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機構蛋糕

八月初一,卞滔在野王看到的皮料就送到了洛陽。

黑羔羊皮做什麼的?那當然是拿來做冕服的了,還是最高等級的祭祀用的冕服。

整體色調上玄下𫄸。

玄,代表着一天中陽光的升起,是一種黑中透紅的顏色。

𫄸,代表着一天中太陽的下落,是一種黃中帶紅的顏色。

自先秦時期一直流傳到現在,且還會繼續流行下去。

平日裡不常穿,但非常正式的場合,如正旦大朝會、昭告上天、祭祀家廟等,都需要穿這一身。

登基自然也包括在其中了。

而且新朝乃水德,尚黑,黑羔羊裘冕服從色調上來說也非常契合,堪稱完美。

“幸好那會天氣已經涼了下來,不然穿這身是真的熱。”邵勳摸了摸質地完美的皮料,道:“難得代公有心了。”

庾文君站在一旁,也有些欣喜。

她是爲丈夫欣喜,爲他奮鬥二十多年,終於接近頂峰而欣喜。

不過,欣喜之中,終究還是有些小情緒。

“代公是挺有孝心的。”她輕聲說道。

邵勳微微一愣,笑道:“他以父禮事我,我保他權位,如此而已。”

庾文君不置可否,面色淡然。

邵勳看得有些不太舒服,放下黑羔羊皮,囑咐少府儘快趕製後又看向妻子,欲言又止。

“好了,夫君。”看男人這個樣子,庾文君心情好了一些,挽起他的手,道:“正事要緊速去理政吧。”

邵勳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妻子,去了大將軍府。

禪讓進入後期,新朝最重要的利益分配方案也終於出爐了。

“可真不容易。”邵勳彈了彈手裡的硬黃紙,感慨道。

包括羊曼在內的幾人盡皆俯首,但心神仍留在那份黃紙上。

開國之後,王衍會繼續任丞相。

按照他們對局勢的洞悉,王夷甫可能是大梁朝第一任同時也是最後一任丞相。

他死後,丞相之職會被罷廢,取而代之是尚書、中書、門下三省主官,即尚書令、中書監、侍中。

其中,尚書令、中書監各設一員,侍中員額不定,一般是兩員,有時候會稍多一些。

羊曼是侍中,常在樑王身邊參預大事,他非常想進入那個被稱爲“政事堂”的機構,與尚書令、中書監同列,哪怕弱勢一點、地位低一點,也是了不得的榮耀,蓋因進了政事堂,可就是事實上的丞相了——因分權故,應該是丞相之一。

張賓則面色平靜。

他是從四品中書侍郎,樑王已經私下裡說過了,開國之後,他就是正三品中書監——本來這個職位是從二品的,但樑王覺得有起草詔書權力的中書省主官不宜級別太高,於是降了一級。

不過張賓無所謂了。

五年前那場大疫,他家中有親人過世,自己一度也感到身體不適。好在樑王非常重視他,不但派遣名醫診治,還將他接到了空曠的上林苑內休養,這才挺了過來。

非此,他感覺自己躲不過那場劫難。

經歷了這種生死大事,他已經看開了。

能不能更進一步不重要,作爲石勒降人,他在朝中根基淺薄,已經惹得太多人眼紅了,沒必要太過積極。

樑王給官,他就接過來。不給,也不會失望,如此而已。

吏部尚書樑芬則老神在在地坐着。

他應該也會動一動了,但不會奢望尚書令那個位置。

不是沒有希望,希望肯定是有的,但競爭十分激烈,西州這個基本盤到底能不能撐起尚書令這個丞相之下第一人,他心裡有數。

要知道,作爲三省之中凌駕於其他二省的部門,尚書令可是正二品,總攬六曹尚書事,幾乎可以算是“小丞相”。

上個月一度有傳聞:“樑王欲罷廢尚書令,不置此職,但以僕射爲之。”

