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破城在即,援兵出現

bookmark

喊殺聲,慘叫聲,兵戈聲,聲聲入耳.

趙鴻儒持刀站立城頭,目睹城牆下景象,情不自禁擔心.

難得燕軍落得下風,這羣急於復仇的吳越軍隊,宛若河槽內中暴漲洪水,浩浩蕩蕩流淌,咆哮着,勢不可擋.

前行中,對方口中傳出陣陣殺聲,兩步化作三步,恨不得仗着翅膀,飛向南域城城頭.

即使趙鴻儒乃百戰老將,有着赫赫戰功,面對殺氣騰騰聯軍,亦不由自主害怕.

氣息無法平靜,抓着環首刀,在走道內徘徊不定,像熱鍋內螞蟻,胸中氣悶.

少時,趙鴻儒目睹身邊備戰燕軍,獲悉自己舉動失態,牙齒恨咬舌尖,陣陣吃痛,讓他打消心中恐慌.

暗暗告誡自己,身爲三軍統帥,遭遇危難,他必須處變不驚,鎮定從容.

望向遠方靠近的聯軍,望着走道內戰死得燕軍,趙鴻儒緊緊握緊雙拳.砸在牆垛上.

戰,當此之際,唯有苦戰,不重創聯軍,也要確保南域城無礙,憑藉城牆,消耗聯軍有生力量.

此時,燕軍憑藉火油,焚燒攻城車,勉強擊退宋軍,沒有丁點喘息,又必須面對匆匆前行吳越軍隊.

作爲主帥,趙鴻儒萬分糾結,對攻城聯軍,恨之入骨.

這羣人,打破他與趙俊領兵東進計劃,迫使燕軍龜縮南域城中,現今,大軍衝鋒,似欲攻破城池.

趙鴻儒狠狠咬呀,手中環首刀,指向地面匆匆前行聯軍,對身邊將士喝道:“將士們,吳越之軍,要趁機攻城,要斬殺我們,我們是否防守,是否狠狠打擊?”

“殺,殺,殺!”

“不留活口,不留活口.”

宋軍猛攻,燕軍傷亡不小,但士氣尚存,聞聲,燕軍將士,揮動手裡環首刀,連弩,在城牆內朗聲呼喊,沒有丁點懼意,相反氣勢如虹,對吳越聯軍,恆之入骨.

趙鴻儒趁熱打鐵,吩咐道:“全軍備戰,連弩射擊,滾木礌石出動,不要讓吳越兩軍,靠近在城牆十步之內!”

“是!”

“全軍備戰,連弩射擊,滾木礌石出動,切勿讓吳越兩軍,靠近城牆十步內!”

燕軍將領,向四面守軍,傳達軍令.

一時,城牆上燕軍,尋找掩體,保護自身,向連弩內填充斷箭,聚集滾木礌石,火油沸水,面對糟糕情形,依然戰役濃厚.

走道中,火焰蔓延,燕軍心中怒火,也在蔓延!

旁邊,趙俊領兵,親自擊退宋軍,他亦未曾停留,馬上要求身邊燕軍,快速填充牀弩,襲擊城下宋軍投石器,牀弩.

這兩類軍械,對城牆內燕軍威脅太大,若不快速破壞,定然對燕軍造成極大威脅.

甚至會成爲破城利器,遲早摧毀南域城!

一支支長槍,自城牆飛出,刺進前行聯軍中.

聯軍整體陣型被打亂,但是,匆匆前行,咆哮的聯軍,有快速聚聚,形成整齊列隊.氣勢不減.

趙俊目睹,面色驚慌,匆匆來到趙鴻儒面前,道:“趙將軍,吳越聯軍,氣勢不弱,照此下去,我軍守住南域城,傷亡會很大,若無援軍協助,恐怕逃出吳越宋三軍包圍,轉移北上.”

“吩咐侍衛,打出最後的求救信號,一個時辰內,若依然無援軍抵達,全軍開始有次序轉移.”趙鴻儒吩咐,做好棄城打算.

近期,每次守城,他都不想放棄城池,均希望有援軍協助,奈何侍衛每次打出信號,皆爲援軍抵達,導致守城將士,傷亡嚴重.

連連敗退,燕軍數量還在銳減.

