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章 玉女盜書

413章 玉女盜書

曾省吾派往京師的親兵一走,薊遼總督楊兆就立刻接到了消息,身爲督率大軍屏護京師的邊廷重臣,苦心經營這麼些年,勢力早已盤根錯節,欽差大臣的一舉一動都別想瞞過他。

“果然不出老夫之所料,”楊兆在內書房把玩着一隻通體雪白的玉雕獅子,臉上掛着譏誚的冷笑。

趙師臣馬蜂眼亮閃閃的,咬牙切齒的道:“秦某人自作聰明,拉張相爺的虎皮做大旗,其實和江陵黨根本不是一路,等曾侍郎從京師得了相爺的鈞旨,倒要看看秦某人還能翻得起浪來?”

劉良輔笑得老鼠鬍鬚一抖一抖的,笑容格外猥瑣:“反正姓秦的也蹦達不了兩天了,趙老哥,你說咱的賬簿還給他送過去不?”

“送、怎麼不送?咱讓他好好查,用心查!”趙師臣脖子一梗,豺狼嗓子又尖又硬。

楊兆輕輕拍着玉雕獅子的頭,悠然自在的道:“曾侍郎派往京師傳信的親兵,咱可得‘保護’好了,要是半道上被秦某人安排人截了去……”

趙師臣擡手一揖:“東翁放心,學生已經打點明白了,萬無一失!”

的確萬無一失,薊遼總督府派出邊軍精銳斥候裝成往京師遞塘報的鋪兵,半路追上曾省吾的親兵,假說結伴同行,實則暗中護送,一路把他送到了京師燈市口紗帽衚衕的張居正相府。

那親兵渾然不覺,笑眯眯和諸位精銳斥候道別,他是常走相府的,和門政大爺們熟得很,很快曾省吾的書信就送到了管家遊七手裡。

曉得曾侍郎是自家主人的心腹,遊七不敢怠慢,立刻將書信和別處來幾封緊要函件,一塊兒放在了張居正書房的案頭,等帝師首輔從內閣回來,他老人家親自批閱處理。

鋪兵投書回來,自是放心得很,那些精銳斥候見書信投進了相府,也俱各安心。

開玩笑,所謂侯門深似海,可哪裡的侯門能和當朝首輔帝師的府邸相比?高牆青瓦、樓臺重重,外人卻不能窺其一端,只因幾處門口駐着錦衣校尉、邊軍精銳、京營選鋒,高牆外面又有五城兵馬司的兵卒來回巡視,強弓硬弩、鳥槍利刃,守衛之森嚴堪比皇宮紫禁城,誰還能在這裡頭搗鬼?

不過,世事無絕對……相府內書房外曲折的迴廊,兩旁盛開的紅梅燦若朝霞,一道娉婷的人影從花叢中款款走來,仙姿麗色比花還嬌豔三分,深邃不見底的雙眸,又帶着傳自父親的幾分狡黠。

遠遠瞧見小姐走來,守在內書房外面的奴僕盡皆低頭,絲毫也不敢仰視,連呼吸都儘量放得輕微,唯恐褻瀆了這位貌若天仙的相府千金。

直到看見小姐要進內書房,爲首的藍衣僕人才把身子一閃攔在前頭,彎腰躬身:“稟小姐,老爺還沒有回來。”

張紫萱斜飛入鬢的修眉微微一挑,伸手理了理鬢角髮絲:“怎麼,難道父親大人不在,我就不能進這間書房?”

“這……”,藍衣僕面露爲難之色,心念一轉:老爺和小姐乃父女至親,平時也常在書房和兒女相見,這要是硬攔下來吧,所謂疏不間親,身爲家僕難道還能越過小姐?將來就是在老爺面前,也該自己吃虧。

