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

決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

——托馬斯·阿奎那

當代西方的慈善文化

據瞭解,許多財產逾億的美國家庭,決意讓後人繼承的遺產比例不過10%。美國《商業週刊》披露,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公開表示,留給後嗣的財產將不超過1%,而其現有的慈善捐款已高達235億美元,以其夫婦姓氏註冊的“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主要致力於現代醫學疫苗的接種,據《波士頓環球報》報道,爲援助落後國家的疾病防治,該基金會僅2000年就捐出60多筆款項,達14.4億美元,已超過了美國政府的同類捐助總額。

近些年,美國高科技產業造就了大批年輕富翁,與前輩慈善家一樣,他們密切關注教育、醫療、文化等公益事業。尤其信息技術領域的新貴們,在慈善排名榜上一直領先:蓋茨夫婦居首,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夫婦居次,戴爾電腦的麥克爾·戴爾夫婦第七,MS的共同創始人保羅·艾倫第九……之所以如此,除了信息產業的高收益外,更與他們的現代價值觀及其在世界潮流中的榮譽地位有關。榮譽心理和榜樣文化的激勵,使得他們在義務承擔上也展開了一場偉大競爭……近10年來,美國慈善機構受贈的遺產額年均遞增15%,僅2000年即達120億美元。影視明星邁克爾·道格拉斯夫婦在兒子的命名洗禮上,送出了一件特殊禮物:一份10萬美元的小慈善基金。一位富人說過:“永遠不要在孩子面前露出一種從不爲錢發愁的態度……這些錢是你的,可同時也是世界的。”

按《資本論》的眼光,這確乎不可思議,在它的價值系統和階級語境中,資本家乃“唯利是圖”的代名詞,一個高度私有化的社會,亦必人性險惡、爾虞我詐、道德墮落……相信乍初,大部分國人都會忍不住懷疑蓋茨們的動機,曾讀到這樣一則來自同胞的揣度:“對大多數慈善家來說,其善舉也是利己行爲。他們清楚,只有受過良好教育、身體健康的國民,纔會去購買電腦軟件和手機之類,只有社會收入的集體增長才能帶動公司利潤的增長。”即便如此,於我這樣一個對資本“滴着血和骯髒東西”之印象牢固的人來說,也委實被深深震動了。

耐人尋味的是,你還會驚訝地發現:慈善並非資本那樣由少數人壟斷,平民並非僅充當慈善的受衆,他們更是主體。以美國爲例,僅1996年,就有70%的家庭參與了捐款,而戶均支出額爲696美元。重要的是,慈善內容包羅萬象,除了捐款,更需大量的義工勞務,目前,美國絕大部分非營利性慈善機構,都依賴志願者無償地貢獻時間、技能和精力來維持。據《美國捐贈》雜誌統計,僅1996年,全美志願者人數即達9300萬,每人每週平均義務工作時間爲4.2小時,按價值量統計,這些勞務摺合金額爲2015億美元(遠超過1507億美元的當年捐款量)。

不僅美國,在其他西方國家,這種全民性的公益付出在維繫社會運行和彌補政府職能方面——對促成“小政府、大社會”的目標,皆發揮着巨大功效。比如在澳洲,非營利組織的主體即社會福利服務機構(爲老年人、兒童、殘疾人、失業者、吸毒者、無家可歸者及難民提供護理、培訓、安置、諮詢等服務),僅1993年就有1.1萬家規模不等的該類組織,1994年,它們提供的服務包括護理牀位2.7萬張、公寓牀位5.1萬張、日均送餐5.5萬份、受益殘疾人21.5萬、熱線電話服務40萬次等。

這些數字至少說明一點:在美澳這樣高度資本化和私有化的社會,慈善已成爲一種日常生態和民間傳統,一種高度普及和自覺的公衆文化。而且它是非個案、非新聞式的,尋常和平易到了極點——至今也未聽說過誰因做好事而被頌爲典型或大肆宣傳。

