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將心比心

bookmark

她從來不高估自己,即使現在的她在十里八村的地位已經不低,但她也不認爲自己可以改變什麼。只是,面對這樣一種場面,不把她心裡的話說出來,她如鯁在喉。而說出來會不會有用,能有多大作用?她不知道,也不需要去考慮,她不是什麼聖人聖女,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求一個無愧於心,這就夠了。

因此阮雲絲的眼神就緩緩從幾個婦人的臉上掠過,聲調平緩而淡然的道:“但是,我們都知道一顆老鼠屎壞了滿鍋湯的道理,無論是什麼地方,都難免要出幾匹害羣之馬,便是我們自己身邊周圍,難道就都是好人嗎?就沒有自私貪婪蠻不講理偷雞摸狗地痞無賴之輩?我還記得,當日我來到小王村時,鄉親們給我的那些無私幫助,那時候我一個弱女子,赤手空拳,什麼都沒有,但是大家對我那麼好,沒有人看不起我,更沒人會故意來辱罵我,給我難堪,大家對我的恩情,我這一輩子都記着。”

這些婦人有大部分都是小王村的,只因爲這流花河距離小王村很近,此時聽見阮雲絲這樣說,有幾個婦人便連忙謙虛了幾句,那之前盛氣凌人的婦人也咳了一聲,滿不在乎道:“阮家妹子怎麼能和這些外族人相比?她們算什麼東西……”

她不等說完,便聽阮雲絲正色道:“沒什麼兩樣,若一定說我和她們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我最起碼還有個國家可以依靠。我吃不上飯的時候,還可以沿街乞討,獲得許多人的同情心,甚至官衙和富戶們還會定期放糧。而她們呢?她們連國家都沒了。九死一生地逃出來,從此後便只是無根浮萍,只能在天地間飄零來去。皇上仁慈。我大吳也一向都是禮儀之邦,之所以給他們官憑路引,允許他們在大吳建立戶籍,不也是因爲不忍眼睜睜看着他們只能往死路上走嗎?她們不是北邊韃子,和我中原彼此寇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一直在自己那個小國家裡,也是靠自己的雙手勞作着。賺一份養家餬口的錢。安安靜靜得守着那個國那個家。但是一夕之間,國沒了,家散了,攜老扶幼的只能一路逃亡,忍恥去別的國家討生活。各位姐姐其實都是心地仁慈的人。將心比心,若我們也如同她們一樣的境地,那時又該如何說?”

這番話說完,那兩個外族婦人已經痛哭起來,其中那個年輕的更是蹲在地上,將臉埋進膝蓋中放聲大哭。幾個婦人看她們哭的悽慘,再按照阮雲絲說的話將心比心想一想,心中原先那些排斥就淡了許多。

卻聽之前婦人又嘟囔道:“這都是命,命中註定我們是吳國人。誰讓她們不是呢?就有什麼下場,也不過是活該罷了。”

王氏冷笑道:“辛嫂子,可不能把這話說滿了。大吳國難道就沒有不幸的人了?若都像你說的,出身也好,生活也好,這都是命。命好的就該心安理得榮華富貴,命歹的就要自認倒黴活該。那往年那些遭災的地方,是不是朝廷也不用發賑濟了?誰讓你住在容易遭災的地方兒呢?活該啊。哪一家若是遭了難,別人也不用幫忙了,你是命中註定的,誰管你啊?若真照這麼說,這世間哪裡還有一絲人情味兒了?”

