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家國難掌

“眼下,黃河得以疏通,束水衝沙也見成效,黃河自建文二年以來從未決口,因此移民彰德、衛輝、開封、歸德都是可以的。”

“北平的話,考慮到遷都問題,因此移民主要還是在靠太行山的保定、真定,而將運河兩岸留給日後的江南移民。”

春和殿內,孫鋮與朱高煦說着他的一路所見所聞,以及河南和北平情況。

朱高煦一邊聽,一邊讓人尋來了大明的沙盤。

在沙盤上,可以看出明初的河南、北平各縣距離較遠,不如江南稠密。

永樂開朝的時候,朱高煦曾經命人重新編撰《元史》,而這本《元史》歷經四年,在永樂四年冬月編撰成功,朱高煦當時便翻看過。

在《元史》至正年間的記載中,至正二十八年間,河南曾十七次遭災,加之戰亂,居民十亡七八,以至於“淮以北鞠爲茂草”,大部分地區荒無人煙。

由於人口劇減,朱元璋在拿下河南後,將十二個州改爲縣,將六十個縣合併管理,就連當時兩宋時人口稠密的開封府也由上府降爲下府,可見河南情況多麼糟糕。

相比較之下,當時受戰亂較輕、水旱蝗災較少、人口集中的山西就成爲了向外移民的首選,其次便是山東。

不過由於山東支撐起了東北地區的移民,加上新政已經開始推行,山東百姓安居樂業,再去擾亂反倒容易出事,而山西人口過於稠密,百姓負擔過重,必須由朝廷來合理調整當地生產資料結構才行。

“等四月過後學子抵達各地,新政開始就發動百姓移民。”

所謂五百萬畝,這還是孫鋮往少來說,畢竟山西的荒地往前數一百年都是肥沃的耕地,只要把雜草處理,那完全就是上好的耕地,頭年開墾,冬季凍死一批蟲卵,來年就能播種作物。

“朝臣們說貴州口數不下四百萬,而朝廷則是要遷移貴州百姓外出。”

在雲南的十六名進士裡,又有十二名分別由大理、永昌、南甸、隴川四個府均分。

“如此維持兩年,移民能開墾不少於五百萬畝耕地。”

“從貴州山區遷徙百姓前往四川,開墾兩宋時的荒地,這很容易,但只是如此,還不足以改變貴州情況。”

例如開辦私塾,教出一名進士的話,那整個進士可以幫助一名教習全家脫罪籍。

“一開始先鼓勵他們主動移民,派軍隊護送,如果效果不好,再強制移民。”

正是因爲這樣的背景,才導致了雲南居然能在科舉上佔據中卷魁首。

孫鋮很早就關注了自家殿下的移民政策,尤其是將靖難罪臣擴大並遷徙雲南滇西一帶的事情,更是朱高煦移民手段的高明一棋。

如果仔細去查,這十二人基本都是靖難罪臣的後人。

“聽到了,臣這些年一直與四川的學子通信,去年陛下有意在貴州設置三司的時候,臣便已經關注貴州了。”孫鋮回答道。

朱高煦可是記得延安府百姓困苦的事情,由於缺乏水源,這裡也是晚明爆發起義最多的地方。

朱高煦看着地形沉吟開口道:“這樣吧,今年和明年河南和北直隸的田賦與軍屯自留。”

交趾可以不着急,但貴州必須進一步,這樣才能和雲南一起來影響廣西,進而影響交趾。

“臣估計,大概需要一次性從關外調五萬頭馴化耕牛,十五萬匹挽馬,以及每年從江南調動五百萬石口糧。”

雲南的移民政策,是很值得貴州、廣西、交趾學習效仿的,畢竟三地和雲南一樣都是漢少土多的地區。

“是!”

“今日廟堂之上貴州的事情你聽到了吧,有了解嗎?”

“你挑選些人,派得力的幫手從鑄幣廠帶四十萬貫前往當地,從他們手中購買田地和牲畜,同時讓陝西布政司從西安、延安、鳳翔等府遷徙百姓進入隴西,就地安置。”

“因此臣覺得,殿下想說的,莫不是遷移百姓進入貴州?”

