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

七月最後一天,在大索全城三日,反覆搜檢之後,邵勳在將佐們的簇擁之下進了城。

文官們還好,武將卻很不高興。

三天前的大戰,陣斬勒兵步騎七千餘,俘五千餘人,逃回城中的大概有一萬七千餘人,剩下的基本都潰散了。

石勒逃回鄴城之後,整頓敗兵,只有一萬七八千步卒可用,另有鄴人丁壯萬餘、騎兵萬人。

當晚,騎兵逃走了兩三波,走了近七千人,鄴內人心惶惶。

從白天到晚上,晉軍攻城不斷,數次突破,登上城頭。雖然都被推了回去,但攻城能上城頭,本身就意味着這座城池很危險了,況且當時出動的還是輔兵之流。

諸將圍在邵勳身邊計議時,個個興高采烈,拍着胸脯請戰,說第二天揀選精銳,定能在日落前攻克鄴城。

但局勢的發展出乎所有人意料,當晚就有人出城,或降或走,除了少許石勒部軍士外,絕大部分是新徵發的豪門僮僕。

下半夜金明門就被人打開了,讓隨徵而來的大將們非常失望,除了羊聃羊彭祖。

但或許還有機會,不是嗎?戰爭的主要部分已經過去,但並未完全結束。

石勒在鄴城以北諸郡還有三萬多步兵。

騎兵數量不多,但還是有的,況且此番鄴城大戰,石勒招來了兩萬騎左右,前後死傷絕對不會超過三千,主力猶在,只是他們可能不會再聽石勒的話了。

陳公不會給石勒重新徵召兵馬的機會。

待軍資、器械囤積完畢後,很快就會出動兵馬北上,至於這個“很快”是多快,可能是——明天?

日上三竿之時,邵勳一行人抵達了鄴宮附近。

他是自中陽門入內的。

鄴有七門,南側有三門,中陽門居中,西邊是鳳陽門,東邊是廣陽門。

北側有兩門,西邊是廄門,東邊是廣德門。

東側有一門,曰“迎春門”,也叫長春門、建春門。

西側有一門,曰“金明門”,也叫白門。

迎春門、金明門東西相對,兩門之間的大街是鄴城的東西軸線,將城分爲南北兩個部分。

南半部分除少量官署、倉庫、軍營之外,大部分是裡坊——住宅區、商業區、手工業區。

邵勳入中陽門後,行走的大街(銅駝街)兩側便是密密麻麻的裡坊。

裡坊有牆,牆上有門,牆內包圍着若干建築,居住着若干百姓。

整個鄴城,大概有三十多個裡坊,官員、百姓多居於此。

其實在北城區東北角還有個裡坊,俗稱“戚里”,即王公貴族居住的地方,富麗堂皇,非常豪華,但已毀於戰火,只剩斷壁殘垣,不好住人,故石勒帳下將佐們都沒去那裡住。

馬車轔轔而前,親兵舉着大盾左右遮護。

前後左右,甲士如雲,旌旗蔽日。

坊牆外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多爲銀槍軍士卒。

坊牆內部的街道上,也有少許屯田軍兵士警戒。

這排場、這安保規格,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和天子也差不了太多了。甚至於,天子出行前進行的“清街”,很多時候都沒這麼誇張。

馬車很快走到了銅駝街的盡頭。

這是一個十字路口,與金明門內大街(或迎春門/建春門/長春門內大街)交匯。

馬車很快停下了。

邵勳今天沒着甲,穿了件淺藍色的袍服,負手立於大街之上,仔細看着這座被他征服的北方名城。

“參見明公。”嘩啦啦一陣甲葉子作響,以李重、羊聃、王雀兒、金正四人爲首,數十員將校齊齊見禮。

他們在前,幕府文吏們在後,他站在鄴城的正中央,此情此景,真想——賦詩一首啊。

但他半天憋不出一句話來,只點了點頭,然後舉步向前。

將校們紛紛退往兩邊,然後跟在他身後。

蔡承領着親兵快走幾步,搶在前面進了司馬門。

所謂司馬門,即鄴宮南側的正門之一,門前有赤闕樓臺,乃曹操所建。

入門之前,邵勳擡頭看了看,宮牆歷經戰火,損壞嚴重,有些地方甚至傾頹了,只用木柵欄堵住。

司馬門應該也是後來修的,因爲看起來比較新。

舉步入內之後,便是所謂的鄴宮內朝了,即曹操日常處理政務的地方。

司馬門後有左右相對的院落,左邊有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少府卿寺,右邊有奉常寺、大農寺。

房屋傾頹,屢經戰火,慘不忍睹。

石勒據鄴數年,遣人重修了其中部分建築,用作官署,但並未全部修繕起來。

邵勳向左拐入了丞相府。

“君便是張孟孫?”邵勳看着立於窗下的一中年人,問道。

此人身量頗高,相貌清癯,典型的中年士人長相。

但眼睛很大,看人時頗有幾分幽深的感覺。

呵,心思深重之輩!

