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摩托車廠

新辦公樓竣工了,並不能馬上用起來,還需要裝修。找裝修隊的事情就交給了金光雄,要求是6月初之前完成。

金光大道也好了。不過,不能通車,路面需要養護一段時間。反正門牌也還在做。門牌也是要求在6月初完成。通車也等到那個時候。

朱塘村的土地用來建商品房,房產公司已經在籌建了。那麼陳家村的土地用來建廠,自然也到了籌辦的時候了。

4月8日,星期一,金光振召集徐東香、金光雄和陳明江村長,一起商量建立摩托車廠方面的事情。當然這個事情金光振與徐東香兩人私下已經商量過了,把金光雄和陳明江叫來,只不過是爲了聽聽他們的意見。陳村長還不是公司正式成員,平時並不需要上班。今天的事情只不過跟他關係較大,所以把他臨時叫來。

四人在會議室大概九點鐘左右開始討論的。首先是金光振先說:“如今金布公司的四個廠已經建立完成,各項工作調整也已經到位。現在的重點是金光集團的籌建。籌建集團公司方面,辦公樓和金光大道已經初步完成,房產公司也正在籌建當中。那麼現在就該考慮摩托車和電器兩個行業方面工廠的籌建了。今年我們能實現產值5個億,明年我們要7個億。要達到這個目標,摩托車車廠和電器工廠就得儘快建立起來。光雄,陳村長,你們兩位對此有什麼看法?”

金光雄道:“建廠需要資金、土地和人才。現在我們土地有了,資金解決起來也不難。關鍵就是人才了。”陳廠長道:“是的。辦企業離不開人才。我們這裡現在應該就缺人才,沒人懂得如何製造摩托車。”金光振道:“人才沒有沒關係,我們可以請。我們原來金布也不會做,也是請專家們過來教我們做的。摩托車也一樣,我們先請專家過來教我們做。”陳村長問道:“摩托車我們準備建幾個廠?”徐東香接話道:“建幾個廠金總和我還沒有具體確定。但飯要一口一口吃,先建一個廠,一個廠建好後,再建第二個廠,然後三廠,四廠……當然,第二個廠建立起來時,就成立摩托車公司。總之,金總的意思,也是要建全國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基地。”陳村長道:“哦,這個目標很大。只是摩托車跟金布不一樣,摩托車是民用產品,不是工業產品,在銷售方面兩者有很大的不同。”金光振道:“是的。不光在銷售方面,在製造方面也是完全不同的。一個屬於化工產品,一個屬於機械產品。”

金光雄道:“金總,徐總,不管怎麼樣,你們說要建,我們就建。你們把時間節點,廠子的規模,以及組織管理方面的設想跟我們講講吧!”金光振道:“好的。時間節點上,這個月把廠址確定下來,下個月註冊廠名,6月6號進行開工儀式與其它儀式同時進行。我這個月出去請人,爭取先把第一個專家在6月6日前請來上班。至於規模,第一個廠年產兩萬輛摩托車的規模建造。組織管理方面,由陳村長擔任廠長,請一個專家來擔任廠長顧問。辦公室和採購方面的主管,由集團公司派人擔任。而技術、質量、生產方面的主管,則由專家請來人擔當。”徐東香補充道:“籌辦過程中,請專家金總會親自出馬,選廠址的工作則由金光雄和陳村長兩人完成。資金方面也是金總落實。金光雄負責註冊方面的事情。有需要支持的來找我或金總。”金光雄道:“好的。註冊的廠名寫什麼?註冊資金填多少?法人代表寫金總的名字吧?地址寫金光園區?”

金光振道:“是的,法人代表是寫我的名字,地址就按你說的寫金光園區。註冊的廠名寫寧洲金光摩托車廠。註冊資金寫1000萬吧!”金光雄道:“好的。”金光振便問大家:“大家還有沒有意見補充?”另外三人便說沒有了。既然沒有了,大家便散會,各自離開了會議室。

金光振和徐東香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金光雄則與陳村長去陳家村的那片土地上選址,看看把摩托車廠建在哪裡合適一些。兩人轉了一遍,決定把摩托車廠建在金光大道最西端,也就是靠着X國道那一端。因爲這是第一廠,兩人覺得各工廠一路朝西端排過來,門口都朝向金光大道最好。兩人選好了廠址,已經到了中午時分,金光雄便拉着陳明江村長到金布四廠食堂裡吃飯。爲什麼到金布四廠食堂?因爲他們選好廠址後,離四廠最近,以後的摩托車廠就相當於在金布四廠的對面。

