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末路盡忠

第116章 末路盡忠

“額……呼……”

小小的臥房裡,此刻充斥着一股藥味和拔步牀上的呻吟聲。

朱元璋看着距離他不過三五步的拔步牀,心裡卻覺得這距離比從紫禁城到這裡還要遙遠。

只是他沒有時間猶豫,他拿着一個凳子走向了拔步牀,並將凳子放在地上坐下。

這個時候,他纔看清了拔步牀內躺着的傅友德。

他們上次見面是三年前,當時的傅友德雖然已經六十七歲,但看上去卻只有五十四五的模樣,行走起來龍行虎步,整個人也透露着一股兇悍。

只是當下,他整個人消瘦得臉頰凹陷,面部長了許多黑褐色的斑點。

他沒有睜開眼睛,就這樣躺在拔步牀上,眉頭微微皺起,臉上帶着疲憊和無助的表情,似乎是因爲病痛而感到不適。

他的嘴脣乾裂,呈現出淡淡的紫色,暗示着他的體力已經達到了極限。

在朱元璋的注視下,他時不時地輕輕咳嗽,咳嗽聲帶着沉重的呼吸聲,讓人感受到他的身體正在經歷一場嚴峻的挑戰。

“惟學,朕來看你了……”

望着傅友德的這副模樣,朱元璋表情複雜的開口,而他這一開口,傅友德便痛苦的睜開了眼睛。

他只看了一眼,但足以確認眼前人就是朱元璋。

“我要死了……”

傅友德的聲音沉重,呼吸間好似破了洞的風箱。

他沒給朱元璋插話的機會,哪怕現在的他每說一句話都要耗費許多力氣:

“死…了也好,不給……不給人添麻煩……”

只是幾句話,傅友德額頭就出現了許多細汗,可謂艱難。

朱元璋沒有打岔,只是靜靜坐着,低着頭注視傅友德。

“高煦……高煦那小子……來…來了嗎……”

“在屋外,隨時能進來。”朱元璋回答了他的話,傅友德聞言,臉上那充滿痛苦的表情也露出了釋然的笑容,儘管很短暫。

“別爲難……爲難府上人……”

臨行前,傅友德沒有數落朱元璋對他的不公,而是儘可能的用剩餘的體力來安排後事。

朱元璋伸出手握住了他那乾枯的手,可傅友德沒有和他一樣握緊。

不管他是不是沒有力氣,但此刻朱元璋的心底總歸有幾分難受。

“讓他們……進來……”

拖着痛苦的身體,傅友德再度打起精神看了一眼朱元璋。

這次,朱元璋沒有拒絕,他鬆開了傅友德的手,起身走了出去。

當門打開的一瞬間,他看到了等候許久的朱高煦,以及他身後表情多種多樣的傅家子女。

“進去吧,朕在正廳等你……”

朱元璋對朱高煦交代了一句話,隨後便越過衆人走了出去。

即便中間有許多人看向他,他卻沒有回看一眼,哪怕那目光中帶着不懷好意,可他終究沒有理會。

他出去了,朱高煦也擡腿走進了臥房內。

在他之後,傅忠、傅讓分別抱着傅榮、傅瀞這兩個娃娃走了進去,隨後纔是傅家的女眷們。

在那沉重的呼吸聲中,朱高煦不知道懷着怎樣的情緒走進了拔步牀,並在靠近後見到了當下的傅友德。

他不再是那個兇悍的老將,而像一頭年老受傷的老虎,靜靜的躺着,等待生命的結束。

傅忠與傅讓抱着傅榮、傅瀞這兩個娃娃跟了進來,因爲拔步牀邊的空間太小,顯得有些擁擠。

“爹……”

傅忠抱着傅榮跪在拔步牀前輕聲呼喊傅友德,傅讓見傅友德沒有迴應,連忙讓懷裡的傅瀞叫爺爺。

“爺爺!”

