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驚天鉅變(第一更)

bookmark

翌日,龍盤虎踞的燕京城東門之外,十萬鐵甲步兵氣勢洶洶待命,好似一羣下山猛虎,一個個鬥志昂揚,鋒芒畢露!

在大軍前方,十餘輕騎矗立,便是趙鴻儒,曹阿蠻,羅達及少數副將,他們衆星捧月似得,圍繞林楓身邊。

獲悉林楓親自燕東,討伐叛逆,城中百姓,早早出城,主動站在城門外官道兩旁,爲皇上征討燕東叛逆送行。

清晨,天氣涼爽,東門外卻早人頭聳動,熱鬧非凡。

此刻,林楓坐在白色駿馬上,處在大軍前方,英姿勃發,神武不凡。

一身黃金戰甲區別從前,腰間挎着戰刀,深邃雙眸,眺望遠方。

一陣清風吹過,他背上披風隨風捲起,讓他看起來像蓄勢待發的猛虎,只等時機成熟,毫不猶豫撲向獵物。

沒有猶豫,他擡手抽出挎在腰間的斬馬刀,猛地指向空中,語調冷酷道:“大軍開拔,直奔晉陽城。”

一聲令下,十萬大軍齊聲雷動!

“平戰亂,擒叛將!”

“平戰亂,擒叛將!”

........

這時,官道兩旁送行的百姓,亦情不自禁吶喊助威。

“必勝,必勝,燕軍必勝。皇上必勝!”

“必勝,必勝,燕軍必勝,皇上必勝!”

.......

這時候,被要求同行的拓跋衍等人,目睹燕軍,百姓情形,深深震撼。

大軍出征,百姓主動送行,更重要,他們言語中,對燕帝,對燕軍充滿了信心。

一個個深情飽滿的面孔中,沒有半點擔心,牽掛和憂愁,好似東進平叛,必勝無疑,沒有丁點懸念似得。

他們那清楚,燕京城百姓是燕國強大親歷者,很清楚燕國今日之強大來之不易,更明白,戰場上,燕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取,乃最強大的存在。

此番,燕京城百姓對柳玄遠勾結外敵,在燕東發生叛亂,深惡痛絕,恨不得親自前往晉陽城,主動爲皇上清君側。

以往燕京城百姓都清楚,柳氏受審皇恩,在皇上扶持下,變成大燕第一家族。

他們卻辜負皇恩,在燕東叛亂,背離皇上。

若此事發生在別將領身上,百姓不會羣起憤慨,唯獨柳玄遠,被任命爲燕國兵馬大元帥,權勢僅次於皇上,卻背叛了燕國。

這種忘恩負義舉動,纔是百姓憤怒,支持皇上的最主要原因。

此番,皇上親率領軍團,前往燕東地區,大家希望皇上一擊必勝,徹底解決燕東混亂,保證燕國安穩。

在百姓注視下,林楓率領軍團,急速前行,與此,數百暗劍成員,先行一步,直奔晉陽城而去。

楚國之事耽誤,使得林楓御駕親征燕東,延誤兩日,他不得不率軍疾行,爭取早日化解燕國危機。

而拓跋衍等人,在他昨天強勢震懾下,態度稍稍發生變化,雖不曾直接答應向他效力,卻也沒有從前那般針鋒相對了。

因此,他沒有繼續在囚禁這些人,且賞賜沒人新的府邸,不再限制他們自由。

不過,拓跋衍,北辰格等人,身份終究特殊,他也不會徹底放棄監視。

給對方舒適環境,若有人希望入朝爲官,他不會拒絕。

今東征討伐柳玄遠,林楓帶着大軍的同時,將拓跋衍等人的女眷安排在燕京城後,帶着所有敵酋,將領,及拓跋玉兒,親自東進。

他要通過討伐柳玄遠,讓拓跋衍,北辰格,塔豐等人,親自見識到燕軍的強大,同時,讓他們清楚背叛者的下場。

大軍離開燕京城,急速行軍。

拓跋衍,塔豐,阿木爾等人,逐漸接觸到新事物,目睹燕國發生的鉅變。

在他們認知中,林楓率領燕軍連年征戰,自然是窮兵黷武,不斷自百姓身上巧取豪奪賦稅,支撐燕軍東征西討。

目前,也許燕地領土龐大,卻肯定是百姓苦不堪言,內亂不斷,不斷消耗着燕國實力。

總有一日,這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強大敵國,會分崩瓦解,好像曇花一樣,崛起速度快,滅亡速度更快。

