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以退爲進

bookmark

次日清早,文武百官畢至,沒有人告假,就是真有人有個頭痛腦熱的,也以輕傷不下火線地大無畏革命精神早早地趕來上朝了。經過這幾天的較量,新黨和舊黨沈系雙方用了一晚時間從法理、政體、官制、祖制等各個方面做了充份、詳盡的準備工作,準備再做殊死一搏。

尤其是今天整樁事件的導火索左相沈城就站在金殿上,蟒袍玉帶,衣冠整齊,往那兒一站,雙腳不丁不八,雙目似合非合,那神氣和當初諸葛舌戰羣儒時差不多,而沈城這麼多年爲相的威勢頓時就彰顯出來了,一些吃過他的虧地人不免暗暗嘀咕。

萬昌入殿升座,目光與沈城一碰,他心中疑雲又起來了。沈城的目光平靜如水,好像根本不知道今天這場早朝就要決定他這三十多年的相爺生涯是否結束一般,是他早有了應付之計,還是真的連這相位都不在乎了?

司殿太監已經換了人,廖平然被薛宗庭弄到冷宮去掃地了,換上了內官監太監儲雲彬。這個小太監年紀不大,如今才19歲,曾在內書堂讀過書,做過乾清宮地近侍,後任司禮監寫字,雖然不是薛宗庭的親信。不過爲人極爲老實,而且也很受萬昌喜歡,所以薛宗庭一提。萬昌便點頭允喏了。

儲雲彬待百官見駕完畢,各回本位,這才依例唱道:“文武百官,有本早奏,無事退朝”。

沈城瞧了沈派大將、吏部尚書李毅一眼,李毅立即出班道:“啓稟皇上,臣有本奏”。

薛宗庭早料到沈城一派必定拼命推脫,死活不讓沈城辭去這個內閣之首的左相之位。餘衆樂這個戶部尚書乃是新黨主力之一,他雖然看不起薛宗庭這個閹人,但現在新黨需要這個閹人的權勢,所以此刻也跟薛宗庭站在了一條戰線上,他撣撣官袍,長吸一口氣,正準備和李毅掐第一架,卻聽李毅說道:“皇上,兵部左侍郎劉晉告老之後。左侍郎一職一直懸空,眼下尚書曹睿大人又外出未歸,兵部事宜,多又拖礙,臣以爲如此要職不可久置無人,應儘快安排相應人選,以補空缺”。

“嗯?”一句話所有的人全愣住了,李毅是沈城地人。誰不知道啊,他不着急替沈城保住左相之位,卻一本正經地討論起兵部空缺來了,實在太過出人意料,所有的人都在揣測他是不是有什麼陰謀詭計,以致金殿肅然。竟半天沒有動靜。

萬昌也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問道:“愛卿乃是吏部尚書,你可有合適人選?”

李毅道:“兵部兵部職方清吏司郎中楊文,治事嚴瑾、精通兵法,自其任後。嚴肅軍紀、整頓行伍,中央軍戰力多有提升。老臣以爲,楊文可當此任”。

萬昌暫時摞下心事,問道:“楊文升任侍郎,郎中一職何人可以接替?”

李毅道:“其員外郎王守義可以”。

萬昌對王守義不是很熟,但他隱約記得此人每年考評甚好,應該是個可用之人,想了想問道:“衆卿以爲如何?”

沒人敢說話。

誰也不知道李毅葫蘆裡賣地什麼樣,這老傢伙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樣,現在正是雙方對決,想把沈城拉下馬的關鍵時刻,他做爲沈城手下第一干將,抽冷子一本正經地討論起兵部左侍郎懸空地事兒來啦,到底有什麼陷阱?沒摸清底細之前誰敢亂講話?

萬昌問了一遍沒人回答,又轉向六部九卿和顧恆、秦霆道:“幾位卿家以爲如何?”

