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潛流再涌

九九重陽,皇室成員以及內閣幾位大學士、在京的幾位國公近臣,一同伴駕趕到孝陵祭祖。

徐皇后近來頻發頭疾,依照朱棣的意思,就不讓皇后來了,可徐皇后豈肯在這件事上遭人詬病,還是堅持趕了來。一下車駕,步行上山的時候,朱棣擔心皇后身體,就親自攙扶着她,夫妻二人一同沿神道往上走。

排在他們後邊的,自然就是太子夫婦,太子朱高熾身體肥胖,叫他一階階的這麼往上走,還真是夠辛苦,汗水順着脖子往下淌,這時也只好咬牙忍着。兩個力大的太監一左一右扶着他,走起路來還是很吃力。

前邊神道石階上,有一塊條石想是因爲地下變動的緣故,不再那般平整,微微拱起了一些,朱棣忙扶緊了皇后,輕聲囑咐道:“皇后,慢着些。”徐後向丈夫溫柔地一笑,腳下擡高了些。

可朱高熾因爲有人扶着,沒太注意腳下,腳照常擡起,卻在階上絆了一下,一個踉蹌便向前栽去,他那體重……,虧得兩個太監全力拉住,纔沒跟階石來個親密接吻。

朱棣在前邊聽到動靜,扭頭看見兒子笨拙的樣子,不禁皺了皺眉,微微有些厭惡。他一身武功,到現在依舊雄風不減,可這個長子……,他知道不是兒子暴飲暴食,卻也不會怪他,但是看到這種情形,本能地還是有些厭惡。

二皇子朱高煦見狀,幸災樂禍地訕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也!”說着悠然擡腿,邁上了石階。他說的聲音不大,不想大人沒有聽到,卻被一個小人兒給聽見了。皇孫朱瞻基正跟在後面,將這句話聽了個清清楚楚。

朱瞻基今年八歲了,皇太子的嫡長子,將來註定了要做皇帝的人,從小受的就是帝王心術的教育,遠比同齡兒童成熟懂事,而且二皇叔跟父親明爭暗鬥的事兒,雖然家裡不大讓他知道,卻也聽到些風聲,對二皇叔自然就有了成見。

這時聽見二皇叔譏笑父親,朱瞻基很生氣,一張小臉漲得通紅,馬上跟了一句:“更有後人知警!”

朱高煦吃了一驚,扭頭一看是朱瞻基,瞧小傢伙對自己頗有敵意的目光,朱高煦暗道:“這小子……年紀雖小,倒不是個善茬兒!”

夏潯冷眼旁觀,亦將這場交鋒看在眼裡。

衆人上山,隨朱棣祭掃先帝陵墓,之後因皇后有些疲倦,朱棣便攙她到一旁歇下。九九重陽,天高氣爽,既然來了,正好讓皇后放鬆一下。

小皇孫朱瞻基倒底年紀小,這種儀式無聊的很,皇帝一說休息一下,就自去林中散心了,因爲平時難得到這山林中,見得這般野趣,就是見那溪水中有針尖兒似的小魚游來游去,他也能津津有味地看個半晌。

忽然,朱高煦自林外走過,身邊跟着陳瑛等幾個大臣,朱高煦一臉不屑,哼道:“蠢笨如豬,出來一次就丟人一回,何必如此不知自愛呢,連本王都跟着他臉面無光。”

旁邊一個官兒諂笑道:“臉丟得越光,對殿下您不是越好?呵呵,殿下只當看戲就是,何必往心裡去呢。”

朱高煦聽了放肆地大笑起來。

朱瞻基一聽就氣往上衝,雖然這些人並沒有指名道姓,他如何還不知道這就是在說自己的父親,朱瞻基小臉蛋氣的通紅,雙手握着小拳頭就要衝出去,肩上卻突然多了一隻大手,穩穩地按住了他。

朱瞻基霍然回頭,一看正是夏潯,夏潯對他輕輕搖了搖頭,直等着樹林外邊那幾個人說說笑笑地走過去了,夏潯才放開手,朱瞻基氣憤憤地道:“國公不該攔我!事孰爲大,事親爲大,父親受人侮辱,爲人子者豈能坐而視之?漢王是我父親的兄弟,也是我父親的臣子,爲弟不恭,爲臣不義,難道不該斥責他麼?”

朱瞻基和夏潯很親,一則,他知道夏潯是站在父親一邊的,自己的父親能被立爲太子,輔國公出了大力;二則,他從小就和姨奶奶茗兒很親近,所以跟夏潯也就更加親近,在他面前不大顧忌,再加上畢竟是小孩兒心性,故此直言不諱。

夏潯笑笑,指指腳下小溪中一隻蛤蟆,對朱瞻基道:“如果你問一隻雄癩蛤蟆,美是什麼?它認爲美就是它的雌癩蛤蟆。你還想費力氣和它爭論一番嗎?”

