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非常重視自己的安全,因爲只有保障安全才能發展。任迪穿越前所在的位面,三個大國皆如此,美國南部邊境的一系列國家,雖然有着衆多人口,但是在黑手干預下,全部都是失敗國家,北邊邊境加拿大地處寒冷人口稀少,完全不具備威脅能力,才能安穩度日。蘇聯全盛時期,在東方的力量強大,各個方面都要求中國保持一致。兩者關係異常緊張,只有到了俄羅斯時代,毛子的力量在東方全面衰弱,只能專注於西方,雙方的關係才能緩和。
這個世界上絕對不會存在友好強大的鄰邦,如果有的話,純粹是你放棄了強大準備做附庸。海宋已經準備到美洲發展了,那麼北美白人種族主義極盛的工業國必然和海宋未來戰略衝突。
這場戰爭在東北亞戰役結束後,就已經埋下了。戰略,一個國家必須要有長遠戰略,在強盛的時候極其容易沉迷於繁華,當一個國家沒有上百年的戰略規劃,那就是從極盛走下坡路的時候。趙衛國就給共和國留下了完整的百年規劃。政治上確定法制。國內國力努力的目標是提高生產力,國外的外交是一步步突破封鎖,以強大的力量擠破海宋的封鎖圈將經濟力量從南海破出,連接各大洲貿易。
戰略一旦制定,數代領導層堅持不懈的朝着這方面努力,就會發生如同春秋戰國時期,強秦數百年積累,一統天下掃六合的場面。海宋明顯感受到了共和國的戰略執行,無論海宋造多少戰艦,搞多少動作,共和國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巋然不動。
這時候海宋也開始執行執行自己的百年繁榮戰略了。是時候解決北美的威脅的時候了。1720年明格斯迎來了他在這個位面的最大的戰爭。
海宋的坦克軍團再一次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相較於上次出現在東北亞的坦克,海宋的坦克紙面上的數據較上次有了大幅度的刪減,坦克重量降低到了13噸採用的火炮變成了三十七毫米。和一挺機槍爲火力。
當然者要放在正面戰場上,相較於先前在海宋投放的戰車似乎在戰鬥力方面退化了,從大坦克退化成豆坦克。然而這種坦克設計思路是在本世紀東北亞和北美兩次坦克武器實戰中找出的問題。坦克這種武器能發揮多大作用與戰場相關。在兩次實戰中,坦克兵團的大規模機動。然而在鐵路網不發達,橋樑承載能力不足的戰場,過於重型的坦克並並不能有效配合兵團作戰。所以海宋蒐集資料庫,按照二戰捷克爲第三帝國設計的一款坦克標準弄出了自己在北美裝甲力量的中堅戰車。
兩百七十五馬力的發動機驅動這個一人高四對負重輪的鐵烏龜以每小時五十公里驚人時速。在北美北方迅速的跨越河道森林灌木,履帶如揚飆馬蹄甩開的大量的塵土草屑,這不一定是海宋目前造出來最能打的坦克,但是一定是海宋在北美最適合大規模作戰的坦克。
地面的灰藍色塗裝裝甲洪流,天空一列列橫隊的金屬戰機,拉開了海宋武裝突襲北方的序幕。海宋的進攻是精心策劃的,是蓄謀已久的,藉口也是拙劣的,藉口一隊身穿自由軍
制服的士兵到達北美邊境佔領廣播臺宣揚大白人主義的事件。海宋主席柳一鳴迅速到達新襄陽,悲憤的宣佈海宋遭到自由軍挑起的入侵。
嗯,現在全世界在海宋的淫威下敢於站在正義一面發言的國家已經沒有了,所以海宋北美國防軍迅速對入侵行爲作出了反應一百二十萬軍隊六千輛坦克,其他兩萬輛車輛載具,五千架飛機在北美邊境迅速作出了保家衛國的舉動。
看到這一場表演,遠在東亞的穿越者不由的笑噴水,海宋這幫傢伙,恐怕是直接照搬照抄,希特勒入侵波蘭的表現。一點碧蓮都不要了。與此同時北美的明格斯已經沒工夫痛斥海宋這幫人無恥下流的行爲了。海宋的機械化兵團作戰非常兇悍了。在平原上坦克直接衝鋒,遇到要塞防禦地帶直接迂迴穿插,然後又機械師運來的重炮和飛機火力支援下,讓步兵攻堅。機械化部隊在平原上無險可守的地帶進軍的太快,將明格斯在前線佈置的五十萬部隊迅速分割了。
坦克用不着攻堅和要塞硬碰硬,只要能迅速將要塞周圍的地帶的守軍全部碾過就行了,輕鬆快速的帶着爲重炮步兵掃清進攻障礙,帶着重炮步兵坐在卡車上面等待坦克掃蕩敵方機動兵力後,從卡車上跳下來對着悶守堅固陣地的敵軍發動進攻就行了。這是以鋼鐵戰車爲機動力量,以機械運輸快速移動攻堅力量的戰術。
