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明斯坦非常糟糕。當演變軍官進入這個世界後,世界的平衡已經被破壞了。如果給現在衆多演變軍官比較一下,三足鼎立的世界垮塌,一開始,雷姆特人要負很大責任。要不是他們在幾十年前將瓦特聯邦拖住,周天合盟是根本沒膽量發動印度洋大決戰的。而平衡破壞後,沒人對萬明斯坦做任何補償。當巨輪在海面上發生傾斜的時候,坡度會越來越大。
現在萬明斯坦的情況已經不可逆轉了。這看起來對萬明斯坦很不公平。倘若要有一箇中東地區的演變軍官進入此地,絕不會如此。但是現實上,橫跨多條歷史線的演變空間541298戰區中,出自中東且晉升到高等的演變軍官原本就少。這並非文化問題。
在演變空間中不乏有信奉伊斯蘭教的演變軍官,在交錯的歷史線上,以維也納爲中心的東歐有打着安拉的旗幟,朝着工業化邁步的。在任迪的位面,伊斯蘭教看起來非常極端,並不是教義極端,完全是被逼到窮鄉僻壤的地方,要知道在中世紀,基督徒被黑死病一波又一波的收割,真主的信徒,在飲食和生活上潔淨,在某種程度上遏制的瘟疫。那時候伊斯蘭比基督徒要文明。任迪位面二十一世紀,清真的生活習慣,其實上是一種文明,一個時代的文明,只不過這個文明未能像西方文明踏入工業時代,也沒能像東亞跟着踏入工業時代。所以過去文明留下的痕跡,清真,在新時代,這種文化因爲固化沒有隨着工業時代進一步按照自己的文明特色屬性發展,看起來比較教條化。
教條化,加上守着的地方是降水量不足的地帶,好吧,極端就出現了。這是很正常的,中國困頓,且跟不上時代的,又不願意就此退出人類文明舞臺的時候,就爆發出義和團這種對一切外來事物本能無論對錯的排外,無法與外來在時代進步上競爭,就想要杜絕外來衝擊,所以如此。
基督教也絕對好不到哪去,物質困頓戰亂頻繁的中世紀,底層民衆的思想被教會引歪了,狂燒女巫,比今天的IS殘暴數倍。倘若伊斯蘭教佔領了一片呢富足的領土然後進入工業時代。嗯,情況就是另一個樣子。
在任迪所在的戰區中,演變空間中西方有兩個着名的時間節點。這兩個時間節點,在任迪所在的歷史線上有痕跡,只不過過波動的痕跡沒有發生徹底逆轉歷史軌道。1529年的維也納之圍與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嗯,在541298戰區中有的歷史線上,這兩場戰役的結果不同。導致了一系列的情況發生。
奧斯曼帝國奪取了東歐領土,從波羅的海,到東歐大平原,到黑海,到裡海,戰略上對俄羅斯形成了幾千公里的弧線包圍。東正教被徹壓制。
在交通上,從中歐貫穿君士坦丁堡亞歐大陸橋鐵路,讓這個勢力連成一片控制了整個中東,輻射了印度洋。和大英帝國用艦隊撐起全球日不落不同,中東本來就是亞非歐三塊大陸的交叉口。從陸地上修建鐵路,完成物資運送,遠遠要比建造一隻龐大的船隊要輕鬆的多。這就是伊斯蘭教在物資發達的時候發展的情況和基督教國家懟。
不過歷史上要完成這種壯舉還是很巧合的,巧合的就像滿清入關輕輕鬆鬆拿下東方一樣。大部分時間伊斯蘭教龜縮在中東,雖然在印度洋上向着那些熱帶矮人傳教,卻未能在適合文明發展的區域紮根。
適合文明進入工業時代的區域只有兩片,一片就是歐羅巴,另一片就是東方。當然美洲大陸也算一塊吧,不過美洲大陸的氣候,坑,從百年時間段來看,這個氣候波動的恐怖,恐怖到能直接讓一個很先進的農業文明,足以支撐資本主義萌芽的農業文明,一下子在惡劣的氣候下被打回原形。這種惡劣的氣候,只有工業文明才能抵擋。
工業文明,所謂的踏上工業文明不是一個國家的用度到達了工業時代,而是完備工業體系,現代工業的物資,在外來機器工人停止供應後,這個體系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可以繼續生產。任迪的位面,西方,整個西方在一起,就是一個工業文明,藍星上優先進入工業時代的西方文明。
至於東方,二戰前,日本算是走這條道路吧,結果二戰後,在美國佬的控制下,只能做一個瘸子。這時候西方算是十分強大了,算是把所有的非西方文明的其他文明進入工業時代變成工業文明的契機都堵上了。