秦霆最近跟沈派關係不錯,聞言躬身道:“臣以爲,李尚書所薦兩人,皆是得宜人選”。

顧恆亦附和稱是,楊文雖然是沈派之人,但他的岳父輾轉算來卻是顧派之人,楊文本人本來和他關係也還不錯,是他比較欣賞的人才,只不過當初楊文入仕的座師乃是沈城,這才被歸入沈派去的。三相已有兩人同意——加上沈城其實是三相都同意——而這個提議又是主管官帽子的吏部尚書率先提出,其餘人沒有足夠理由的話,也就唯有沉默不語。

萬昌見無人反駁,便頷首道:“准奏,着有司頒詔便是”。

李毅退下去了,餘衆樂咳嗽一聲,正想舉步出班,沒想到站在他旁邊的戶部右侍郎文慶搶先了一步,上前奏道:“臣有本奏。皇上,雖則通往高麗和倭國的商路已經改由淮安開始,但登州畢竟離高麗最近,其民間貿易量仍舊不小,該港商稅乃是山東一大財源,然則現任知府彭秉誠已六十有四,年邁體弱,難堪重任,屢次上書請求告老還鄉,現在政務積壓,對於高麗國前來貿易通商十分不利。臣以爲應儘快派遣能臣幹吏接任登州知府,管理一方政務,與淮安市舶司衙門通力配合,儘快穩定局面,保障開放外海,通商各國政略的進行。”

餘衆樂差點樂出來:“沈城派在幹什麼?不會是東拉西扯,想使拖字訣把這事兒拖過去吧?你年紀擺在那裡,只要皇上有心,躲得了初一,還能躲得過十五嗎?”

餘衆樂暗暗冷笑,立即跨前一步說道:“文侍郎所言甚是,登州乃我大魏北海之門戶,高麗、女真商人以登州爲我大魏交易之所,以登州知府代表我大魏朝廷威嚴,應當派一個合適的能臣,趁秋季漸至,商流增多之前,赴任理清吏治、整頓地方,以全新面貌接待諸國來使,揚我大魏之威”。

萬昌沉住了氣,點頭道:“所言甚是,文愛卿、餘愛卿言之有理,你們看派遣何人赴任是合適的人選吶?”

文慶搶先說道:“皇上,戶部主事程勵,才華橫溢,年輕有爲,目光長遠,在戶部任職期間表現卓越,考評出色。所以此人雖年輕,卻足堪此任,李大人、餘大人,您二位說呢?”

“文侍郎言之有理,臣掌吏部,程勵的政績考評確實殊異!”李毅答到。

餘衆樂也不含糊,不就是個知府嗎?我給你,看你今天還要弄出多少個官員空缺來議事:“不錯,程勵表現的確優異!”

“准奏,衆卿還有何事奏來?”萬昌心裡也犯覈計了,百官這是怎麼了?昨天吵的那麼兇,今天提都不提。不會是有什麼私下的串聯吧?

他正想着,沈城跨前一步,抱笏施禮:“啓稟皇上,老臣有本啓稟”。

“講”,萬昌欣欣然地坐直了身子。他原是個極其隱忍的人,但最近總覺得有些心浮氣躁,做什麼都好像經不得等了,如果今天這事兒真就誰也不提了,他指不定心裡多難受呢。

“老臣長孫沈琚,隨老臣學習多年,今已略有所成,臣內舉不避親,與中書令秦大人、吏部尚書李大人、戶部左侍郎雲大人、戶部右侍郎文大人……等十七位大人一道聯袂舉薦,恭請我皇萬歲破格提拔使用”。

萬昌皇帝爲之動容:“沈琚有才這個洛陽誰都知道,可是拿出這麼大的陣勢來爲他造勢,莫非沈城想隔代交班,可是沈琚之前什麼官都沒當,難道沈家打算直接把他從白身提到宰相不成?”

萬昌急忙追問,沈城淡然答道:“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此子之才,可堪一用,故此老臣雖與其父均已在朝,亦不避嫌疑,爲之舉薦,即便三世同朝,臣已問心無愧也”。

顧恆發現事情越發的有意思了,眼珠一轉,捻鬚道:“沈琚……確是一位才子,可爲朝廷所用”。

秦霆、李毅、文慶等人齊齊一揖,說道:“臣等同薦”。

萬昌想了想道:“好,既然衆位愛卿舉薦,再加上沈琚的才學朕也有所瞭解,的確是頗爲不凡的,那就以薦科入朝,朕親書特旨便是。不過……授予什麼官職合適呢?”

