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魯達做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

九十九 魯達做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

這場戰鬥的臨陣總指揮是喜歡讀兵書的張叔夜,張英和張叔夜一開始都希望可以有嶽翻來進行實際指揮,不過嶽翻突然間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大的信心去指揮七萬人和賊軍死戰,他還是喜歡幕後操作,而不是站在陽光之下,沐浴在光輝之中,那不太符合他的人物設定,他自己這樣認爲。

他把實際指揮權交給了張叔夜,張英自己認爲自己不足以指揮一支七萬人的軍隊和敵人死拼,之前他都是把實際指揮權交給可靠的人,最早是岳飛,這次是嶽翻,可是嶽翻拒絕接掌臨陣指揮權,這讓他有些失望,譚稹自己表示自己才經歷了大敗,指揮軍隊略微不妥,於是指揮權就落到了張叔夜手中。

張叔夜說他曾經指揮過不少次的剿匪戰役,但是七萬人的大集團軍,他還真的是第一次指揮,不敢說自己真的就可以勝任這個職責,所以他還是推脫了一番,不過有資格指揮七萬人兵團的將軍在這個時候還是沒有,林沖和魯達雖然久經戰陣,可是並沒有指揮大兵團戰鬥的經驗,他們一直都是最驍勇的騎兵戰將,指揮那麼多軍隊,林沖自認還不可以。

魯達就更不用說了,雖然心思比一般人細膩的多,可是這並不代表臨陣指揮就真的優秀,從這一點上來說,林沖和魯達都還沒有真正的成長。

大宋有猛將,沒有名帥……

岳飛他們就更不用說了,擔任統制之職還是火線提拔,而如今要他們指揮全軍那是萬萬不能的,唯一有資格的嶽翻不願意,說信心不足,那麼只有張叔夜這個“飽讀兵書”之人來做這個事情了,不過考慮到張叔夜的實際問題,張英還是讓嶽翻在一旁盯着張叔夜,不要讓他犯了大錯,錯過絕佳戰機。

這樣的情況下,大戰開始了,戰鼓隆隆,張叔夜開始詢問自己應該怎麼做,嶽翻突然覺得有張叔夜在前面頂缸,他就不怕了,於是對張叔夜說道:“兩軍相交,應該首先儘可能的在遠處擊殺敵軍,減少敵軍數量,步兵對抗騎兵是這樣,對抗步兵更應該如此,我軍弓弩優良,乃是賊軍不具備的優勢,首先應當弓箭齊射。”

張叔夜深以爲然,手持徽宗皇帝御賜天子劍,大喝道:“弓弩手聽令!放箭!”

與此同時,對面鄧元覺兵團的軍陣也開始變化,戰鼓聲響起,戰爭全面展開!

宋軍陣營的戰鼓聲陡然一變,張叔夜的指令隨着傳令兵的傳達迅速傳遞給了每一個弓弩手,這些弓弩手都是訓練有素之輩,在戰火中逐漸成長,立刻按照大宋標準戰陣方式彎弓搭箭,瞄準,齊射!

嶽翻有些無語的看了看張叔夜,然後說道:“副帥,難道不該是先命令弓弩手彎弓搭箭,然後再放箭嗎?您這直接讓他們放箭,是不是有些不妥?可別讓統制官們覺得主帥是個不懂兵法的人啊!”

張叔夜老臉一紅,略顯驚慌道:“你是參議軍機之人,讀的兵書比老夫多!你有經驗,你告訴老夫該怎麼做,快說!這是戰場!老夫沒有指揮過那麼多人!”

嶽翻快速說道:“彎弓,搭箭,瞄準,放!四個步驟!還有,我們弓弩手甚多,應該要以三段射之法讓弓弩手對賊軍造成持續打擊,讓他們擡不起頭,這樣說,前中後軍弓弩手爲三列,分三次射擊,第三列射完,第一列弓弩手繼續射擊,以此類推,直到賊軍衝到陣前爲止!”

之前嶽翻就已經佈置好了弓弩手的三列位置,早就打算好了三段射,結果張叔夜一激動,直接齊射了,果然是個新手。

張叔夜的老臉漲得通紅,立刻下達指令:“弓弩手以三段射之法,分爲前中後三列,依次發射,第三列射畢,第一列緊隨其後射擊,直到賊軍衝至陣前爲止!不得有誤!”