今日,吳越宋三軍,攻勢越發迅猛,甚至有包圍南域城念頭,爲保住八萬精銳步騎,他不得不放棄南域城,帶燕軍長途跋涉轉移.

趙俊聞聲,忙召集侍衛,釋放信號.

不久,空中傳來犀利刺耳聲,驚得城內飛鳥煽動翅膀騰空而起逃離.

城下,宋起端坐戰馬上.半眯雙眸,起初,抓着馬繮,時刻準備衝鋒,在宋軍攻城受阻,他已悄悄抓住刀柄,現今,攻城車被焚燬,宋軍傷亡不少,僥倖生存者,狼狽逃離.宋起已經猛地抽出戰刀,拿在手裡,做出衝鋒姿態.

旁邊,王政文,牧君辰,亦留意城牆內燕軍動靜,目睹吳越兩軍前行中,燕軍在城牆上先發制人,連弩射出箭雨,向蜂羣盤旋聯軍頭上,時刻威脅聯軍生命.

前行中,不少聯軍遭遇箭雨襲擊,利箭穿破鐵甲,身上留下傷口,鮮血流淌,中箭倒地.

吳越軍隊,左右前行,速度不減,牧君辰,王政文,依然暗暗盛怒.

加之,城內燕軍,又傳出求救信號,讓王政文,牧君辰越發惱火,斬殺吳越二軍,還要逃之夭夭,虧趙鴻儒,趙俊剛想.

王政文扭頭看向宋起,道:“宋王爺,燕軍意志不差,處於弱勢,仍舊死守南域城,今日,務必不可讓燕軍逃離.”

“趙鴻儒,趙俊乃強弩之末,若聯軍猛攻,爲確保燕軍安危,他們肯定繼續後撤,前往西方.“宋起沉默少時,朗聲道:“是故,務必在燕軍氣力不竭時,派將領前往西門,堵截燕軍逃生之路,如此,方有可能全殲燕軍!“然而,旁邊牧君辰卻不這般看,反問道:“宋王爺,王將軍,趙鴻儒,趙俊皆非善類,有長遠戰略眼光,及軍事策略,燕軍落敗,難道沒有前往南方與燕國水師匯合,或前往北方,與侯銘封匯合可能嗎?“

退守西方,極有可能把戰火引入燕國,牧君辰相信以趙鴻儒,趙俊謀略,肯定不會主動引狼入室.

“牧將軍,南域城距離南方江海城甚遠,趙鴻儒,趙俊領兵前往江海城,長途跋涉,容易形成疲憊之師,想來趙鴻儒與趙俊,不會拿燕軍生命冒險.“宋起斬釘截鐵道,敗軍之師,轉戰千里,很容易在沿途遭遇宋軍追殺堵截,趙鴻儒敢率燕軍轉移,將是把燕軍帶向死路.

不曾猶豫,宋起繼續道:“侯銘封在越州,與蒙闊將軍多次激戰,雙方互有傷亡,若趙鴻儒領兵北上,與侯銘封匯合,我們乘勝追擊,會在越州附近,在包圍兩支燕軍,他們境遇會越發糟糕.趙鴻儒,趙俊皆爲聰明人,相信不會鋌而走險.“

“宋王爺,不可輕視趙鴻儒,趙俊,本將軍以爲,務必在北門留有伏兵,以免趙鴻儒,趙俊,領兵自北門撤離.“牧君辰言語執着,他相信自己判斷.

這時,王政文不禁神態輕蔑,言語平靜道:“宋王爺,牧將軍,燕軍擊退宋軍,又給吳越軍隊造成威脅,如今,未曾有軍隊攻城南域城,談論燕軍撤離,是不是爲時過早?“

他亦希冀早日攻破南域城,屠盡城內燕軍,報血海深仇,奈何,城內燕軍防禦不弱,宋軍攻城車被焚燬,單憑雲梯,讓攻城難度增加許多.

今日,吳越宋可否攻克南域城,破城需要花費多少代價,尚難預料,宋起與牧君辰商議伏擊之事,太過着急.

宋起與牧君辰亦對王政文充滿鄙視,燕軍在城內做困獸之鬥,若吳越宋三軍猛攻,燕軍堅持不了多久,是故,必須早作安排,防止燕軍逃之夭夭.

