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辯論

bookmark

“皇上找我們議事,你們都回去吧,不要再瞎胡鬧了!”黃玉成苦口婆心道。

此時,便有官員大聲道:“閣老,今日是大朝會,皇上爲何不坐朝?議事也該的到這裡議纔對!”

說這話的人,以爲皇帝被他們鬧出動靜給嚇到,所以纔會後退半步主動黃玉成二人覲見。

有着這樣的想法,所以他們的行爲也就好解釋了,他們是想要逼皇帝再退步。

能逼得皇帝退步,對他們這些文官來說,那簡直是人生的巨大成就。

但這時,出來傳話的劉洪忍不住呵斥道:“好大的膽子,剛纔那話誰說的站出來,咱家倒要看看你多大的官威!”

“劉公公,你也消消氣,皇上不是傳我二人議事嗎?咱現在就進去吧,可別讓皇上久等了!”秦延文此時的做和事佬道。

雖然劉洪對來鬧事的官員們很不滿,但眼下確實有要緊事不能耽擱,所以他也就不多追究了。

“秦閣老說得對,二位大人,請……皇上還在裡面等着呢!”

此時陳嘯庭已命人放開一道口子,讓黃玉成二人走了進來,而其他官員仍被攔在外面。

待黃玉成等人離開後,陳嘯庭又讓手下人把路堵住,他是真信不過這些當官的。

這些人有時候溫順如同綿羊,可有時候膽子卻奇大無比,真真讓人難以捉摸。

再說黃玉成二人進了大殿,才拜見了朱瑜雋後,便聽劉洪把西北軍情複述了一邊。

“兩位愛卿,涼州邊關告急,二位可有應對之策?”

才處理了官員們鬧騰的事,眼下卻又拋出了這麼大的雷,黃玉成二人沒有立即作答。

朱瑜雋卻是一點都不急,就安靜等着黃玉成二人思索,中途他還喝了一口茶。

“皇上,既然涼州軍情告急,那就必須要派出援軍纔是,關鍵在於從何處派軍!”黃玉成先開口道。

“依微臣之見,京營這邊有二十萬兵馬,可調撥十萬進駐涼州!”

其實這些朱瑜雋已經想過,於是他開口道:“京營這邊過去,即便馬不停蹄趕路,至少也要一個月時間,朕怕涼州那邊擋不住!”

雖然涼州邊境有長城作爲屏障,可金帳汗國是就近攻伐,人力物力肯定更爲充足。

這時秦延文便道:“皇上,京營這邊可以先派援軍過去,皇上還可同時給臨近各省都司下旨,讓他們各自派出援軍入涼!”

“臨近各省,這倒不失爲一個辦法!”朱瑜雋點頭道,這在之前都有過先例。

說道這裡,朱瑜雋又道:“不止如此,上十二衛的禁軍也可以派兵去!”

朱瑜雋說這話時,黃玉成二人嘴角不由抽動,上十二衛的人去了難道不是添亂?

倒不是說他們不能打,而是因爲這些人都飛揚跋扈,去了涼州之後更可能和其他軍隊發生摩擦。

但這些話,黃玉成二人也只是在心裡想想,他們誰也不好說皇帝親軍的壞話。

“馳援軍隊的安排,內閣就照方纔所論儘快擬出章程來!”朱瑜雋沉聲道。

“遵旨……”黃玉成躬身拜道。

可這時,誰都沒覺得事情解決了,因爲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事沒擺出來。

大殿內安靜得讓人難受,最終還是秦延文開口道:“皇上,國庫裡的銀子已經不夠,這次出兵涼州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銀子!”

“臣粗略估算,即便只打上半年,那也需要至少五百萬兩銀子!”

東南剿倭十多年用了三千萬兩銀子,如今打半年就要五百萬,可見和金帳汗國這樣大體量的勢力作戰,花費銀子的速度要比剿倭快得多。

國庫沒錢,那麼該怪誰?自然是誰當家就怪誰了,秦延文這是明着給黃玉成上眼藥。

看向已經爲自己撈了十幾年銀子,同時也做了十幾年首輔的黃玉成,朱瑜雋便道:“黃閣老,此事你怎麼看?”

還能怎麼看呢?自然得想盡辦法搞銀子!

思索一番後,黃玉成便開口道:“回稟皇上,以微臣之見,國庫如今還有二百萬存銀,可以先全部支給西北軍務!”

就在秦延文要開口時,黃玉成接着說道:“如今朝廷要用銀子的地方有三,東南剿倭和安置中原流民!”

“相比於西北金帳汗國來勢洶洶,倭寇和流民不過是芥蒂之癬,可以暫時擱置!”

這其實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在銀子不夠的情況下,就只能用來填最要緊的窟窿。

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朱瑜雋還是心裡不太舒服,倭寇和流民也是不小的問題。

“中原流民也是朕的子民,黃閣老……難道就這樣放棄他們了?”