應該說,這些慈善雖發生在市場背景下,但其實質與資本文化及商業精神關係不大,更大程度上,它是一種深遠的宗教傳統和現代生存理念(比如“有限消耗”原則、“創造”與“消費”分離意識、對人生幸福與價值的定位等)合力的結果,更多地源於一種文化習性和生命美學精神。比爾·蓋茨那樣的慷慨,絕非我們想象中的僞善或商業秀,它是精神和道義的產物,是對生命審美的結果——即使該善舉帶來了廣告效應,那也是“精神廣告”,而非“產品廣告”。

那麼,何以在我們地盤上要藉助“非凡”文化、靠精神表彰和高度宣傳來推廣的慈善行爲,到了大洋彼岸反成了一種默默常態和無隱情的樸素之舉呢?爲何越重視私產合法性,財富的出讓與疏散程度反而越高?爲何越重視個體價值和利益,物質割捨的勇氣反而越大?爲何主觀上的“私產”意識,反而贏得了客觀上的“共產”效果(而我們這兒恰恰相反)?

中國文化下的資產觀

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裡有一幅情景:王起明撞見女兒在曼哈頓街頭爲非洲兒童募捐,氣急敗壞:“救非洲的孩子?你以爲你是誰呀……我的孩子誰來救啊?”(其實他已算箇中產階級了)從王的暴跳如雷中,不難看出一種世儈心理:“我是上帝嗎?爲什麼要負責上帝的事務?”進一步說,這心理更多地屬一種中國模式——典型的無信仰模式,一個本土的美國父親是很難說出這番話的。統觀整部劇情,確也未見王起明有過什麼志願或慈善舉動。從這點看,王雖在美國站穩了腳跟,甚至生意上打敗了洋鬼子,但精神氣質上倒很“中國”,一點兒沒有被“異化”的跡象。相反,女兒的可塑性比其父大得多。

其實,這透露了兩種不同的生存文化、信仰傳統和資產觀。

先說說美國——

美國的慈善事業從一開始就具有強烈的宗教意緒,教徒比非教徒有着更大的社會熱忱,據調查,教徒中有80%積極投身慈善,非教徒中僅佔50%。可以說,在個人財產的開放性上,基督教文化居功至偉。

從18世紀英屬期始,美國人就普遍接受基督教(尤其新教)。美國雖秉守信仰自由,但幾個世紀以來,基督教始終扮演着信仰基石的角色。所以,在這個全球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便出現了市場文化與上帝旨意——享樂與分憂、據有與割捨、私慾與公益——兩極意識並駕齊驅、交相輝映的精神景觀。雖在經濟模式和制度理念上,美國最大限度地弘揚私人價值與個體權益,但在道義信仰和靈魂路線上,美國人卻在上帝那兒感受着終極關懷的溫暖,這等於讓個體角色始終在相互關愛、彼此呵護的人際關係框架中運行。

自古以來,基督教就有契約:個人對正義、和平與集體福祉負有不可推諉的責任。《聖經》中更處處充滿了博愛、利他、濟世等諭示和督導。《聖經·舊約全書》中,約伯列出了他的善舉:“窮人求援,我總樂意幫助;孤兒求助,我伸出援手……我以正義做衣服穿上,公道是我的外袍、我的華冠。我作盲人的眼睛,我作跛子的腿;我作窮人的父親……”18世紀著名的牧師喬納森·愛德華茲在《對窮人的慈善責任》中說:“真正的基督徒,絕對要求有這種責任,並按上帝的教誨堅持不懈地履行這種責任……必須對窮人慷慨救助。”

一般說來,在無神論環境下,人際譜系中最重要的即血緣姻親和利益集團關係,但在宗教社會,這種親疏依據被大大動搖了。基督教強調人人平等、愛人如己,“你們願意人家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對待他人”。大衆之間,血緣及利益紐帶得以鬆弛和淡化,代之一種更天然與神性的共同體契約。

宗教契約不同於法律、倫理等俗制,它一開始就具有世俗規則不可比的神性威嚴,這就決定了美國商業精神再發達、市場競爭再激烈、社會矛盾再突出,也不會從根本上削弱人們在利益捨棄、財產出讓上的傳統,不會動搖其在服務公衆方面習慣了的道德姿態。

近代以降的美國,由基督教會主持的慈善事業逐漸締結出了一種志願者傳統,不僅扶弱濟貧、主持公正,且參與社區改善和社會變革,比如勞工權益和福利保障、反種族和性別歧視、人權維護等(20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即由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領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種“公衆權力”,對促進“小政府大社會”框架起了巨大作用,也成爲穩定社會的一支和諧力量。而且,在這一過程中,教會力量和慈善活動始終得到了制度與法律的充分合作。

