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進退維谷,身陷重圍(四千字大章)

bookmark

帥帳中,韓炙潼目光集中在張雨亭身上,三國聯軍將領,爲帝國利益,確定選擇主動撤離。

此刻,唯有越軍將領張雨亭尚未表率。

雖說楚越有矛盾,他與張雨亭不和,在衆叛親離時,依然對張雨亭抱有非常大期待,希望對方選擇支持自己。

況且,五國聯軍中,楚越實力最兇悍,若越軍留下來,縱然沒有蜀蔡吳三軍,大軍數量減少,卻越發精銳,亦有資格與燕軍一戰。

再說了,東線岳雲山部隊生死存亡,撲朔迷離,若探子傳回的消息,乃謠言呢?

可惜,張雨亭給出的答案,讓韓炙潼大失所望,只聽對方語氣淡淡的道:“韓將軍,五國聯軍,皆爲各自國家利益,當各自國家利益受到威脅,或者面臨傷害時,我想韓將軍亦會堅持選擇國家利益,所以,越國亦西進,確保越國利益不受損害。”

連張雨亭亦不想爲韓炙潼的冒險買單,縱然韓炙潼明白,數十萬生命的代價,張雨亭也負擔不起!

奈何臨危之時,衆叛親離的局面,依然讓韓炙潼受不了,只覺得有種背叛的感覺。

黯然傷神,神情冷漠,再也不言語,盯着一個個轉身離開的將領,許久,語氣輕飄的對陳侗羽道:“陳將軍,迅速整軍,派出探子,快速偵查刀鋒戰士動向,打探嶽將軍行蹤。”

“將軍放心,兩日之內,必有嶽將軍與燕軍消息!”陳侗羽朗聲道。

此刻,四國將領全部率軍離去,使得陳侗羽有種嚴重被羞辱的感覺,內心憋得怒火,更甚於被燕騎擊敗。

兵貴神速,中午時,吳越蔡蜀四軍迅速遷移,向西面而去,空蕩蕩大營內,楚軍則原地駐紮,寂寞,空曠,有幾分蕭條。

不管聯軍分也好,合也罷,出發點全爲在保全有生力量的情況下,爭取殲滅燕軍。

所以,在聯合達不到預期目標時,解散不可避免。

而各國將領做法,非消極應對,相反,在積極備戰,力爭獲取更大收益。

大軍分裂,爲確定刀鋒戰士蹤跡,各軍紛紛派出大量探子,詳細偵查燕軍動向,希望在短時間內,掌握刀鋒戰士動向。

若說起初聯軍將領,尚不清楚刀鋒戰士實力,當岳雲山軍團被全部殲滅,及溫知明有意無意宣揚,使得諸將,大概清楚刀鋒戰士實力。

特別溫知明那句,聯軍遭遇的軍團,均非燕軍最精銳部隊時,他們對燕軍的恐慌,更甚於幾份。

沿途行軍時,聯軍將領不斷加強防禦,派出更多探子,提防四面可能隨時隨地出現的燕軍,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萬幸一切順風,西進之路中,暫時沒有發現燕軍蹤跡,使得心緒緊張,提心吊膽的諸位將領,稍稍鬆懈下來。

兩日過去,駐紮在越城北面的楚軍,及西進的四國聯軍,先後收到有關刀鋒戰士的消息。

消息遠比想象中糟糕,燕軍率領刀鋒戰士,不但擊敗了岳雲山麾下楚軍,更在南下途中,擊敗聯軍運糧的部隊,徹底切斷聯軍糧道。

燕帝親率刀鋒戰士,氣勢洶洶從南面而來,好似長江之水,衝擊北岸之上,向內陸蔓延。

越城,韓炙潼率先獲得消息,瀏覽消息後,身體微微晃動,面色一剎那,變得蒼白,捂着胸口重重喘息,內心幾近崩潰。

他相信岳雲山能力,相信玄甲兵戰鬥力,唯獨不相信刀鋒戰士會擊敗楚軍。

可惜,事實與他期待中,截然相反,玄甲兵敗北,岳雲山被生擒,刀鋒戰士大獲全勝。

更重要,刀鋒戰士南下,先搶奪了聯軍糧草,又斷絕聯軍糧道,使得聯軍處境,忽然變得非常糟糕,處在一個非常可怕地位。

對他麾下的玄甲兵而言,更有遭遇燕軍南北夾擊,大軍孤立無援的狀態。

一句話,岳雲山軍團失敗,使得戰場局勢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作爲出色將領,曾經塑造出不敗神話的將領,韓炙潼至今沒有想明白,林楓怎樣獲悉岳雲山消息,又怎麼會在聯軍探子密切監視下,率領部隊南下呢?