“再有,東南倭患已是窮途末路,難道就這樣前功盡棄?”

聽到皇帝說這話,黃玉成知道這一關沒這麼容易過,於是看向秦延文道:“皇上,或許秦閣老有什麼高見也未可知!”

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也不是沒有,那就是皇帝內帑裡的銀子。

粗略估計,皇帝私人小金庫,有個二三百萬沒問題,可黃玉成哪敢開這個口。

所以他把秦延文扯了進來,目的可謂用心險惡。

“皇上,國庫裡的銀子不夠,無非開源節流兩途!”

“所謂開源,皇上可以召集朝臣勳貴募捐,也可提前徵收明年的賦稅,另外也可以加大對外貿易……”

秦延文一下提了三條,姑且不論能不能實施,反正朱瑜雋聽後心裡很高興。

“那如何節流?”朱瑜雋問道。

秦延文則道:“回稟皇上,或許可以暫停安置流民,但倭寇卻不得不剿除!”

“因爲要加強對外貿易,賺到更多的銀子進國庫,都要先斬斷倭寇這顆釘子!”

“所以微臣認爲,不但應該將倭寇剿除,而且還要一戰而定,如此咱大明朝不但殺了倭寇吸血害蟲,往後和洋人做生意也順暢得多!”

秦延文說了這麼多,其實就一個意思,流民暫時不用安置,但必須要在今年之內把倭寇斬盡殺絕。

這其實就是給黃玉成下的套,若是倭寇真被剿除了,那麼黃玉成也就無法繼續“養寇自重”。

而若是東南那邊沒把倭寇剿除,那隻能證明黃玉成用的人無能,到手再提換將說不定就能成。

認真的說,在軍餉很明顯要扣發的情況下,鄭紹鈞想要一戰而盡全功很難。

“黃閣老,你怎麼看?”朱瑜雋問道。

他一般很少對事情發表正面看法,問下面臣子該怎麼做,到時候除了岔子也是臣子來背鍋。

“皇上,東南和西北兩面開戰,姑且不論國庫是否吃得消,從兵法上看這是腹背受敵之勢,這可是大忌!”黃玉成仰着頭道。

他當然要阻止秦延文的提議,倭寇不得不剿,但絕不能全剿乾淨了。

大殿內再度陷入死寂,黃玉成和秦延文都在等待,等待着皇帝裁決結果。

最終,只聽朱瑜雋道:“金帳汗國乃是大敵,穩妥起見,接下來還是以西北軍務爲第一要務!”

只這一句,就意味着黃玉成又贏了,秦延文的陽謀失效了。

“皇上聖明!”黃秦二人皆拜道。

第455章 祈求第530章 他憑什麼爲解元第695章 會審第348章 商討第300章 親至第282章 問話第819章 奪人之變第391章 話別第848章 聖旨下第291章 參見千戶大人第483章 來客第603章 大漢將軍第332章 還有誰?第240章 請蔡洪幫忙第755章 江南風光第118章 上元夜2第15章 陰雲密佈的三天第607章 御門聽政1第858章 混亂第138章 趙福順第426章 青峰上門第619章 御前第140章 回廣德第143章 找上門去第236章 質詢第800章 勸降第82章 忙碌第241章 審訊第485章 又來客第786章 拜會總督府第788章 海商第812章 歸家第285章 暈倒第768章 強力彈壓第327章 調查權第741章 求救第580章 焦富榮第416章 恨難消第777章 憤怒第500章 規矩第568章 北城千戶所第531章 物議紛紛第450章 姐妹情深第530章 他憑什麼爲解元第752章 差事第839章 趕緊上報第340章 困局第118章 上元夜2第398章 拘謹第693章 黑衣人第738章 傳沈嶽第41章 陳家鋪子第44章 密謀第218章 敲打第714章 蓑衣第137章 頭疼第602章 參見千戶大人第296章 倒置第62章 葬禮第837章 視察第344章 新差事第811章 到京第141章 病倒第391章 話別第81章 上下級第721章 慶功宴第255章 大發現第637章 可有動靜第603章 大漢將軍第257章 周家第150章 轉變第262章 再回廣德第868章 不到最後時刻第885章 不可入城第313章 結果第329章 肖嚴兩家第809章 總督之難第357章 見一面第638章 搶劫第167章 劉向榮是好人第557章 告假第793章 海商異動第685章 抓軍第743章 踩爛第804章 兄弟第186章 恐慌第480章 安排第89章 百戶所裡的心思第428章 殺人第233章 調查隊第428章 殺人第196章 再見有慧第102章 又現白蓮教第660章 這幫廢物第728章 當本官是擺設?第884章 殺手第436章 授命第757章 相迎第340章 困局第723章 別盧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