然而,從燕京城出發,王師東進,穿州過縣,他們想象中悽慘,混亂,戰火不斷的事情,卻從未發生過。

相反,王師東進,各地百姓攜帶食物,夾道歡迎,看在眼裡他們簡直不敢相信,何事,軍隊與百姓,可以做到軍民一家親。

奈何,這種場景,並非一處,他們所過之處,許多不同地方,上演着相同一幕。

這讓坐在軍馬上的故國君臣,深深意識到,燕軍爲侵略者,卻在晉地百姓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而他們也欣然接受了林楓這個皇上。

此情此景不禁對林楓刮目相看,更對這個年紀輕輕,徹底改變北方,乃至所有諸侯國局勢的年輕帝王,產生深深的忌憚心理。

這會兒,大軍快要抵達晉國舊地隆林郡時,北辰穹貼着北辰格冷丁,輕聲問道:“此次,我們重返故里,百姓會不會還記得我們,會不會揭竿而起,解救我們出去?”

北辰格聞言,沒有言語,離開燕京城時,他早早產生這種想法,大軍一路前行,所過之處,縱然許多地方爲經過舊地,可惜,百姓心中只有燕帝,卻忘記了統治晉國六百年的北辰氏。

起初,他不清楚爲何發生這種現象,北辰家族在晉國六百年,即使滅國之後,許多東西也受到北辰家族影響。

豈會是說忘記就忘記呢。

他很快發現其中端倪,晉國舊地百姓依然記得北辰家族,生活中,許多習俗依舊延續北辰家族統治時代的風俗。

文化,法令,經濟,軍事等等許多方面,卻打破晉地傳統,接受並學習燕國。

起初,北辰格認爲燕國舉動,在欲蓋彌彰,肯定會有許多地方,拒絕施行。

大軍逐漸深入晉國腹地,他漸漸發現,從前晉國破落景象一掃而空,在燕國治理下,官道中依舊人來人往,卻不再是遷移的流民,而是南來北往,載着貨物前行的商人。

這其中有燕國商人,宋國商人,南方商人,塞外府中打扮的商人。

他們文化,習俗,制度不同,卻在晉地交易,偶爾不習慣,卻也在逐漸接受這種文化,習俗上的碰撞,慢慢融合。

大軍偶爾駐紮在某處城郭之中,燕軍秋毫不犯,百姓面色中洋溢着笑容,衣食無憂,城池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城郭中,許多嶄新建築拔地而起,街道兩旁,商鋪林立。曾經欺行霸市地痞惡霸不見蹤跡,卻出現樂善好施的商人,世家。

一切的一切,讓北辰格大吃一驚。

相同的地方,住着一羣相同的人,在燕晉不同君王治理下,卻發生翻天覆地鉅變。

因此,聽聞北辰穹言語,北辰格微微搖頭,覺得他在癡心妄想,若他報有逃離之心,晉地之行,或許會成爲他人生最後一段旅程。

北辰格被譽爲晉地賢才,絕不是徒有虛名,曾經在他治理下,晉國東海地區郡縣,曾經也出現過繁榮景象。

他非常清楚,百姓心思最爲單純,可能不少人有家國情懷,可六百年亂世中,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

