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章北宋時期的沈培德(二十八)

bookmark

在這種相談甚歡的氛圍中,沈培德所知道的那些歷史大世紀,算是傾囊相述了;而他所敘說的這種大世紀,已經上述到了傳說中的遠古時代。

這個時候,於旺開始按照自己的分析,對兩個世界的歷史開始歸納;首先,兩個世界對關於遠古時代的傳說部分,其歷史的相似度是非常高的,除了極個別時期所對應的歷史人物不同之外,絕大部分的歷史人物的人名都是相同的。

而這之後的歷史,其差異性會多些,歷史人物的差別會多些,各個國家構成的差異性會多些;但朝代的延續過程,這兩個世界的相似度依然是居高不下,只是其間的文臣將相的名字,具有相當大的差異性。

雖然於旺對於這個現象一時半會是無法理清楚,但他依然是興致勃勃向沈培德解釋自己的發現,這讓沈培德也越發的認爲,這兩個世界實在是有太多的共通之處了。

在做完了這些分析之後,於旺又開始向沈培德討教:在另一個世界中,都有哪些思想、文化體系。

沈培德不算個文化人,對於於旺這方面的提問,他只能是說出個一知半解。

好在於旺在這方面有專長,他根據沈培德提供的一些片段信息,也算大致對另一個世界的思想、文化體系的傳承,也算是有了一個瞭解。

按照於旺的說法,在兩個世界的歷史長河中,其哲學、人文方面的發展過程也大體相同,而且兩個世界的主導三觀也是相同的;儘管在兩個世界中,各自都有些相對獨到的意識形態和理念存在,但主流是相通的。

這個發現讓於旺更加驚歎於‘爲什麼這兩個世界會有這麼多的相通之處’。

接下來的路程中,兩人就針對着兩個世界的特異性,圍繞着無數個‘爲什麼’開始了討論。

‘爲什麼這件事情會演變成這樣’、‘爲什麼這段歷史沒有變成那樣’、‘爲什麼在你們那要這樣看問題’、……。

原本這兩人都想當然的以爲,以於旺的博學多才,在於旺對相關問題、做出自己的客觀分析判斷之後,沈培德是不應該有什麼爭議的。

可其實不然,兩人居然在相當數量的‘爲什麼’問題上,其觀點是相當的不一致;而更讓於旺詫異的是,平常不太插言的清風,這時候竟然也開始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了;而且清風的觀點也秉承他自己的客觀性,有時候會支持於旺,有時候會支持沈培德,而有時候還會獨樹一幟,和他們辯論雙方的觀點都不一致,屬於自成一派。

對於清風能夠主動參與進來表達意見,於旺表現的挺開明,也贊同清風勇於表述自己的觀點;因爲於旺覺得,只有清風積極參與這方面的討論,纔有利於清風對世界有個正確的認知,有利於清風建立起成熟的世界觀。

對於於旺來說,他當然覺得自己的分析是最有道理,只是因爲沈培德及清風的知識層面底,理解不了自己高深的意境,聽不明白自己的解釋,故而才固執己見。

而對於沈培德來說,他與於旺有爭議的之處,並不是覺得於旺分析的方式有錯誤,而是認爲於旺分析問題時的出發點就有錯誤,所以其結論自然是有錯誤了;而他之所以認爲於旺的出發點有錯誤,是因爲於旺分析時所基於的三觀,在沈培德認爲就是錯誤的。

按照沈培德的觀點,既然那件事情的出發點是有悖常理的,那它就不應該再繼續發生,哪怕它的未來會天花亂墜,那也是錯誤的天花亂墜,所以必須杜絕,因此他是從根本上去否決於旺的這種觀點。

而於旺則認爲,能夠天花亂墜的五彩繽紛,自然應該比平淡無奇要更值得追求啊,爲什麼沈培德只知道默守常理,而不思想進取與變通呢。

沈培德對於自己和清風之間的觀點不一致時,他是直接的覺得清風還沒有長大成人,其理念是幼稚的,故而纔會與自己發生爭議,對此他是毫不在意;而當清風贊同自己的觀點時,他就會在心中給清風加加印象分,覺得清風還是個明理、好學之人。

至於清風,無論在和這兩人的任何一人發生爭執時,他當然會承認對方比自己更富有社會經驗,但依然掩蓋不住對方在某些方面會迂腐的要因循守舊、不思進取,故而他想以年輕人的朝氣,去點醒他們。

當辯論了好一通,發現在很多問題上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時,於旺算是想明白了,之所以大家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是因爲各自的世界觀有差異,各人有個人的看法,所以纔會產生這種不可調和到一起的觀念上的差別,以至於爭論不休。

比方說,應該如何看待這句話——‘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沈培德認爲說的非常正確,應該嚴格照此執行;清風是認爲,‘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這一句很正確,應該嚴格執行,而那一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則是很有待商榷。

而於旺則是堅定的認爲,這兩句話都是有待商榷的,不能盲從;所以這就是他們發生不可調和的爭執之所在,連對最基本的定義都有爭議,哪怕後邊分析的再是周全完美,也是無法說服對方的。