沒錯,如果按西方的照理想狀態下,這個時代進入工業時代的文明只有一個,那就是西方文明,其他古文明什麼埃及文明啊,非洲部落的文明啊,印度土邦的文明啊,這些文明都是存在的,但是主角,時代的主角只有一個。別的文明想要用工業時代的東西。必須按照西方文明的指揮棒下工作。曾幾何時工業化現代化就等於西化。機械化大生產,就等於變成西方。
好嘛,可惜西方的沒有大一統,東正教過去的子民,思想改頭換面變成了馬列主義,主義換了,但是和西邊的上帝子民就是相互看不對付。用意識形態,來解釋這是衝突的原因並不對。
無論是東正教還是馬列主義,只不過是一個旗子。在戰場兩隻軍隊相互交戰原因不是旗子不一樣,而是兩隻軍隊壓根就不是一夥人。旗子不一樣是果,根本不是一夥人纔是因。就算兩隻軍隊設計的旗子撞衫了,也不會合並,意識到旗幟撞衫後,會立刻在自己旗子上添上兩筆,再次變成兩個不一樣的旗子,然後指責對方是修正主義。
東正教聚集的那幫人沒死沒垮。只不過換了一個旗子照樣認爲自己是個體,並非和歐洲西邊的那幫人一夥人。
如果認爲自己是一夥人,就算兩地之間方言不一樣,平時爲人處世的思想不一樣,比如說北方開朗,南方細緻。舉着旗子不一樣,但是兩地的人會主動找自己旗子的相同點,然後相互總結出一個統一的旗幟來代表自己這一夥人。就像東方各個省份。平時相互黑,但是覺得自己這個國家是絕對不能缺其他省份的席位的。
所以風頭無量的西方文明在沒有外敵後內部開始摩擦了。冷戰到來。冷戰是西方文明取得優勢後必然的過程。毫無疑問東方開始工業化了,東方天然的土壤,首先華北地區,江淮地區等糧食產地,是季風氣候,週期型,穩定性很好的氣候。最能讓一個文明發展起來的氣候。因爲氣候有周期,所以有曆法,有了曆法,這個文明就有時間感。有了時間感,過去時間和現在時間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就開始思考,隨後眼光就看向未來的時間,最終走向決定未來時間的道路。
能獨立在這條路上發展並且繁衍的文明,人口質量就是地球上槓槓的。赤道矮人,非洲部落,南美原始人他們或許有過歷法,但是並不是千年一致的季風氣候,所以斷了。
質量上有了保證,然後是數量上的,華北平原,江淮平原,湖廣,三大糧食產地,支持了人口數量基礎。兩大條件滿足,再加上一點文明的進取心。對過去繁榮念念不忘的進取心。好吧,任迪的那個位面算是西方文明在後期玩脫了的表現。
任迪所在位面的這種事情,在其他位面也發生,不過角色倒過來,進取的是西方文明。因爲西方文明有同樣的類似的條件,地中海便利的交通聯繫半個歐洲。照樣也是有走工業文明的基礎的。單純的想在工業時代壓制住歐亞大陸兩端文明的天命。是很難得。
但是歐亞大陸中部,也就是中東,雖然資源多,但是糧食產地是一小塊一小塊的。且這一小塊一小塊,因爲中東處於三塊大陸交接的地方,也就是三塊人口遷徙人口混雜的地帶。整個中東的人口環境是動的,一時不停的在動,雖然東方中國一大塊地也是動,但是一兩千年大家互動,造就沒有了陌生感,所謂所以山西人不在以晉國人自居,山東人也不在以齊國人自居。中國這一大塊各方諸侯國的子民最終都沒能把握住自己的特色,最後大家乾脆就統稱是炎黃子孫。在春秋戰國的時候,炎黃子孫的概念和現在西方所謂上帝子民的概念是一樣的,籠統的,大家該殺該搶地盤,該動輒坑幾十萬的時候,手一點都不軟。
但是中東不一樣,無論是歐洲,還是非洲還是亞洲,這三塊地方只通過中東這個小口子相互交流。相互保持了自己的特色。然而所在交流中心的中東地帶,這裡的原住民,便處於一種巴比倫塔詛咒的狀態,這裡永遠都有陌生的民族,所以中東派系多,和自古以來的文化脫不了關係。(巴比倫塔也就是通天塔。上帝不想讓人修建通天塔,就讓人類有了各種語言。最後人類起了紛爭,通天塔沒修成。)
因此中東雖然是伊甸園傳說所在的地方,產糧區不少,但是被不同的人羣分裂了。人羣一分裂,事情就很難做,東方愚公可以移山,中東衆多民族修不好通天塔。而這也就是進入工業文明的阻力。
由於上述的種種原因,就算是在演變空間中,來自中東的高等演變軍官還是很少的。所以這個萬明斯坦沒有演變軍官加入,並非特殊化。
閒談到此爲止,周天合盟的艦隊正在印度洋上開火,蘭特人也開始動手了,幾乎各方都在和最弱的萬明斯坦作戰。這個世界看似不重要的一塊積木即將被抽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