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拿來主義

bookmark

石韜這一解釋,三人很快明白過來,郡守不願處處受制於一羣土著,因此打算將流民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擔心落人口實,卻似乎有些多餘了。

李子游說道:“郡守何須向官府借貸?直接將財帛劃撥出來不就行了麼?富戶們還敢質疑不成?”

羊玄道接口道:“是啊,郡守府賬面上的財帛雖是收取的稅賦,可一旦進入郡守府的府庫,便與那些富戶再無干系,而安置流民乃官府應盡的職責,郡守何須顧及富戶們的想法?”

石韜看了二人一眼,卻未立即回答,二人說的也不無道理,他現在是東莞縣的一把手,即便挪用公款,也未必有人敢拿出來說事,但他的想法並不僅僅如此……

以產權作抵押向官方借貸本爲前世最平常不過的事,他有心在商賈與官府之間建立此種互利互惠的橋樑;

他此時有着雙重身份,不但是東莞郡最高長官,且很快會成爲東莞最大的資本家,這種公私難分的身份,若長此以往,對今後的發展尤爲不利,眼下的勢力範圍還僅限於東莞縣,無論官方,還是經商一事都還能完全把控,但隨着勢力逐漸壯大,便不可能事事都由他親自決斷,而這種官商一家的狀況,極有可能會成爲重大隱患。

如此長遠的考慮,實在不便對人言,即便說出來,恐怕這三人也未必能理解,經過一番盤算,石韜問道:“對了,不知郡守府賬簿上還有多少餘錢?”

羊玄道老實回答道:“賬面上已不足四十萬錢,以及四千擔糧食!”

之前因修建郡守府,流民的口糧皆出自公賬,但隨着郡守府建成,流民吃喝這一擔子就壓到了石韜私人頭上,所以郡守府的賬面上才能留下三十萬錢及四千擔糧食,正因爲如此,石韜如今纔會這般吃緊,甚至不得不向公款伸手。

石韜又問:“如果用郡守府的錢糧安置流民,能否支撐到秋收過後?”

這次卻是李子游回答:“如果只提供流民每日口糧,或可支撐到秋收,但依照郡守之言,不但要四處購進家禽、牲畜的幼仔,還要讓流民們挖水塘,如果全由郡守府出這筆費用,恐怕難以支撐到秋收之後!”

石韜點頭道:“這便是我打算公私分開的原因所在,如果這筆費用完全出自公賬,日後郡守府的錢糧告罄,郡守府又去哪裡借錢?若無錢無糧,郡守府又如何正常運轉?

到時候與其讓我私人拿出錢財補貼郡守府,倒不如現在就做到公私分開……如今我以酒水之利作保,向郡守府借貸,等酒水賣出且有了進項,那時我便能將本、利一併歸還官府,這樣一來,官府不但不會缺錢,反而會有所盈利,這豈非一舉兩得?

不但如此,我還打算拿出一部分酒水之利,作爲稅賦,上繳給官府,這事你們可以先擬一個條陳,最後由我定奪,將來便以此作爲依據收取商稅……不過,其中的度,卻需把握好了,既不能因稅賦過高而傷及商賈之根本,又不能只裝裝樣子!”

商業稅,自古有之,而大晉主要以關卡稅和市租爲主,晉律明文規定:關卡和市租,各收取什一之稅,加起來就是百分之二十的貨值稅,這是延用曹魏時期的商稅標準,曹魏初期各地軍閥割據,彼此之間皆爲敵對關係,收取如此高的商稅,原本無可厚非,但自從曹魏統一天下,百分之二十的稅賦明顯已不合時宜,況且此時真正的大商賈,背後皆有豪門貴胄的身影,久而久之,收取商稅對各世家豪門而言便形同虛設,而僅僅只是官府盤剝小商販的工具罷了。

郡守主動提出向官府交稅,這讓三人很是不解,只聽過利用官身向自己家裡攬財的,卻沒聽過有人主動向官府納稅的,郡守這是打算鬧哪樣?