現在看來,這只是個謠言,尚書令還會繼續存在。

尚書令之下,如果不分置左右僕射,那就只有一個“尚書僕射”。

樑芬很清楚,尚書僕射或尚書左僕射將是他的位置,因爲樑王需要拉攏西州士人、豪族。

朝堂政治,就是這麼回事啊,無盡的算計、平衡。

有的人,能力很強,但因爲種種原因,難以身居高位,被迫把機會讓給別人。

有的人,能力一般,但機緣巧合之下,高官就會落到你頭上,想不要都不行天子還會生氣。

“孤設樞密院、教練院、供軍院之事,外間可有物議。”邵勳放下黃紙,起身踱步,看着門外湛藍的天空,問道。

“並無議論,時人或不太瞭解此三院。”侍中羊曼回道。

“沒有就好。募兵大行其道,就得有管募兵之衙署。”邵勳說道:“國朝始置門下省,初時亦有非議。些許流言,隨他去好了。以中領軍、中護軍領國中精銳,幾無制衡,委實兒戲。”

樞密院、教練院、供軍院這種衙門,歷史上首現於中唐藩鎮割據時期。

長安朝廷置樞密院,德宗後由中官領之,一般還兼任其他職務,如十軍十二衛觀軍容使等,如果不兼任,那就是個跛腳樞密使,在太監武人集團中排序較低。

樞密院只掌禁軍調動。

教練院,顧名思義,訓練部門。

供軍院則是後勤部門。

後兩者多現於藩鎮,他們沒樞密院,但有一個低階平替機構:都虞候司。

諸衙將如果不出徵,在都虞候司打卡上班,沒法接觸軍隊,也沒法管日常訓練和後勤財政,只負責領兵作戰,即兵將分離。

北宋就是學的這個。

但這種方式並不能完全阻止叛亂,因爲制度是夠嚴密了,但缺少了一個關節環節:風氣。

在滿腦子都是造反思想的人眼裡,這種制度無法束縛他們。

在造反累了,不想折騰了,或者滿腦子忠君愛國的人眼裡,這種制度就是有用的。

制度和風氣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還好,如今的風氣還是很不錯的。

即便歷史上的南北朝,造反風氣和思想都沒晚唐衙兵大爺們那麼離譜。南北朝造反,更多是制度上的問題,風氣其實還可以。

樞密院、教練院、供軍院主官曰“監”,各一員,副手曰“少監”,各兩員。

此三院主官分別是陳有根、裴廓、糜晃。

陳有根負責調發兵馬,沒有他,任何人無法調動禁軍。

裴廓負責禁軍訓練,他能力一般,但照本宣科就行,銀槍等軍的訓練、考覈模式已經非常成熟。

糜晃負責禁軍的錢糧、器械及其他後勤事務。

三個人互相制衡,而禁軍各營又都是邵勳的門生在統帶,如此可保無虞——當然,就他的威望來說,哪怕重設中領軍也沒人敢反,但總得爲兒孫考慮,不是麼?

“府兵八衛、禁軍三院由天子直轄。”邵勳轉過身來,看着衆人,說道:“以後禁軍三院可能會改歸五兵曹,但這會還是由我帶着。至於五兵曹這個稱呼——”

說到這裡,他看向張賓,問道:“要不要改?”

張賓拱了拱手,道:“大王,五兵尚書乃沿襲魏晉舊制,轄中、外、騎、別、都五曹。”

“中兵曹掌畿內兵馬之事,外兵曹掌畿外兵馬之事,騎兵曹掌騎軍別兵曹掌諸胡之兵,都兵曹掌都內兵馬。”

“新朝軍制,禁軍屯於都外、畿內,然有樞密院調發,與中兵曹重複。”

“宿衛兵來自天下軍府,屯於宮城內外,與都兵曹相斥。”

“騎軍同樣有禁軍三院。”

“唯外兵曹、別兵曹尚有可用之處。僕以爲,不如合爲兵部。五兵尚書改稱兵部尚書。”

“此尚書掌諸胡兵、世兵、鎮兵以及少府、衛尉、太僕轄下之兵籍、車馬、器械、儀仗、輿圖、驛傳。”