金布四廠食堂管理員金光雲自然認識金光雄的。金光雄作爲部級幹部,帶客人過來,自然要上二樓貴賓間吃飯。金布公司規定,公司級領導可以到任何一個廠的食堂裡吃工作餐。

金光雲也認識陳村長的,雖然規定是工作餐,但實際上伙食比員工吃得好得多。金光雄和陳村長在二樓吃飯時碰到了同樣在二樓吃飯的黃榮國和王小美。黃榮國作爲廠長,王小美既是廠長夫人,又是檢測科科長,自然都是到二樓來吃飯的。金光雄估計陳村長與他們都不認識,便作了介紹。黃榮國便與陳村長握手,表示歡迎。並順便問了一句金光雄:“光雄,今天怎麼與陳村長來這裡吃飯了。”金光雄答道:“我們現在要籌建一個摩托車廠,這不,我和陳村長兩人選址來了。我們兩個覺得把廠址就放在你們對面最好。”

黃榮國道:“哦,是的,放在對面是很好。既然是第一個廠房,就從一邊開始,後面的廠房一路排過去。”金光雄道:“嗯,我們也是這麼考慮的。”王小美在一旁笑道:“你們是英雄所見略同!”金光雄道:“王科長,你的黃廠長確實是英雄,當年他發家的事蹟我可是聽說了。說我是英雄可不敢當了!”

吃完飯後,金光雄開車把陳村長送回去。金光雄已經配車了,早上也是金光雄開車接陳村長到公司來的。陳村長現在還沒有車,應該要到金光集團公司成立後纔會給他配車。

第六章 徐家吃飯第二百八十八章 鳳凰古城第八十三章 再請人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辦公新樓第六十三章 設備科長第五十八章 一次通過第二百五十八章 其它進展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滿之處第三百四十九章 婚禮之後第一百章 逛南京路第三百四十章 遊了三地第六十六章 挑選設備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差彙報第一百四十五章 學習跳舞第一百零八章 成立公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又去鄰村第三百三十二章 烤漆人才第一百六十章 原料分配第一百六十九章 訪陳村長第三百二十五章 放假結束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年喜事第二百七十章 兩個二廠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才之樓第一百八十一章 選擇游泳第一百二十章 討論新房第九十六章 肥城出差第十三章 穿針引線第六十三章 設備科長第四十四章 參觀工廠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時竣工第一百一十六章 移動電話第三百四十七章 準備婚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陳浩結婚第三百七十六章 慶典策劃第一百二十章 討論新房第二百九十六章 省城貸款(2)第八十三章 再請人才第二百四十二章 節前竣工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廠投產第三百七十九章 十年慶典(2)第三十章 非常月份第七十一章 牽伸機廠第二百七十九章 肥城請人(2)第一百二十四章 完成婚禮第二百四十五章 再遊故宮(1)第一百三十五章 B膠新廠第二百六十六章銷售網點(2)第一百二十五章 二廠投產第三百七十八章 十年慶典(1)第二百六十三章 摩托量產第八十七章 見面父女第二百七十七章 想造輪胎第二百九十五章 省城貸款(1)第八十一章 求助市長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廠工程第一百九十章 忙碌春節第一百三十九章 蘇娟結婚第二百七十三章 重量人物第二百六十七章 飛去雙慶第一百一十四章 打球看書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吃邊談第三百一十三章 慶典之後第三百六十四章 上任伊始第三十三章 遇到貴人第九十三章 有人鬧事第八十七章 見面父女第二十一章 塑料產品第二百六十三章 摩托量產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差金陵第九十一章 靜河買膠第二百六十三章 摩托量產第二百三十九章 配套進展第一百五十八章 造紙古蹟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滿之處第三百三十三章 如何安排第五十七章 開始學車第九章 遇到老闆第七十八章 竣工交付第三百六十四章 上任伊始第六十五章 確定人選第三十一章 幸福之年第二百八十二章 人才座談(2)第六章 徐家吃飯第三百七十四章 平穩發展第六章 徐家吃飯第三百七十六章 慶典策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春節之前(1)第七十三章 休息半天第二百一十七章 迎接專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幾件喜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集團成立(3)第一百四十章 一個好年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式工具第六十七章 出差湖州第三十三章 遇到貴人第三十九章 已經開始第二百四十二章 節前竣工第二章 做爆米花第二百二十七章 電器專家(2)第八十六章 購買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