朱瞻基想了想,忍不住笑出聲來。

夏潯道:“臣不是阻止殿下盡孝道,而是在太子面前,殿下不僅僅是兒子,同樣也是臣子。爲人子者,當盡孝道,爲人臣者,當盡忠義,那麼你就要選擇,如何更好地盡到自己的本份。毫無意義的爭執,不會對太子帶來任何好處,有時候暫時的忍讓,放縱對方的猖狂,纔是促使其滅亡的手段。”

朱瞻基鬱悶地道:“國公說的道理,瞻基不是不明白,可是有時候,真的是忍無可忍。父親一直就在忍,我現在還要忍,任由他的羞辱……”

朱瞻基悶悶不樂半晌,才道:“國公,瞻基是皇孫,錦衣玉食,榮光無限,可是……我很羨慕那些差不多大的普通孩子,我覺得我遠不及他們快樂!”

夏潯嘆了口氣道:“殿下羨慕他們,是因爲殿下只看到了他們輕鬆快樂的時候;他們羨慕殿下,是因爲他們只看到了殿下風光無限的時候。生而爲人,各有各的苦惱,沒有一個人可以解脫所有苦惱,除非……”

他深邃的目光漸漸移向高高的皇陵,悠悠地道:“除非,是已經逝去的人!”

朱瞻基似乎聽明白了,他默默地站在那兒,臉上的不平之色漸漸地隱去……

夏潯參與祭陵,很快就作爲他重新獲得皇帝重視和信任的一個政治訊號,在官場上流傳開來。緊接着,輔國公長子受到皇帝額外恩遇,加封爲正五品武德將軍的消息也隨之傳開,更加印證了前一傳聞。

然後,就有風聲說皇帝有意任命輔國公爲徵夷大將軍,接替成國公朱能的職位。

原因?很簡單,現在的代理大將軍是英國公張玉之子張輔,年紀輕,以前沒怎麼帶過兵打過仗,皇上不放心。想想李景隆吧,李景隆他老子還是大明的戰神呢,父親有能耐,可不代表兒子有能耐。

孤軍遠征安南,這個重任,皇帝不放心交到他手上,需要一個能押陣的人,可是代理大將軍張輔是現任的英國公,論地位只有王爺才比他高了,不派一位王爺去,那就得派一個地位相當,資歷比他老的人。

這樣的人,整個朝堂上,現如今除了淇國公丘福、輔國公楊旭,再也沒有第三個人了,所以派楊旭遠征安南的傳言在各種傳言中是最叫人信服的一個,在朝野間廣泛流傳開來。

其實官場上的傳言很少空穴來風,不是知情人透露,就是懷有某種目的人故意造勢。夏潯的傳言也是如此,有關他重獲皇上歡心,兒子受到隆重恩遇的消息,其實就是太子派的人故意宣揚出去的。

太子雖然名位已定,可歷史上立了太子又廢太子的實不少見,朱高熾自己也清楚,父親確實是從心底裡不喜歡他,哪怕是權衡了一番利弊得失,立了他爲太子,對他照樣沒有好感,所以他的危機感始終存在。夏潯做爲太子的堅定支持者,再加上他在朝中的地位,他得寵亦或失寵,對朱高熾的影響太大了,因此一看機會來了,馬上就爲夏潯造勢。

可是讓夏潯掛帥出兵的消息,並不是太子派的人散播出去的流言,散播這一消息的,居然是二皇子一派,居然是出自陳瑛的手筆。

陳瑛前幾天落了埋怨,成國公朱能病故的消息一傳回來,陳瑛就落了埋怨。朱高煦覺得,自己當初選擇不去雲南是個錯誤,如果他真做了雲南王,在朱能病故的情況下,很可能就會要他節制兩廣及雲南兵馬,統帥這場征討安南的戰爭。

對於打仗,一向驍勇粗精通兵法的朱高煦是很自信的,這一場大勝仗打下來,他不但可以在軍中擁有更多的武將支持,培植更多的親信,也未必就不能動搖父皇的意志,再次打起改立他爲太子的主意。

子承父業麼,與那個身體癡肥、滿口仁義道德,喜歡跟文人墨客打交道的皇兄比起來,他有着太多太多的優勢。

陳瑛真是有苦說不出,這種變化誰會想到?再者說,離開京城,固然有好處,但是壞處同樣明顯,遠離中樞,成爲雲南王,即便立下再大的功勞,就能彌補遠離京師所產生的影響麼?

問題是所有這些事情只是評估、猜測,沒有真的去做之前,誰能保證事實就一定會按照自己的設想發展?再者說,作爲門下,他也沒辦法跟朱高煦據理力爭。

當夏潯重新受到皇帝寵信的消息傳開後,二皇子派更是大爲沮喪。前段時間太子派內訌,很是讓他們看了場笑話。結果這場官司打到最後,卻招惹了紀綱那條瘋狗,以前就有仇,現在的仇結得更深了,陳瑛發現錦衣衛竟然暗暗盯起了他的梢。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太子派的中堅力量楊旭好象坐了冷板登,朱高煦趁着這個機會正大肆收買人心,夏潯復出的消息不啻給他當頭一棒。而且朱高煦在軍中的親信告訴他,皇帝對張輔獨自負責安南戰事有些不放心,似乎有意再派一員大將,得到這個消息他就更緊張了。