“一口氣遷徙這麼多,恐怕有些困難。”

“貴州的情況,依舊是少民多而漢民寡,沒有足夠的漢民支撐當地衛所。”

事實也是如此,上次的科舉中,中卷三十名進士裡,有十四名來自雲南,十名來自四川,交趾與廣西各有三名。

“太原府、平陽府和潞、澤、遼、沁、汾五州人口稠密、交通方便,完全可以遷徙百萬山西之民前往北平、河南。”

南北榜分卷中,中卷爲什麼反對的人少,多是以反對北卷居多?

“臣以爲,遷出容易,遷入困難。”孫鋮繼續道:

這條政策的設立,讓滇西在過去八年時間裡,私塾數量從原本的七家,一口氣增加到九十二家,文風興盛。

不過罪籍並非那麼好脫的,朱高煦規定的脫罪籍只限父母、兄弟、妹嫂與子侄。

孫鋮理解朱高煦的做法,可現在卻沒有那麼多大罪名安插,也沒有機會弄幾十萬識字人口發配貴州。

當然,除了這個脫罪籍的方式,朱高煦還給了當地罪民其他脫罪籍的方式。

或許在後世人來看,這已經囊括了一個家庭,但在大明這個以家族爲主的時代,被髮配的大部分都是以家族形式發配。

孫鋮畢恭畢敬的作揖應下,朱高煦見狀也提起了貴州的事情。

說到底,還不是因爲滇西的那批靖難罪臣嗎?

朱高煦給了這羣罪臣子孫科舉的機會,而這些罪臣大部分與現在廟堂上的羣臣沾親帶故,可以說中卷完全有利於這羣滇西罪民。

“這次移民,讓陝西布政司強行從隴西之地遷徙二十萬色目人進入河南生活,由朝廷發放耕牛和挽馬、農具及口糧。”

也就是說,一個家族想要脫罪,起碼得出十幾個乃至幾十個進士才行。

有耕牛、挽馬的幫助,他們恢復生產也只需要兩年。

從西安、延安、鳳翔遷徙百姓前往隴西,不僅可以改變當地民族結構,還能減輕延安負擔,這也是一大善政。

他們中了進士後,全家脫了罪籍,如今已經在南京安家了。

“此外,不僅是山西需要移民,其它地方也需要。”

“關中的隴西之地我看過《黃冊》,色目人佔當地六成人口,這未免過多了,並且不容易管理。”

“紀綱、胡綸、陳瑛已經在操辦了,雖然不可能有先前那麼多,但波及上萬不成問題。”

“除此之外,賦稅和戶籍問題也是問題。”

朱高煦緩緩開口,孫鋮也眼前一亮。

他麾下可是有不少前往稅務司的官員,往來書信中,他也得知了江南賦稅和戶籍的問題。

這些問題,可是都可以拿出來做文章的。

如果自家殿下心狠一點,波及個幾十萬人完全不成問題,不過那樣的話,自家殿下恐怕就會被天下儒生所針對了。

“殿下準備從什麼方向着手?”

“鹽茶鐵課。”朱高煦不假思索的迴應了孫鋮,目光也看向了殿門。

他聽到了熟悉的腳步聲,而下一秒殿門口也傳來了唱禮聲:“殿下,吏部尚書夏原吉求見。”

“宣!”

朱高煦迴應一聲,亦失哈也連忙示意殿內太監擡來椅子。

只是幾個呼吸,換上了官員常服的夏原吉便走入殿中,並與朱高煦作揖後入座。

來到春和殿就能入座,這已經是六部官員都知道的事情了。

相比較喜歡讓人下跪的那些皇帝,朱高煦起碼在行動上是比較尊重大部分官員的。

“這次請你來,主要是我想對鹽鐵茶課進行檢查,同時好好清理清理它們和沿海私鹽。”