一席話說得那婦人滿臉通紅,她之前丈夫重病,家裡眼看天就要塌了時,就是村裡人幫襯着湊了錢,給她丈夫治了病,那一年家裡沒種糧食,也是靠鄉親們賙濟,才挺了過來。這還是她嘴頭厲害不肯饒人呢,結果真遭了難,鄉鄰們也沒冷眼旁觀。因此這會兒就讓王氏說的啞口無言。

眼看沒人再說話,小王村裡的一個婦人於氏便笑道:“行了行了,叫我說,到底還是人家阮姑娘看事情明白,讓她這一說,可不是這個道理呢?大家也知道,阮姑娘這人就是心腸好,不然去各處問問,哪一家沒白用過人家的布?什麼時候還和你們計較過價錢?聽說這一次賽龍舟的彩頭,保長們湊錢沒買足,還是人家阮姑娘拿出了十匹織錦,那可是錦緞啊,我昨兒去李嫂子家,正看見堆在炕上兩匹,那個顏色那個花樣兒,就別提多漂亮了……”

讓這於氏一說,大家果然就將注意力都放在了阮雲絲身上,也沒人再去爲難那兩個婦人了。於是她們也站起身來,畏畏縮縮的走到一邊去採葦葉子,一邊豎起耳朵聽阮雲絲和衆人說話。

阮雲絲和芸娘原本是出來瞧熱鬧的,卻不料半途竟然又來採葦葉,因此也沒帶什麼筐簍,於是就把葦葉子都放在王氏筐裡,衆人說笑了一陣,其他人採了葦葉子後都走了,就只剩下她們三人,眼看筐裡的葦葉子都滿了,再採下去王氏恐怕也背不動,而且包糉子用是足夠的,於是幾個人也都出了葦塘,準備回小王村。

正走着,忽聽身後腳步聲響,接着就見先前兩個婦人奔了過來,對阮雲絲躬身道:“剛剛真是多謝姑娘給我們解圍,您說的那番話,從我們逃亡至今,就沒聽見人說過,聽在我們心裡,像太陽一樣暖。”

阮雲絲忙道:“我也沒做什麼,只不過是說了幾句心裡話而已,千萬不要多禮,你們……哦,是叫傣依族吧?我看你們身上的衣服花紋都十分精美,只是有些舊了,可見這一路逃亡,你們也是很辛苦的。”

年輕的婦人看來要健談些,便點頭道:“是,我們是傣依族人,我叫黃鶯,她叫樓蘭。我們國家很小,人口也不多,我們那裡地不多,大部分也是靠養羊擠奶剪毛紡織過活,所以繡工紡織可是我們那裡的女人最擅長的,姑娘若喜歡,來日我也給姑娘做一件衣裳……”不等說完,忽見阮雲絲身上穿着的是漂亮錦緞,她的臉不由一下子紅了,小聲道:“大吳國地大物博,真正的織染也不是我們可以比擬的,姑娘身上這衣服,我們那裡可織不出來,只能繡出來。”

原來阮雲絲今日身上恰好就是穿着前年蘇名溪送她的那妝花錦,自然華麗。聽見黃鶯這樣說,她連忙也謙虛了幾句,恰好走到岔路處,黃鶯她們的族人如今卻是在小王村南面幾裡的地方建了個簡陋村落,因此幾人便分別了。

回去路上,王氏便感嘆道:“到底還是阮家妹子,天生的古道熱腸。其實也有一些鄉親們對這些傣依族人都抱着同情態度,唉!就像你說的,若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背井離鄉啊?只恨那些心裡貪婪的,只盼着撿人家的便宜,連良心都被狗吃了去。”

阮雲絲有些疑惑地道:“之前芸娘說縣太爺不希望他們在這裡定居,曾經出言趕人,但是沒成功,所以現在鄉親們對待他們的態度都很差,就是希望能幫縣太爺解決這個麻煩,怎麼這種情況下,還會有人同情他們嗎?”

