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船即國土食爲天(求訂閱)

夜晚,朱常浩喝着清酒在昏昏而睡的時候,在匯通榷市的水師碼頭上,襄陽.水師三營千餘人,已經正式移交到趙元義的手中,二十八條沙船已經全部替換成火龍船和蒼山船。吳克善的貨物也裝在了火龍船上,從襄陽軍械庫裡面,所需要的火器,還有冷兵器都已經裝上船,就連糧食,藥物,棉衣也已經準備妥當。

就等待明天的起航了。

一夜無話,靜睡天明。

第二天一早,卯時時分,集結的號聲已經響起,聽聞號聲的朱常浩,也一骨碌起來,隨便洗漱了一下,快馬疾奔到水師碼頭。

吳克善,宋獻策,趙元義,王燦還有一千五百多人的水師隊伍,已經成方陣,等待王爺的檢閱。

朱常浩看着這次就要出征的水師隊伍,突然臨機一動,心想,“這一千五百餘人既然要常駐渤海,那不就是北方海域了嗎,記得再過二個多世紀,‘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十九世紀中後期,自強的國人發起了洋務運動,海上力量就新建了一支隊伍,叫“北洋水師”,可惜後面覆沒了。

這支艦隊的覆沒,永遠成了華夏民族的一個痛,現在在本王手裡,一定要建立一個不一樣的北洋,雖然人數還少,但只要這支水上力量建立起來,那大明就不會受到其他任何哪個力量的欺凌,本王的北洋,是永遠的北洋。”

想到這裡,朱常浩看到前面這一千五百多名漢子,說道,“諸位弟兄,本王今日在這裡送大家,踏上凌波大海,那你們就是大明的顏面;你的戰船,就是大明海上永不沉沒的國土;如有外寇,侵我國土,直接給本王擊沉。在海上,真理永遠在你們的殺戮之內,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大明的國威是打出來的。禮儀之邦,也是建立在強大戰血的基礎上,只要在強大力量的威懾下,蠻夷國邦,纔會承受我們的禮儀。否則,那就會被認爲怯懦和軟弱。

本王記得,聖人有學生問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諸位,不要擔心良心上有虧,大家記住,本王希望大明能夠恢復我成祖年間的萬國來朝和盛唐的榮耀,一定要恪記‘船即國土’”

“我等謹記王爺訓示,船即國土,恢復盛唐的榮耀”,衆水兵異口同聲地說道。

朱常浩看着大家說完,雙手壓了壓,說道,“本王歷來相信,名正言順,既然衆位將士要出征,那本王命名該水師爲‘北洋水師’,意爲拱衛大明帝國之北,拓展九州大洋萬里,船即國土,爾等可明白?”

“稟王爺,吾等明白。吾即北洋水師,拱衛大明帝國之北,拓展九州大洋萬里,船即國土。”

“好,趙元義,王燦,爾等可以樹立起北洋水師大旗,所屬本部,將在兵部另立一檔,皆爲“北洋”,等來年,本王巡視四海之際,再親自授旗、拜將。拿筆來——”

筆墨端來,桌案也擡來,朱常浩乘着初陽之光,揮筆潑墨,上書“北洋”。

濃厚飽滿的墨汁在宣紙上渲染開來,“北洋”兩個字就像朱常浩內心裡面,靈魂的一部分。

這裡面只有朱常浩明白這個字所承載的意義,也只有他清楚,當十九世紀後期,北洋覆沒於黃海之上的時候,它的軍歌

‘寶祚延庥萬國歡,景星拱極五雲端。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也永遠成爲一個夢,一個噩耗夢魘般的夢。

字跡漸幹,朱常浩說道,“趙元義,王燦出列”

“是,末將出列”

“現在本王封趙元義爲北洋水師少將官,師長,統領北洋水師。”

“謝王爺”

“王燦爲北洋水師大校官,副師長,參謀長官”

“爾等佩劍,將印,委任狀,下一季度會頒發給你們,軍法處長王燦兼任”

“末將趙元義/王燦感謝王爺”,倆個人跪下來說道。

“恩,下去後,將‘北洋’兩字讓軍中縫補匠做成你們的軍旗。”

“是,王爺”

“你們兩個近前來,本王有話要交待你們兩人。”

近前來的趙元義和王燦,在靠近朱常浩三尺的地方站定。朱常浩端詳了兩人一會,說道,“這次你們主要是站穩腳跟,對津京畿的商旅,有時候可以讓他們夾帶你們的私活,例如遼東地區的皮貨,還有木材,就連他們的牛羊,而已可以販賣,但切記,一定不要落下訓練。”

