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

世家名族的概念,比起宗族豪強簡單多了。

相比於宗族豪強依靠田地和人丁爲基礎積累實力,世家名族往往是因爲家族出了顯赫的人物,具有相當的權勢或者名望,從而獲得田地和人丁。

就好比江東孫氏,以前家業是很小的,家族擁有的錢糧土地不過相當於縣級的中等豪強。開始做官的時候,孫堅不過是本縣的一個無品無秩的不入流小吏。不過起點的高低並不影響孫堅這頭江東猛虎的騰飛。在少年的時候,孫堅便因爲擊退海盜揚名本郡,於是開始升職,不過這個時候仍是做代理的職務。

每一個王朝氣數將盡的時候,各種各樣的起義便層出不窮。事實上在黃巾之亂之前,東漢朝廷已經爆發了相當多的暴動起義。不過規模和影響力都不過侷限郡縣一級而已。江東也有民亂,於是孫堅的機會又來了。趁着江東“匪患”嚴重,孫堅趁機招攏兵馬,憑藉着自己過人的勇略打出了更大的名氣。

在平定江東“匪患”中大放異彩的孫堅之後開始正式任職。但此時,孫堅擔任的不過仍是縣丞這等低末官職。在這個已經十分講究背景出身的東漢末年,我們在這裡便可以清楚看到,孫堅的家族並不是真的江東豪族,不過是一般的豪強而已。

真正讓孫堅的江東猛虎之名揚名天下的還是規模無比宏大,影響無比深遠的黃巾起義!

毫無疑問,黃巾之亂成就了無數的亂世豪雄,諸如董卓、袁紹、曹操、劉備、陶謙、袁術、劉表等等,可以說後來三國舞臺的諸多主角,都起身於這股大浪潮中。而孫堅,也恰恰是這些豪雄中的一員。

轉戰四方的孫堅得到了與他自身戰功相匹配的獎勵——長沙太守的職位。之後孫堅發展的勢頭更是迅猛,在幫助袁術拿下天下第一大郡的南陽之後,四世三公老袁家還敬給孫堅破虜將軍的稱號、以及豫州刺史的職位!

在之後的討董之戰中,孫堅作爲關東聯軍的先鋒,立下了實屬第一的赫赫戰功。雖然討董之戰後,孫堅不得不依附袁術,但這個時候,孫氏家族因爲孫堅的強勢表現,已經有了一定的聲望,跨入了名族行列。

雖然在這之後,孫堅因爲過度自負而中了荊州劉表誘敵之計,命喪硯山。但是孫堅打下來的名氣卻是還在,這些赫赫聲名最後也極大幫助了孫策,能夠順利一統江東。

時至今日,孫氏作爲江東的統治者,也是天下數的上號的名族。

再說說天下第一世家大族老袁家。對於四世三公的老袁家我們就不用去細細分析了。總之我們只要知道,老袁家最早不過是世代出仕的普通士族,一直等到袁紹高祖父一代,開始連續四代出三公級別的人物。不算這四代之前,就這四代袁家便積累了百年的聲望,於是今天便可以毫不自誇稱一句:“門人遍佈天下”。

這便是世族,世代出赫赫人物的家族。

自文化教育產生以來,總是匱乏和不公平的。在現代,鄉村和城市、城市和大城市的教育往往差距以十年爲計算。在古代,這種不公平更多體現在不同階層的資源分配上。

在官本位與官辦教育一直佔主導的古代社會,諸如地方豪強大族依靠財力和關係可以將子弟送往太學這些頂級的官辦學府,這本就對寒門士子不公平。但是對於那些掌控權柄的執牛耳者來說,令家族子弟進入其中不過一句話的事情,甚至很多時候是理所應當很自然的事情。

這種對於優質教育資源的近乎壟斷行爲,加上本身還可以提供好的條件和環境,官僚士族培養下一代很容易。第一代當官,下一代念好了書有好出身和父輩的蔭庇,繼續當官。第三代第四代也繼續這個循環。教育上的壟斷連續性加上家族的傳承性,便形成了的世家士族階層。

