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爲救夫四女將衝鋒陷陣

bookmark

小太監仨人一去便杳無音信,派出去的探馬也不知所終,衆將官如坐鍼氈,四位夫人更是像熱鍋上的螞蟻。

胡三自然是急得抓耳撓腮,大帥若是有失,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他不是不清楚。然而作爲軍中副帥,決不能無所措手足,但他是個文官,帶兵打仗的事不甚了了,因而召集大家商議,看下一步如何行動纔好?

上官雪急道:“胡大人,事不宜遲,明日速發兵攻城,否則潘郎將凶多吉少!”

阮氏梅也道:“待我明日上陣,捉一個番賊頭兒回來,潘郎的下落一問便知。”

黃秋蟬說:“胡大人,潘郎是你大哥,你可不能按兵不動、見死不救呀!”

曹花枝也要插話,胡三站起來搖搖手道:

“各位嫂嫂,大帥乃是我的嫡親大哥,沒有大哥,焉有我胡三的今日?大哥失去消息之後,我不也是如如亂箭鑽心,寢食難安?你們就知你們心急,就不知我胡三比你們還要心急?可是大哥行前一再吩咐我等,讓我們切勿輕動,一定要等他回來再行事。大哥的命運事關全局,如今情況有變,看來是不能再等了。依我看打豺溝是個小城,不如明日各位將軍拚力,一鼓作氣拿下關城再作計較,衆將看是如何?”

朱林宗哇哇叫道:“天大的怪事出來了,一個小小的打豺溝,竟讓我師父在這裡翻了船?花枝嫂嫂讓我一回,明天我打個頭陣,定要殺些番兵出出這口惡氣!”

胡三和華世雄、劉建勳等商議了一番,決定第二日發兵攻城。爲保險起見,啓用雙先鋒,朱林宗率五千兵作第一列,四位夫人率五千兵作第二列。四女豈肯殿後,雙方爭議了半天,最後還是四女佔得先機。朱林宗氣得臉紅脖子粗,暗怪嫂嫂們不講道理,戰場是爺兒們的事,一幫子老孃們跟着瞎攙和什麼?情急之下,他自己安慰自己,一旦雙方接上火,上了場就亂了套,管他誰先鋒誰後鋒,再說爲救師父他也理應首當其衝,落於各位嫂嫂之後多沒面子。

是日,天晴氣朗,偶而有幾朵白雲在空中掠過。秋日的河西格外涼爽,清晨寒風習習,靜寂中隱藏着陰霾,不多時之後這裡就會人聲喧囂,強者之爭即將開始。如今草肥馬壯,也正是健兒們廝殺的好時機,難怪匈奴王此時作亂?

三聲炮響過後,副帥胡三手執小太監臨行時交於他的令旗,傳令三軍將士,命諸將按順序發力攻城。

打豺溝乃是左單于王的第一道隘口,鎮關守將名叫呼律贊。年約二十五、六歲光景,面如鍋底,眼似銅鈴,虯鬚倒豎,根根入肉,身高一丈掛零,座下一匹烏錐馬,雙手善使兩柄狼牙棒,面醜不說,而且性如烈火,番邦人皆稱其爲黑麪醬(將)。

黑麪醬呼律贊聞聽漢軍攻城,頓時無名火起,氣同鬥牛,剎時便把單于王交待的事項忘得一乾二淨。左賢王任命他守城時曾一再吩咐,若有南軍來攻,只可堅守,不可出城會敵。漢兵內必有能征慣戰之士,而且陰險狡詐,死打硬拚必定吃虧。當時他拍着胸脯說是一定牢記於心,可事一臨頭便忘乎所以。而且呼律贊又是好色之徒,據小番來報說叫陣的是四位貌似王昭君、蔡文姬的仙女,更是令他心癢難耐。雖說他帳內妻妾無數,奈個個粗手大腳,臉黑皮糙,都是馬上巾幗,粗喉嚨大嗓門,全無一點女人味,早讓他少了許多情趣。今聞有四位俏麗女子送上門來,不由他動了英雄情懷,倘若是捉得一個回來,晚間必有另一番風情。如是四個一併拿來,豈不是天遂人願,哪有不受之理?如此想罷,呼律贊命小番備馬擡棒,自領八千雄兵出城會敵。

兩邊擂鼓助陣,並用強弓硬弩射住陣角。呼律贊往對面陣中偷眼一瞧,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幾乎沒有跌下馬來:漢人中能有這麼出色的女子,不在閨中描花繡花,竟要做些男人們的勾當?由此可見漢家男人皆是吃軟飯的窩囊廢。咱要搞到這樣的女子到手,別說讓她縱馬殺伐,燒火棍也不讓她動得一動,整日放在帳篷裡好好養着,大塊羊肉、牛肉,還有奶茶、酥油、青祼酒,幾天不整成一個胖西施?呼律贊心中得意,催馬上陣,大叫一聲“何人敢來受死?”

曹花枝應聲而至,馬上打一拱,道:

“番將請了!”