據調查,有2/3的美國人認爲日常生活應由宗教主張來規範。在美國,人們的聚會地點往往不是市政廳,而是教堂。1985年《世界年鑑》統計,美國現有教堂329%114座,差不多每千人一座,僅費城(大小相當於天津市)就有教堂1400座。教會以大筆資金扶持教育和醫療,據1989年調查,僅天主教會就已開辦7000座小學、239座學院和731座醫院。教會的受贈資金除日常開支外,幾乎都用在了公益和慈善上。

總之,正是教會和教福音的熱能,最大限度提升了美國人的道德素質和社會承擔力。所以有人說:基督教是美國慈善事業之母。

再反照東方資產觀,以中國爲例——

我們的傳統文化之主流無疑是“入世”和“功利”的,其內容蘊涵着高度的物用性、臣民性和家族性,嫡親和血緣扮演着社會結構中最重要的生命單元,無論權力、功名、財富,還是其他資源的繼承、轉移和重組,都被嚴格集結在這個狹仄的單元內進行。中國世俗極爲重視家產的繼承和守護,任何一點流失都會被視爲“不孝”“不才”“愧對祖宗”。中國文化中有一些重要的日常內容,即旨在防止資源從家族單元向外流失,比如“門當戶對”“傳男不傳女”等。再比如宅院築造上那種戒備森嚴、密不透隙的“圍牆”“深院”“屏壁”,資財貯藏上那種機關算盡、玄妙重重的“夾牆”“密門”“暗匣”“反鎖”……這種守財上的高度警覺和用力,反映了主人的一種生存姿態:擔心窺視和防範外流。乃至今天,我們的現代住宅也慣於接受防盜門、防盜網的層層包裹(除了安全考慮,更是一種“圍牆”文化在作祟)。而在西方,庭院設計多爲開放、敞露的。

毋庸置疑,在資財上,中國文化天然有“防流失”“反疏散”的堡壘屬性。打個比方,如果說西方宗教文化下的資產觀是發散式、外擴式的“凸”,那麼我們則是封閉式、緊斂式的“凹”。

或有質疑:我們不是有許多仗義疏財之古訓和扶危濟世之德碑嗎?

不錯,自古以來,在士子文人的詩詞華賦中,濟世情懷比比皆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但細察即發現,諸豪邁多發軔於一種落魄或無力的焦灼,寄託的不過是對清明世政之奢望,而“濟”的方式也多爲才略之謀,鮮有在“舍財”層面上操作的。比如說,一個人可滿腔治國安邦的激情和拯民於水火的夙願,但並不意味着他肯將自家銀兩拿出來疏散;一個清正的好官,一個偉大的詩人,也可能是個物質上的吝嗇鬼——此般“濟世”與物資割捨意義上的捐贈文化幾乎不搭界。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可惜,“獨善”例子可謂多矣,“濟天下”卻寥寥,尤其以財富濟天下者更是少之又少。有時候,一個人的物質實力甚至與其社會承擔力成反比,像明代大畫家董其昌那樣的名流,竟也甘做個錙銖必較的土財主,在資財上極度貪婪,淪爲橫行鄉里、巧取豪奪的土霸。

再者,中國世俗生活中雖也不乏“設粥場”等施捨之風,但與西方的捐贈文化和公益傳統終有質別——

其一,施捨方式和財額數量相去甚遠。西人捐贈多是受信仰(尤其宗教信仰)的啓示和驅動。1919年,30歲的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後成爲20世紀偉大的哲學家)決然放棄遺產繼承權(他本有望成爲歐洲最富有的人之一),是因爲他聆聽到了上帝的聲音:“你若願意做完全的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馬太福音》),之後,他去奧地利的偏遠鄉村做了10年小學教師。而在中國封建生活中,一些大戶望族在賑災、進香等活動中雖不乏慷慨,但這種施捨似乎並不影響其平素的吝嗇,也就是說,捐贈只在特殊時刻、面對特殊對象才偶有作爲,算不上日常方式和生存習慣。這在遺產態度上尤爲顯著,無論平時的守財奴還是大善人,對遺產的處理方式空前一致:絕對“不動產”式的嫡傳!在傳統人物事蹟中,你很難找到讓遺產走出家族的例子。

