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

大軍是沿着汴渠出發的,戰兵、輔兵、工匠一共萬三千人,浩浩蕩蕩,行動迅速,三日即抵浚儀。

一路走過來,滎陽、中牟二縣還算安定,但進入浚儀後,發現這裡亂糟糟的,聚集了大量流民。

老百姓不傻,依稀知道哪裡有糧食。

浚儀乃漕運重鎮,經常有漕船來往,消息傳出去之後,立刻引發了大量饑民聚集。

乞活帥陳午本來很喜歡拉丁入伍的,但這會也不敢擅自收人了,他也缺糧。

於是緊閉城門,不聞不問。

司馬越新派來的陳留太守王讃原本是范陽王司馬虓的部將,後投司馬越。他倒想賑濟災民,奈何同樣無糧。

有心像邵勳那樣攔截漕船,想了想又不敢,最後也只能聽之任之,眼不見爲淨了。

當邵勳的大軍抵達浚儀,並搭乘返程的空船下陳郡時,二人同時前來拜會。

“君侯是要南下平亂麼?”王讃是兵家子,還和苟晞一起打過汲桑,對邵勳的態度還算不錯,只聽他說道:“僕自饑民中探得,豫州諸郡國有許多流民聚居成塢,而今有些過不下去了,開始四處流竄,攻殺居民。先是小股流民,再匯合成大股,不計傷亡,猛攻猛打,頗有些堡壁被攻破,亂得不成樣子。”

“還有呢?”邵勳問道。

“有些士族帶着細軟、糧食、部曲,舉家南下。他們走後,莊客無人看管,也亂了起來。”

“多謝府君相告。”邵勳真心實意說道。

現在應該纔剛剛起了個頭,接下來幾個月應該會越來越嚴重。

世家大族南渡吳地,應該也會掀起一波高潮。

衣冠南渡,有早渡、晚渡的區別,也有主動和被迫的區別。

邵勳想起了庾家。

歷史上他們家既是早渡,又是主動南下,兩樣都沾了。

庾琛應該是在司馬熾登基後的頭一兩年就渡江了,還撈了會稽太守的職位,相當不錯了。晚個兩三年,太守是別想了,撐死了弄個縣令。

謝家的謝鯤也是一早就去投奔琅琊王司馬睿,謝裒他們可能都要晚一些了,但因爲有謝鯤打頭陣,問題不大。

與之相比,青州士族蘇氏就要晚一些,且是被迫出逃。

蘇峻在青州本有數千家手下,但因爲曹嶷相逼,最後只帶了幾百家相對核心的部衆匆匆出逃,還是乘船而走,十分狼狽——當然,他受到了琅琊王司馬睿的熱烈歡迎,在那個時候,每一個南渡北人都是十分寶貴的,至於嫌棄南渡北人,則要到後面了。

邵勳對這些南渡士人不是很感冒。

愛走就走吧,騰出土地,我也好搞一些掘士族根基的事情。

“這位便是陳將軍吧?果然英武果決,有大將之姿。”邵勳看着王讃身旁的陳午,讚道。

羊冏之站在邵勳身後,只稍稍掃了一眼,便沒再關注。

胡毋輔之則認真地看了一眼,隨後也失去了興趣。

毛邦、裴廙二人看完陳午後,又看向跟在他身後的諸多將校。

乞活軍確實夠窮!

統一的戎服都沒有,甲冑不多,器械也不夠精良,唯精神頭還算不錯。

“比不得陳侯。”陳午躬身一禮,然後說道:“我平生最敬殺胡壯士,陳侯轉戰南北,屢建功勳。野馬岡之戰,破石勒;七裡隘之戰,敗劉聰;又有自洛川挺進洛陽,於數萬匈奴之中縱橫馳騁之壯舉,讓人心中感佩。有君侯在,朝廷幸甚,中興有望矣。”

“過了。”邵勳哈哈大笑,道:“陳將軍忠肝義膽,也不遑多讓。”

乞活軍,“扶清滅洋”的西晉版本,有意思。

陳午這個人,明明手下一大堆雜胡,但說起“殺胡”依然慷慨激昂。或許,他語境中的胡指的是劉漢,而不是胡人普通百姓吧。

“不如將軍遠甚矣。”陳午慚愧道:“匈奴南下陳留,大肆擄掠,而今閭里成墟、鄉村殘破,我卻不能制,實在慚愧。”

“將軍兵少,情有可原。”邵勳鼓勵道:“此番賊衆南侵,就數濮陽、陳留戰事最爲激烈,能保得郡城不失,漕運不斷,便已是勝利。攻滅匈奴之事慢慢來,不着急。”

陳午一聽,愧疚之意稍減。

他受命鎮守浚儀,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保障漕運。如果光看這一點,他是成功的,至少南下的石勒所部沒在他這裡討得太多便宜。

樑國的王平、祁濟甚至還利用蝗災,突出奇兵,擊敗了桃豹一次,雖然後來又被他們打敗一次,但戰績也算可以了。

“匈奴退兵只是一時,陳將軍萬不能掉以輕心。”臨離開浚儀之前,邵勳又道:“萬一賊衆再來,當以守住浚儀爲要。”

“匈奴還會來?”陳午有些驚訝。

糧食都運進洛陽不少了,他們再來又有什麼用?

“劉淵將死,故匈奴退兵。”邵勳解釋道:“新君登基之後,爲了威望,或要發動戰爭。不是洛陽就是長安了,洛陽可能更大。”

陳午聞言有些憂心。

邵勳見了,暗道難道他真是個忠臣?或者只是單純地對匈奴不忿?