“徵兵之事、武官遷轉亦歸其管轄。”

邵勳聽完,思慮許久,緩緩點了點頭。

自曹魏以來,其實一直在進行制度改革,用時髦點的話說就是生產力不一樣了,社會風貌也不一樣了。

甚至就連司馬晉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制度革新。

大梁朝既有舊時代的殘留,又出現了很多新事物,不制度創新肯定是不行的。

開國之後,還得繼續觀察,繼續改。

世間無不易之制、不變之法,改革從來都是進行時,而不是奢望着一勞永逸。

“大王,僕以爲府兵、禁兵武官遷轉乃至勳官評定之事,亦需由兵部掌管。”吏部尚書樑芬說道。

邵勳沉吟片刻,道:“此事容後再議。”

“是。”樑芬應道。

邵勳再想了想,以政事堂領三省六部,此爲文臣框架,基本定下來了。

以府兵八衛、禁軍三院、尚書兵部管理天下兵馬,此爲武臣框架,也定下來了。

其餘諸寺、監、府,都沒這麼重要。

其中很多部門早在魏晉三省諸部製出現前就存在了,即最早的九卿。

三省成爲實權機構後,九寺職權被大大削減,同時也與其有業務重迭的嫌疑。

但九寺爲何一直不撤銷呢?因爲可以和尚書省轄下各個部門(六部)形成制約,不讓一家獨大。

比如尚書六部中的度支曹管財政支出。但在實物佔財政收入大頭的年代,收上來的糧食又由司農寺管理,因爲這個部門負責倉儲事務。

這其中既有新舊轉換時期機構重迭混亂的因素,也有互相制衡的原因,很複雜。

邵勳以後還會改革尚書省下轄的殿中、度支、左民、田、五兵、吏六部。

這與他後世熟悉的禮、戶、刑、吏、兵、工六部不太一樣,更不習慣。

像左民曹就是戶部、工部的集合體,聽起來很奇怪,但你一想營建需要徵發百姓就知道了,戶部、工部合體並不奇怪,蓋因左民曹本身就需要營建工程。

而且左民曹沒有收稅的權力,收稅權在地方郡縣,度支中郎將負責轉運,司農寺負責儲存管理,度支曹負責開銷支出。

邵勳不能忍受以前雜亂的制度,但他更清醒,知道不能盲目向後世制度靠攏,得甄別。

而在當前,還是鎮之以靜爲妙。

九寺之中,他只直接干涉了三個部門的官員任免,即衛尉寺、宗正寺、大理寺。

宗正卿由舅舅劉善擔任。

大理寺取代廷尉,由三弟邵璠出任大理卿。

原衛尉卿陳眕擬任尚書右僕射,新衛尉卿則是平陽城門校尉荊成。

一系列的任免名單,會有人“奉旨泄密”,慢慢流傳出去。

邵勳會慢慢觀察文武各個派系官員的反應,可能還會微作調整。

徹底定下來後,就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八月初一,天使復至,獻上了第三份禪讓詔書。

邵勳以“食晉祿多年,實不忍毀掉司馬氏基業”爲由,第三次拒絕。

這也是最後一次拒絕了。

下一次,他就會在衆人的泣血勸說下,勉爲其難答應當皇帝了。

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五十六章 大婦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834章 衝鋒!第941章 心態的轉變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九十九章 辦公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十二章 義務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842章 說客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960章 新官上任(上)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十章 亂兵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一百章 硤石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陽王(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富貴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八十章 俸祿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古代屠城第一百八十章 “滾”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四十六章 河內與河北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三十五章 搗巢(上)第914章 乖巧第896章 動員(下)第八十六章 風平浪靜(下)第908章 阻截第一百九十三章 贖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四十六章 河內與河北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二十二章 行蹤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六十章 出發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一百十八章 事已至此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二十章 密詔第893章 財政(下)第七章 陰結少年第十五章 授旗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三章 潘園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二章 朝議第916章 議定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九十六章 會玩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三十七章 平昌樓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五章 學生第854章 貴種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942章 談心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一百零三章 大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