傅瀞還不知道什麼是生死,只是如尋常一樣叫着爺爺。

他的這聲“爺爺”將傅友德喊醒了過來,頂着肉體上的疼痛,傅友德緩緩睜開了眼睛,在見到傅榮傅瀞的時候他露出了笑容,但很快就強撐着掃視了起來,直到看到朱高煦,他才滿意的閉上眼睛。

“那小子……”

似乎是想保留自己不是那麼軟弱的形象,傅友德擠着笑容喊話,朱高煦見狀也湊近跪下:“國公……”

“你說……”傅友德痛苦道:“伱到底怎麼想的……”

傅友德的話讓所有人都摸不着頭腦,他們不明白傅友德到底是在說朱高煦爲他們說話這事,還是說別的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不止是他們,朱高煦自己也不知道,因此他心裡十分忐忑。

望着朱高煦那忐忑的模樣,傅友德強撐着動了動手掌:“罷了……別把我家人牽扯……進來……”

話音落下,傅友德痛苦的閉上眼睛,大口大口的呼吸着。

“都出去吧……”望着自家父親的模樣,傅忠將懷裡的孩子抱給了身後的女眷,示意衆人出去。

朱高煦也站了起來,他知道傅友德不想讓自己看到他狼狽的模樣,所以跟隨衆人走出了院子。

他沒有繼續在後院久留,因爲後院的女眷太多了,他一個外人並不方便,而且現在的他也不想在人多的地方待着。

一切似乎都如老朱安排好的一樣,朱高煦回到了前院的正廳,並看到了坐在一個火盆前烤火的老朱。

在他的旁邊備了一把椅子,朱高煦走過去後坐下,沉默無言。

朱元璋沒有詢問傅友德與他說了什麼,只是用手裡的火鉗搬弄着火盆裡的煤炭。

他就這樣坐着,直勾勾的看着火盆裡燃燒的煤炭,一言不發。

爺孫二人就這樣相互沉默着,也不知過了多久,最終還是朱元璋打破了僵局。

“我本想擬旨讓你將他送走,好斷了你和這府里人的聯繫……”

他一開口,朱高煦便驚愕看向了他,只是面對自家孫兒的目光,朱元璋臉上依舊平淡。

他用火鉗添了幾塊煤炭,繼續道:“只是想想,你畢竟是我的孫子,這樣不管是對你還是對這府裡的人,都太殘忍了些……”

弄好煤炭,朱元璋擡頭與朱高煦四目相對,眼神裡無悲無喜,好似一池深不見底的池水。

老朱的話,讓朱高煦想起了剛纔傅友德的話。

對於這羣從元末羣雄中走出來的人精來說,朱高煦的小心思他們又何嘗不知道,只是老朱不忍心,傅友德無可奈何罷了。

朱高煦總覺得老朱在利用傅友德,可他自己又何嘗不是。

“允炆說的不錯,你是該走了。”朱元璋望着朱高煦,似乎重新認識了自家的這個孫兒。

“孫兒……”朱高煦開口,卻不知道從何說起,最後只能道:“孫兒從未有過驅使這府上人的想法,只是圖老國公的兵法罷了。”

明明已經被揭穿,可朱高煦還是矢口否認。

瞧着他矢口否認的模樣,老朱沒有追究,而是深吸了一口氣:“隨你吧……”

興許是覺得朱高煦驅使不動穎國公府背後的地方都司,亦或者他已經有了解決穎國公府在地方都司派系的辦法,總之老朱沒有逼問朱高煦,而是轉變口風:

“開春之後宮裡會給你派旨意的,你想要什麼,最好現在與朕說,不過在說之前,朕得先告訴你……”

朱元璋直勾勾看着朱高煦,此刻的他不再是朱高煦的爺爺,而是大明朝的洪武皇帝。

“昨日你爹送來了消息,漠北的瓦剌發生了內亂,他們的大汗被殺,瓦剌與韃靼在忽蘭忽失溫達成妥協,兩部一同擁立前元皇帝的次子買的裡八剌(額勒伯克)爲大汗。”

“這次北虜的大汗之位從阿里不哥後裔手中被奪回,忽必烈這一脈復辟,想來會對朝廷的北疆產生威脅。”

“朕讓你去吉林船廠不是流放,而是要你把西陽哈給朕解決,再安撫海西、東海兩地女真,別讓他們倒向兀良哈。”

“此外,朕還要你與寧王、遼王備邊,勿讓兀良哈南下,以此來讓你爹安心防備漠北的北虜。”