在平原上明格斯的自由軍根本無法阻擋海宋的輕坦,面對這一大票新時代的鋼鐵騎士團。子彈機槍等於撓癢癢,在平原上簡易的防禦陣地,面對這鋼鐵奔騰的場面,任何人都會感到無力。在平原上士兵無法對抗動起來的坦克羣。就像歐洲中世紀的步兵無法抵擋衝鋒的重騎士團。在地面上也只有鋼鐵戰車才能面對鋼鐵戰車的絞殺。
然而明格斯的坦克呢?在底特律南部二百公里的地方,有史以來最大的規模的坦克戰爆發,海宋動一千八百輛坦克,明格斯倉促之下集結了了一千兩百輛坦克,雙方滿是荒草的美洲大地上,展開了重金屬碰撞機油噴灑烈火燒灼金屬戰爭。
只要速度快皮卡虐坦克。一輛輛輕型坦克被自由軍十八噸重的坦克用五十毫米火炮擊穿。海宋的坦克在衝鋒的過程被大量擊穿正面裝甲。然而在如此損失下,輕型坦克良好的機動性大規模的繞道至自由軍裝甲集羣的後方。發動機強勁動力下,四五十公里的時速,對明格斯設計的坦克來說實在是太快了。
海宋從第一代元老歷史線抄過來的坦克可是有斯柯達跑車的美名。當迂迴成功後,自由軍的坦克就面臨了失敗的命運,一發發37毫米鎢芯穿甲彈貫穿了海宋坦克的鐵皮。別問海宋是從哪裡弄來這麼多鎢。共和國這幾年電力設備技術可都是海宋的。某些資源也就這麼出口出去了。這就是海宋在這次戰場上突然有這麼多金幣彈咳咳鎢芯穿甲彈的緣故。
長長的彈芯輕而易舉刺破,海宋坦克後不裝甲,鋼鐵碎片隨着彈芯刺破的空洞在戰車內部四處濺射。更糟糕的是明格斯這傢伙依然死性不改給戰車裝載的是汽油發動機。其實明格斯這幾
年根本攀科技的功夫非常少,大量的工業人手投入到軍工製造上。坦克設計追求的更強的動力,更厚的裝甲,更強的火力,至於被打穿後的不良後果。明格斯也有所考慮,但是研發的柴油發動機始終跟不上汽油發動機的動力性能,貿然換柴油發動機,就要重新設計坦克,在設計上只能會讓坦克戰鬥力數據縮水,本來就感到不安全的明格斯怎麼能承受武器性能不升反降。在追求更優秀的坦克方面,明格斯只能在汽油坦克的道路上走下去了。
當海宋的戰車完成了捅菊花的任務後,一輛輛自由軍的坦克成爲了鋼鐵焚屍爐。爆裂燃燒的火焰從戰車內部各個裂縫出口中噴射出來,偶爾發生的彈藥殉爆,有時候直接讓這個燃燒的坦克殘骸,似乎在衝擊波的擴張下擴大了一圈然後將炮塔彈了出去,爆炸的氣體從坦克炮塔飛到後露出的部分噴射出來。炸飛的炮塔在天空中完成了翻滾後,扭曲的鋼鐵炮管砸在了地面上嵌入大地。
這場自由軍和海宋之間坦克集羣的交戰以海宋的獲勝。海宋方面損毀654輛坦克,自由軍這裡1034輛坦克被殲滅或者機動故障被俘。自此以後海宋再也無法在五大湖以南平原戰場拿出如此規模的裝甲力量了。
一個個五大湖南岸重工業城市成爲了一片片孤立地帶,大量的重工業產能暴露在戰場前線。承受着火炮攻擊。然而在五大湖北岸的明格斯將要面對的是一場內湖海戰,姑且稱這個世界面積第一大的淡水湖區域的水面戰爭爲海戰吧,別撇嘴看不起五大湖,大蒙古還都有海軍呢。
早在地面裝甲突襲的同時,遊曳在大西洋北部的海宋艦隊就闖入了聖勞倫斯灣,這個在加拿大東部幾乎是被周圍陸地包圍的港灣,航母戰鬥羣爲海宋的三千噸級別的戰艦提供空中掩護,開闢新戰場,沿着聖勞倫斯河道可以直接向南闖入五大湖核心戰區,截斷北美自由軍對五大湖以南的控制。並且阻止南岸的重工業設備以及人口向五大湖北岸轉移。在這個河道上激烈的戰爭由此開始。雙方的炮艦在狹窄的河道中噴射硝煙推動着彈丸。爆炸在戰艦的裝甲鋼板邊炸開,碎片在滲碳裝甲上留下一道道劃痕,爆炸掀起水花落在士兵平時刷過無數次的甲板上。同時打溼了鋼鐵架構的艦橋與煙囪,就在這片硝煙中雙方戰艦的士兵都不爲所動,協作配合的完成戰艦的移動裝彈,按照戰艦軍官的命令完成最大概率的火炮覆蓋齊射。海軍和陸軍就這一點有區別,近代陸軍高級軍官仗着軍中等級權威讓士兵衝鋒去承受,而在戰艦上,從普通水兵到戰艦艦長承受的風險都是一樣的。整個戰艦水兵戰鬥力就要看從艦長到水兵這一個整體,從上到下如何能配合好操控這個幾千噸的大兵器。
海宋的艦隊是一支歷史悠久的海軍。有着屬於自己的光榮。在這場炮戰中,非常沉着冷靜,及時中彈後,依然可以有條不紊的執行管損繼續遵照戰鬥條例。所以在戰鬥八個小時後,海宋在付出一艘三千噸驅逐艦沉沒後擊沉了六艘北美自由軍戰艦。一路向着五大湖區域氣勢洶洶的衝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