宋起當機立斷,揮動戰刀,吩咐身邊侍衛,道:“傳令,投石器,牀弩,繼續對南域城中燕軍猛攻,今日,哪怕填平南域城,也不能放過任何燕軍.“

多次與燕軍苦戰,多次落敗,年前,與燕帝在開封外苦戰,他在局勢大好時,依舊被燕帝強行扭轉局面,自身慘遭曹阿蠻重創,差點戰死沙場.

今日,燕軍再次處於險境,他不但要率軍攻陷南域城,更要拿趙鴻儒,趙俊頭顱祭旗.

親衛沒有猶豫,向旁邊宋軍,揮動旗幟.

錦旗飄飄,宋軍收到軍令,再次行動,在投石器中填充巨石,火油灌,在牀弩中安放長槍.似乎打算實施宋起建議,要把南域城填平.

此刻,城牆下,吳越宋三軍,沿着雲梯,抓着盾牌,戰刀,冒死前行.

身邊不時有滾木礌石落下,撞飛攀爬的聯軍,不是有火油淋下,待燕軍丟下火把,火勢蔓延,聯軍渾身起火,慘叫着跳下雲梯,在地面打滾.

城牆上,燕軍連弩射擊,滾石落地,長槍刺殺,偶爾亦會掀翻雲梯,使雲梯上方聯軍,全部甩落地面.

雙方僵持,彼此互有傷亡,誰也討不到半點好處.

這時,空中傳來呼呼聲,點燃的火油灌,冒着濃煙,在空中飛動,巨大石塊混跡其中,全部撲向南域城.

激戰中,燕軍中毫無防備.

火油灌落下,燃起熊熊烈火,走道內燕軍身陷火海中,有燕軍苦不堪言,猛地躍下城下,很快會被聯軍亂刀砍死.

巨石砸下來,燕軍處境更糟糕,會不幸被巨石當場砸死,城牆牆垛偶爾亦會被摧毀,南域城防禦,漸漸瓦解.

宋起目睹投石器,牀弩,給燕軍造成不小威脅,迫使燕軍不得不放棄抵抗,;連連退後.

攻城軍隊,一鼓作氣,快速攀爬,向城牆而去.

不禁興高采烈,向親衛吩咐道:“燕軍防禦有限,再快,再快,加緊攻勢!“

難得挽回戰局,宋起信心滿滿,希望聯軍早日登上城頭,那時,宋軍會輕鬆奪回南域城.

親衛揮動旗幟,旁邊,鼓手捶鼓,也有宋軍,吹起號角.

這是攻擊聲.這是衝鋒聲,雲梯上聯軍,加快攀爬速度,後方宋軍,亦加快攻擊速度.

城牆內,燕軍牀弩紛紛被火油包裹,燃起烈火,燕軍攻擊利器,折損嚴重.

巨石亦在破壞城牆,威脅燕軍,加之,後方前行聯軍,開始憑藉連弩,長弓射殺,逼得燕軍節節敗退.

城牆內,屍體遍地,血流成河.

不少百戰老兵,開始在遭遇致命襲擊時,出現懼怕神情.

這時,趙俊提刀匆匆來到趙鴻儒面前,道:“趙將軍,聯軍攻勢太猛,這城池怕要守不住了,我建議,趕緊向北門轉移傷員,防止聯軍破城,我等連逃離機會也沒有.“

趙俊不想棄城而逃,奈何燕軍傷亡太嚴重,若不撤離,八萬燕軍精銳,肯定有不少人戰死城頭.

一旦被聯軍衝進城內,對方三十萬軍隊,很容給造成致命威脅.

此刻,距離南域城數十里,白易生,李霖率犬狼軍團,正匆匆前來.

近期,他接到皇上命令,不清楚皇上爲何突然放棄長江南面領土,要求他們與張羽,率軍匆匆返回北方.

前往長江時,與馮石虎相遇,得知北方境況,才知道在吳越宋聯軍攻擊下,燕國在北方處境岌岌可危.

渡江後,兩人率犬狼軍團馬不停蹄,星夜兼程向宋國南疆而去.

一路上,連續派出探子,打探趙鴻儒軍團所處位置,在獲悉趙鴻儒領兵與吳越宋聯軍在霍城苦戰時,他們不敢猶豫,匆匆前往.