其二,施捨動機和投入方向有異。中國封建大戶的義舉,往往爲滿足一種家族虛榮,圖個好名聲罷了,且並非無償,而是有潛在索取的,比如對百姓施捨,是爲了“安鄰”,給自己打造一個友好而安全的周邊;比如對寺廟捐銀,則爲祈求神靈保佑,爲來世積攢功德。相反,西人的捐贈習性除了受信仰召喚外,還源於主人對某類事物的熱愛、崇敬或某種職責使然,比如資助文化藝術、科學實驗和各種基金會等。提起意大利文藝復興,我們馬上想到的是馬薩喬、波提切利、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閃光的名字,可它們背後,卻有一個偉大的藝術資助和保護者——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一戰前,維特根斯坦家族就是歐洲著名的藝術資助人,音樂家馬勒、勃拉姆斯、克拉拉·舒曼等都深受其蔭。類似的公益傳統在歐美源遠流長,其主體除了財力雄厚、聲望顯赫的世家,還有平凡的個人,像盧梭、柴可夫斯基、紀伯倫等都領受過一對一的私助。而諸如“諾貝爾獎”“龔古爾獎”“普利策獎”等國際著名獎項,其源頭皆在私人遺囑和捐獻。這些對文明影響深遠的公益事業,除了精神的答謝和人文紀念,並無利益索取,清潔性毋庸置疑。而且,它們以純民間方式運行,不受權力集團和意識形態操控,最大限度維護了表彰的公正和價值觀的獨立,忠實履行了精神和物質保姆的初衷。

而在傳統中國,乃至當代,你都難見這種以私人爲源頭的公益清流。古代雖有豢養門客之風,但只是一種出賣與收購的交易。今日中國的富人多如牛毛,個人捐獻也五花八門,但有多少公正而有效的慈善投入?有多少純民間的、有獨立價值崇尚的基金?有多少不受權力擺佈的科學藝術化扶持?

除了文化和信仰原因,還有一點:中國社會環境下,私產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遠遠不夠,使得同胞早早養成了“不露富”的習慣,這就給私產的公開化帶來了障礙,而私產公開恰恰是捐助文化的基礎。

有一個熟悉的說法:中國歷史的進步是靠階級鬥爭推動的。無論你是否同意這層因果,但有一點顯然:兩千年的封建史確以“農民起義”爲鏈釦,以自下至上的暴力顛覆爲起承。而“起義”之原始動力和熱情都源於“殺富濟貧”,無論陳勝、吳廣還是朱元璋、李自成,“均田地、同富貴”皆其蠱惑所在……可以說,財富的“原罪”感和剝奪私產的陰影,一直籠罩着華夏天空。休說亂世,即便朝權穩固的時代,大戶私產也是不安全的,一旦引起權力垂涎,即難逃滅門抄家、貨充官府的命運。晉代“金谷園”的主人石崇不就因富遭誅了嗎?而在西方,窺視私產的革命很難發生,隨便哪個王朝,私產的道德合法性在民間輿論和體制文化中都不受質疑。

第12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3)第5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5)第4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4)第12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3)第21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7)第18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4)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23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9)第22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8)第15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第23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9)第24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0)第2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2)第24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0)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4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4)第13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4)第10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1)第10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1)第2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2)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13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4)第14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5)第9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9)第21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7)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2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2)第8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8)第2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2)第7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7)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3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3)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21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7)第5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5)第10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1)第18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4)第23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9)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4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4)第15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1)第14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5)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21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7)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2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2)第5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5)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17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3)第7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7)第3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3)第20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6)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17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3)第14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5)第7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7)第7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7)第3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3)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7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7)第13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4)第22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8)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18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4)第3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3)第22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8)第18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4)第4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4)第4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4)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11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2)第12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3)第22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8)第17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3)第22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8)第10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1)第8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8)第14章 饕餮時代,物理人生(5)第4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4)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6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6)第17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3)第16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2)第9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9)第1章 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1)第21章 誰在批判,批判什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