朱高煦開門見山,而夏原吉聽後也皺眉點了點頭,似乎覺得這事情有些棘手。

在洪武年間,大明的財政收入之中,鹽稅收入至少佔據貨幣稅收系統的一半。

由於百姓都要用鹽,這種貨物從來不用擔心銷量,因此在歷朝歷代都對食鹽這種商品實行強力管控,而且對從生產食鹽到最後的銷售都有明確規定,大明也不例外。

早在至正年間,朱元璋就設立了鹽法用以增加稅收,以便獲得充足的軍餉,支撐自己爭奪天下。

朱元璋設有專門生產食鹽的竈戶,爲了保證食鹽的產量,大明對於這些竈戶的管理十分嚴格,一旦入籍,子孫後代不允許脫離戶籍,每代人必須出一戶來專門生產食鹽。

他們生產的食鹽只能賣給官府,並且嚴禁私自買賣,至於待遇的話,則是根據時間推移而逐漸下降。

洪武初期竈戶的待遇是比較好的,剛開始產鹽一引(四百斤)給米一石。

到了洪武十七年,將工本米折鈔二貫,而鈔價又大幅度下降,竈戶生活入不敷出。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由於朱高煦建議暫緩發行寶鈔並開始回收,因此竈戶門的待遇改回發米一石,並優免雜役。

這種另類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食鹽的產量,但是卻給竈戶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而且也嚴重打擊了這些竈戶的生產積極性。

畢竟制一引鹽需要大量的煤炭和木炭、柴火,而這些東西在江南價格不菲,一石米的價格根本不足以支撐製作一引鹽。

在朱高煦看來,老朱的鹽課、鹽運制度十分不錯,只需要稍加改動並繼續保留開中法就足夠。 “我想先接手鹽課司和鹽運司,然後改竈戶爲民戶,專門招募製鹽工人來生產食鹽。”

朱高煦想要將生產源頭把握住,只要他掌握了製鹽場,知道每年生產出多少鹽,然後再加大打擊私鹽力度,那鹽稅收入也將繼續提高。

“鹽引的制度不錯,但數量得改改了,按照當今天下人數酌情增加。”

朱高煦說着自己的看法,夏原吉聽後則是作揖道:“若是如此,那需要僱傭的工人恐怕不小於五萬人。”

“五萬人分散在地上上,倒也不算多,不過生產鹽的地方得仔細挑選。”朱高煦說道:

“製鹽以曬鹽爲主,沿海都可以,若是以熬煮,那北方必須要用煤炭,南方則是可以用柴火製鹽。”

“這件事情,你和孫鋮交接一下,現在新政各省率先施行。”

他話音落下便準備擺手,可夏原吉卻道:“殿下,臣有一事要與您說。”

“說吧。”朱高煦好奇夏原吉會說什麼,卻不曾想夏原吉開口道:“如今新政地區的教習、胥吏、官員、里長、糧長等數量已經多達三十七萬六千餘人,每年支出俸祿折色爲八百七十餘萬貫,而朝廷全年折色不過二千九百餘萬貫。”

“今年新政一口氣推行三省,臣與戶部官員們算過,俸祿支出會進一步達到一千二百八十餘萬貫,佔據朝廷賦稅折色的四成。”

“若是按照這種待遇繼續下去,臣以爲新政最多再推行陝西及陝西行都司,隨後便無法推行下去了,畢竟天下兵馬俸祿在九百餘萬貫左右,其餘地區俸祿則是在五百萬貫左右。”

夏原吉雖然是吏部尚書,但戶部的許多事情也由他幫持着,因此他才能如此瞭解戶部情況,纔會爲郭資前來提醒朱高煦。

不過面對他的說法,朱高煦卻輕笑道:“我可沒說要讓這二十幾萬人都成爲胥吏。”

“您的意思是……”夏原吉小心翼翼詢問,朱高煦也開口道:“若是真的招募這二十幾萬人,那每個省起碼會有五萬胥吏,你想想朝廷需要那麼多胥吏和教習嗎?”

朱高煦端起茶杯抿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後繼續說道:

“這二十幾萬人裡,朝廷只需要十萬,其中八萬負責四個地區的新政,剩餘兩萬負責檢查鹽課、鹽運司,接管制鹽場。”

說出結果後,朱高煦也無奈道:“沒有壓力,大部分學子都覺得畢業就海闊天空,可以混吃等死了。”

“若只是如此還好,可就去年都察院彈劾審問來看,去年被處置的新政胥吏、教習數量高達四千六百餘人。”

“這是否是說明,他們根本就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差事?”