倘若刀鋒戰士從燕國南下,聯軍散佈在燕國南部探子,豈會探查不出來。

莫不成,刀鋒戰士飛過燕南地區嗎?

自己對岳雲山,對玄甲兵的過於自信,導致麾下十餘萬玄甲兵,忽然間,處於非常危險的地位。

此刻,北上有強軍,南下被堵死,糧道不通,韓炙潼不敢有半點耽擱,與陳侗羽短暫商量,帶着麾下十餘萬楚軍,直奔西線,追擊四國聯軍。

之前,他在賭,堵岳雲山不會失敗,可惜賭錯了,導致在聯軍主力撤離後,楚軍徹底變成一支孤軍。

更可怕,燕帝親率十萬刀鋒戰士,輕而易舉擊敗十五萬玄甲兵,其實力之可怕,不敢想象。

亦表明,對方手下部隊,有力量,擊敗他麾下軍團,因此,若不迅速逃離,楚軍損傷將會越發嚴重。

一旦三十五萬玄甲兵葬身燕國,即使熊魁率領部隊,從東線登陸,成功擊敗燕軍,對楚國來說,亦是非常可怕的解決。

此刻,玄甲兵要保全力量,他必須率領軍團馬不停蹄追上四國聯軍,不然,若與燕騎遭遇,事情會變得非常可怕,也許會造成他軍事生涯的終結。

前往西線的聯軍,在得到岳雲山軍團大敗的確切消息後,四國將領短暫謀面,準備迅速前往蜀國在江北勢力,之後,率軍南下,渡江回國。

五國伐燕,聯軍屢戰屢敗,此番,十五萬玄甲兵,又徹底被全部殲滅,他們見識到燕軍真正戰鬥力。

堅持在北方作戰,對聯軍而言,沒有任何好處,相反,還會不斷損兵折將。

他們徹底明白,連玄甲兵亦不是燕騎對手,聯軍在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之前,絕對不能輕易與燕軍對戰,不然,陸地之戰,將會成爲聯軍墳墓。

相反,聯軍轉戰南方,可利用長江天險,倘若燕軍南下,滔滔長江,將會是燕騎墳墓。

而且,南方江河湖海衆多,每一處,都有可能讓燕軍損兵折將。

加之,北伐之戰,聯軍損失數十萬部隊,需要兩三年時間恢復,纔有機會繼續與燕軍作戰。

張雨亭,王政文,吳捷邵快速渡江南下,準備訓練新軍,專門對抗燕騎,溫知明卻想將聯軍留下,共同抵抗燕軍,爭取保住江北勢力。

溫知明心似明鏡,蜀與燕主動分裂,卻與聯軍伐燕,無疑是捅了馬蜂窩。

此番聯軍大敗,燕軍被吸引至西線,江北勢力肯定會成爲新的戰場,若沒有聯軍在協助,蜀軍怕很難對抗燕騎。

更重要,燕軍若有機會渡江,蜀國孤懸西面,不可避免成爲燕軍率先攻擊的目標。

思前想後,溫知明沒有任何解決方法,相反,有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

南面,殺氣騰騰而來的林楓,率領部隊迅速北上,在他預料中,五國聯軍得知岳雲山軍團大敗,該積極備戰,與燕軍進行一場決戰。

那時,燕軍全力以赴,爭取一戰擊敗聯軍,一勞永逸,轉而肅清四面殘餘勢力。

可惜,他收到消息,聯軍卻望風而逃,向西線撤離,這使他異常惱火,覺得聯軍太過無能,讓燕軍失去全殲聯軍的大好機會。

局面與他預估中稍稍背離,按照他的預定,戰爭結束,燕軍該多數集聚燕宋邊境,好穿過宋國,抵達燕東,襲擊熊魁,平息燕東軍事叛亂。

而今局面與之截然相反,大量燕騎將向聚集西線,陳兵燕蜀邊境。

萬幸,事情沒有想象中糟糕,雖說局勢與預料中不符合,但若稍稍調兵遣將,依然會向着有利於燕軍的方向發展,更重要,他無需調遣兵力,可一舉橫掃蜀國在江北勢力,給對方重重教訓。