忽必烈一脈復辟了,這倒是朱高煦沒有想到的。

自從北元天元帝被藍玉在捕魚兒海擊敗後逃亡漠西,而後被阿里不哥的後裔也速迭兒襲殺後,蒙古大汗的汗位就落到了阿里不哥這一脈,算算時間這纔過去六年。

只是六年的時間,汗位居然又回到了忽必烈這一脈。

這樣的權力交替,一定會對大明造成影響。

單說汗庭這一塊,汗位在阿里不哥後裔手中的時候,北元的政治中心便西移到原阿里不哥後裔勢力範圍內,原來天元帝的大部分部衆也被強遷到西蒙古的瓦剌地區。

現在權力交替,汗位重回忽必烈這一脈,那新繼位的汗王肯定會想辦法把汗庭遷回忽蘭忽失溫,甚至遷回蒙東故地的海剌兒河。

這些事情,都是朱元璋需要考慮的,所以他需要朱棣能安心的在開平衛備邊,防備漠北的蒙古人。

朱高煦雖然不太瞭解北元歷史,但他記得北元在洪武后期爆發了嚴重的內鬥,致使忽必烈後裔的本雅失裡逃亡到了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死後,本雅失裡又憑藉自己“元裔”的身份跑到了東察合臺汗國,後來得了東察合臺汗國部分貴族支持的情況下,才得以返回漠北。 關於他回到漠北後具體做了什麼才成爲大汗,朱高煦沒看過這方面的史料,但他可以確定的是,本雅失裡成爲大汗後,蒙古人才大規模入侵大明北疆,繼而讓朱棣下定了北征的決心。

這中間的時間跨度,差不多有十幾年左右的時間。

這十幾年裡,可能蒙古人也入侵了大明邊疆,但規模應該不大,不然朱高煦應該能記住。

既然規模不大,那就說明北邊是極爲穩固的,自己去吉林船廠反而是撿了一個漏。

想到這裡,朱高煦也對老朱所說的承諾仔細想了想。

以吉林船廠起家,這是朱高煦沒有想到的,他原本以爲會是老朱之前提及的開平衛,卻不想直接跨越了兩千餘里,把自己丟到了東北吉林去。

吉林的情況他清楚,比作爲元上都的開平衛,吉林船廠的情況差了不少,各項基礎都等同白地,只能靠遼東都司接濟。

朱高煦倒是想要移民,但對於眼下的吉林船廠來說,現在搞移民過去就是負擔,他不得不考慮這一點。

“吉林船廠有舟船數十艘,軍匠戶一千三百餘戶,六千餘口人,但僅有兩千餘畝地……”

朱高煦如數家珍的說出吉林船廠的情況,對此朱元璋也並不奇怪,因爲他知道朱高煦幾乎能做到過目不忘。

“吉林船廠的家底薄,面對的壓力大,正因如此朕纔派你去。”

朱元璋說着自己的原因,朱高煦也頷首沉思,幾個呼吸後才繼續說道:

“吉林船廠的兵卒少,我需要三百獨身的各類工匠,和一千能與我同去吉林船廠的兵卒。”

“此外,我還要三百匹秦馬,上次帖木兒朝貢送來的大食種馬也要二十匹。”

“吉林船廠苦寒,冬季長,我得備足足夠一年吃的存糧,以備隨時出兵圍剿西陽哈。”

“另外我對海西、東海女真不甚熟悉,所以需要爺爺手下的一個女真太監,那太監叫亦失哈。”

他很快將他所需要的東西說出,但面對他的要求,老朱卻砍價道:

“三百獨身的各類工匠可以給你,但火器的不行,其它的你擬個條子給朕閱覽。”

“一千兵卒太多,最多給你五百人。”

“空閒的秦馬沒有那麼多匹,頂多能調二百匹給你,另外再補三百頭挽馬給你,至於大食的種馬倒是可以給你二十匹。”

“最後的糧食,朕會讓遼東都司在每年春季雪化後一次性給你運足夠吃一年的糧食,但只按照船廠賬面的人數配給。”

“至於那個奴婢,明日我讓他搬出宮去你院裡,你擬的條子和所需的東西也可以讓他傳閱給朕。”