“給他們一些動力,另外再改改胥吏和教習的規矩。”

“從即日,胥吏任期三年結束後,由都察院展開京察,對天下新政胥吏進行考覈,察舉。”

“能者向上,破例拔擢爲官員,弱者被裁汰,想要繼續擔任胥吏,就返回原籍地參與官學補考。”

“至於在任期間爲非作歹,貪贓枉法的,則是與家人一同發配奴兒干城、黑水城等地。”

“除此之外,從明年開始,只有成績乙等以上的可以擔任胥吏與教習,甲等進入太學研學。”

朱高煦給新政學子定下了規矩,而這規矩不可謂不難。

單拿畢業考成績乙等來說,前幾日畢業的二十四萬六千餘考生中,只有不到三萬人的成績達到乙等,而甲等更是隻有兩千七百餘人。

這樣的難度,絲毫不比科舉差。

“那丙、丁二等的學子該如何去向?”

孫鋮很清楚這羣人的數量有多麼龐大,因此緊張詢問起了朱高煦。

朱高煦聞言則是看向了亦失哈,亦失哈也主動開口道:

“參軍也不失爲一條出路,畢竟新政這次推行過後,衛所就要被裁汰,只保留編制,不保留軍屯田和軍籍了。”

“當下北直隸、河南、山西的屯田兵多達二十萬,戰兵僅有十萬。”

“裁汰這二十萬屯田兵後,各省還需要募兵八萬,河南兩萬,山西、北平各三萬。”

“這八萬兵卒,殿下準備從學子之中招募,最低參軍三年,三年後可以自己決定去留。”

“如果要離開軍隊,軍隊根據其官職而發放三倍的俸祿作爲退伍費。”

亦失哈說罷,孫鋮點了點頭,心裡鬆了一口氣。

他並不覺得新政學子會覺得當兵恥辱,畢竟這些年隨着戰兵待遇的不斷提高,戰兵幾乎也是一份讓家人光榮的差事。

儘管現在沒有了入伍田和撫卹田,但十貫的入伍費和一百貫的撫卹金都算是不少的財富。

官學子弟每日上午下午各三節課,其中下午的最後兩節課就是馬術和騎射、短兵訓練,因此他們本事並不算差。

單說上次的科舉中,關外學子基本都在騎射和舉石中取得不錯的得分,反倒是江南學子成績都不算理想。

正因如此,近兩年來江南馬匹價格飆漲,許多私塾和富戶都在買馬給自家學生、孩子練習騎射。

“除了參軍,還有兵馬司可以讓他們就職。”

朱高煦開口提醒孫鋮,並對夏原吉開口說道:“五城兵馬司的模式,可以搬到下面一千四百多個縣上,每個縣設一百到一千不等的兵馬司兵卒。”

“兵馬司兵卒除了不配備火繩槍外,其餘都和戰兵一樣標配。”

各縣縣城此刻基本由屯兵駐守,可隨着新政施行,屯兵除了在邊疆和少民繁多的地區還需要以外,內地根本就不需要屯兵,取而代之,數量稀少但精銳的兵馬司兵卒就可以上場了。

“臣需要回去算算才能知道。”夏原吉沒有貿然同意兵馬司的推行,而是準備看看大明能不能在取消內地屯兵後,在內地供養起足夠的兵馬司。

“具體的,你們兩個一起商量商量,天色不早了,我要是還不去幹清宮,稍許幹清宮就得派人來催我了。”

朱高煦起身送客,夏原吉幾人也紛紛起身,跟着朱高煦走出了東宮。

在朱高煦帶着亦失哈上了金輅後,夏原吉纔對孫鋮作揖:“孫侍郎如果沒有事情,不如與我前往府上商量一下戶部和吏部的事情?”

“謝夏尚書邀約……”孫鋮知道夏原吉是東宮的人,自然不會抗拒什麼。

很快,他們二人走出了宮城,而朱高煦也乘坐金輅抵達了幹清宮。

距離大朝會結束已經過去兩個時辰,他看似沒在春和殿待多久,但實際上現在已經過了午膳的時間。

“你來晚了。”

隔着老遠瞧見朱高煦,朱棣靠在椅子上,不滿的招呼了一聲。

朱高煦沒理會這老頭,目光一直放在朱棣身旁的那人身上。

那是徐皇后,可如今的她看上去十分消瘦,體重恐怕連七十斤都沒有。

儘管她只是坐着,朱高煦卻都能感受到她的疲憊和虛弱。

趁着沒走進殿內,朱高煦輕聲詢問:“安南有進展嗎?”

