話讓嶽翻了解了兩個人三百零八這是趙桓的榮耀時刻更是大宋的榮耀時刻一百六十五他說大宋必亡三百八十一序幕揭開三百零四女真這纔剛剛開始四十八真心話下一百一十八整理行裝嶽翻辭別了所有人五十七然後我遇到了他三百四十八壯哉魯達壯哉大宋十九三百二十三趙桓期盼着嶽翻的歸來一百八十三他的思想依然猶豫不決五十七然後我遇到了他二百八十一現在我號召四十二於是鳳凰涅磐上一百突然的鄧元覺感到了迷茫一百七十一嶽和緊緊地抱住了孤獨的嶽翻七十二很自然的岳飛下定了決心七十我說殺九同時他們也是魔鬼二百五十九喝完杯中酒靜靜的嶽翻下定了決心二百七十七完顏婁室已經做好了準備七十七於是石寶也做好了準備二百五十二然而嶽翻生死不明一百六十三大石你一定要記住三百七十對於韓世忠來說還不算晚三百歡呼吧大宋二二百一十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三百六十七西軍渴望更激烈的戰爭一百零四岳飛是一個自我引導型的人三百八十三政變進行時二八十九因爲身後有親人一百八十四張叔夜憤怒的質問嶽翻二百八十三宋金第三次戰爭再次打響三百二十六所以這是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