沒奈何,藍衣僕只好陪着笑臉,閃身退步避往旁邊。

張紫萱微微一笑,目不斜視的走進書房,那藍衣僕卻踮着腳尖,從門口望進去,監視着她的舉動。

“這廝倒是個忠心耿耿的,”張紫萱抿嘴微笑,卻不便對這忠心的僕人太過分,只好假裝在書櫥上挑選書籍,眼角餘光掃視着書桌上的信函,很快就發現了目標。

“啊,就是這本《竹書紀年》!”張紫萱高興的從書櫥上取下一本古色古香的大書,將它放在書桌上津津有味的翻看,那書頁翻開來,便把信函壓了幾封在底下。

看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她把書頁重新合上,喜滋滋的帶出去,告訴那藍衣僕:“和老爺說一聲,我把《竹書紀年》拿去看了。”

原來只是借本書!藍衣僕如釋重負的點點頭。

他並不知道,《竹書紀年》的書頁裡頭,還夾着曾省吾寫給張居正的書信。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張居正從內閣回到家中,這位精力充沛的首輔大人只略微休息了片刻,吃了幾塊點心,就腳步匆匆的趕到內書房,處理這些至關重要的函件。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內閣首輔“似相而非相”,通過一系列的權力運作能夠達到甚至超越過去普通的丞相的權力,但畢竟不是真宰相,在制度上不具備讀力的權力。

於是發誓要中興大明、天下大治的萬曆首輔張居正,便不得不“以艹、莽之術,圖伊、周之業”,利用權謀手段來實現對權力的掌控,而這些不能堂而皇之弄到內閣和朝廷的內容,便體現在他和黨羽的書信往來之中。

頭一封信是工部侍郎潘季馴寫來的,秦林斡旋之下由五峰海商和漕幫墊支了河工錢糧,這位治河專家正在黃河岸邊爲了治理水患、保中原百姓不再遭黃泛之苦而辛勞工作。

他寫來的信上,抱怨河南巡撫對治河工作漠不關心,擺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行事頗多掣肘。

張居正想也沒想,就取了空白信紙,簡短的給了回覆:“時良兄(潘季馴字時良)見信如晤。河工千秋大業,事成可保中原萬千百姓免於水患,豫撫安能置身事外?不穀(王侯的自謙稱謂,相當於孤、寡,此爲張居正的自稱)明曰朝議加豫撫兼理河道銜,令其不得推脫。”

潘季馴治河,河南巡撫出於官僚躲懶的本能不予配合、玩踢皮球,張居正就給河南巡撫加個“兼理河道”的頭銜,叫他沒法置身事外。

又有別處賑災、備荒、整軍、人事的種種事情,張居正都一一用類似的辦法對付,凡是亂蹦亂跳的,他授意六科給事中發動彈劾,凡是大力推行新政的官員,他寫信給當地督撫巡按,叫他們上奏保舉……內閣票擬和司禮監批紅的權力實際上都掌握在張居正手中,這些彈劾、保舉一旦發到朝廷,張居正自己票擬同意,讓馮保批紅照辦,就成爲了朝廷的正式詔書,生殺黜涉取決於心,雖萬里之外也無法抗拒,端的是雷厲風行。

八年,萬曆八年了,帝國在他的指引下,力推新政、清丈田畝、整肅軍備、消滅倭寇、剿滅僰亂、俺答封貢……中興盛世彷彿就在眼前。

當然,凡是違逆他的意志,想和江陵黨對抗的人物,都被帝師首輔的巨掌碾得粉碎,要麼屍骨無存,要麼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小心翼翼的舔舐着傷口。

終於,張居正完成了他的任務,所有的函件都得到了處理,帝師首輔很滿意自己的工作,伸了個懶腰,端起了一盞濃濃的參茶。

“父親大人,您還忙嗎?”

女兒清朗動聽的聲音,瞬間驅散了張居正的倦意,他笑盈盈的答道:“紫萱啊,爹爹已經忙完了,快進來,這裡有遼東巡撫剛送來的蔘茸茶!”

紅泥小火爐煨着茶水,張居正倒了一盞滾熱的蔘茸茶,親手遞給女兒。

捧着香味濃郁的茶水,張紫萱宛如夜空的眼睛裡閃爍着感激,不管張居正在外面多麼威風、掌握文武官員生殺黜涉時多麼嚴厲可怕,在家裡,他永遠是個慈愛的父親。

“爹爹,你對女兒真好!”

張居正不疑有他:“那當然,誰叫爹爹有六個兒子,只有你這一個女兒呢?”

