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殺四方

墨玉書院裡,蕭佩欽很鬱悶。

以自己堂堂三品中的才華,參加這所謂的“論學”便如同用牛刀殺雞一般——而且還是隻小母雞。但眼前名不見經傳的“唐海”卻讓他束手束腳,從頭到尾被死死的壓制住。自己生平最爲耀眼的功名,反而成了對方針對自己的利器。

蕭佩欽額頭上微微見汗,強笑道:“唐夫子此言差矣。在下以爲,在朝堂鞠躬盡瘁是爲國,在書院教書育人亦是爲國,沒有任何區別。況且入仕只是舉一人之力,在書院教書則是將更多學子培養成才,集衆人之力立國安邦,其意義不遠遠大於個人麼?”

李墨玉捻鬚微笑,心道這三品中正郎已然被藍海棠牽着鼻子走,失了先機,這對墨玉書院來說是一個好兆頭。

整個墨玉書院之中除了藍青竹以外,只有他一人知道藍海棠的真實身份。想到她“小諸葛”的美名,據說連素以才智聞名的六王爺都對她讚賞有加,如今看來,盛名之下果然無虛士。

“照蕭夫子的說法,那滿堂文武胸懷天下,豈不都應退位讓賢,以培育棟樑爲己任,給國家輸送人才了?”藍海棠笑道。

“非也,非也。”蕭佩欽搖頭晃腦,肥碩的臉盤凝結着一絲緊張。“真正有才學之人,自當在其位謀其政,否則人人謙而不入朝堂,這泱泱大國誰來駕馭?”

“蕭夫子說的好。真正一心爲國的大能,無不是將其一生奉獻給國家,文則提筆安天下,武則上馬定乾坤,直至心有餘而力不足感嘆時光不饒人之時,方纔舉薦賢能取而代之。哪怕是垂垂老去,也能發揮餘熱,將自己畢生心血或匯聚成冊,或開堂授業,此乃真英雄也。”藍海棠說着,伸手一指首座上的李墨玉:“就好比我們院長,一生報效朝廷,老來繼續育人,真才叫真正的鞠躬盡瘁。”

李墨玉帶着笑意連連擺手。

以他爲例子,確實是最爲恰當的,在座的沒有一個人能說一個不字。蕭佩欽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他就算再自負,也不敢說自己比原來的大學士還要厲害。

藍海棠繼續道:“反觀蕭夫子,你年紀輕輕,卻以不諳官道爲由避世,空負了自己一身所學。須知做官難,做一個好官更難,古來功成名就的將相無不是經歷了無數苦難,但他們心懷國家,所以再苦再累也選擇勇敢的面對困境,而非放縱自己以山水爲樂。當然,在下並非說做夫子不好,只是蕭夫子你十載寒窗苦讀,極少入世,加之官途不順,心有不暢,如何能指導學子做一個好官呢?”

蕭佩欽論述的重點是“教”,着重指出了夫子教授課業的重要性。而藍海棠則用他的矛攻他的盾,暗諷他自己首先不是一個好官,並且官途不順便只知道逃避,和他的“胸懷大志”論大大相悖,尚未用到自己所學便已讓他自亂陣腳。

蕭佩欽吞了口口水,覺得嘴巴發苦,暗道這個唐海好生厲害。道:“人生苦短,孰能無過?在下如今一心求過,以己之過評述官場得失,也好讓學子們少走彎路,此乃“教”的好處。若是放任學生自己去思去悟,誰能保證學生們不會因我的經歷而對仕途心生牴觸,甚至心灰意冷呢?”

“若是全然靠學生,還要我們夫子做什麼?引其思爲主,教而從輔,是爲夫子之道。”藍海棠說道,“蕭夫子,不知《詩經.秦風.無衣》你可曾記得?”

能躋身中正,對《四書》、《五經》自是爛熟於胸,蕭佩欽想也不想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藍海棠道:“蕭兄學究四海,乃是我輩的楷模。這首《無衣》便是一份言辭慷慨、情緒激昂的請戰書。然而沒有經歷血與火的洗禮,任憑夫子如何教授,學生也無法從字裡行間讀懂那種爲國捐軀戰死沙場的情懷。唯有到過戰場,才能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的是何其不易。”

“有些東西的確需要親身經歷方能感悟。”蕭佩欽認同道,“但是若凡事事必躬親,卻又是天方夜譚。天下萬法博大精深,聖人深得其一而聞達於天下。唐夫子的意思,難道要學生親自上戰場才能學會思麼?若是性命都丟了,又如何報效朝廷呢?”

“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此乃千古不變的道理。而我大唐如今文盛武衰,衆人皆知文采風流乃是入仕的捷徑,卻忘記了何爲爲官的根本,不懂得思考國之未來、民之所向,說來有些悲哀。”藍海棠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想起了唐安那副可惡模樣,幽幽一嘆道:在下前些日子遇到一位才子,他作了一首詩說道:汴京暖風醉文人,筆墨風流入仕門。對酒當歌常作樂,不思沙場英雄魂。蕭兄可曾聽過?”