“是,我等謹記。”

“那本王就放心了,上船吧。”

在趙元義的口令聲中,一千五百餘人開始登船,準備起航。

作爲大舅哥的吳克善,現在看到襄陽的這一幕確實是驚呆了,一下子就出現了兩萬多人的隊伍,其中陸師一萬有二,水師八千餘人。

就襄陽和漢中現在的軍事力量,就有五萬人。

但就這一年左右的時間裡,一個地方性的藩王,就發展到如此大的規模,更讓吳克善吃驚。

但朱常浩絲毫不覺得,‘恰逢大明帝國晚期,人不如狗,大明現在最不缺的就是一些沒有脫文盲的壯男,再說,這個時候也沒有計劃生育,孩子多,家口大,爲了活下去,人羣奔波四方,不然李自成和張獻忠能搞起來嗎?’

現在話說回來,就這支水師的建立,朱常浩的臨機一動讓北洋水師早出現三百年。奠定了大明在帝國的黃昏時期,走向浴火重生,涅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上船後的水兵們都在看着朱常浩,但朱常浩也不能離開,一是爲了送別這支水師;二是爲了和自己的大舅哥做個話別,連王維都說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現在是大舅哥,那必須喝一晚自己的親手端來的送行酒。

朱常浩和吳克善在襄陽.水師碼頭上站着互相送別,吳喝了一碗送行清酒之後,也就離開了。

戰船開動了,銅號聲和旗語同時打開揮舞,朱常浩看着宋獻策,趙元義,王燦,吳克善向自己揮手,自己也情不自禁地揮動手兒,大呼“保重,凱旋而歸。”

結果船上的水兵和衆人聽到朱常浩的這話,立即跪下,大聲呼道,“定不負王爺之意,必定凱旋,船即國土。”

就在此刻,朱常浩突然意識到,“三十三艘戰船,對,這次出去的都是戰船,已經順江而下,路上也有本王的手令和銀牌,想必南京水師是不會爲難的,畢竟成了本王的銀令和手令之外,還有這隻北洋水師的實力,科爾沁的族長的繼承人,三個條件,三種實

力展示,南京水師想必也會放行。”

朱常浩思量到這裡,發現戰船已經看不見了,身邊只有折忠信陪着,周圍還有些老百姓遠遠地看着。

朱常浩環顧了一下四周,說道,“老折,我們回去吧,將你們農務局的局長叫來,巳時正(上午十點),到督管府後堂來,本王有話要囑咐。”

“是,王爺,小的這就讓人傳令。”

朱常浩回到後堂休息了一下,一看後堂裡面的座鐘,已經十點,心裡在感嘆總算有一點機械文明氣息的時候,折忠信領着一名黑康康的漢子進來,此人年約四旬,見到朱常浩以後,立即下跪拜倒,大聲說道,“卑職襄陽農務局局長秦如珍參見王爺,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恩,起來吧,看座,上茶。”

朱常浩讓秦如珍這一套手續下來,秦如珍很是激動,不過,還是沒有忘記這次進來參見王爺的初衷。

“不知道王爺喚卑職前來何事?”秦如珍很本分地說道。

“本王叫你前來,就是給你們農務局安排一趟差事,不知道你這個當局長,聽過玉米和紅薯沒有?”

“回王爺,卑職早年也是秀才,後來,屢試不中,就隨叔父跑了幾年船,這南北水道,五穀雜糧,卑職都是見過了,後來,商路不通暢,便在襄陽城外買了五頃旱地,聊以度日。

王爺您說的玉米,卑職的地頭就有。這是早年跑湖廣的時候,買來的種子,紅薯在粵西和閩地有,特別是山林地帶,還有產量,在平原河谷地帶,秋雨時節,容易腐爛。”

“你家有五頃地,那也就是五百畝了,不知道你對這種植玉米和紅薯有經驗沒?”

