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真假難辨,

bookmark

寒冬初,長江南,依然帶着幾許溫暖。和煦清風中,感覺的不到半點北方寒冬來臨的氣息。

似乎與吳越蔡熱情似火投入北方戰場一樣,使人心情愉悅!

與長江接壤的吳越蔡蜀四國,其中三國部隊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長江,將近四十萬部隊,投入到鄭國戰場中。

諸侯國中,上至王侯將相,下至黎明百姓,紛紛北望,關注長江北岸戰況。

這場戰爭,有三國,在相同時間內,跨過長江,登陸北岸,全不把南北約定放在眼裡。

若北方有諸侯國不滿,定會使得吳越蔡捲入更大的戰爭中。

對於旱情嚴重的三國而言,一場準備不充分的戰爭,勢必乃雪上加霜,越發危難!

不過,吳越蔡各國君王,內心有自己的期許,所以,即便戰爭中,會引起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他們也寧願嘗試北上。

不僅意味着南方勢力藉着鄭國千瘡百孔,風雨飄搖的機會,把勢力漸漸延伸到長江北岸,時機成熟,也許可瓦解鄭國,佔據中原。

何況,這次戰爭,有可能開啓隱藏數百年的寶藏,根據史書中記載,天公寶藏可是筆不菲的巨資,得之,得天下。

沒有誰,不關心寶藏!

甚至,許多人對寶藏的關心程度,遠遠超過在各諸侯國,把勢力延伸在長江北岸。

財富,獵奇,探寶等,各種要素,雜糅在一起,會引起很好的話題,使得許多人爲之瘋狂,爲之癡迷。

然而,衆人把注意力轉向長江北岸時,一種不合時宜的聲音,不曉得何時,開始在南方諸侯國中,悄無聲氣流傳來開,漸漸變得廣爲流傳。

爭與假,變成百姓茶餘飯後的不可或缺的談資,那些達官貴人,則開始在古書古籍中探查,尋找有關寶藏的線索。

這時,市井裡,百姓中,形成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一類人非常堅定的認爲,即使天公寶藏流傳數百年,百姓人人皆知,卻根本不存在。昊天武帝聚集天下財富,藏於太姥山,儼然是個幌子,

他們的依據時,修建天公寶藏之事,衆人皆知,可武帝一朝後,幾乎沒有人清楚寶藏究竟藏在什麼地方。

另外,若存在,當年武帝收集天下財富,聚集起來,肯定有史料記載,特別是從當時巨大經濟變化,肯定會查出蛛絲馬跡。

可惜,古書中,根本沒有記載過。

所謂天公寶藏,全是鄭人編造出來,坑蒙其他諸侯的幌子,從而利用寶藏周旋於四面各諸侯中,左右逢源,確保鄭國,不管在何種情況下,都處於不敗之地。

另一類人,相信天公寶藏肯定存在,他們覺得,不可能空穴來風,既然諸侯國中有天公寶藏的傳言,那麼,寶藏肯定藏在太姥山某個地方,等待大家去開啓。

這類人,大多沒有直接證據,多數臆想。

反對者,則言語頭頭是道,甚至許多地方,直接從古書中找出天公寶藏不存在的證據,從而反駁數百年來,天公寶藏存在證據。

頓時,這種迷惑人心,牽扯豐厚的寶藏的言語,迅速在百姓中快速傳開,一傳十,十傳百,不清楚過了多久,傳到達官貴族耳中,他們有人爲立功表現,有人爲確定出兵的正確性,紛紛把街頭言語傳入宮中。

這場風波,本該在市井中流傳,留言也僅僅是百姓好奇之語,然而消息傳到宮中,意義就徹底變了。

不管事情真也好,假也罷,皇帝與朝臣必須嚴肅認真對待起來。

一時間,吳越蔡,朝堂羣臣又是引用古代典籍,又是通過史書中貨幣流通資料希望有所發現,一番功夫下來,收穫不大,反而有充足證據,證明寶藏不存在。

本該寶藏存在與否,尚未明確時,大家心中尚有幾分念想,可突然證明寶藏不存在,事情性質就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三國朝陽吵得沸沸揚揚,雞飛狗跳。