於是片刻慌亂之後,大宋軍陣的弓弩手們找到了感覺,第一列射完,蹲下,第二列射完,蹲下,第三列射完,彎弓搭箭,第一列接着射,這樣直觀的感受很快就讓鄧元覺覺得喘不過氣來,宋軍弓弩之優良獨步天下,尤其他聽說過宋禁軍制式裝備神臂弓,更爲強悍,只是江南廂軍沒有神臂弓,南京二十萬禁軍有神臂弓,可是數量太少,全都給了方臘的御林軍。

他們也有仿製的決議,不過時間太短,還沒有仿製成功並且列裝,此時只能承受宋軍遠距離箭矢打擊,而他們的箭矢根本射不到宋軍陣列,所以,鄧元覺命令那支敢死軍一萬人不惜一切代價朝着宋軍衝鋒,爭取時間,而他們卻在緊急裝備盾牌和刀槍,緊急列陣,看似衝鋒,實則準備隨時撤退。

宋軍西軍來了,有騎兵,我們要撤退的話,也要用完整的軍陣撤退,否則很容易被騎兵咬死,鄧元覺本不該有這樣的覺悟,但是該說不說,他年幼的奇遇,讓他認識到了一個曾經的老兵,老兵告訴他宋遼戰場上的那些事情,他不知不覺中,就知道了這些本不該知道的軍事常識。

嶽翻也看出了一些不對勁,宋軍弓弩連續打擊之下,鄧元覺兵團似乎只分出了三分之一的軍隊出擊,而更多的軍隊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反而在列陣,這樣的戰法,讓嶽翻有些疑惑,那些前進的軍隊在宋軍箭雨打擊之下死傷慘重,一路衝來,已是一路血花,但是他們似乎並不打算後退或者是列陣自保。

怎麼有一種敢死隊的味道?

嶽翻似乎察覺出了什麼,立刻對張叔夜說道:“賊軍情況不太對勁,副帥,請立刻下令軍隊準備近戰,馬隊準備衝鋒,刀槍手和盾兵結成軍陣,弓弩手後退!”

禁軍還是有一批騎兵的,雖然人數少,而且很弱,不過林沖派了一個西軍的騎兵來“整理”這批禁軍騎兵,一個多月的時間,似乎略有改觀的樣子。

張叔夜點頭,他現在心中七上八下,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只能按照嶽翻的意見發號施令,嶽翻這樣說了,他就這樣說,他本能的認爲嶽翻是正確的,而不是錯誤的。

於是宋軍大隊的刀槍手和盾兵就開始結爲軍陣,緩緩前進,弓弩手緩緩後退,把戰鬥的空間讓給宋軍的戰鬥部隊,十幾名岳氏統制官們磨拳擦掌,準備帶着自己訓練出來的軍隊狠狠的大幹一場,手握緊握着武器,眼睛裡面全是那些敵人。

短兵相接的開始就是血花四濺的血肉碰撞,一方是視死如歸的敢死隊,一方是復仇心切的正規軍,這場戰爭註定了要血流成河,屍積成山,岳氏統制官們個個奮勇爭先,劉唐揮舞着大砍刀率先突入了賊軍戰陣,大砍刀上下翻飛,殺得賊軍血流成河,自己也渾身浴血,加上天生的赤發,宛如嗜血之鬼,赤發鬼的稱號就從今日開始被他的士卒們這樣稱呼開了。

劉唐是晁蓋之下最強悍的武將,帶着他的軍隊一路殺敵,和鄧元覺兵團的敢死隊進行對衝,絲毫不見下風,更是在混戰中一刀斬了那願意爲鄧元覺而死的將領,鄧元覺兵團接近崩潰的邊緣,眼看着敢死隊撐不住了,傷亡過半,鄧元覺一看不好,立刻命令麾下將領率領三千兵馬上前支援,然後環顧四周,知道主戰場已經展開激戰,這個時候不走,就真的走不了了。

不過他似乎忘記了魯達的存在。

魯達的存在是一個奇蹟,還沒等宋軍合圍,魯達就率領不知不覺圍在他身邊的軍兵大量殺敵,一根水火棍揮舞的密不透風,碰着就要死,這樣的壯漢具備極強的殺傷力,在廝殺中不慎脫離軍陣的士兵都不自覺的被魯達所吸引,成爲魯達的士兵。

魯達也慢慢發現自己聚集了一批士兵,而賊軍的這支前鋒已經被基本擊潰,一眼望去,就看到了鄧元覺的本陣,比起方纔,似乎距離的更遠了。

這廝要逃跑!