擁有了權勢,對於世家名族來說錢財土地什麼的根本就不是事兒。擁有了捐奉的土地,豢養了效忠效力的門客,世家士族的勢力便完全組建起來了。因爲不同與先積累土地人丁的地主豪強,所以說世家名族的發家史是自上而下式的。

現在,我們再說回荊州本土兩大階層的鬥爭問題。

諸如蔡家、蒯家,都是出過執掌權柄的顯赫人物的家族,屬於荊襄名族,而且是整個荊襄士族世家的代表。而張羨,則完全代表的是荊州的宗族豪強階層。

雖然同屬統治階級,但是世家名族和宗族豪強並不是總能尿到一個壺裡。我們知道,在封建時代,有兩樣東西是最重要的。其一,是權力,其二,是土地!

在這裡權勢可以被理解爲上層建築,是政治性的東西。而土地代表了經濟基礎,是經濟性的東西。世家士族把控了主要的權勢,但是宗族豪強把控了主要的土地。一個代表的是社會體系的核心,而另一個代表的是社會的基礎,這兩者處於一種相對的關係。

說複雜了,這是一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轉化的問題。說簡單了,就是兩者相輔相成而又相互鬥爭的問題。

從兩者相互平衡的角度出發,世家名族處於上端,握有權力的他們需要來自經濟基礎的支撐。宗族豪強處於統治階級的下端,擁有社會大多數財富的他們需要政治和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行,需要權力提供必要的庇護。

但是不論世家名族還是宗族豪強,很重要的一點,他們都是人,都是以人爲主體和單位的。而人,恰恰是一種既有慾望而又自私的人。

於是很多時候,手裡握着權力的世家名族想要直接掌控財富,享有直接的財富,達到在統治階級內部的絕對掌控。而同樣,擁有社會絕大多數財富的宗族豪強不甘心自己的權勢,想要謀求在政治上的更多話語權。

你想我的,我想要你的,這便是形成了矛盾。

劉表是趁着討伐董卓之戰的機遇起家的。是趁着天下豪雄們特別是袁術孫堅無暇顧及荊州的時候做主荊州的。這是劉表成功的外部因素。究其內部因素,劉表個人的因素是一部分,但是以蔡家、蒯家爲代表的荊州世家士族的支持

卻是最主要的原因!

劉表來荊州之前,荊州是由各郡縣的宗族豪強階層做主的,並且完全強壓世家名族一頭。

但是自黨錮之禍解禁以來,世家士族的元氣已經逐漸恢復了。荊州本土的世家名族更是不能再容忍宗族豪強這羣土鱉騎在自己頭上。於是世家士族的代表蔡氏、蒯氏找上了漢室宗親劉表。

我們說過,參加太學生運動和黨人運動的劉表本就是站在世家士族這一邊的,這便可以解釋爲什麼劉表需要單騎入荊州。蔡瑁蒯良蒯越等人在劉表身上押注自然沒錯。

最終,荊州世家名族們的蟄伏沒有白費,加上宗族豪強本就具有分散性,有了打旗的世家士族階層自然大勝。只是到底力量有限,不過只是在荊北地區獲得了絕對性勝利,並沒有在整個荊州地區大獲全勝。

好在世家士族們需要好好消化,荊南地區的宗族豪強勢力也被劉表的恩威並施弄得不得不暫時夾起了尾巴做人。

不過該來的總該來。宗族豪強階層的代表——歷任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太守的張羨在整合了荊南地區的宗族豪強勢力之後,終於對自認爲高人一等的世家士族宣戰。公開和劉表劃清界限,自立門戶。

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戰六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第六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五十三章 不停歇的酒宴第八十一章 做牛做馬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慘敗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九十三章 張繡戰劉備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九十四章 公侯王臣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變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二百一十六章 盡人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八十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縣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三十七章 無言侍女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三十七章 無言侍女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國太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二百一十四章 賠了天子又折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二百六十八章 顛龍倒鳳第二百三十六章 文諂武蔽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二百三十章 吳下阿蒙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三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徵曹操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五十三章 不停歇的酒宴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二百八十一章 袁夫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八十三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延津之戰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一百九十三章 張繡戰劉備第三百零七章 巡視六郡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戰(四)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功爵與廉政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五章 絕對實力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五章 賈詡謀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五十章 內心成長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六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九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