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聖賢

張靜一此番決心頗大。

做任何事都要未雨綢繆。

遼東的未來已經可期。

只是將來這遼東是誰之天下,卻是張靜一一直猶豫的問題。

經歷過明末亂世之人,大抵都會產生兩種價值感。

一種是人命如草芥,放眼看着四處的殺戮,見這血流千里,便滋生出了麻木之心。

既然人命不值錢,既然別人的錐心之痛本是理所當然,那麼自是寧教天下人負我,不教我負天下人。

因而,亂世盛產的多爲梟雄之輩,他們的血早就涼了,心也早就剛如堅冰,他們爾虞我詐,謀算一切,一切都以自我的利益爲最終的考量。

正因爲如此,天災之後,總是人禍,人禍的根源,恰爲這些一切以自己利益爲準繩之人。

卻殊不知,歷朝歷代,這般的梟雄,又有幾人可以善終,就如當初第一個提出皇帝者兵強馬壯者也之人一般,當他手握大權之時,耀武揚威,固然可以不可一世,他可以大開殺戒,可以將皇帝如豬狗一般的揪出來,隨意屠殺爲樂的時候,想來一定想不到,這世上終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兵強馬壯之人,將他和他的子孫揪出來,而後碎屍萬段。

所以這一條路是走不通的。

歷史上,曾出現許多的聖賢,這些聖賢四處奔走,推行自己的主張,某種程度,就是希望建立一套秩序,遏制前者,因而,亂世出梟雄,往往也出聖賢。

誠如當初孔子禮崩樂壞之後的感慨,繼而希望根據周公的禮法,推行出一套新的禮制,讓人們不去通過兵強馬壯的殺戮來決定高低,而是妄圖建立一套禮制來決定人的高低。

其實孔子這一套,在當下而言,確實可笑,不但不切實際,而且在後世儒家弟子們攫取利益之後,早將他的理論歪曲了。

可不得不說,在他那個時代,在那羣雄並起,諸侯們耀武揚威,人命如草芥的時候,孔子提出的禮制,絕對稱得上是聖賢了。

現在的問題在於,一些鉅商已開始出現,這些鉅商與梟雄其實是沒有分別的,同樣都是利益最大化,同樣都以自身的利益爲準繩,如果修改一個律令可以令他們得利,他們就會修改律令,如果踐踏一個律令可以使他們牟利,他們也定會在所不惜。

這無關人的道德,而在於當你成爲了鉅商,那麼你的立場和思維方式,其實就已經和芸芸衆生不同了。

換一個角度來說,若沒有這樣手段,沒有這樣的狠辣,又如何能夠在商人之中脫穎而出,成爲鉅商?

同樣一個買賣,你稍有仁慈,你的收益就會比其他的同行少。

可問題在於,商業競爭的本質不是你賺多他賺少的問題,商業競爭最終走向的就是本身就是大魚吃小魚的遊戲,你賺的少,意味着你承擔風險的能力會減弱,任何一次市場的動盪,那麼你的仁慈便會教你破產,淪爲貧民。

這其實就和關內的地主一樣,真正肯行善,捨不得下力氣壓榨的,就意味着在土地的收益減少,你囤的糧食不夠多,平常的年景倒也還好,可是一次天災來臨,別人的糧多,會在天災時趁機大肆兼併,會囤貨居奇,大賺特賺,而你卻因爲糧少,收益暴跌,甚至不得不賣田賣地來度過危機。

因而,巨賈對於這個時代而言,道德上絕不可能比士紳要高明多少,甚至張靜一覺得,商賈的道德水平可能比士紳要低得多,士紳好歹還會顧念一些鄉情,好歹還讀一些假道學的書,可商賈奉行的卻是真小人的理論,是赤裸裸的攫取利益。

