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分道揚鑣

bookmark

高陽城中,蔡楚軍隊數量稀少,連續戰敗,使軍隊氣勢跌落谷底,

西嶽城中,燕帝帳下,燕騎數量越來越多,又是屢戰屢勝,氣勢如虹。

選擇圍攻高陽城,滴水不漏,使得城中處境變得越來越艱難。

利用手中殘兵,死守高陽城,尋找合適時機擊敗燕軍,難度非常大!

吳捷邵作爲前線將領,指揮蔡軍作戰,現在對擊敗燕軍,不曾有多少把握。

帥帳中,因吳捷邵面孔森冷,氣氛變得低沉,肅殺。

蔡軍諸位偏將無計可施,皆不敢言語,生怕惹怒將領!

相反,站在帥帳下方的韓炙潼,帶領帳下謀臣猛將,察覺吳捷邵惆悵神情,站出來笑呵呵道:“吳將軍,高陽城內六七萬蔡楚軍隊,早變成驚弓之鳥,欲出城擊敗氣勢如虹燕軍,怕非常非常不容易

當前,欲吸引燕軍主力,唯有依靠高陽城,長久堅守,使得燕軍主力停留在西嶽城。

屆時,蔡楚兩國積攢更多力量,燕軍變成疲憊之師,再大軍反攻,欲取勝十拿九穩。”

聞聲,吳捷邵堅定神色中,升起延誤之態,端坐高臺山,狠狠瞪了眼韓炙潼,言語冷酷道:“韓將軍,五萬,高陽城中,僅有五萬蔡軍,接下來戰事,與楚軍無關!”

“吳將軍,你什麼意思?”韓炙潼神情一愣,非常不解詢問。

沒有楚軍協助,五萬蔡軍,欲死守高陽城難度暴增。甚至韓炙潼私以爲,五萬蔡軍,根本無法死守高陽城。

面對質問,吳捷邵冷臉,不曾多言。

連日來,他總結西嶽城之戰,失敗與他輕敵大意,指揮不當有密切聯繫。

但是,韓炙潼鎮守南門,卻中燕帝道。

待燕軍殺來,韓炙潼尋求自保,領楚軍撤離,使得城中局面徹底惡化,導致蔡軍氣勢跌落谷底。

連長公主身陷囹圄,蔡軍都不敢折返解救,使得長公主落難,蔡軍受辱。

領軍撤離中,在西門遭遇事先埋伏的燕軍伏擊,使得蔡楚損兵折將。

遭遇危機,韓炙潼率軍狂奔,根本不顧陷入包圍的蔡軍生死。

常言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蔡楚兩國,不管君王計劃怎樣聯合抗敵,蔡楚軍隊終究不會真心實意聯合!

毫不客氣的說,韓炙潼和他帳下楚軍,與攪屎棍沒有什麼區別!

有他們在,只會令蔡軍處境變得更糟糕!

他吳捷邵懼怕林楓,帳下軍隊懼怕燕軍,但局勢再怎麼糟糕,今日吳捷邵鐵心不打算與韓炙潼同仇敵愾。

沒有例會韓炙潼詢問,吳捷邵揹負雙手,移步走到屏風懸掛的地圖前,思索起破敵之策。

吳捷邵生冷態度,使得韓炙潼處境異常尷尬。

道不同,不相謀,繼續留在帥帳中,自取其辱,

韓炙潼向王孝傑,高存孝,韓奚尚等將領點點頭,吩咐道:“吳將軍不歡迎楚軍,我們走。”

他到想瞧瞧,沒有楚軍協助,吳捷邵帶領帳下蔡軍,究竟怎麼樣抗擊燕軍,死守高陽城!

衆將聞聲,快速移步,欲跟隨韓炙潼離開帥帳。

此時,一名蔡軍探子,神色匆匆跑進帥帳,滿目驚慌,抱拳向吳捷邵道:“大帥,前方探子回報,燕軍將領林梟,帶領三萬燕騎,快速向南方而去,直逼皇都墨城!”

落音,帥帳中,不管吳捷邵,還是韓炙潼均震撼萬分。

吳捷邵神色驚變,目光猛地轉移在地圖上。韓炙潼已駐足,不再向外走去,與帳下將領靜靜站在帥帳門口!

燕軍繼續南下,前往墨城。以西嶽城與墨城距離,燕軍不過一日,大軍會準時抵達墨城。

依照吳捷邵瞭解,墨城僅僅集聚南方十萬軍隊,東西兩線郡州部隊,需要阻擋燕軍南下。

東西兩線無法抽出有效力量,協助墨城軍隊,聯合抗衡燕軍!

假若燕將林梟率領軍隊與鞠文泰率領軍隊相遇,七萬燕軍圍堵墨城,皇上處境會異常艱難。

能否長期堅守下去,很難預料!