魯達的心頭涌上了這樣的一個想法,於是乎,很快的,魯達就做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

一百八十九大宋的生命開始倒數計時四一百四十六另一支岳家軍二百四十三嶽翻對得起那四個字一一百五十九因爲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六十四接着他們都來了三百八十三政變進行時二三十四絕境中亮起的微弱之光二十八接着我發生了變化二百六十五因爲吳玠對局勢看得很清楚三百五十五西夏生命的倒數計時三二百一十二趙構再也沒有勇氣朝北看一百八十五耶律大石再也不會回到這裡一百五十九因爲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二百九十九歡呼吧大宋一三百五十六趙桓十分羨慕岳家二百四十六嶽翻對得起那四個字四一百零六他們都不知道嶽翻想做什麼七十二很自然的岳飛下定了決心二百一十四張叔夜殺透重圍衝入東京城一百九十三向北走向南走三二百一十六手握光輝嶽翻再也不會退縮一百三十四有些事你還是不知道的好三百五十三西夏生命的倒數計時一二十九緩緩轉動的命運之輪上二百七十很快背後的人浮出水面八十軍隊比文官好對付一百九十八大宋無法得到救贖二百三十四所以這是我最後的戰鬥二一百六十九接連的打擊讓嶽翻瀕臨崩潰一百二十八東京城的水很深很深三百零九向天下人宣佈嶽翻還活着一百三十三方浩並不擔心這些事情一百七十三然而沒有人可以玩弄歷史一百七十九就這樣西軍步入了黃昏三百一十我想回家十八咬着牙林沖下定決心二百三十二所有人都會記住這一天三百四十八壯哉魯達壯哉大宋十九四十八真心話下九十一沒有退路的人是兇狠的一百一十九嶽翻很思念自己的家鄉二百七十很快背後的人浮出水面一百六十四張英一定要想一個辦法一百八十二耶律大石不會束手就擒三百一十我想回家三百四十六壯哉魯達壯哉大宋十七三百八十七這是終結也是開始二二百九十六天爐蓋頂四一百三十一給你看一個有趣的人八十四金芝說她要做平陽第二二百七十八宗澤的信念從未更改二百八十七天爐之火熊熊燃燒着二百零一他是英雄你是懦夫三百六十趙桓的託孤十分突然二百一十二趙構再也沒有勇氣朝北看九十四因爲他們並不知道我的目的二百五十八所以嶽翻從來都不是英雄二百四十所以這是我最後的戰鬥八三十九戰鬥啊嶽翻四一百零六他們都不知道嶽翻想做什麼七十九張叔夜很欣賞嶽翻二百七十七完顏婁室已經做好了準備二百五十七嶽翻的雕像在燕雲誕生三百五十六趙桓十分羨慕岳家一百五十三現在嶽翻已經成了百萬富翁二百六十六不知爲何李彥仙始終堅持自己的本心一三百八十三政變進行時二三百四十一壯哉魯達壯哉大宋十二二百九十六天爐蓋頂四三百八十八這是終結也是開始三一百零七然而他們都想知道六十八突然方臘造反了一百六十四張英一定要想一個辦法二百三十八所以一百二十七城裡人都很會玩二百二十八今日讓女真人把血流乾三百零二歡呼吧大宋四二百六十六不知爲何李彥仙始終堅持自己的本心一三百六十九拿鹽換糧二百零九岳飛絕不會敗給女真人一百九十四向北走向南走四三百二十回家三十八咬着牙林沖下定決心八十二石寶始終無法釋懷三百二十七似乎女真人並沒有真的認輸三百零九向天下人宣佈嶽翻還活着八十六金芝說我們不能退一百八十三他的思想依然猶豫不決四十三於是鳳凰涅磐中十七那道光彩叫做魯達二百零一他是英雄你是懦夫一百四十嶽翻說舒服是留給死人的一百七十作爲父親嶽和不想再沉默二百七十一不知爲何李彥仙始終堅持自己的本心四二百九十決戰的號角已經吹響一百九十四向北走向南走四三十七戰鬥啊嶽翻二一百一十一因爲誰都輸不起這場戰爭五十七然後我遇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