起初,朝堂討論的問題,還是天公寶藏是否存在,結果在爭吵中,漸漸演變成天公寶藏若不存在,在各國旱情嚴重的情況下,是否有必要幫助鄭國禦敵,是否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些言語,已經不是開始諸侯君王確定有利可圖了,而是可能花費巨大人力物力,破壞南北方盟約,入侵北方,會帶來什麼嚴重後果了。

突然之間,事情發生巨大變化,好似煮熟的鴨子,從眼前白白飛掉一樣。

各諸侯國君王與朝臣,難以確定天公寶藏是否存在,又擔心花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反而爲各自國家釀成大禍。

事情無解的情況下,他們把目光轉移到北方。

李釗主動提出,吳越蔡幫助鄭抵抗宋軍,將來四國瓜分天公寶藏,那麼,寶藏存在與否,他肯定清楚。

若李釗敢空手套白狼,打着瓜分寶藏的幌子,坑蒙吳越蔡,這次,就必須給李釗一點顏色瞧瞧了。

幾乎在相同時間內,各諸侯國紛紛派出使臣,渡江北上,前往洛邑,希望從李釗口中得到有關天公寶藏的真是答案!

使臣入朝,言語咄咄逼人,似乎有種上當欺騙的感覺,逼得藏私的李釗啞口無言。

事情來的意外,李釗壓根沒有預料到會發展到這個地步,起初還以爲,憑藉天公寶藏,可在各諸侯國中,左右逢源,當前來看,他的如意算盤出了問題。

儘管他不清楚吳越蔡使臣爲何忽然莫名其妙,要證明天公寶藏存在,在大家意識中,寶藏該是存在的纔對啊!

不該發生逼宮的事情啊!

面對各國使者咄咄逼人態度,李釗深知,若不能回答各諸侯國使臣詢問,給對滿意答案,勢必會引起對方不滿,他們在得不到天公寶藏的情況下,怒氣從鄭國率兵撤離已經是較好的結果了。

不然,得不到天公寶藏,吳越蔡部隊開始瓜分鄭南地區,不久之後,他手裡可能會僅僅控制洛邑,泰巖城,石巖城等少數城池。

那時候,鄭國與滅國先沒有什麼區別。

然而,要保證吳越蔡繼續幫助鄭國,他當前沒有丁點底牌,唯有依靠天公寶藏,不然,根本沒有機會。

似乎唯有把天公寶藏的秘密公佈於衆,纔會平息吳越蔡的懷疑與狂暴。

奈何天公寶藏成爲他手中最後一章王牌,失去天公寶藏,鄭國將沒有任何底牌了,風雨飄搖中,究竟又能堅持多長時間呢?

道出寶藏秘密,鄭國渡過難關,可勉強延續下去,拒絕對方,失去南面領土,被宋軍徹底包圍,成爲一支孤立無援的軍隊。

沉思許久,李釗覺得數十載中,從未有過今天這般爲難,苦楚和鬱悶!

當有人逼問道:“李釗,空手套白狼的事情,人人都想做,可你沒有資格!”

聞言,李釗恨不得當場抽出寶劍,活劈了對方,偏偏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怒氣之下宰了對方,會招來更大問題!