何況,林楓獲勝,沒有連續進攻高陽城,相反駐紮西嶽城。

目前種種跡象表明,燕帝準備圍堵高陽城,等待高陽城內彈盡糧絕,兵不血刃奪取高陽城。

假若他擔心墨城安危,率領軍隊出城勤王,或者城中彈盡糧絕,帶領殺出高陽城。

那時,無論遭遇什麼,蔡軍勢必全會受到高陽城外燕軍伏擊。

此刻,吳捷邵不禁越發厭惡韓炙潼,因他全力阻擋,蔡軍失去反攻機會,被囚禁在高陽城。

狠狠瞪了眼早駐足在帥帳門口的韓炙潼,吳捷邵仰頭冷聲道:“燕帝狗賊,太卑鄙!”

蔡軍進不能進,退不能退,五萬軍隊,像被關進籠子野獸的,不管多兇猛,爪牙多銳利,再也無法傷到燕軍。

處境艱難,吳捷邵又恨又怒,狠狠攥着拳頭,砸在案臺上。

這時,駐足帥帳門口韓炙潼,轉身走進帥帳內。

吳捷邵能夠猜出的問題,他也能夠全部想到,蔡軍進退維谷,楚軍何嘗又不是進退兩難?

韓炙潼盯着神情焦急的吳捷邵,忙道:“吳將軍,燕軍南下,墨城若有閃失,高陽城內所有軍隊,會活活餓死。

更重要蔡國敗亡,燕軍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蔡國。

若燕軍全面佔領蔡國,蔡軍常駐南方,氣勢如虹時,南方所有諸侯國,會全部變成燕騎刀下亡魂。

吳將軍不如放棄高陽城,快速帶領軍隊南下,早日抵達墨城,與蔡君拱手墨城!”

聞聲,吳捷邵輕蔑一笑,對韓炙潼言語嗤之以鼻。

剛剛提出死守高陽城,全軍堅守,目的爲牽制燕軍南下,表面阻擋燕軍入侵墨城,實則依然把戰火控制在蔡國,不讓燕軍進入楚國領土。

此刻,又提出領軍前往墨城,依舊在爲擋住燕軍,確保楚國不受傷害!

他韓炙潼處處爲楚國着想,左右有理,把蔡國變成主戰場,難道蔡軍上下,全是白癡嗎?

吳捷邵怒火中燒,冷語道:“韓將軍,你急於南下,請率領楚軍南下,蔡軍會死守高陽城,若楚軍駐守高陽城,蔡國不再爲楚軍提供任何糧食。”

第1183章 燕蜀對峙,鐵騎止步第939章 一盤大棋第1224章 花落誰家未可知第221章 君臣論道第639章 燕國乃燕國人的燕國第331章 世家大族第730章 烈火與柔情第796章 其心可誅第664章 心中執念第1049章 潛伏身邊的威脅第160章 回宮第672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二(第二更)第1312章 出戰獵殺第592章 修建工事(第二更)第891章 查出端倪,聯盟分裂第881章 四王分裂,戰事初起(四千字大章)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308章 送人玫瑰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1170章 湘妃省親,閒人避讓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498章 各懷鬼胎第929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259章 計策百出第523章 東歸回國第1203章 柳浦琊要遷都第745章 破敵之策第126章 伏擊塔拉第419章 燕國要求第829章 佳人溺水(下)四千字大章第45章 大戰下第50章 四方震動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1328章 納文臣,奪兵權第1304章 風雲動,戰火起第879章 熊武暴怒,四王反目第353章 大婚下第36章 艱難抉擇第323章 破晉陽城上第312章 三絕政策第214章 閱兵開始第540章 不期而遇第136章 心存顧慮第914章 全面崩潰,互相怪罪第1068章 集思廣益,頭腦風暴第1026章 苦肉計,雙管齊下.第211章 燕宋雙贏第567章 不近人情(第一更)第53章 勸降上第674章 謀反事敗露(第四更)第793章 第851全軍投降第1133章 永王妃的選擇(3400字)第190章 真的受傷了第827章 萬人坑(四千字大章)第546章 動機與目的第979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808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167章 蜀國太子問計(上)第933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512章 亂中取勝下第783章 全面惡化第1213章 斬首行動第1186章 形勢萬變,林楓態度第159章 迎接聖駕第1016章 旌旗蔽日,氣吞山河第24章 正式練兵第29章 兵鋒下第522章 何其悲哀『兩千字』第323章 破晉陽城上第512章 亂中取勝下第691章 連環陷阱第766章 兩難抉擇,一錘定音第911章 固如金湯第1049章 潛伏身邊的威脅第1212章 火燒藤甲兵第900章 林楓小兒,拿命來第448章 逃之夭夭第1020章 乘勝追擊,猛攻宋軍第1103章 自投羅網,恐懼和死亡第98章 臨危不懼第353章 大婚下第919章 分道揚鑣第910章 林梟立威,奪取北門第59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更)第367章 侯銘封勸降上第468章 福兮禍所伏第1389章 燕帝,要對楚國做什麼第186章 遇刺第452章 再使毒計第1107章 深宮怨婦第642章 誰敢造次,殺無赦第78章 峰迴路轉第139章 林梟救兄上第1283章 按部就班第471章 失道寡助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84章 門閥來訪第907章 初現危機,林楓強勢第786章 關門打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