朱元璋知道自家這個孫子不是好相與的主,若是放開糧食這一條,恐怕他會通過一些手段移民,亦或者招收夷丁。

這麼一來,如果還答應給他備足一年的糧食,恐怕他會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好”朱高煦沒有討價還價,因爲他知道老朱始終還是防着自己的,即便吉林船廠那地方很難做大。

不過即便如此,他卻還是看向了院門:“孫兒想要羽林左衛戌字百戶。”

朱元璋沒有直接答應,而是低頭看着火盆:“他們若是願意與你去,那便準了。”

聞言,朱高煦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

倒是老朱見他不說話,反而問道:“你手裡,可還握着其它地方的礦圖。”

“目前未有,得回去看看古籍才能知道……”朱高煦自然不會承認,因爲日本的礦圖他還圓不過來。

“嗯……”見他這麼說,朱元璋頷首,並在片刻沉默後詢問道:“去了吉林船廠準備如何做。”

不知道怎麼的,今日的朱元璋格外多話,多得便是連他自己都覺得有些煩,可卻忍不住詢問。

對於他的詢問,朱高煦簡單整理了一下思緒:

“具體的需要去了才能知道怎麼做,但大抵要過去整頓兵馬,開墾荒田,修建堰塘堤壩和水渠來灌溉農田。”

“吉林船廠的春種在四月,我在南京開春後趕去,應該能在二月下旬抵達。”

“忙完春種,孫兒準備讓亦失哈帶兵去與海西女真的一些小部聯繫,獲取西陽哈駐地具體所在的方位,探明他的部衆幾何,兵卒幾多。”

“在探明這些的時候,孫兒會好好練兵,等待收拾西陽哈那奴酋。”

朱高煦對如何治理吉林船廠很有條理,這點朱元璋很滿意,心裡對他出鎮吉林船廠也安了些心思。

不過在爺孫二人談完了這個話題後,又都雙雙沉默了。

他們坐在這裡,不僅是爲了談事情,也是爲了等一條消息,儘管那條消息是他們都不想看到的,但卻不得不等。

等待是煎熬的,朱元璋重新拿起了火鉗,心不在焉的擺弄着火盆裡的煤炭,目光看着那燒到發紅的煤炭,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相比較他,朱高煦也在轉移注意力,他將自己的注意轉移到了如何開發吉林船廠上。

他不懂怎麼製造蒸汽機,也不懂怎麼製造無煙火藥、後膛槍等軍事利器,因此他如果真的要憑藉吉林船廠起家,他就必須依託眼下的知識,好好規劃吉林船廠,讓它能撐起一個屬於自己的班底。

在他所瞭解的知識裡,明朝是一個傳統農業經濟的時代,而東北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方面對他來說有兩大不利因素。

第一是當地冬季漫長,田畝只能實現一年一熟,耕作期短,耕地的季節利用率低。

以他對後世吉林的瞭解,後世的吉林冬天一般都是從農曆十月初到第二年的三月初,一年冷四到五個月,最冷的時候可以達到零下二三十度。

後世的平均氣溫比現在高,所以這個時代的吉林更冷,冬期會更長,有可能達到六個月,也就是一年中有半年都處於冬期。

這一點對於他想要開發吉林船廠的農業有着很大的自然阻礙,而且他能耕種的作物只有蜀黍、小麥、大豆這三種,水稻還需要實驗後才能看看能不能種植。

以上的這些,是他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題。

至於第二個難題,是東北當地的水利設施嚴重不足,當地抗旱防汛能力極弱,很容易摧毀一個農耕組織。

朱高煦記得明末小冰期時,東北地區就因爲氣候問題爆發了洪澇,許多女真部落的農田都被摧毀,努爾哈赤也遭遇了多次災害,所以逼迫他加快建州女真統一。

儘管明初的氣候相對穩定,但一個完善的水利設施對於農耕文明來說,那是絕對旱澇保收的存在。

吉林船廠所處的會寧路雖然在遼金時期是一個富庶的地方,但伴隨着蒙古人的屠刀,當地的大部分建築物早已消失,只有一些無法摧毀的小石堡被殘存的海西、東海女真人利用起來,結成一個個小部落。