長期來,林楓都把蜀國當做燕國進入南方的跳板,即使燕軍在沒有戰船的情況下,藉助蜀國水師,依然可輕鬆進入南方。

節骨眼上,蜀國卻出爾反爾,與南方諸侯聯合伐燕,給燕國帶來不小危害,眼見局面越來越好轉,滅蜀,將要逐漸提上日程了。

不過,燕軍目前任務,還是要先殲滅聯軍,特別是殲滅楚軍,像林疏影所言,擒賊先擒王,狠狠教訓楚國,嚴重消弱楚國力量,對方肯定會蟄伏。

這個時期,便是燕軍開疆闢土的大好時機。

他行事向來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確定想法,就派出探子,給趙鴻儒等人去信,力爭大軍迅速西進,聯合追擊聯軍。

另外,抽調東線阻擋陳軍的侯銘封部隊,快速進軍宋國,直接向燕東方向轉移。

此後,連續兩日,燕國南部地區,不斷上演千里追擊局面,雖說相差數百里之遙,刀鋒戰士短時間內沒有追擊楚軍,但是,刀鋒戰士戰馬行進速度,依然給楚軍造成非常大的恐慌。

行軍途中,但凡有任何異動,楚軍都會迅速備戰,準備迎敵,似有幾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味道。

第三日時,刀鋒戰士探子,已經追擊到玄甲兵蹤跡,而玄甲兵亦似乎察覺刀鋒戰士到來。

畢竟,這兩日內,對燕楚兩軍而言,不僅僅是拼速度,更在拼情報,拼雙方將領對戰場情形的預估。

但是,刀鋒戰士速度優勢,很大程度上左右決定局面。

雙方距離保持在三十里左右時,刀鋒戰士已經變得非常從容,淡定,好似牧羊的獵人,漸漸開始對玄甲兵進行圍堵了。

楚軍得知四面出現刀鋒戰士,許多人依舊矇在鼓裡,不清楚這支騎兵從何而來。

數日前突然撤軍,楚軍上下至今不清楚緣由,底層士卒僅僅從上層將領口中得知,大軍需要戰略轉移。

至今,依然不清楚聯軍分裂,岳雲山率領部隊全軍覆滅的消息。

韓炙潼卻開始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半點馬虎。

若說,之前他不相信燕軍戰鬥力,越城之戰,楚軍損失六萬部隊,開始讓韓炙潼重新重視起燕軍,而岳雲山軍團覆滅,則給他深深上了一課。

時代變了,燕軍非早年的燕軍,楚軍亦不是當年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不敗之師了。

加之,南北方兵種不同,玄甲兵在南方無論多麼兇悍,與燕騎遭遇,仍舊處於微弱之態。

這會兒,數日前消滅岳雲山軍團的刀鋒戰士,逐漸開始合圍楚軍,他亦沒有信心,率領十萬出頭的部隊,戰場剛剛新勝,氣勢如虹的燕軍。

然而,讓韓炙潼出乎意料是,他命令全軍打起精神,防備燕騎隨時偷襲,可惜,不知何故,從中午兩軍遭遇,延續到下午,再渡過艱難一夜,燕騎始終沒有發動進攻。

起先,鬥志昂揚的楚軍,經過晝夜高強度戒備,思緒緊張的極致,之前,濃厚的鬥志,漸漸消失全無,取而代之,驚慌,擔心,疲憊,逐漸籠罩在大家心頭。

這時候,韓炙潼大概猜出燕騎意圖了,陳侗羽面色疲倦,怒氣衝衝接近韓炙潼,輕聲道:“將軍,燕軍太混蛋了,故意消耗我軍精氣神!不能在這樣下去了,不然,局勢對楚軍將會越發不利。”