“回王爺,卑職相信,他們粵人會種的,我們也行,不過,由於我們這裡太冷,種植是的節令要提前。”

“那好,你家有多少莊客或者佃戶,會種玉米的有多啊少,紅薯的有多少。”

“王爺,卑職家裡有佃戶三十有五,都會種玉米,紅薯估計只要有人點撥一下,想必農人都會做的。”

“恩,老折,今年你們在襄陽王府的封地裡,除了水田種植水稻之外,所有的旱地全部種植成玉米,山地種植紅薯。

說道這裡,本王想到,這漢中較冷,種植的時令要在襄陽之前,因此,秦如珍,你們農務局到時候要乘船到漢中,還有你的莊客和佃戶也要帶上,指導本王種植玉米和紅薯。”

“是,王爺,不過,漢中節氣要等到清明節後。”

“這點本王省的,你下去吧。”

“卑職告退”,秦如珍躬身說道。

朱常浩看着這秦如珍出去,喝了一口茶說道,“老劉(劉正),給王府商號傳令,今年秋糧,大肆收購紅薯和玉米,到時候王府船隊轉運。”

“是,王爺,小的這就去做。”

一連串的命令發佈下去,朱常浩看了看身邊的折忠信,說道,“民以食爲天,玉米屬於高產作物,紅薯也是,到時候,北地五省的百姓,除了大米應急性的救援以外,他們活下去的本事,就靠種植玉米和紅薯了。”

“王爺,這可是救人無數,萬家生佛的好事啊。”折忠信欣慰地說道。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分推手(求訂閱月票)第一百八十二章 流氓王爺誰怕誰補充1.文中女主之一的歷史原形——李香君第一章 爺沒笑,爺是皇叔了第八十三章 歸來大風起第八十六章 大才相輔,宮裝紅粉第八十三章 歸來大風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個就叫奶罩吧(求月票)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千里漢江風頭正勁(下)第259章 羽翼豐滿第一百零三章 包藏禍心的護送第五十四章 金風玉露,糧倉得圖第241章 魚肉和砧板必須請假了(大拇指疼啊)第一百五十五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下)第八十四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八十八章 表忠心第四十七章尼瑪,這是新隆中對啊(下)第291章 打洋鬼子的臉第五章 孤爲刀俎,汝爲魚肉(下)第270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六書一三章 王爺,您輕點(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經略襄陽第271章 皇太極,你輸了第275章 豬養肥了再殺(求全訂)第202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292章 東南歸來第一百零七章 工業起步,白虎軍成(續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千里漢江風頭正勁(中)第一百九十章 眷念歸巢第三十六章 水戰思想第290章 房子掃完,獠牙盡顯第二十四章 本王是陰險的男人嗎明朝各地藩王譜系!第一百六書一三章 王爺,您輕點(求訂閱)第256章 引狼入室的蜀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這個就叫奶罩吧(求月票)搬家,沒網,沒存稿,求原諒!第一百五十九章 歸根到底都爲自己第261章 帝國威武(下)第四十九章 等着挨炸啊第一百六十一章 洞察第八十五章 四人風評,衆人皆驚第251章 工業變革(下)第241章 魚肉和砧板第一百七十二章 定製銀元,財政預算第三十章 水師組建,名曰伏波第九十五章 大手筆前的家事座談會第295章 對皇太極的最後一擊(下)第247章 爲了肉墩子,稱王稱霸第三十六章 瑞王訴衷心第203章 本王的行動第二十二章 和美女千里逃亡(續)第226章 明正典刑(求訂閱打賞)第278章 走到哪裡都是爺第六十六章 王爺,不要那樣看卑職第266章 奴酋皇太極來了第八十六章 大才相輔,宮裝紅粉第260章 帝國威武(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工業雛形(上)(求訂閱打賞)第三十八章 山野老道歸附第242章 漢江水道,岌岌可危第六十五章 女子無才便是德第四十八章 要了襄陽王的賤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千里漢江風頭正勁(上)第283章 帝國榮光,後宮女人第四十七章尼瑪,這是新隆中對啊(下)第七十一章出發只是爲了更好的迴歸第七十九章 知道本王乾的又咋樣(求收藏)第295章 對皇太極的最後一擊(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一名合格的攪屎棍(上)第274章 這可是實權啊第268章 老子殺得你奔潰(求打賞)第一百三十一章 本王有種了(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高看美婦徐拂一眼第七十二章 本王到底吃不吃啊第二十四章 本王是陰險的男人嗎第四十八章 要了襄陽王的賤命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監當中有能人啊第九十三章 封元化,聊文程第三十六章 瑞王訴衷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天下聞風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工業雛形(上)(求訂閱打賞)第一百八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求訂閱、月票)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情份子太貴了第291章 打洋鬼子的臉第九十一章 形勢嚴峻第252章 來了,就留下第二十三章 開始調教她第三十三章漢江行(上)明代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坐下再說第九十八章三諜衛建,九衙門立第275章 豬養肥了再殺(求全訂)第244章 大明的鐵拳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路下手(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席間演講,辣椒出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船即國土食爲天(求訂閱)第247章 爲了肉墩子,稱王稱霸第一百七十一章 先要綏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