張紫萱突然覺得不應該欺騙父親,幾乎立刻就要將真相和盤托出。

不過想到秦林說的那些話,想到戚大帥的苦衷和那些奮身報國的邊廷將士,張紫萱的心中就沒有了一絲猶疑——試想將來父親知道了真相,他也會支持女兒這樣做吧!

在拿到確鑿的證據之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說服父親,將薊遼總督楊兆這樣一位支持新政的邊廷重臣直接拿下,革職查辦啊,所以就只好……張紫萱嘻嘻笑着,將一直藏在身後的書舉起來:“《竹書紀年》,嘻嘻,女兒從爹爹書房借去看過了,這就完璧歸趙。”

“哦,你把這本書都看了?”張居正似乎有些吃驚,接着搖搖頭:“此書是梟雄之輩看的,你個女兒家嘛,真是的……”

張紫萱撇撇嘴:“儒家好些話,都是替當道者粉飾,女兒以前讀到堯舜禹禪讓,覺着太不合情理,何以三代古人如此反躬自省,而後世並無禪讓之事?直到讀《竹書紀年》上說,‘昔堯德衰,爲舜所囚’,才知道堯舜之禪讓,與漢獻帝禪讓曹魏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居正無可奈何,他也就點點頭:“你知道就好,很多史書上寫的都不盡不實,所謂春秋筆法,文過飾非而已!哼哼,只不知若干年後,爹爹我又將如何爲後世人評說?”

“自然是大明朝的第一賢相、萬曆朝中興名臣,”張紫萱搖着父親肩頭撒嬌,與此同時,一封信函已插進張居正之前批好封好的那疊函件中間,神不知鬼不覺。

(未完待續)

693章 夫人也破案664章 創傷後應激反應680章 秦林牌xo364章 膽小的成國公五十八章 我要賺錢159章 大獲全勝四十一章 肺栓塞756章 格物致知1041章 兒歌三百首589章 鎮水觀音庵305章 死亡訊息946章 氣急敗壞913章 重現輝煌475章 偷情837章 魂斷友恭橋164章 非比尋常的腳印165章 低頭告饒1013章 虎虎虎五十五章 隔空猜物1066章 意外失蹤296章 海上血案928章 君君臣臣664章 創傷後應激反應1040章 就在那裡二十五章 真相大白1139章 困獸猶鬥660章 爲將軍牽馬173章 可疑的老兵1116章 先知1001章 驚破敵膽479章 碰壁642章 相見不如懷念469章 武狀元二十七章 逼婚247章 秦林的計劃491章 屋漏又逢連夜雨957章 當面打臉823章 秦長官釣魚628章 反常的傷口位置309章 秣陵關234章 胖子的吐槽攻擊183章 贓銀下落550章 罪己詔291章 被調戲的秦長官888章 釜底抽薪292章 打擂臺1126章 示敵以弱1124章 督師的竹槓梆梆梆251章 騙你是廠公五十三章 甲乙丙丁804章 我等着你489章 幼童失蹤事件773章 託付248章 他鄉遇故知299章 血船浮屍548章 九龍玉帶947章 調戲公主877章 恭候多時219章 步步攻心第10章 臭蒿708章 消失的燒火棍747章 綠毛屍741章 頭號紅小生286章 小強死得好慘773章 託付990章 萬里馳援436章 長公主騎姐夫1006章 觀念衝突174章 密室盜銀113章 溺死手套816章 永不歸來451章 徒手格象秦長官1062章 奸妃佞臣632章 故人相見668章 狼口脫險422章 死亡訊息540章 提審734章 浙兵疾苦217章 魚死網破307章 鷹愁崖554章 螳螂捕蟬454章 絕貢之罰538章 查到皇帝頭上大章167章 怨念深重317章 連鍋端741章 頭號紅小生646章 隱性遺傳849章 教主威武三十七章 庸醫殺人250章 徐大小姐之怒665章 兩個人的指紋279章 借屍還魂的詭計1014章 斬首記功651章 早有伏兵831章 明察秋毫510章 刨根究底712章 教主駕到319章 竟是誰家之天下1093章 相見不相識181章 河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