輕哼一聲,李釗做出抉擇,送給三名使臣各一個錦盒,叮囑對方,各國君王,瞧見木盒中東西,自會明白自己良苦用心。

這般,咄咄逼人的吳越蔡使臣,才依然不太滿意,惺惺離開洛邑,準備返回各自國家。

車隊離開洛邑,尚未離開鄭南,跨過長江,三名使臣車隊在不同遭遇刺客截殺,使團全部被滅,錦盒全部搶走,僅僅留下送信使者。

WWW ¸ttκΛ n ¸C○

失去錦盒,又差點丟掉性命,三名使者心驚膽戰返回各自國家,面對君王追問,根本不清楚刺客身份,失去可能開啓寶藏的東西,嚴重影響君王做出抉擇。

生死兩難,爲苟且偷生,他們有人把事情推到宋國身上,認爲宋國爲多洛邑,肯定也會奪取天公寶藏。

也有人把事情,推在鄭國身上,覺得根本沒有天公寶藏,李釗贈送錦盒,僅僅是故弄玄虛,爲避免謊言被揭穿,才故意搶回錦盒,不然,沒有誰比李釗更清楚三國使者南歸路線。

沒有得到寶藏消息,使團又被滅殺,簡直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三國君王,不瞭解事情真相,開始變得焦躁不安,既擔心天宮寶藏存在,又擔心寶藏不存在。

總之,他們心中寧願相信有寶藏存在,所以,幾乎是力排衆議,冒着巨大風險,繼續派出部隊在鄭國征戰,選擇觀望。

實在不濟,至少可瓜分鄭國,彌補戰爭損失!

第809章 熊武反撲第621章 毫不留情的大量第455章 野心勃勃第1321章 生擒越國太子第849章 血腥場面第442章 刑訊逼供第1315章 空城計嗎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1220章 蜀國君臣的疑惑第129章 反其道而行第81章 初次謀面第94章 遊說勸說第1192章 林楓求官,太子送房!第18章 釀酒成功第238章 八國會盟上第423章 馮異歸降第1284章 燕國使者第73章 經世之才第275章 復仇殲滅第732章 南方急報第145章 出其不意下第1315章 空城計嗎第223章 嫡系部隊第675章 陽謀無解(第五更)第989章 來自女帝的報復第1055章 連鎖騎兵,大破宋軍第141章 林梟救兄下第17章 奇貨可居第974章 帝位之爭,咎由自取第850章 雨中殺伐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299章 攻城破關二第1311章 交替撤離第1219章 林楓逼宮第1270章 民心亂,社稷崩第776章 堵不如疏第1032章 燕軍究竟在搞什麼第1170章 湘妃省親,閒人避讓第55章 勸降下第1134章 燕帝的深謀遠慮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448章 逃之夭夭第6章 攻陷牙賬第782章 林楓的棋子第528章 意外消息第242章 劃分勢力第1399章 戰武威城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44章 出其不意上第617章 鳴金收兵第974章 帝位之爭,咎由自取第1411章 絕不遷都第711章 劍拔弩張,爭鋒相對(第一更)第1228章 兵主願支持本王稱帝第706章 一觸即發(第二更)第705章 趁火打劫(第一更)第21章 藏兵于山第1327章 英姿雄發第888章 陳兵江北第268章 大戰之初第576章 再使毒計(第一更)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518章 樹倒猢猻散第668章 霸道舉動(四千字大章)第1007章 殺出條血路來第781章 熊魁被圍第684章 帝王之術第193章 燕國的報復下第461章 困龍第886章 突破重圍(四千字)第606章 郎情妾意(第一更)第101章 再戰第850章 雨中殺伐第38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099章 雷霆反擊第367章 侯銘封勸降上第151章 成功會師第1067章 宋軍危已,三道詔命第224章 不期而遇第1385章 血染風采第562章 山窮水盡(第三更)第1263章 兵主歸降第885章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第674章 謀反事敗露(第四更)第9章 沒錢了第946章 帝王之哀第449章 翻臉比翻書快第1227章 血債還需血報第17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17章 塞外練兵第1166章 長江噩耗,名滿天下(第二更)第511章 亂中取勝中第500章 諸侯國聯盟第766章 兩難抉擇,一錘定音第330章 民心不可欺第1160章 蜀國人士,下戰書?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96章 哪裡逃第205章 鬼谷希文第582章 不可思議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