想明白這些的於旺,在後來再發生這種沒法調和的爭議時,通常是哈哈一笑,接着就想辦法引入新的話題,不再做這種無意義的爭執。

就這樣,他們這一行三人在熱烈昂奮的氣氛中,在酉時走出了山區;在接下來前往陝縣縣城的行程中,路上的行人逐漸增多,這就影響到了他們暢所欲言的談話環境。

因爲他們所討論的問題太過離奇,他們不想讓那些‘無法理解他們談話內容’的路人們,把他們當做神經病對待;故而他們這時討論問題的腔調,不但比之前小了不少,有時候遇到路人在他們附近行走時,他們還得先把話憋住,等人家離遠之後,才得以把要說出的話,再趁機說出口。

也是經過這一次的經歷,沈培德算是充分理解了‘不吐不快’這句成語的含義。

1119章趙星代入的捕頭劉通——2V3的對戰622章那我能不能現在就把手機拿走463章咱們慢慢的退到洞**312章‘穿越羣’裡有人又穿越了108章崗前培訓1084章楊大海的海島歷險——‘超級-CT’1105章趙雷的J國行——我是一個國際刑警044章各懷心思892章遊歷文曲星——和女警的溝通374章築基期修者的心聲:“成了”252章生存環境的考究802章天啓星的綁架案——遇到了大恐怖388章現在還不能報警558章這裡爲什麼看着不現代495章我們一定也會幫你獵獲腦核的1051章楊大海的海島歷險——一個小時之內有颱風398章國際大學生體育聯盟729章秦耀Q市遊——吳教授468章攻它下三路402章‘他也是間諜’1007章陳成的翡翠島一日遊——謝謝你救了我的命183章給家裡打電話087章田秋楓的J國之行(九)698章呂力遊奇景——高級屍晶240章躺着獲得的氣感1122章趙星代入的捕頭劉通——你們到底是幾個意思134章北宋時期的沈培德(二十四)285章我練過攀巖857章申通的異界行——大兄弟,你也得幫忙把我帶上岸829章王軍的異界行——留字善後132章北宋時期的沈培德(二十二)639章公費報銷876章申通的異界行——不知我們能不能拜你爲師149章確認及測試019章僞軍排216章有人要打擾818章王軍的異界行——住宿和吃飯都需要花錢668章呂力遊奇景——毫無招架之力897章遊歷文曲星——我想問一下,這食品對人體有毒嗎430章有緣再見217章想要截胡280章‘有圖有真相’544章買電腦457章跳舞大媽的鬱悶971章我先去樓上歇一會463章咱們慢慢的退到洞**485章小旋風165章自我推介1076章楊大海的海島歷險——可以一換二麼543章你這個導線真的應該交給科學家去研究1074章楊大海的海島歷險——我們需要專家的意見677章呂力遊奇景——舍她其誰332掌真的是喪屍世界228章同學羣選定的旅遊景區503章我看老闆辦公室亮着燈1105章趙雷的J國行——我是一個國際刑警533章這樣的身手打比賽一定能贏283章‘你們是從哪個星球穿越過來的?’325章總管希望你能在這裡留下自己的孩子130章北宋時期的沈培德(二十)第1131章 1131章居然是‘朱雀山有個朱雀門’1094章趙雷的J國行——OK1078章楊大海的海島歷險——讓小謝陪你去衛生間取個尿樣吧005章發帖尋人098章田秋楓的J國之行(二十)593章這現代都市內居然有修者865章申通的異界行——你們怎麼少了一個人559章何方神聖787章天啓星的綁架案——牽涉到三方的條款628章趙大哥,你能不能教我修真?591章楊大力的調查報告與風險730章秦耀Q市遊——下一步你準備去哪呢709章呂力遊奇景——單手抓舉槓鈴804章天啓星的綁架案——要不要救護車754章再入天王星——保密工作的嚴謹和完善467章不知道一個人能夠被刷新幾次621章老大,我勸不動對方1057章楊大海的海島歷險——打的你們找不到北102章田秋楓的J國之行(二十四)750章再入天王星——計劃旅遊005章發帖尋人739章本週沒有穿越通道556章斥候胡鐮1062章楊大海的海島歷險——楊先生,你看……467章不知道一個人能夠被刷新幾次826章王軍的異界行——別和我分開1019章穿越‘大地星’——我要增加力度了542章你們這裡不需要存在我這樣的顧慮嗎626章有什麼講究麼564章順勢而爲805章天啓星的綁架案——那幾個人都是外星人295章‘這女的應該當過兵’784章天啓星的綁架案——很累、很忙、很操心610章這紙幣是在哪得到的888章能公平交易嗎196章愛麗絲晉級後的新認知(加更一章)265章跟蹤與竊聽(加更一章)715章他不是還沒有買走嗎,拿過來看看怕啥145章光球空間中的偶遇951章趙星介入的紐市遠足——這是該系列報道的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