想要旱澇保收,自己就必須在吉林船廠恢復當地的水利設施,不管花費多大力氣也要弄出來。

既然想要快速的修建堰塘堤壩和水渠,水泥是必不可少的。

只要以上的這兩點因素能解決,那自己或許就能依靠吉林船廠起家。

心裡有了把握,朱高煦也就沒有那麼壓抑了。

“陪我走走。”朱高煦剛想通一部分關鍵處,朱元璋便坐不住的站了起來。

朱高煦起身陪着朱元璋在前院散步,只是幾步路,朱高煦便再度想到了後院的傅友德。

他很希望傅友德能挺過去,希望這一夜只是虛驚一場。

可是每當他看到朱元璋的背影,他便不得不打消這種念頭。

傅友德今日不死,日後還是會因爲其它事情而死,只要他與朱棡的姻親關係還在,他始終會被捲入朱棡爭儲的泥潭中。

與其被牽連致死,倒不如現在了結了一切。

儘管這有些殘忍,但這纔是傅友德最好的結局。

興許他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剛纔纔會與自己說那些話。

只要他死了,老朱就有辦法解決他遺留的問題,而傅家的人也能活下來,並且還可以保留官職,享受富貴。

只是在他看來,自己或許成了日後會禍亂他家的那不安人……

朱高煦想到了傅友德的最後一句話,也想到了先前老朱問自己的話。

他有沒有想要利用傅家人,他比誰都清楚,但他依舊說了謊。

來到大明之後,他好像也潛移默化的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可是他又有什麼辦法,他想好好活着,就只能以這種處事方法生存。

在這裡,他沒有資格做自己,哪怕是自家身爲皇帝的爺爺,也會遇到身不由己的事情,何況自己。

朱高煦看向了老朱的背影,那背影略微佝僂着,肩上似乎擔着很沉重的東西。

他確實是皇帝,可他與自己一樣,很多時候都沒辦法掌握自己。

望着那背影,朱高煦沉默着。

他本想說些什麼,可這個時候他後方的長廊傳來了腳步聲。

在那聲音出現的第一時間,他們爺孫二人不約而同的停下了腳步,心裡都有了預感。

帶着那股預感,他們僵硬的側身轉過頭去,所見到的是提着燈籠走來的一名穎國公府家丁。

他沒有過多言語,臉上也沒有悲傷,只是走到朱元璋這對爺孫身前躬身作揖。

“陛下,穎國公薨了……”

(本章完)

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67章 大本堂內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104章 歸北不遠230.第230章 否極泰來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第110章 佈局成功168.第168章 茁壯成長第599章 後記永曆(2)第59章 東窗事發第68章 武英理政205.第205章 天子不豫第17章 興亡百姓苦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206.第206章 挾父自重第524章 以一持萬第610章 地府肉體堅韌朱允炆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64章 募兵之論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585章 後記宣德(4)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13章 大樹營內第571章 君臨河中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第429章 三徵蒙古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570章 城頭論政第533章 數據治國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第572章 河中震動第354章 伉儷情深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第542章 以博直名第553章 故人凋零第108章 諸王態度第354章 伉儷情深第28章 潛龍在淵第19章 衛所尚足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582章 後記宣德(1)第530章 世界局勢第84章 帝王心性第25章 春和宮內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557章 各方局勢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第591章 後記正德(2)242.第242章 勢必不還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403章 養倭爲犬第38章 宋國公府第14章 常鱗凡介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553章 故人凋零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第370章 父子合謀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297.第297章 海貿之爭第496章 枕戈待旦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545章 風向南吹265.第265章 午夜驚魂第591章 後記正德(2)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154.第154章 烽火將至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42章 旁敲側擊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第509章 判若兩人第341章 南洋海賊王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408章 新老更替141.第141章 大破其賊第543章 堯趨舜步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545章 風向南吹第372章 色厲內茬304.第304章 苛捐雜稅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139.第139章 萬事俱備第65章 上架感言第90章 燕府三寶第38章 宋國公府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410章 倭奴叛亂第378章 着手北方第350章 朝日孝子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第455章 人在囧途第423章 殺雞儆猴第31章 謠言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