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草長鶯飛

第917章 草長鶯飛

京師三月,草長鶯飛。

晌午時陽光熾烈,照在御書房的檐角上,炙熱如火。

房裡置了冰,可御案下的幾個大臣仍是汗流浹背。

氣氛凝滯。

內閣輔臣四人、大理寺卿、都察御史、刑部尚書齊齊在列,卻無人說話,頭都不敢擡起。

趙胤在通寧遠誅殺刀戎和其子勾茂一事,已經變成了“土司案”,在朝野內外鬧了足足一個多月。

天下皆知,甚囂塵上。

原本這個案子,是刀戎有污在先,他死了也不算冤枉,可問題就在如今的趙胤不再是擁有刑獄之能的錦衣衛指揮使,通寧遠也並非錦城王的藩屬之地,於是,這就存在一個未審先決,越俎代庖的問題。

這事可大可小。

往大了說,可以治罪。

往小了說,畢竟當初動手殺刀戎的不是錦城王的人,而是通寧遠督撫之子朱宜年。事發突然,錦城王來不及阻止也是可以諒解的。只要光啓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然而眼下的問題是各地土司紛紛上表俱奏,表示“脣亡齒寒”,認爲錦城王此舉藐視王法,罔顧土司威儀,與朝廷對土司的承諾和政策相駁。再者說,朱宜年都死了,死無對證,亂軍中究竟誰殺的刀戎,哪裡說得清?

更緊要的是,此案還牽扯到廢帝趙綿澤。

與廢帝有關的事情,就是皇族密辛,極爲敏感,是光啓帝也萬萬不能公之於衆的。

如此一來,刀戎在葫蘆寨和土司城犯下的那些罪過反倒成了一樁說不出口的事情。朝廷硬要爲他安上一些罪名,也無非說他貪墨斂財,欺上瞞下……

可這些罪行,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由錦城王來處置。

刀戎即無謀逆大罪,趙胤的罪過就大了。

各地土司就像串丨聯好的一樣,請表上奏,彈劾趙胤,拿着與朝廷離心的動亂相要挾。

這就讓光啓帝頭痛了。

今日衆臣入宮覲見光啓皇帝,便是爲了此案。

有的說先下旨訓斥一下錦城王,小懲大誡,哪怕做做樣子,也要安撫好各地的土司,以免他們藉機生亂。

有的說這些土官遠在萬里,成不了大氣候,既然受朝廷所用,就須得聽朝廷招呼。斷不可任由他們坐地發展,擁兵自重,藉機謀取私利,要挾朝廷。

有的說土司制度本就不同,土司乃民意升授,關鍵就在於“民意”,西南以刀戎一家獨大,刀戎活着時授民以利,深受愛戴,如今一死,民衆多有怨懟,此事萬不可掉以輕心。土司安撫好了,便是守邊的利器,若是安撫不好,恐會步前朝的後塵。

前朝末年的土司之亂,令人心有餘悸。

衆臣言之切切,各舉利弊,最後基本達成了一個共識:此案錦城王有理虧之處,給點警告是必須的。朝廷萬不可因此刺激各地土司,等懲戒了錦城王,再下旨讓刀戎的兒子敖田來承繼其父的職務,事情應當能解決。

然而,衆臣說完許久,御座上的光啓帝都沒有回答。

既不首肯,也不反對。

大家都猜不透皇帝的心思,齊齊躬身,一人一句又開始勸。

“陛下,下旨吧。”

“刀戎有罪,罪不至死。錦城王有功,功過不可相抵。”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皇族宗親也不可隨意誅殺朝廷命官。陛下不僅是錦城王的兄長,還是一國之主,天下臣民之君,不可因偏袒而傷了黎民之心啦。”

“錦城王事了抽身去,如今的通寧遠卻亂成了一鍋粥,百姓怨聲載道,官員戰戰兢兢。陛下當以社稷爲重,即刻下旨查辦土司一案……”

“請陛下定奪!”

光啓帝目光冷冷地掃過御案前的衆臣,突然冷笑一聲。

“一羣廢物!”

衆臣大驚,齊齊擡頭看着皇帝。

“陛下。”

光啓帝提起案上的御筆,唰唰兩下,在面前的空白聖旨上畫了一個“大叉”,然後擡飛擲入殿中,堪堪從內閣大臣的頭上飛過,砰一聲落在地上。

“身爲朝廷重臣,不解百姓疾苦,不懂爲朕分憂,只會人云亦云,毫無主張,與那渾水摸魚之輩有何迥異之處?朕要你們何用?吃糧拿餉浪費空氣嗎?”

“……”

衆臣面面相覷,啞口無言。

“咳咳咳!”

訓斥完衆臣,光啓帝似是氣極,重重地咳嗽起來。很顯然,他想力保趙胤,不願被各地土司藉機訛詐,要權要利。可是,皇帝高坐明堂,手卻伸不到那麼遠。這天底下的黑白,也不是皇帝一人之口就能決斷。

衆人屏氣凝神,久久無聲。

氣氛凝滯。這時,一道聲音飄忽而入。

“一樁小事,陛下何須動怒?”