“沒有……”亦失哈小聲迴應,聲音透露着一種絕望。

“知道了。”

朱高煦的目光黯淡幾分,聲音也透着一股失落。

他走進了殿內,對殿內主位的朱棣和徐皇后作揖:“兒臣來晚了,望父親和母親恕罪。”

“快入座吧,你來的不湊巧,高燧剛剛出宮去了。”

徐皇后十分消瘦,可目光卻依舊慈祥,聲音沙啞卻帶着溫柔。

聽着她的聲音,朱高煦腦中始終會出現前身被她照顧,以及自己在渤海與她通信的畫面,鼻頭一酸。

“是……”他聲音突然沙啞了起來,朱棣見狀立馬咳嗽道:

“好了好了,讓樂班來表演兩首曲子,這殿裡連點正旦新春的氣氛都沒有。”

“是!”王彥聞言,急忙讓人召來了樂班。

很快,隨着樂班入殿,朱高煦譜寫的那些曲子也開始演奏起來。

郭琰牽着朱瞻壑的手從側殿走了出來,身後還跟着一名抱着三四歲孩子,長相俏麗,眼神嫵媚的妃子。

那是與朱高煦共處過一段時間的張奉儀,她懷裡抱着的便是四歲的朱瞻圻。

說起來,朱高煦已經一年多沒和她見面了,這種時候理應和她聊聊,不過經歷了剛纔的事情,朱高煦着實沒有心情與她交流感情。

他沉着眸光許久沒有開口,目光時不時看向湊在一起說說笑笑的朱棣和徐皇后,也想到了遠在雲南的朱高熾一家子。

過了片刻,他回頭對郭琰開口道:“伱給大嫂寫封信,說貴州的戰事馬上結束,讓她與大哥帶着瞻基他們來趟南京吧。”

聞言,郭琰愣了愣,但很快將目光放到了身材消瘦的徐皇后身上,隨後回頭與朱高煦對視的同時點了點頭:“好……”

第118章 未雨綢繆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112章 威震西南第105章 匹夫無罪第415章 戰爭序幕216.第216章 龍遊潛水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223.第223章 戰火奮燃第105章 匹夫無罪第5章 洪武暮色第29章 二王相猜第118章 未雨綢繆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223.第223章 戰火奮燃第99章 閉門思過第603章 地府濃眉大眼朱重八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第502章 洪熙大閱兵145.第145章 關外之王第367章 調停諸國第93章 謹言慎行278.第278章 年號永樂第62章 老丈難當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276.第276章 理清稅制第76章 造船平倭第559章 洪熙之隆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288.第288章 永樂元年第442章 環球航行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第120章 各有難處第129章 百廢待興149.第149章 洪武二十九年第501章 天子點兵第532章 諸君慢行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第5章 洪武暮色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578章 帝悲慟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493章 癸卯貪腐238.第238章 破陣胡兒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484章 把控輿論第402章 甕捉野豬第111章 喜事連連第587章 後記景泰142.第142章 翻山逐北第557章 各方局勢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第87章 老謀深算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421章 壩上江南291.第291章 兵臨福岡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第584章 後記宣德(3)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31章 謠言害人第595章 後記隆萬天革新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第402章 甕捉野豬第33章 金陵街坊223.第223章 戰火奮燃第413章 狗咬狗第403章 養倭爲犬第2章 大教場第55章 道德者死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第120章 各有難處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459章 闔家團圓第453章 棒雞倭狗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181.第181章 關外尚安第520章 與時俱進第401章 再議北征第472章 瓦剌西遷第598章 後記永曆(1)第569章 安西北庭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582章 後記宣德(1)第614章 地府傷風敗俗朱厚照第406章 東洲第一人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第413章 狗咬狗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534章 耕耘海外第360章 再徵漠北第360章 再徵漠北第25章 春和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