之所以張靜一依舊還依賴這些商賈,只是因爲當下工商生產力更高,生產方式更爲先進而已。

只是不能就此放任下去,因爲一旦無節制的放任,後果也極爲可怕。

既如此,那麼就必須得有一個政治實體對其進行平衡。

一個單純的組織是不牢靠的,必須這個組織之中,容納了東林軍、錦衣衛還有文吏系統,並且在這組織上,建立一套新的‘禮法’。

當然,在將來,這個組織可能會有人被腐蝕,也可能有人會和商賈同流合污。

可是……這樣的組織也會天然與鉅商羣體產生一個巨大的矛盾,那就是,這未來的天下,到底是誰說了算的問題。

張靜一要的是有一個羣體駕馭鉅商,這就足夠了。

而且當下,這個組織的主要發展人羣來源於文吏和軍校,以及錦衣衛。

在遼東,這三個來源,都需要通過嚴格的考試,無論是文吏的招考還是軍校的招考,這都意味着,至少絕大多數發展人羣,出身終究還是尋常的普通子弟。

只有這些子弟們,才肯爲了改變自己的命運,熱衷於考試,從而在遼東牟得可能只是軍中的小骨幹,或是普通的文吏、司吏,又或者是遼東錦衣衛某個緹騎和校尉的小職位。

千萬不要小看他們,他們未來會是同學會中的一員,一個人可能沒有力量,可是千千萬萬這樣的人組成的同學會,他們的利益訴求,就定然不會是商賈羣體那般只以牟利爲宗旨了。

定下了方略,便是以李定國人等組成了一個同學會成立委員會。

而後,便有雪片一般的意見,進入委員會甄選,緊張的甄選之後,一個個決議則送至張靜一這裡。

張靜一則與衆人進行討論。

當然,這東西太新潮了,新潮到絕大多數人只是認爲遼東殿下想和自己的門生們溝通情感,所以要成立一個類似於聯誼爲目的的組織。

因而許多人並沒有察覺到什麼,只是覺得這更像是類似於同鄉會似的東西。

其中一個決議,卻是孫可望和李來亨等人提出的,他們倡議發展的會員,也需增加至流民的羣體,不能單以軍校和文吏爲目標。

大家討論甚是激烈。

因爲孫可望和李來亨這些人在學中的資歷很淺,不過他們的理論卻很充分,流民在遼東的羣體最大,當初那些流寇,如今也在都在遼東安居樂業,他們從前雖爲流寇,卻也有不少有志之士,不可將他們排斥在外。

孫可望和李來亨這些人,可沒有將這傳出來的同學會消息當做等閒的消息來看。

他們不是普通人。

畢竟是屍山血海中爬出來,帶過兵,打過仗,處置過複雜的治理問題的人。

雖然現在他們入學,只是一個普通的生員,卻有着極靈敏的嗅覺和洞察力。

因此,兩百多個當初流寇出身的人,一經商議,立即聯名投書。

而在成立委員會裡,此事討論的卻是最激烈的。

有人認爲既是同學會,且李來亨這些人吸納進來就已足夠,不必專程在從前的流寇之中繼續發展骨幹。

可如李定國這樣的人,卻是支持的,他們認爲同學會既以蒼生福祉爲目標,眼下遼東最多的就是流民和當初的流寇,怎可忽視。

一時吵得不可開交,委員會裡也是五五開。

張靜一似乎也有些舉棋不定,於是忙是將這李來亨召至旅順。

李來亨見了張靜一,行了師禮。

張靜一含笑着道:“這幾日,你們倒是做了好大的事。”

這話本意是調侃。

李來亨道:“恩師,學生據理力爭,也是爲了同學會好,此同學會,非同鄉會,若是同鄉會,大家抽個空出來,擺宴吃席,聯絡一下鄉誼,自然不該讓流民們湊這個熱鬧。可恩師既有所圖,如何能將流民們拒之門外。他們來遼東,舉目無親,正因爲恩師的安置,如今纔有今日,恩師對他們而言,實爲再生父母。如今這同學會建立在即,所提倡的,卻以蒼生立命爲主旨,流民難道不是蒼生嗎?以學生之見,發展流民有三個好處,其一,令我同學會爲真正同學會,壯其筋骨。其二,使我同學會深入底層,使我遼東上下爲一心。其三:也可藉此,使下情傳達於上,免使同學會中,不知民情,有這樣三個好處,纔可促成大事。若恩師想要的,只是束之高閣的同學會,如關內士紳一般,只是口裡說一說爲蒼生立命,學生的陳情和上書,恩師可以罔顧,可若恩師當真想要力行新政所言的可使天下人安居樂業,便非吸納流民不可。”

張靜一道:“你倒是頗有見的,可是在學中學的嗎?”