疾行中,有侍衛快速前來,道:“白將軍,李將軍,南域城方向傳來我軍求救信號!”

“南域城,怎麼可能?”李霖驚叫,有點不相信.兩日前,他們收到消息,趙鴻儒軍團尚在霍城,這才兩日時間,燕軍怎麼會轉移南域城,難道說霍城被聯軍攻破.

旁邊,白易生亦是滿臉驚訝,萬分不解道:“南域城距離此地多遠?”

趙鴻儒在宋國南疆處境兇險,被吳越宋三軍攻陷霍城,逃往南域城,也不是沒有可能.

探子聞聲,快速打開地圖,鋪在地面上,白易生,李霖兩人迅速圍上去,詳細觀察.

不久,探子手指指着南域城方向,道:“白將軍,若我們停止繼續東進,折返北上,十餘里距離,很快會抵達南域城..”

“白將軍,不管趙將軍是否領兵在南域城,我們務必前去.”李霖思緒稍稍緩和,提議道,畢竟,自南方渡江迴歸,便是爲解救趙鴻儒軍於危機中,若按消息前往霍城,錯失趙鴻儒,怕會讓趙鴻儒軍團,受到嚴重打擊.

“不錯,我們務必前往南域城!”白易生贊同李霖提議,轉而繼續道:“李將軍,你我兵分兩路,南北兩方而去,若趙將軍在南域城,恰好南北夾擊聯軍.”

第798章 文臣武將第166章 奇女子第53章 勸降上第1104章 孤注一擲的蒙闊第1132章 首戰藤甲兵第1064章 屍體圍城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230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下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1011章 攻破漢城,斬殺敵將第1226章 雄兵宿將第741章 援軍抵達第1110章 天下在手,美女我有第1422章 皇兄,臣弟交出兵權第1222章 兵家危機陰謀詭計第513章 雙方分歧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365章 王綸玥之殤中第1247章 天意弄人第213章 閱兵準備第190章 真的受傷了第543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5章 一時興起第196章 芳蹤倩影第265章 臨陣點將第631章 分而治之第1175章 婉妃強勢,溫氏中計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1072章 封鎖糧道,斷其水源第1366章 懷柔招降第988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235章 兵入周國第379章 抽絲剝繭中第399章 大戰啓始下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348章 徒增煩惱下第507章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360章 困獸之鬥下第286章 犬狼部隊第960章 烽煙四起,燕國混亂第687章 坐看閒雲榮辱不驚第1314章 棄城而逃第577章 身殘志堅(第二更)第1114章 蒙闊叛逃第293章 應對之策第716章 楚帝熊武,咄咄逼人第375章 耿耿於懷第1127章 斷其後路,攻其後方第511章 亂中取勝中第3章 皇弟林梟第1220章 蜀國君臣的疑惑第924章 棄城而逃第439章 反戈一擊第279章 以火攻火上第937章 兵臨城下第285章 驚人計劃第8章 各有心思第1245章 女帝,蛇蠍毒婦!第1103章 自投羅網,恐懼和死亡第649章 來自燕國的報復第1252章 水無常勢 兵無常形第847章 生死一線(第一更)第1015章 宋國圖謀,女帝心思第514章 自尋死路第185章 真實身份第110章 皇上也怕事第263章 預料之外第1119章 蜀國北伐第1241章 兵家勁卒逃亡第1317章 喪家之犬第676章 窮途末路出昏招(第一更)第1116章 征討蜀國第1279章 紅顏知己第1139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不失寸土(第一更)第1094章 蒼巖山之叢林戰第60章 問計於民下第89章 鄭國圖謀第112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122章 王妃的野心第1068章 集思廣益,頭腦風暴第770章 個人英雄主義第380章 抽絲剝繭下第960章 烽煙四起,燕國混亂第476章 連連諷刺第774章 十宗罪第526章 惹上大事了第270章 心如刀割第106章 涼鳴關之戰中第1101章 陷入僵局,垂死掙扎第375章 耿耿於懷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648章 斷臂自救第394章 蒙闊信件第431章 暗中部署第611章 主僕矛盾(第四更)第810章 段氏家主第141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兒郎十萬兵第792章 天不佑我,天不佑我第1069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653章 絕地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