“趙郡張賓見過陳公。”張賓躬身一禮。

邵勳還了一禮,舉目四望。

他所在的位置叫聽事閣,乃曹操辦公的主要場所。

丞相府大體是一個四方形,東西南北牆上皆有門,其中東西二門爲常用之門。

府邸分爲前後三進。

第一進是護衛、小吏居住、辦公的地方。

第二進就是聽事閣了,其左邊有殿室,乃曹操接受百官朝見的場所,右邊是客館。

第三進是後院,亦曰“相舍”,是曹操和家眷們日常起居的地方。

丞相府剛剛經歷過大戰,殺僞遊擊將軍王陽以下千餘人。昨天清理過一番,邵勳便打算臨時住進來了,因爲這是鄴宮內不多的較爲完好的建築羣。

“坐下吧。”邵勳讓人撤去屋內的案几、坐榻,換上桌子、胡牀,然後又讓人取水煮茶。

諸將已得到命令散去。

僚佐有數人跟了進來:西閣祭酒胡毋輔之、右司馬羊忱、從事中郎柳安之、郗鑑,外加司隸校尉庾琛。

他們也好奇地打量着石勒帳下最重要的謀士。

趙郡中丘人,父張瑤爲中山太守。

先帝在位時,將太原王司馬弘改封爲中丘王,以中丘縣爲中丘國,張賓作爲趙郡地頭蛇、官二代,於是到中丘王手下當帳下督。

這是武職,他不喜歡,也不擅長。一次生病之後,更是直接被免官了,隨後便長時間在家閒居,直到石勒的出現。

這樣一個人,大晉朝太多了。家世不上不下,談不上什麼小士族,畢竟連續兩代人當官,但也談不上大士族,因爲張賓畢竟被免官了,他們家族想再往上走,難度已經陡然增加。

他投奔石勒,應該是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並非一時衝動。

這是個有自己想法的人。

“孟孫在大胡帳下,名爲長史,實領相國之重任。”邵勳指了指聽事閣,笑道:“這便是你日常理政之所吧?足見大胡之信重。”

張賓目光瞧着桌面,並不說話。

蔡承端來了茶水,邵勳招呼幕僚們以及張賓一同享用。

一時間茶水氤氳,啜飲之聲不絕。

將茶碗放下後,邵勳又看向張賓,說道:“河北之事,孟孫可有教我?”

張賓也放下了茶碗,同時心中邵勳的形象更豐富了一些:這是個直截了當的人,他不喜歡和你玩務虛的那一套,喜歡直來直去。

公允地說,這不是一個合格的玩弄權術的官僚,身上武人色彩非常濃,直接、明瞭,連客套都不想做,但又很真實。

考慮到他的出身,那麼可以理解了。

但似乎又有不同。有的底層出身的人,驟登高位之後,喜歡附庸風雅,僵硬地學習士人的處事方式,往往弄巧成拙,惹人發笑。

邵勳發跡之後,依然我行我素,沒做太多改變,可以在人羣中一眼就分辨出來,因爲他和周圍的士人格格不入,太不同了。

這是個眼光卓絕、心志堅韌、目的明確、直來直去的武人!

一瞬間,張賓已經想了很多。

“陳公若想平定河北,唯有一策。”張賓說道。

“說來聽聽。”

“將幕府徙至鄴城,以此爲基,大力經營,方有幾分成算。”

“哦?你是說我守不住河北?”

“太行八陘,多位於河北。晉陽劉琨闇弱,勢難擋匈奴。若劉聰自幷州而下,攜高屋建瓴之姿,其勢破竹。而河北地曠平遠,無險可守,必然防不勝防。陳公居河南,或令河北士人失望,難以收拾人心。縱一時依附,久而久之,必然會有人投匈奴。”

邵勳沉吟不語。

張賓這是從戰略高度來說的。

河北是平原,地勢還比並州低。而太行八陘基本都掌握在匈奴手裡,比如壺關。

想要自河北仰攻幷州,困難頗多,且容易被人下山突入後方,抄截後路。

唯一的辦法,就是以河北爲根基,以鄴城爲樞紐,下大力氣經營,將諸郡搞得鐵桶一般,人心歸附,然後纔有可能在與匈奴勢力的拉鋸中獲勝,進而反攻入表裡山河的幷州。

簡而言之,沒有幷州爲藩屏的河北勢力,都非常脆弱,柔軟的腹部直接暴露在敵人的兵鋒下,需要下大力氣經營,但你都不來河北,這能有多少經營效果?怕不是事倍功半。

但邵勳偏偏還沒法久居河北,至少現在不能。

無關其他,根基問題。

將士們來自河南,大部分官員是河南出身,他還與河南士族聯姻,關係密切,怎麼可能來河北?那樣會讓原本親密的屬下、盟友們離心,自招禍患。

他也在觀察張賓。

通過方纔那番話,他確信張賓這個人還是有點地域觀念的,他的首要投效對象是河北的諸侯。實在不行的話,纔會考慮其他人。

當然,這年頭絕大多數士人都有畛域之分,別說河南河北了,就河南內部都能依郡國不同分成幾派。

張賓是這個時代頂尖的聰明人,但他沒有脫離時代,不可避免地受到時代風氣、價值觀的影響。

“孟孫可願入我之幕?”邵勳問道。

張賓搖了搖頭。

邵勳也不勉強,哈哈一笑,道:“不知不覺已是正午,先吃飯。”

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七十章 正月第975章 暢談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二章 朝議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三十四章 預設戰場第十三章 無題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隨我東山再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940章 代理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813章 長子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飛捷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六章 棗嵩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809章 變化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936章 戰後分配(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二十八章 打前站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981章 家事第967章 新丞相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八十章 家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第902章 莽出來的戰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967章 新丞相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978章 登基(下)第801章 政務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一百十三章 送糧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922章 因果第793章 鄉情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852章 分化(上)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842章 說客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二十章 密詔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