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馬拉火車

唐朝以前,隋煬帝曾經派百萬大軍,三次攻打高句麗。在隋軍每次將要取勝時,高句麗自知抵擋不住大隋的攻勢,急忙派大臣到隋軍中請求議和。

好大喜功的隋煬帝楊廣,覺得臉上十分有面子,立刻下令讓前方士卒停止攻城。當與高句麗大臣談判時,往往在屁大一點小事上也談不攏。旁邊所有的大臣都看出來,高句麗議和根本就是一個騙局,欺騙大隋停止進攻,然後,利用這個空隙,進行緊急補給。

當高句麗準備完備以後,就不再與大隋談判,雙方再一次惡戰。隋軍若是戰敗,高句麗大軍趕盡殺絕,不給隋軍留任何一條活路。高句麗若是再戰敗,再派大臣前來議和,然後,如法炮製,故伎重演。

爲此,大隋死亡慘重,浪費了大量的錢財,全部拋到議和之中。

現在,高句麗想用同樣的辦法來對付李績,馬周就把這剛剛過去不久的歷史講給李績聽。

李績從隋末動亂的血火戰場之中拼殺出來的大將軍,哪能不知道高句麗王使的這個陰謀詭計?其實,李績也在利用議和這個時間,暗中佈置着不爲人知的一個計策。

此時七八月份,天氣炎熱,而遼東城是一個半島地形,不太遠的地方就是一條大河。李績暗中派府兵去挖一條寬十幾丈的大溝渠,想借河水把都城淹沒。

所以,李績假裝同意和他們議和,其實卻爲將來一舉拿下都城做着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

高句麗王和李績都在試探着對方的誠意,都在拖延着攻守的時間。

高句麗人到底是熟悉附近的地形,在談判進行到半個月的時候,無意間發現大唐士卒偷偷挖着一條人工河。雖然不知道他們這樣做到底有什麼深刻的含義,也預料到肯定是與攻打都城有關。

於是,大唐士卒白天把土挖開成河,晚上,高句麗士兵又把土填回去。雙方在挖河進度上又拖延了半個月時間。後來。大唐府兵乾脆光明正大的挖河,還派重兵保護。一旦高句麗兵來搗亂,立即派重軍封鎖他們的退路,使他們有來無回。

如此幾次三番。高句麗兵再也不敢輕易出城。出城的結局只有一個:死亡。大唐士卒繼續開挖,一直到河挖到遼東城下。

這個時候,九月份到了,天氣轉涼。白天還好,有太陽照在身上。並不感覺那麼冷。晚上,溫度降到零下幾度,大唐士卒穿着春秋季的薄薄兵服,蓋的是薄麻被,一大批士卒都得了傷寒病。又因爲水土不服,戰鬥力迅速下降。

這個時候,突出了馬周設計的馬拉火車的優越性。大批取暖的物資從幽州運到遼東戰場上,給患病的士卒和所有的軍馬補充取暖的物資,抗禦克服了北方的嚴寒氣候。

高句麗本來是主,大唐是客。高句麗佔據有利地利,有利氣候的條件,結果,在馬周克服長途運輸的困難以後,他們佔據的優勢蕩然無存,與大唐軍隊一樣處在客主自由轉換的模式。

這個時候,李績暗中挖的溝渠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唐士卒白天把河裡的水放出來,晚上零下之時,以木盆取水,潑在遼東城下。因爲溫度極低。潑水成冰,結果,李績硬是在遼東城下築成一道冰城!

這座冰城與高句麗都城一樣的高,一樣的寬。同樣可以派大唐士卒據守城池。向高句麗城內開弓射箭,給他們以致命的傷害。

在這種情況下,與大唐府兵處在同一個高度下,高句麗居高臨下的優勢也不復存在。反而成爲大唐士卒的箭靶子!

都城內的百姓覺得大禍臨頭,惶惶不可終日。甚至有些人,偷偷溜下城牆。投奔大唐。馬周擔心這些人是高句麗派來詐降的,親自過問。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都是大唐的子民,受到高句麗的擄掠,被迫爲高句麗人須知奴隸,過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心中早就企盼大唐軍隊早些開進來,收復失地,把他們救出火坑。

馬周和李績商量以後,利用了這個有利的條件。給他們重賞,讓一部分大唐士卒隨他們一起潛入城中,約定好的十天以後,三更時分,以火爲號,打開城門,放大唐大支部隊開進城內。

十天時間,大唐約有一千強悍的士卒潛入城內,大多都躲在這些奴隸家中。

十天以後,三更時分,城門果然洞開。

大唐十萬人馬,長驅直入,把高句麗守兵殺了一個措手不及,落花流水。

那些奴隸帶領着大唐的士卒,趕到高句麗的皇宮,放了一把大火。那些皇室之人,爲了保護自己的家財,顧不得帶派與大唐作戰,李績和馬周輕而易舉的取得決定性勝利。

然後,在馬周的大力安排下,安撫心人,散播傳言,大唐只對高句麗皇帝作戰,不騷擾不影響百姓的正常生活,使民心迅速安定下來,沒有產生較大的波動。

接着,李績和馬周痛打落水狗,把殘餘的高句麗勢力,一一擊破,使他們徹底失去反攻的機會。

寒冬十二月,天氣冷得凍死人,不僅大唐人,甚至所有的高句麗人都躲在家裡,烤着木炭火才能抵禦嚴寒。更不用提與大唐對抗。

可是這段時間,馬周並沒有閒着,不斷派人安慰中下層的官員和士官,使他們徹底相信,大唐對他們高句麗人沒有任何惡意。

幾個月過去,來年春天,整個大唐軍隊安安靜胸的沒有騷擾任何百姓。高句麗人也相信大唐是仁義之師,給他們送溫暖而不是奴役他們,放棄了抵抗之心。

幾代皇帝,甚至隋煬帝以喪失國家統治權想要滅掉的高句麗,在馬周和李績的智勇雙全,攻伐有度,安撫有方的策略之下,終於收服,成爲大唐的一個遼東郡,而不是可以與大唐相抗衡的一個國家。

馬周李績班師回朝,李世民十分激動,帶着宮城的護衛,出城十里,迎接馬周和李績。馬周從李世民的歡喜之中,卻看出了一絲絲不妙的氣息。(。)xh118

第178節 焦點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47節 雙料忽悠第14節 靈異事件第163節 十八學士第56節 誰下的手第10節 狗啃屎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157節 告御狀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96節 短兵相接第58節 啼笑皆非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47節 雙料忽悠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98節 一波未平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65節 奪鏑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148節 高人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50節 竹躺椅的象徵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38節 文人決鬥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71節 道德經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74節 暗中調動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7節 出氣筒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78節 焦點第171節 道德經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59節 眼都紅了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71節 道德經第171節 道德經第6節 借刀殺人第72節 掌櫃聽房第60節 一口濃痰第49節 陽謀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21節 念念不忘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150節 竹躺椅的象徵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177節 減法第3節 真相第136節 公主求婚第164節 武才人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147節 地下水工程第43節 讀天書第105節 英雄落淚第17節 出氣筒第75節 美人計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82節 地包天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52節 大明宮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72節 掌櫃聽房第25節 一種手段第11節 竹林約會第43節 讀天書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62節 告秘第97節 火爆混戰第43節 讀天書第2節 虎跳崖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77節 馬跳鍋第162節 刺探第142節 護犢子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25節 一種手段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41節 審查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