聽到這個聲音,衆臣交換個眼神,表情微變。

御書房裡突然安靜了下來。

白馬扶舟邁着悠然的步子慢慢地進入御書房,彎腰撿起光啓帝擲在地上的聖旨,看了一眼,勾起嘴角,輕輕一笑。

“此事不難解決。陛下,臣有一計。”

光啓帝眉頭微擰,“說說看。”

白馬扶舟的目光看向衆臣,“臣想單獨稟明陛下。”

光啓帝掃過白馬扶舟帶笑的面容,擺擺手,示意衆臣。

“你等先行退下。”

……

爲了緩解時雍的鬱結,趙胤特地抽出時間,帶時雍到處走動,隨便也帶着兩個孩子和陳嵐出門,郊遊、踏青、野炊,在錦城府的各個風景名勝都留下了足跡。

陳嵐這輩子循規蹈矩慣了,開初還多有顧及,時間長了,在萇言這個瘋丫頭的帶動下,漸漸便忘掉了身份,丟掉了包袱,好像當真是一個普通的孩子祖母,越發融入這個氛圍,樂不思京。

以前拒絕出遊的褚道子,被時雍以“照看通寧公主身子”爲由也哄了出去,成日裡,他如同陳嵐的貼身侍從,只要有陳嵐出沒的地方,都有他的默默跟隨,偶爾,他也會和時雍母女倆探討一下醫術或病例,再有萇言小丫頭童言無忌,在旁邊“請教”,一家子着實其樂融融。

唯一讓時雍遺憾的是褚道子始終不肯脫下他那身黑色罩袍。

不論走到哪裡,他都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只說不敢污了公主的眼睛。

兩個人不進不退,這樁姻緣實難搓合,時雍也不勉強,只盼這些長輩都開開心心地過好餘生。

因此,趁着眼前春光明媚,她將大把的時間都用來陪伴家人和吃喝玩樂了。

……

(本章完)

第280章 硬釘子軟釘子都是釘子第208章 敵營三日第431章 紅袖招詭事第878章 不自知的外客第852章 無理的請求第28章 黑煞!第729章 大婚前夕第415章 你想做神第702章 問第380章 問題出在哪裡呢第605章 至清至純第636章 侯爺有佳人在側?第789章 詔獄的審訊第852章 無理的請求第970章 殺了我(請假寫大結局)第315章 順藤摸瓜第379章 大哥大爺大都督第419章 翻開華麗的一頁(二合一)第311章 真實意圖是什麼?第790章 大惑不解第173章 養不熟的東西第881章 送嫁溫儀公主第663章 天地爲棋,我爲走卒第725章 味道第529章 慶壽寺風雲第183章 懷抱萬般皆好,就是懷抱會跑第171章 甚爲可疑第907章 攻入山寨第235章 終有一別(此卷終)第63章 懷寧被斥(一)第54章 未遂的謀殺第501章 清明祭祀事第124章 古怪的青山鎮第543章 尚未伉儷,終是情深第453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704章 合第584章 遺書威脅第246章 大都督的身家第939章 情分第528章 大地震動第469章 宋大人的女婿第326章 落胎第892章 壞東西作惡第332章 荒廢院落裡的小秘密第471章 對號入座第620章 現世安穩第212章 惡名累累第841章 原來大家都騙了!第129章 山洞裡的陶罐(二)第232章 沒有酒哪來的靈魂第294章 狗和鸚鵡第874章 再回天壽山第861章 這是一個荒誕的世界第9章 丟掉的繡帕又出現了第730章 十天干首領印鑑第970章 殺了我(請假寫大結局)第1章 爲自己驗屍第655章 緊急救援第136章 將戰!危機四伏(二合一)第369章 這女子越發放肆了第500章 有驚無險第130章 鬼道有常而人道無常第744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701章 各說各有理第778章 長開了第475章 如何讓屍體說話第795章 項上人頭太重第844章 大宴儀第882章 追逐第268章 見帝王第653章 有媳婦的人第140章 天雷之罰(二)第699章 不見人第526章 僧人擡棺第464章 定下婚期第472章 辨認死者第31章 只殺不戒(一)第445章 荒唐的人兒第493章 是個好女人第923章 書信第975章 大結局(五)第365章 離奇死亡的新娘第40章 再打幾個(一)第695章 夜渡第191章 你看我像壞人嗎?第166章 下棋之人不爲贏棋,爲贏什麼?第935章 山河變色第572章 一觸即發第278章 當場撞見第668章 老子喜歡你第623章 我主,你奴第395章 宮裡宮外第171章 甚爲可疑第324章 時雍的“魔法”第687章 頑皮阿拾第501章 清明祭祀事第388章 太子爺的病第497章 神醫家的大醋缸(二合一)第135章 喜脈(二)第18章 誰擋,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