沈城道:“沈琚年紀尚輕,才學、見識雖然不錯,但是尚無從政經驗,不可貿然使之,可擇一職令其熟悉朝廷典章制度、六部軍政諮文,三年兩載之後,便是一位能臣幹吏,可爲我皇胘股。”

李毅立即道:“既如此,老臣以爲,可令楊慎任吏部都給事中,正七品之官”。

餘衆樂已經被沈城繞暈了,這一早在幹什麼呀?先是弄個兵部侍郎,兵部現在可謂最沒有意思的一部,兵部侍郎也就那麼回事。緊跟着外放程勵去登州,一個小小地五品知府,算得什麼鳥事?現在又舉薦沈城的孫子當官,這是什麼意思?以此作爲沈城退下去的補償嗎?可是既然走薦科入朝,管他是否閒職,有這麼多尚書侍郎推舉,怎麼也得先給個五品吧,這才七品……吏科?!”

不僅餘衆樂,就連一直不說話的秋臨江想到這裡也不禁心裡一緊,只聽萬昌皇上說道:“既然衆卿沒有意見,那麼便下旨,沈琚入朝,任吏科都給事中之職。以後政績卓越再予升賞”。

秋臨江、餘衆樂、方謙然一起張了張嘴,卻只嚥了口唾沫。時機稍縱即逝,又失了一局。任吏科都給事中,這是給新黨脖子上套了一個大枷呀。給事中掌侍從、諫諍、補闕、拾遺、審覈、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與御史互爲補充。

另負責記錄編纂詔旨題奏,監督諸司執行情況;鄉試充考試官,會試充同考官,殿試充受卷官;冊封宗室、諸藩或告諭外國時,充正、副使;受理冤訟等。

典型的品卑而權重!

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受理冤訟,這權力還小麼?編纂詔旨題奏,監督諸司執行情況;鄉試充考試官。會試充同考官,殿試充受卷官,在這職位上混久了。那也是門生故舊遍天下呀。

最最主要地是,他任的是吏科都給事中,上頭又有個吏部尚書李毅照看着,這樣新黨以後還能肆無忌憚地升降官員麼?只要他坐在這個位置上,整個新黨做事都別想痛快了。

餘衆樂悔恨交集,憤然上前一步,大聲說道:“皇上,臣也有本奏。左相沈老大人年事已高,近些日子以來常常不能早朝,但左相地位尊崇,日理萬機,一日不可懈怠,臣以爲左相既然老邁,不若供居太師一職,左相之位乃選拔一名年輕有爲的幹臣爲佳?請聖上明鑑。”

餘衆樂說完,後邊呼啦跪倒一片。齊聲說道:“聖上明鑑,臣等以爲,沈老大人功在社稷,當升太師!”

秦霆卻是部希望沈城下臺的,他袖子一拂,正要上前爭辯,忽覺衣襟一緊,扭頭一看,只見李毅若無其事,右手卻緊緊地拽住他的袍子。

萬昌心中一跳,不由自主地望向沈城:“他會推辭還是應承?”畢竟是當初從龍的大功臣,萬昌雖然決心讓沈城下臺,可事到臨頭,心裡居然也會有些內疚。

萬昌遲疑道:“沈卿,朕以爲沈卿數十年之功,足以封賞太師之爵,是以前日見愛卿又抱病未朝,心痛中言愛卿當受太師之位,去左相之職,但現在愛卿再朝,身體似也可以留任……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沈城一臉惶恐,慌忙跪倒,俯首道:“君賜太師,優臣以厚,煌煌天賞,臣不敢辭”。

“君賜太師,優臣以厚,煌煌天賞,臣不敢辭!”這句話羣臣在心裡又重複了一遍纔回過味兒來,無論本來就打定主意想硬逼着他接受太師職位而去左相之職地官員,還是卯足了勁準備把他保住的人,全都愣住了。

萬昌皇帝長吁一口氣,在心裡只說了一句話:“沈卿總還是知道君臣之禮的,只是,朕這般做……也是迫不得已啊!”

