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好友流星的月票~~)
漸漸地,天色亮了,隨着水軍的上岸與趕來的明軍越來越多,建康的動亂平息下來。
可是一夜的動盪,已經讓建康滿目瘡痍,大火雖被逐一撲滅,那濃煙卻仍僚繞不去,一羣羣的難民哀嚎痛哭,天空中不時有烏鴉飛過,被下方的屍體吸引,嘎嘎亂叫。
去迎接楊彥的士庶也回到了建康,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總的來說,豪強大戶有武裝力量護衛,受的損失較少,其實俚僚也不傻,通常會避開高門,專劫平民,真正損失大的,還是中上等良人和下層庶人。
合在現代,這部分人就是中產階級,每一次動盪,都是中產階級損失最爲慘重,而真正的窮人,窮的只剩一條命,想要你拿去,但是悠着點,別被老子臨死噴你一頭血。
中產則不同,因有產,所以瞻前顧後,又缺乏必要的武裝力量保護,所以每到擼羊毛時,第一個擼的就是中產。
楊彥暗暗搖了搖頭,憑着良心講,他很同情中產,但要說維護中產的權益,還真沒有太好的辦法,國家強盛的時候,自有綱紀,可一旦陷入了衰退,中產又會第一個被盯上,誰叫他夠肥,夠弱呢?
“大王,找到陶侃了!”
這時,荀虎匆匆奔來,身後擡着個擔架,上面躺着陶侃,精神靡頓,滿面血污,睡在擔架上一動不動。
“老賊,莫要裝死!”
卞壼指着陶侃,大罵道:“以往你與江東士庶作戰,尚有苦衷,看在你能約束部衆的份上,老夫不怨你,但天下大勢將定,你怎能做出如此惡事?陶士行,你縱是萬死也難以辭其罪!”
刁協也搖了搖頭,嘆道:“陶公啊陶公,你怎如此糊塗?一世清名,盡喪於此啊!”
衆人紛紛上前,七嘴八舌的指責陶侃,語氣有憤恨,有惋惜,還有陰陽怪氣,陶侃則是閉着眼睛,一聲不吭。
楊彥也不說話,發生了這種事,不管陶侃是否有心,絕對推託不了責任,必須要給建康士庶一個交待,其實三公之中還有兩公空缺,其中一個他已經內定爲了陶侃。
一來陶侃早年也算有大功績,在民間的口啤不錯,如能和平投降,給個三公的頭銜養老算是對得起他。
二來陶侃與司馬紹聯手,與江東士人作戰多年,多多少少削弱了江東士人的力量,雖然這話不能明說,但不算功勞也有苦勞。
第三,陶侃諸子性情兇暴,楊彥把陶侃弄進洛陽,順帶着把他諸子也搞過來,就地監視,如有違法亂紀,自有劉隗代爲管教,在本質上是爲陶侃着想。
歷史上陶侃身故之後,除陶稱被庾亮所殺,其餘大多都自相殘殺而死,家世一代而衰,以致於到了陶淵明那代,落魄到了隱居山林的地步。
但是發生了這種事情,尤其是陶侃居然攻擊自己,這是不死也得死,而他的諸子,還分散在各地爲太守,處理起來是個麻煩事,看着陶侃,楊彥心裡有種說不出的窩囊。
一場兵變,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
“大王,陶侃謀士皇甫方回求見!”
楊彥正爲陶侃惋惜的時候,一名牛千衛來報。
“哦?帶上來!”
楊彥一怔,便道。
“諾!”
千牛衛施禮離去,不片刻,帶來了皇甫方回,一來,便大叫道:“陶公冤枉啊!”
陶侃渾身一顫,睜開了眼睛。
楊彥也問道:“俚僚可是陶侃所屬?何冤之有?”
皇甫方回猛一拱手:“日前某曾與陶公密談,勸其早投大王,陶公因顧慮大王庶務繁多,不便打擾,故打算於大軍抵達之後開門獻降,卻不料,當晚就有人暗布流言,說什麼大王欲遣陶公往漠北與慕容部作戰,致使軍心大亂,俚僚撞開城門,蜂擁而出,當時陶公麾下直屬不過萬人,餘者皆爲俚僚,寡不敵衆,又猝不及防,縱是有心阻止亦無力啊,因此某才爲陶公喊冤。”
“哦?”
衆人紛紛動容,沒想到還有這一出,不過這也釋了衆人心中之疑,因爲他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出,陶侃縱亂軍劫掠全城的意義何在。
陶侃目中也現出了複雜難明之色。
楊彥沉吟道:“那照你看,會是誰行煽動之事?”
皇甫方回恨聲道:“必是司馬家行此人神共憤之事,大王於城中平亂,他卻趁亂來攻,還於不支之時拖陶公下水,陶公則因俚僚作亂,心生恐懼,才行了糊塗之事,大王如何處置陶公自有定論,某不敢多言,只望大王還陶公一個清名,不至於遺臭萬年。”
陶侃猛然一震,虎目中泛出了悔恨的淚水。
楊彥也嘆了口氣,轉頭問道:“可有俘獲司馬家的重要人物?”
柳蘭子向後問了幾句,便拱手道:“已生擒司馬宗與司馬雄,正待帶來。”
楊彥點點頭道:“帶上來!”
“諾!”
柳蘭子安排下去。
趁着這間隙,衆人議論紛紛,不免爲陶侃可惜,也幾乎可以確認,俚僚劫掠全城,正是有司馬家在背後指使。
“哎~~”
陶侃突然重重嘆了口氣,勉強支起身子,待一衆目光陸續投來,才向楊彥拱手道:“老夫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再乞得殘命,只望大王予我修書數封,命在外諸子歸順大明,既免了兵弋之禍,也請大王爲我陶家留下血脈。”
“也罷!”
楊彥的目光柔和了些,點頭道:“你之過不涉宗族,若你諸子來投,孤將酌才安置。”
“多謝大王!”
陶侃深施一禮。
從頭到尾,二人都沒提及陶侃自身的生死問題,但陶侃清楚,自己必須死,他已經年過七旬了,按理說,這個年紀去死也不是難以接受,但他不甘心啊,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一把好牌被自己打廢了。
因擁兵數萬,該出牌的時候不出,捂着掖着,求取更好的機會,結果被第三方利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廢了他的好牌,還由此造成他誤判形勢,一錯再錯。
如果時間能倒流的話,陶侃絕對會在瓜步恭迎楊彥,如果他要是知道楊彥從一開始就有任他爲三公的想法,恐怕能活活吐血而亡!
諸般猶豫,一錯再錯,不就是爲個三公麼?給諸子留一個顯赫的出身,可這一切,是楊彥原打算交到他手上的,用不着他費盡心思去謀取!
這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大王,司馬宗與司馬雄帶過來了!”
這時,千牛衛的彙報聲驚醒了陶侃,不禁目中噴火望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