在場衆人多是地字乙班的學生,聽聞夫子拿唐安的事來做文章,頓時大感興趣。

蕭佩欽皺眉思索一陣,道:“這位才子的文采,在下十分佩服。不過在下孤陋寡聞,卻是沒聽說過。”

想不到連堂堂三品中正都贊這首詩做得好,要是讓那個傢伙聽到,不知道又該如何炫耀了。腦海中勾勒出那個傢伙想要故作謙虛卻是滿臉得意的模樣,藍海棠淡淡一笑,道:“這首詩是誰做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大多數人忘記了思考,更沒有了方向和出路。孔聖人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然而思從何來?只從書本上看到一些大道理而不去實踐,譬如說司掌農業的人不懂農時務耕,天災人禍是強加賦稅,搞得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那便是真正的禍國殃民了。說到底,多少寒窗苦讀的學子知道爲官的意義?僅僅是爲了擺脫貧窮的命運麼?這些衣食無憂的學子們不經歷紅塵,不懂得百姓所需,而憑一己所想而妄定國策,或是爲了自身利益而置百姓於不顧,那即便滿腹經綸又有什麼意義?入世看人生百態而後動,此乃真正的‘思’,也唯有如此才能於國有益,卻並不是僅憑夫子教授便能學會的道理。”

這番話一處,不止是墨玉書院的人讚賞,連城南書院的人也大爲歎服。

藍海棠意指世間衆人被權利矇蔽了頭腦,爲官的本質已從爲民請願而向爭名逐利傾斜,卻不懂得思考爲官的意義所在,間接指出唯有經歷世事且善思者方能成其大道。

深想一層,這番話雖然說的是學生,可又何嘗不是對天下一心求官的人說的呢?這番對‘思’的感悟,在意義和境界上遠高於一心只想爭勝論學大會的蕭佩欽,託物言志,實在是妙到毫巔。

蕭佩欽半晌說不出話來,沉默了一會,終於拱拱手,苦笑道:“妄蕭某還以爲自己滿腹文章,自詡能爲莘莘學子指引方向,今日聽聞唐夫子一席話,卻如同醍醐灌頂,頓時澆醒了我這夢中人。唐夫子高屋建瓴,蕭某大大的不如。”

“噢!”

見蕭佩欽認輸,堂下的地字乙班的學生頓時忘情的歡呼起來,羣情振奮,那場面簡直比自己考取了功名還要熱烈。

這樣的結果學生們萬萬沒想到,墨玉書院的夫子們更加想不到。這蕭佩欽乃是堂堂三品中正,見識文采均深不可測,可是藍海棠從頭到尾一直將控制着節奏,先是借力打力,讓蕭佩欽落得下風,又曉之以理,接《詩經》典故來引入自己的觀點,說的有理有據,不僅辯證了自己的論點,更是上升到國家民生的角度,讓身爲對手的蕭佩欽也大爲讚賞,自愧不如。

學生們慶祝着,歡呼着,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名不見經傳的夫子,竟然比堂堂談話都要厲害。

唯有藍海棠一臉淡然,對蕭佩欽拱了拱手。心裡卻默默唸叨着:唐安啊唐安,讓我怎麼說你好呢?想不到就連我勝這三品中正郎,都是靠你的啓發。咱們倆到底你是夫子還是我是夫子呢?

第478章 攻與守,情與仇第257章 智奪金陽參第75章 一月之期第138章 小老虎發威第2章 青蓮晚舟,美人悠悠第422章 救兵第415章 未雨綢繆(上)第671章 最體面的死法第693章 山窮水盡第539章 大唐太平日,相思淚兩行第37章 訓將軍(下)第307章 珍珠原是情人淚第60章 程雲鶴的警告第304章 飛天門徒VS西域四鬼(2)第412章 心理博弈第68章 唐安VS陳躍然(三)第259章 破局第109章 唐安智鬥黑衣人第537章 三刀換命,三言斷情(中)第359章 絕處求生第352章 先死後生第479章 讓你痛苦第217章 公子弄弦第167章 鉅變第692章 大唐之舞第526章 看見陽光第199章 與美共舞第621章 仙子的愛第34章 見柳傾歌的條件第165章 鬥詩第109章 唐安智鬥黑衣人第653章 白鳳第261章 興師問罪第167章 鉅變第651章 覲見齊王第44章 霸王三招(下)第58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338章 謝謝你,我恨你第350章 “情義無雙”唐大人第19章 墨玉書院第5章 這個殺手胸好大第367章 或許也會恨第40章 傾歌傾城第49章 提 親第103章 汪洋彩虹第455章 冷夜風中刀(下)第485章 崩潰邊緣第536章 三刀換命,三言斷情(上)第702章 化身爲魔,永墜地獄第232章 皇上的“恩寵”第161章 誰是第一第31章 目標——金花秋葉第77章 對不起,謝謝你第490章 破城危機第445章 大小姐失蹤了第550章 四個女人(八)第405章 真的抱住了第369章 蘇媚兒病了第67章 唐安VS陳躍然(二)第470章 四方勸聖第186章 泡她第606章 國公駕到第583章 自由,愛情,孔雀第300章 行動開始第202章 拿下賀家第392章 你是我的毒藥第616章 夜雨瀟瀟救美時第633章 傳人救傳人第311章 八方聯動第229章 第二關第219章 奉旨“泡仙子”?第527章 不必永沉地獄第449章 飛天門主的身份第74章 爲你一舞第34章 見柳傾歌的條件第135章 絕色誘惑第345章 佔着佔着就習慣了第109章 唐安智鬥黑衣人第466章 鋃鐺入獄第348章 抓你當俘虜第684章 昏君第564章 線索如斷線,危機隱迷霧第307章 珍珠原是情人淚第330章 驅狼吞虎第32章 三樣禮物第584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第311章 八方聯動第345章 佔着佔着就習慣了第25章 你們喝稀飯,老子啃雞腿第376章 借獅博虎第114章 心理大師第54章 豪賭(下)第417章 冬雪,冬血第698章 兩個人的戰爭第498章 棄卒第681章 玩得更大一點第448章 戰事危急第482章 攻城第170章 剝繭抽絲第270章 大勝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