“學裡所學,其實多是書本里的知識,只是學生貧苦出身,又有一段……征戰的經歷,所以結合了書本里的知識,方有醐醍灌頂之感。其實學生一直在想,書本之中的知識,哪一樣不是至理呢,不說軍校中的宣教,單說四書五經,其實也是字字珠璣,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稱的上是至理。可學生卻發現了一個事實。”

張靜一來了興致:“事實?”

“學生髮現,在軍校之中,同樣的道理,有的人感觸極深,有的人卻只是當其是照本宣科,難有觸動。”

“這是爲何?”

第五百三十一章:不堪一擊第一百三十一章:臣啓奏第四百五十六章:一羣廢物第七百二十一章:平天下第四百八十七章:大庇寒士盡歡顏第七百六十一章:繁榮第一百八十九章:入城第二百零九章:猛將起於卒武第六章:請功第四百九十三章:登基第六百四十八章:喜報頻傳第三百零三章:碾碎皇太極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第一百一十一章:殺無赦第三百六十二章:絕殺第一百一十二章:希望第七百零五章:活出個人樣第五百四十六章:大喜第五百一十章:亮劍第三百二十八章:真相如此殘酷第五百九十八章:什麼叫真正的天兵第一百四十六章:人才第二百四十四章:龍顏大怒第六百三十章:生機勃勃的大明王朝第二百二十六章:功在千秋第六百一十章:強強聯手第十九章:刮目相看第四百七十二章:無君無父第一百三十七章:居功至偉第一百四十四章:勞苦功高第三百五十八章:無道昏君第四百二十七章:天崩地裂第三百九十六章:佈下天羅地網第二百三十三章:攻心爲上第一百五十七章:皇家血脈第四百六十九章:強盜行徑第五十八章:老鼠吃象第七百六十章:新紀元第三百九十七章:神器現身第二十章:遊船第四百一十四章:你是什麼東西第七百四十五章:殺瘋了第一百八十一章:孤注一擲第五百零六章:雷霆雨露 俱爲君恩第二百九十九章:啓奏陛下第七百四十八章:絕境第三百二十四章:數錢數到手軟第一百零三章:舊貌換新顏第一百二十章:恩准第四百五十章:誰贊成 誰反對第七百三十三章:臥龍出山第一百三十一章:臣啓奏第一百五十四章:高居榜首第一百章:新城第三百三十六章:死得好第二百七十九章:天威難測第三百九十一章:真相浮出水面第四百六十五章:威震天下第五百九十九章:天兵降世第一百四十四章:勞苦功高第六百四十七章: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二百五十九章:喜上加喜第四百七十六章:最強兵器第二百四十三章:大賺第一百四十八章:希望第五百五十章:國運興隆第六百六十四章:謀事在人第一百一十二章:希望第六百九十七章:天變了第一百三十三章: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百一十五章:震動天下第九十一章:靈丹妙藥第八十二章:聖駕來了第五百八十六章:定點清除第七百一十七章:豎子不足與謀第九十八章:封爵第六百五十二章:暴漲第五百六十三章:可怕的真相第五百五十七章:鉅貪第七百七十三章:征服第七百零一章:聖旨到第一百二十三章:一口老血第四百六十九章:強盜行徑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家沒了第六百三十章:生機勃勃的大明王朝第九十三章:救治第三百四十一章:恭迎入城第七百零五章:活出個人樣第五百五十三章:屍山血海第七百二十七章:天降神兵第三百九十二章:原來是你們第五百四十一章:趕盡殺絕第六百四十一章:降維打擊第二百九十四章:重賞張氏第三百九十三章:天子之怒第二百六十七章:天塌下來了第六百零二章:天文數字第一百六十六章:大明有希望了第六百七十八章:在此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