數遍整個大明,有資格坐到張輔上頭的還有幾個人?除了丘福唯有楊旭而已,楊旭與此時復出,莫非就是要派楊旭征討安南的先兆?浙東,遼東,都叫楊旭經略過了,現如今唯有西邊和南邊,楊旭還沒有插過手,再讓他去南邊打幾年仗,又培養出一批太子系的官員出來,那還要不要別人活了?所以,如果皇上有意再派大將,必須得把這個機會搶過來。

陳瑛的法子就是:主動製造流言!如果皇上確實有這個意思,我先行叫破。如果皇上沒有這個意思,也讓他因此不再產生這個想法。這不是性格的叛逆問題,而是一個皇帝的權威絕對不容質疑和動搖的問題。

陳瑛的揣摩很準,對帝王心術的揣摩也確實準確,這個謠言也順利地通過錦衣衛秘密報告到了皇帝的案前,但是朱棣也確實沒人可用了。帥弱而將強,必定軍心不一,如果那樣,還不如讓張輔放開了打,根本別派人去。

可要派個能鎮得住英國公的人,滿朝上下除了淇國公和輔國公真的是沒有別人了。朱棣心意未定,外面已經傳得有鼻子有眼,確實令他非常不快,他最初的打算,的確是想派楊旭去,只因聽到這個傳言,便改了主意,想派淇國公丘福坐鎮安南。

可他反覆思量,又想起了丘福在浙東剿倭失利的事來,丘福跟着他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對丘福的統兵能力他還是相信的,但是經由浙東剿倭的失敗,他認定了丘福擅長的只是北地作戰,連江南水鄉這種地形下的仗,丘福都打不好,安南那邊的地形比江南更加複雜,他能適應得了麼?

反觀楊旭,江南、遼東,每到一處,無論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而打安南是軍事與政治同步進行的一種特殊戰鬥,他在安南圖謀甚大,不容有失,楊旭就成了他心目中的最佳人選。

因此反覆思量之下,朱棣還是決定,派楊旭去安南。

朱棣沉思着,最終拿定了主意,擡頭看了一眼,問侍候在一旁的鄭和:“大報恩寺的主殿已經建好了?”

鄭和也是大報恩的主持監建官員之一,雖然他不常去,工程進度他是知道的,連忙答應一聲,朱棣便道:“你和楊旭準備一下,朕明日去大報恩寺正殿,祭奠皇考!”

鄭和聽了暗暗詫異,心道:“皇上剛剛去孝陵祭過了先帝和馬娘娘的合葬陵墓,怎麼又要去大報恩寺再作祭奠?”

可這話他當然不能說出來的,連忙答應一聲,匆匆趕去安排了。

p:向諸位書友,

第510章 上兵伐謀第327章 我們是害蟲第325 一箭三雕第850章 馬車第56章 家族恩怨第55章 娃娃親第567章 哈達城主第687章 我來擔當第421章 不慚世上英第498章 臣爲陛下堵!第262章 行刺三人組第498章 臣爲陛下堵!第927章 迎駕遲第731章 老謀深算第735章 小算盤第678章 授之以漁第467章 宴無好宴第408章 勸進第258章 天下有好名者第161章 不速之客第218章 好快的刀!第204章 狂盜第874章 騙子相會第793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631章 軍屯改革第752章 緣第509章 風雲第491章 入戲第179章 設局第249章 建文元年第692章 各顯其能第830章 美人情重第661章 挖筍第514章 隨緣第806章 雞鳴狗盜第593章 且安居第429章 八月桂花香第694章 紀綱立功了第138章 迫你就範第438章 好輕功第1010章 地利第284章 夜探第726章 復出的訊號第449章 下套第189章 二闖彭家莊第587章 自蹈陷阱第380章 本姑娘不敢高攀第181章 巧配姻緣第335章 算你狠!第414章 南北鎮撫第125章 借東風第897章 假秀才女子成姑爺第163章 先打五板第463章 惡人難做第884章 一箭雙鵰第135章 楊家的反撲第958章 龍王廟第167章 如影隨形第914章 鬧大發了第896章 飢不擇食第8章 青蘿院·白姑娘第95章 陰差陽錯第781章 夜宴第268章 三隻小豬逃亡之謎第126章 未雨綢繆第814章 巨炮第137章 對牛彈琴第973章 草原上的紅色曙光第186章 乍逢故人第974章 心心繫遠第737章 英雄少些好第386章 黃雀在哪第1036章 將欲行第673章 青樓有義妓第655章 紀綱討官第18章 在行動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523章 再回頭第1036章 將欲行第193章 扮月老第355章 秦淮第485章 雲譎風詭第754章 先行第783章 只此一次第980章 走馬換將第452章 順藤摸瓜第512章 順水推舟第796章 造化弄人第311章 掩耳盜鈴第873章 大雨留人第3章 妍若春花人如草第807章 亞當與蛇第341章 我刀我劍第113章 漏網之魚第322章 唐賽兒第26章 悲傷的庚員外第475章 躺着也中槍第249章 建文元年第234章 牆上蘆葦第692章 各顯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