又隨口聊了幾句後,便登船離開了。

陳午、王讃等人站在岸邊,目送着船隊離開。

不管承不承認,陳侯如今確實是豫州乃至洛陽的中流砥柱。

即便很多人不看好他,甚至鄙視他、厭惡他,但都要捏着鼻子與他合作。

合則兩利,分則兩敗,湊合着過吧。

******

船隻順流而下,速度極快。

六月中旬,邵勳抵達了陳縣。

激昂的戰鼓聲中,上萬士兵一批批下船,在岸邊列陣。

當邵勳在親兵、僚佐們的簇擁下,出現在船艙外時,一大羣人呼啦啦彎腰行禮,高呼道:“參見君侯。”

“免禮。”邵勳下了船,攙扶起幾個人後,雙手虛擡,大聲道。

衆人慢慢直起身子,低眉垂目,恭敬侍立。

邵勳掃了一圈,發現這些人面有菜色,愁眉苦臉,一看就是窮苦人家過慣了苦日子的。

他走向一位年約四旬的中年人,問道:“君何名也?”

“李大。”中年人回道。

“春秋幾何?”

中年人有些茫然。

“君侯問你多大了。”李重在一旁“翻譯”道。

“二十八了。”

臥槽!邵勳又認認真真看了幾眼,外表有四十歲了,沒想到真實年齡才二十八!

生活催人老啊。

錦衣玉食的士人,哪怕四十了,看起來也很年輕。

養尊處優的士女,哪怕三十大幾,依然讓邵勳差點融化在她們身上。

“家裡還有人嗎?”邵勳又問道。

“只有婆娘一人了。”

“沒子嗣嗎?”

此人不語。

邵勳不問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會好起來的,日子會好起來的。”

“中年人”眼眶泛紅,似有些悲哀,又似有些憧憬。

邵勳舉步向前,站在一條鄉間小路上。

因爲這幾天有連綿不斷的小雨,小路泥濘得很。但他毫不在乎,慢悠悠地走着,目光一直落在田野中。

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啊!

南方丘陵地帶的人初來此地之時,一定會很驚詫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平整的土地,而且綿延上千裡,無有盡頭。

大平原上還水系縱橫,交通便利。經過長年的開發,水利工程衆多,灌渠四通八達。

種田,就該到這種地方種啊。

邵勳跨過水渠,來到一條田埂上。

六月上旬種下的農作物已經出苗,翠綠的一大片非常養眼。

被蝗蟲摧殘過的大地之上,能見到一點綠色,那真是讓人感動得想哭。

“都種了什麼?”邵勳蹲下身子,指着地裡冒出的嫩芽,問道。

“主要是豆子。”李重在一旁輕聲解釋道:“有什麼種什麼,九月能收就成。”

“不錯。”邵勳點頭稱讚道:“人都是怎麼安排的?”

“一戶耕二十畝,一隊十戶,十隊一營。而今已安置百二十餘營,多在陽夏、陳二縣。”李重答道:“下雪之前,定能收穫。”

“來不及種冬小麥了吧?”

“一些下種早的或許可以,晚的就不行了。另者,江南送來的多爲稻粟豆,找不到多少小麥,恐難爲也。”

“也罷。”邵勳說道:“今年事多,到年底之前,把所有能安置的流民安置好。房子、農具、役畜之類,千頭萬緒,一大堆事,確實來不及。明年開春之後,我親來此地,帶着大夥一起種粟。”

“有君侯在,百姓便有望矣。從今往後,人人稱頌,聲名遠播,無敵於天下矣。”李重鄭重一禮,道。

“哦?無敵於天下?”邵勳問道。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李重回道。

“這是孟子對梁惠王說的吧?”邵勳笑道。

挺應景的!

“百姓躬耕辛苦了。今日來此,一人加五合米,以饗國人。”邵勳又吩咐道。

唐劍很快吩咐信使去傳令。

遠遠跟在邵勳身邊的流民隊主、營正們聽了,情不自禁地低聲歡呼了起來。

邵勳轉身看向他們,道:“從今往後,爾等皆是我的國人,一榮俱榮,休慼與共。”

衆人一聽,也不知道是誰帶頭,黑壓壓一大片跪倒於地,大聲道:“拜見君侯。”

這是國人拜見國君之禮。

君臣之間是有很明確的人身依附關係的。

這些流民被安置下來,沒有“中間商”(士族、豪強),成爲陳侯邵勳的直屬陳國國人,假以時日,人心漸漸穩固之後,就是一股龐大的力量。

值此之時,即便是一郡太守,他也只能調動本郡很少一部分資源,還要與下面各個家族及其代理人(本郡官吏、將佐)打商量,討價還價。

如果能摒棄中間商,直接調動資源的話,那數目可就非常可觀了。

雖然這種沒有中間商的狀態可能持續不了太多年,早晚又會在國君與國人之間生造多個階層,降低調動資源的效率,但我也就用這幾十年,不是麼?

要加大力度,下一批漕糧到來之時,還得再攔截一下。

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908章 阻截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十三章 無題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958章 策略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八十七章 歸使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916章 議定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821章 哭秦庭?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891章 消停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零一章 三地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十一章 努力第941章 心態的轉變第二十章 密詔第六十章 談妥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來?!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權與相權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五十五章 諸項安排第七十四章 會面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816章 邊防第925章 歸正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857章 白登臺(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第917章 上郡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八十七章 歸使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氣第864章 試點第十九章 都督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二十八章 打前站第十一章 我來帶你們乞活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西晉爵位制度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六十章 勝敗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二章 軍戶第917章 上郡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