許多人自己家園覆滅,被他國統治後,不過幾年,這個國家又會被滅掉。

這種處於兵荒馬亂,反覆遷移情形,讓百姓們意識到,亂世中,他們的生命不如狗,誰都他們好,給他們帶來穩定生活,他們便支持誰。

正因瞭解百姓這種心結,所以,他曾經在自己領地施行惠民政策,希望得到百姓支持,從而推翻北辰穹統治,可惜被大哥北辰鉞出賣了。

但他不清楚,百姓從當初自己國家覆滅,再到兼併的國家,被更強大國家攻陷,如此反覆下,最終,處於晉國統治下。

每次遷徙,每次易主,都必須經歷戰爭,經歷兄弟姐妹分離。

在晉國統治下,除晉國舊地百姓,許多地方百姓,根本沒有享受到晉國強大,所帶來的榮耀。

相反,晉國皇室內鬥,導致國力衰弱,許多莫名其妙稅負攤派在百姓身上,讓他們的生活過的很苦,偶爾會出現異自相食的場景。

當燕國鯨吞晉國後,晉地百姓擔心燕國窮兵黷武,從百姓身上徵集賦稅的事情,不但沒有發生,相反,戰爭結束,燕國積極恢復生產,且主動消減稅負,災荒之年有積極主動賑災,力爭減少百姓利益損失。

而且,隨着燕國法令推行,強勢殺掉一批被十惡不赦之徒,不僅使得諸侯國商人大量涌入晉地,晉地本土商人,也像雨後春筍的迅速冒出。

經濟的恢復,法令的退行,並且完善,使得晉地百姓逐漸徹底打消對燕國芥蒂。

數年前,當燕國暫時把皇都遷移在晉陽城,年關之事舉行祭奠軍人的儀式,更是讓晉地百姓,開始有了國家榮譽感。

許多人,在對外遊學,經商,或者遷移過程中,不在以晉人自稱,而改變燕人。

北辰穹目睹北辰格不言不語,便意識到自己又自找沒趣了,乾脆不再言語,只盼着迴歸故里,可目睹晉國昔日大好河山。

第602章 斬殺叛徒(第二更)第179章 確立年號第1362章 奪城第993章 生死角逐(四千字大章)第141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兒郎十萬兵第509章 不寒而慄第1200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120章 女帝林疏影第1287章 心生邪念第182章 沒安好心第688章 斬首行動第595章 中計了(第五更)第1100章 以命搏命第979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585章 叔侄交鋒(第一更)第35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483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83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1350章 吳國反抗者,第841章 燕帝來南方了第1279章 紅顏知己第491章 修羅戰場第408章 宋軍復仇上第635章 風雲動盪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196章 芳蹤倩影第753章 一勝一敗第833章 暫時來臨第71章 利益糾紛第977章 第1035萬馬奔騰,互相殘殺第816章 刺客來襲第1293章 不惹事,不怕事第1405章 燕軍敬重熊戰第527章 本性難移第1408章 追殺熊武第1104章 孤注一擲的蒙闊第758章 銳利刀鋒第457章 燕軍來襲第611章 主僕矛盾(第四更)第162章 姐妹第49章 賞罰分明第1148章 王妃的報復第1359章 做好爲國捐軀準備第1407章 無險可守第1229章 怒殺兵家使團第1387章 南征楚國第17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439章 反戈一擊第555章 與林疏影謀面第1181章 若不善終,心有不甘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850章 雨中殺伐第368章 侯銘封勸降中第1316章 前所未有的重賞第142章 內部紛爭第911章 固如金湯第40章 陰毒策略第1071章 女帝榮辱第1087章 軍報,噩耗第593章 嘗試攻擊(第三更)第904章 力敵雙將第1032章 燕軍究竟在搞什麼第486章 混入軍營第1096章 蒼巖山之雨林激戰第736章 戰前氣氛(四千字大章)第1283章 按部就班第622章 斥責詢問第41章 以誠相待第57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更)第1310章 一明一暗第905章 一盤散沙第516章 你們這是要逼宮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575章 命不該絕(第三更)第1378章 殺雞儆猴第855章 形勢好轉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1055章 連鎖騎兵,大破宋軍第14章 釀酒製鹽第430章 突發事件第904章 力敵雙將第176章 不信走着瞧第457章 燕軍來襲第140章 林梟救兄中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1162章 下馬威?作繭自縛!第147章 初聞蹤跡第1169章 蜀國太子問計(下)第955章 最後的尊嚴第144章 出其不意上第290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217章 接二連三噩耗第469章 禍兮福所倚第1239章 奪取劍門關第570章 伏兵殺出第1073章 宋使入營,拜訪燕帝第551章 馬武之死(四千字)第399章 大戰啓始下第705章 趁火打劫(第一更)第183章 司馬昭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