韓炙潼何嘗不清楚這個道理,他敢確定,燕騎圍堵楚軍後,沒有直接發動攻擊,不是戰機不佳,不是鬥不過楚軍,相反,對方肯定在恢復體力。

消滅岳雲山軍團,言語之中可輕描淡寫帶過,實戰中,卻定然會費大氣力,加之,燕騎長途奔襲數百里,肯定會有嚴重的體力消耗。

依照林楓精明,肯定清楚燕騎處境,所以,兩軍接觸,沒有直接發動進攻。

此刻,燕騎經過一晝夜悠閒前行,體力得到極大恢復,而楚軍因擔心遭遇燕騎襲擊,時刻警惕,長途轉移,一晝夜時間,足夠消耗他們所有體力了。

此消彼長,楚軍一下子陷入進退維谷的狀態,逃,百分百逃不掉,打,可能打不過。

韓炙潼神情完全凝結起來,好似寒冬臘月的松柏樹皮上凍結的寒冰,對着身邊發牢騷的陳侗羽道:“暗中部署,尋找合適地點,主動伏擊燕軍!”

第69章 一剪梅第994章 否極泰來,反攻宋軍第150章 宋國籌劃第99章 各有心思第1214章 樑銘源要謀反第742章 不畏生死,玄甲兵第651章 戰馬問題第986章 燕軍處境,林楓圖謀第952章 重創敵軍,羞辱敵將第340章 遭遇盜賊上第181章 故弄玄虛第248章 老謀深算第47章 和談結親第772章 萬源巷風波第1101章 陷入僵局,垂死掙扎第896章 調兵遣將,踏平楚營第887章 處心積慮第1339章 本將滅了你第147章 初聞蹤跡第7章 北方有佳人第998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第629章 最後的騎兵(第三更)第637章 派系之爭上第25章 刀鋒戰士第808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48章 徒增煩惱下第374章 林楓心思第161章 棘手事情第611章 主僕矛盾(第四更)第858章 絕地反攻(下)第949章 俘虜該有的覺悟第17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91章 段夢柔上第1294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1204章 魚鱉博弈,坐地論道第892章 劍拔弩張,刀兵相向第222章 影響深遠第82章 自帶作弊器第990章 宋軍出擊,絕地反攻第719章 一夕貪歡,大膽遊戲(3500字)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651章 戰馬問題第723章 外患起,內憂生第561章 御駕親征(第二更)第25章 刀鋒戰士第1250章 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第1167章 蜀國太子問計(上)第1181章 若不善終,心有不甘第1271章 吃人戰火,吞噬生命第568章 新的部署(第二更)第1076章 城內缺水,生死一線第235章 大國氣量下第356章 會見來使中第286章 犬狼部隊第1261章 燕帝,你強人所難第1235章 兵入周國第104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16章 爲了女人第1384章 錦繡山河易主第131章 博爾術的煩惱第898章 瘋狂的燕騎第1317章 喪家之犬第1325章 賤人就是矯情第373章 夫唱婦隨第1318章 鑽進死衚衕第430章 突發事件第655章 陰謀,天大的陰謀第634章 來者不善第1220章 蜀國君臣的疑惑第1075章 次殺燕帝,岌岌可危第521章 異樣懲罰第1314章 棄城而逃第746章 樂極生悲第1288章 困死熊武第728章 將相歸心,暗流涌動第1188章 藤甲兵譁變,第559章 復仇之火第225章 卸磨殺驢第1026章 苦肉計,雙管齊下.第684章 帝王之術第495章 自裁謝罪第1202章 柳浦琊的懷疑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824章 死亡沙海第1264章 打草驚蛇第1208章 射殺馮石虎第805章 蔡國使者第93章 危機來臨第713章 主城易主,塵埃落定()第660章 貴妃醉酒第359章 困獸之鬥中第371章 把酒言歡第894章 驚弓之鳥第1047章 燕人,說一不二第195章 大難不死第1178章 離間之計,溫蝶舞屈服第1381章 烈火攻勢第597章 大軍混亂第493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310章 廢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