沈城坦然道:“微臣執相三十餘載卻無甚建樹,即便小有所成,比起先賢,也不過是米粒光華,得皇上如此恩賞,臣不勝惶恐。但爲人臣者,不敢辭君王所賜,臣願受太師之職,並辭去尚書左僕射、天機閣首席掌機等一應本、兼各職。”

萬昌笑了起來,暢快無比:“卿之所言,甚是有理,既如此,朕允你所奏,對這幾樁差事,愛卿可有合適人選繼任?”

沈城道:“天機閣次席掌機沈依依,乃是一手主持,打理本閣之人,能力出衆,辦事謹慎,可升掌機之職”。

“準!”萬昌點點頭,你孫女沈依依一介女子,一旦你這個左相不在位了,她能不能掌握得住天機閣還是個事呢,再說天機閣照例只能由內閣管理,朕左右是不能插手,不如隨你,到時候讓你孫女跟顧恆去爭好了。

“至於左相之位,臣以爲禮部尚書秋閣老人品貴重,德才兼備,正可接任!”

回家晚了,欠一千,明日補上。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7章 文雅的調戲第24章 似乎,要變天了第22章 北山劍閣(下)第75章 冠禮的前一天第86章 洛陽局勢(上)第48章 摸摸無雪的小手第153章 淮安公主第70章 不同往日的無雪第56章 鏡城之戰(三)第141章 精兵簡政第95章 真是有緣(一)第18章 科技力量(一)第79章 一觸即發(一)第49章 攝政關白第70章 一劍凌霄(二)第27章 王佐之才(三)第99章 太子林旭第45章 法皇很礙事第6章 王府之戰(一)第20章 秦晉之好(二)第3章 鳳點頭第121章 乳虎嘯谷第6章 王府之戰(一)第70章 不同往日的無雪第34章 曹睿的動搖第121章 是陷阱,你能不跳麼?第9章 不用急,輪流來第7章 文雅的調戲第32章 洛陽殤,天下亂(六)第83章 姐,你抓的什麼?第60章 雲錚大婚第40章 討僞帝檄第24章 初次掌兵(上)第32章 少帥出馬(上)第26章 東南大潰敗(二)第77章 最愛揍王爺!第38章 湘陰之戰第3章 鳳點頭第26章 不算意外的意外第38章 湘陰之戰第90章 銅牆鐵壁無雙帥,金樑玉柱此一人第68章 聖人般的雲錚第140章 君子臨江第121章 是陷阱,你能不跳麼?第53章 亂風將欲起(一)第45章 法皇很礙事第119章 又見無雪(一)第13章 據點(二)第14章 探花可不是容易到手的第134章 風雲際會(一)第32章 海鯊幫(三)第113章 雲家的盛世危言第68章 治軍當從嚴第1章 天下大亂,少帥歸國第66章 分別第4章 夜探三聖觀(上)第3章 少帥派實力大爆炸第1章 風起遼東!第13章 雲青天第88章 遼軍的大手筆!第153章 淮安公主第101章 五百兩銀子啥概念?第15章 南下(一)第135章 風雲際會(二)第28章 年輕人的生理衝動第2章 尊王攘夷第8章 雙邊貿易計劃第56章 海東青傳令第68章 戰青樓(中)第47章 妞,要泡出品味第15章 雲錚VS耶律平成(三)第11章 少帥巡邊(三)第50章 日本兵變(上)第123章 聖旨到!第26章 王佐之才(二)第72章 不安分的夜第37章 西川驚雷(二)第66章 分別第11章 西川驚變(二)第37章 會不會殺得紅名?第57章 有女無晴(三)第120章 又見無雪(二)第1章 天下大亂,少帥歸國第123章 聖旨到!第16章 雲錚VS耶律平成(四)第9章 丹青妙筆,月舞雲袖第54章 大力收購第1章 風起遼東!第70章 一劍凌霄(二)第109章 響馬單翱羽第8章 雙邊貿易計劃第56章 天兵十萬下洛陽(九)第41章 瓊花郡主第20章 演習也能賺錢第36章 聯手再戰(三)第20章 科技力量(二)第5章 摸一摸公主第97章 我的簽名很值錢?第30章 洛陽殤,天下亂(四)第10章 風雲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