三人之中唯有李文浩雙目越發透亮。

兄弟三人曾與石韜談論過當今天下之局勢,還隱晦提過一下“大展宏圖”等敏感的話題,石韜雖未明確答覆,態度卻是極其曖昧……先是吸納四方之財以安頓流民,現在又打算用流民來與一衆土著抗衡,不願用公家之財謀取私利,反而將酒水之利拿出一部分來上繳官府;

官府借貸並非什麼稀奇事,早在西周之時便出現了官府向民間借貸的條列,但多針對普通百姓舉辦祭祀或婚喪之類的活動,根據不同的期限支付不同的利息,這一制度帶有扶助性質,利息較低,大概在百分之五左右;商賈也能向官府借貸,但利息就很嚇人了,“周禮”中記載:民之借貸者,取息二十有五;到了漢時利息有所減少,但仍屬高利貸,“漢書.貨值傳”記載,農工商賈,大率歲萬息二千,意思是借一萬錢,每年就得向官府支付兩千的利息,而此時仍沿用兩漢時期的制度。

正因爲向官府借貸利息高得嚇人,而且手續也很繁雜,因此官府借貸早已淪爲形式,儘管這時的民間借貸利息甚至超過官府,但仍是當下商賈最主流的借錢渠道。

而石韜專門提到官府借貸、以及商稅,其中似乎有着在官府與商賈之間找到某種平衡之意,如此種種,皆表明石韜其志不小,而這一點,不正是李氏家主派三人前來輔佐石七郎的目的所在麼?

李文浩試探着問道:“敢問七郎,向官府借貸的利息如何計算?商稅又當如何收取?”

經李文浩這一提醒,石韜突然想起“晉律”規定利息、以及商業稅,顯然不附和自己的要求,讓三人自己商定,萬一商議的結果與自己所想相去甚遠,那不是白忙活麼,所以他認爲有必要跟三人先交個底。

沉默片刻,石韜說道:“這樣吧,官府按照十取其一收取貨值稅,且只收取一次;借貸利息也按十取其一收取,但這是年息,若爲短期借貸,可將年息折算成月息收取!”

那一世,增值稅大概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六之間,而百分之十六的稅率針對進口貨物,而百分之六的稅率針對服務業,貨物稅卻正好是百分之十,國家爲何採取這樣的稅率,石韜不清楚,可他從來信奉拿來主義,至於是否適用於這一時代,只能讓時間去檢驗了。

第一百零八章 司馬倫的處境第二百三十七章 含章殿問策第二百七十九章 嚴打與撿漏第八十一章 黑雲壓頂第二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零六章 傳男不傳女第二百六十五章 撞大運第二百一十九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一章 石韜的野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喜出望外第六十六章 跪着唱征服第一百二十五章 再入帝都第一百四十章 家庭會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逢(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日三驚第六十四章 親爹第三十八章 神臂弓第一百六十八章 若有不軌,儘可殺之第一百六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一百三十五章 陰影面積第二百二十章 你怎麼知道第二百八十四章 喚醒的記憶第一百六十章 酒水發佈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衣問策第七十六章 劉二狗的建議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三十八章 神臂弓第二百九十章 遠房親戚第十八章 父子對話第一百零一章 雁過拔毛第一百三十四章 烈酒佳餚第一百六十四章 Q趣用品第六十三章 石崇的命根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日三驚第五十四章 可見日月第九十七章 自作多情第十五章 風情撩人第四十三章 你要造反麼?第一百四十四章 樂土第二百三十四章 商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以德報怨第一百二十七章 虎賁中郎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妖孽所化?第二百零九章 訛人麼?第七十一章 反殺第七十一章 反殺第一百五十四章 王曠的打算第二百八十三章 鄴城來客第二百二十六章 誤打誤撞第一百七十二章 石韜的願望第六十九章 袍澤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二百三十三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五十四章 可見日月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子能頂半邊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隴西來信第二百一十二章 石韜的理由第一百三十五章 陰影面積第一百四十五章 悲催的富二代第二百八十九章 兩頭下注第一百一十三章 石老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無主之犬第九十九章 開胃菜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三十六章 以土地入股第二百九十八章 設宴第五十一章 賭博與買賣第二百七十八章 心事重重第二百八十四章 喚醒的記憶第七十三章 劉聰?第一百三十章 平地處,起驚雷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一百四十四章 樂土第二百七十六章 青衣動洛陽第二百一十章 傳家寶第五十四章 可見日月第二百二十章 你怎麼知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野望第一百零五章 寓教於樂第二百零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五章 鐵甲着銅第十二章 典醫丞第四十六章 女人果然不靠譜第二百二十九章 回報第一百四十四章 樂土第七十四章 馬首是瞻第二百零四章 劇本錯了第二百零四章 跟他們幹第一百四十九章 悲情太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二傻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籌備進行時第五十一章 賭博與買賣第二百五十八章 志同道合第二十九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一百六十九章 脫困之策第九十八章 綠珠的請求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的禮物呢第二百七十四章 挑釁第八十九章 郡守不好當第十六章 試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