王氏笑道:“這什麼話就是不能傳開來,不然傳着傳着就變了樣兒。其實縣太爺之前不是特意來趕那些人走的,只是他下鄉巡視春耕的時候,看見了這批人和他們開墾的田地,當時就感嘆了一句說這些人是個麻煩,希望他們可以好好安頓下來,不要鬧得十里八鄉雞犬不寧。當時十幾位保長都在,你王大哥也恰巧過去送獵物,親耳聽見的。不過就是這一句話,之後大概就有些人因爲那些田動了心思,這纔出了後面的風聲,以及今日這樣的事情。”

芸娘在一旁忍不住道:“原來竟是如此嗎?若是這樣說,那些人可就太缺德了,爲了人家的幾百畝田,就把上千人的死活都不顧了。真真是雲絲妹妹說的沒有錯,這人啊,就怕有貪心,一旦貪心過頭了,什麼缺德事兒都能做出來。”

阮雲絲點了點頭,嘆氣道:“鄉人淳樸,想來有貪心的還是少數,只要不是縣太爺表明態度要驅趕他們走,稍微想點辦法,大概還是可以幫一幫他們的。說到底,那幾百畝田是人家開墾出來的,這麼多日子來,各村裡也沒有發生什麼狗屁倒竈的事情,那些傣依族人既然能安守本分,勤勞肯幹,就給他們一條生路又如何?”

王氏笑道:“可不就是這麼說的。只是這些人一點兒也不懂中原這邊兒的規矩。別的不說,咱們這些村子裡的保長里正,那雖然不是什麼有頭臉的大人物,但好歹也是有點兒面子的。那些傣依族人只要稍微懂點規矩,把這些人打點好了,他們也就不至於弄到如今這個地步了。”

阮雲絲笑道:“可不是?剛剛辛家嫂子別的話都不一定對,只是卻有一句話是不錯的,那便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何況傣依族人可不是強龍,但保長里正們卻是正宗的地頭蛇了。他們不給人家面子,人家下不來,能搭理他們嗎?”

王氏和芸娘都笑起來,點頭道:“這話一點兒也沒錯,哈哈哈,正宗的地頭蛇,這詞極妙……”

第241章 牽掛第338章 奈何情鍾第231章 不想相遇偏相遇第215章 來自忠信侯府的請帖第36章 染料第75章 流錦染廠第331章 水落石出第20章 道謝第14章 虷病第295章 理解第221章 心有所屬第7章 新生活第94章 招攬第148章 行藏第89章 碧秋第277章 被趕鴨子上架的小王爺第153章 咱們不怕惡勢力第28章 幫忙第四十八 掌報信第153章 咱們不怕惡勢力第232章 心中的紅薔薇第4章 本錢第310章 疑惑第207章 國公府的反應第248章 決心第43章 賣布(上)第289章 看錦第272章 陳詞第101章 母性第249章 求娶第316章 人命第88章 禮尚往來第127章 小綠的真正身份第107章 任性的小綠第84章 深藏功與名第223章 見“世面”第340章 提親第120章 女工第331章 水落石出第140章 決裂危機第78章 軍糧第280章 馬到成功第329章 迷霧第315章 下鄉(下)第29章 潑婦第17章 買賣第287章 自憐第283章 未來農業家的心事第282章 婚前最後一面第9章 收留第109章 蠻不講理第206章 打劫第154章 阮姑姑,做我後孃好不好?第135章 包在我身上第145章 小白的心機第317章 離奇第52章 人手問題解決第147章 請旨下江南第40章 色狼第307章 巴豆第122章 路遇第56章 好好活着第59章 明志第261章 棉花出現第223章 見“世面”第170章 司馬昭之心第21章 年貨第36章 染料第83章 交差第233章 情緣自淺深第167章 身份暴露第277章 被趕鴨子上架的小王爺第42章 染布第202章 各有打算第277章 被趕鴨子上架的小王爺第319章 進香第113章 詞鋒誰能擋第245章 警告第310章 疑惑第209章 謀劃第102章 動工第286章 體諒第29章 潑婦第109章 蠻不講理第339章 日子第340章 提親第114章 感謝第171章 印花機第96章 燈市巧遇第114章 感謝第295章 理解第117章 生死攸關第29章 潑婦第255章 阮雲絲的價值第222章 七姑娘的鬱悶第240章 情義兩心知第311章 心亂如麻第196章 兄妹齊心第318章 回憶第215章 來自忠信侯府的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