呼律贊一聽,三魂走了七魄:此女不但模樣出衆,而且嗓音極好,鶯聲燕語一般,聽得人心裡癢酥酥的。黑將不敢怠慢,急忙舉手還禮,奈何雙手都拿得有傢什,情急之中,一棒插入褲襠,一棒夾入肘彎,這才雙手抱拳,高聲叫道:

“女將請了!”

“敢問將軍,青春幾何?”曹花枝問道。

“小將虛度二十五個春秋。”番將也學得文縐起來。

“既如此,太可惜了。”曹花枝冷冷笑道。

“可惜什麼?”呼律贊不解。

“才二十五歲就要橫屍馬前,你不覺着遺憾嗎?況且你娘養你一場也不容易。”曹花枝說明原委。

番將受了捉弄,頓時大怒,悶吼一聲,舉棒便打。

曹花枝一杆神槍,如像銀龍戲水一般,宛如馴獸師在戲弄笨狗熊,剛剛向番將的頭上刺去,屁股上卻捱了一槍。曹花枝指東打西,呼律贊顧頭難顧腳。不上十個回合,呼律贊已是渾身水洗,黑戰袍上血跡斑斑。呼律贊心知不是對手,再延擱下去小命難保,果應了那女將“二十五歲就喪命”的預言,這一輩子後悔死了。這樣想罷,呼律贊急於逃命,遂大叫一聲,問道:

“女將還未通報姓名呢?”

“將死之人,問我姓名作甚?”曹花枝放慢了手中的活兒說。

“將死是將死,死後到閻王那兒也好有個交待。敢問將軍是何名何姓,所任何職?”呼律贊用的是緩兵之計,兩隻賊眼軲碌碌亂轉,他再想脫身的法兒。

“我乃是皇天子欽奉剿匪大元帥潘又安帳下先鋒官曹花枝的便是,你是何人?”曹花枝以實相告。

“我這人除了會說實話餘者不會,你記住了,咱是右賢王大單于帳前大將、官封打柴溝總兵元帥呼律贊。既然曹將軍方纔提到你們潘又安潘大元帥,今日爲何不見他來陣前?”呼律贊好不容易喘過這口氣來。

“這個……”曹花枝低頭沉吟。

“實話對你說吧,你們大帥喬裝打扮妄圖刺探我軍虛實,昨日已被我親自派人趕往黑水河裡淹死了!”

“番賊休得胡言!”曹花枝不禁眼前一黑,幾乎沒有跌落馬下。

好個呼律贊,性命關頭不敢疏忽大意,瞥見對面女將中計,心中暗喜,“唿”地掄起狼牙大棒朝曹花枝面門打去。

曹花枝猛醒,方纔領悟到這是戰場,你死我活,瞬間斃命之地,豈敢存私走神?急忙執槍去擊打番將的狼牙棒。誰料這一棒是虛的,曹花枝一槍走空,暗叫一聲“不好”,再擡頭看時,番將已撒馬溜出一丈之遙。曹花枝豈肯放過,高喊一聲“番將休走”,打馬從後急追。

第75章 小太監化妝回朝(2)第50章 花燭夜新娘辯識真丈夫(3)第137章 惡太監不甘心又生事端第26章 小太監二進宮(3)第134章 潘公公欲擒故縱第73章 五年(1)第136章 僞太監伏地現原形第23章 皇太后蒙難荒郊嶺(1)第155章 王丞相剿匪蒗蒗山第201章 小太監義釋匈奴王第1章 有人作弊(1)第98章 潘又安怒殺採花賊(2)第57章 小太監錯回故里(2)第144章 王丞相當朝挨悶棍第117章 張發存巧施調包計(3)第93章 華陽府巧治貪官(3)第126章 僞太監(1)第269章 英武太監力敵五虎將第153章 郭法師越獄出走第254章 潘又安甕中殺鬼子第10章 皇宮添新丁(1)第39章 纔出匪巢又入賊窩(2)第60章 小太監死裡逃生第100章 小太監揮師鳳凰城(1)第59章 惡男女放火燒屋(2)第128章 假太監想入非非(2)第62章 小太監進勾欄院(1)第250章 胡老兒尋親見丞相第250章 胡老兒尋親見丞相第77章 王皇后討了便宜(3)第124章 內宮亂夜夜笙歌幾時休(2)第217章 趙小高投倭寇幫狗吃食第82章 幾易其主的皇妃(2)第193章 探妖洞朱林宗單錘開山門第235章 風雲會海城初遇鬼子兵第29章 小太監策劃兵變(1)第129章 演武場趙小高擺擂稱霸(2)第86章 小太監隻身闖狼窩(2)第47章 雙龍山寨比武招親(1)第174章 潘元帥臨陣招親第277章 潘又安槍挑仨尚書第237章 倭賊兵犯黑家莊第40章 太監遇險村姑搭救(2)第4章 佟碧玉(2)第117章 張發存巧施調包計(2)第68章 番女王欲殺小太監(2)第109章 八大王龜縮三羊城(1)第223章 官兵見官兵 有理說不清第106章 小太監火燒葉城(3)第10章 皇宮添新丁(1)第235章 風雲會海城初遇鬼子兵第93章 華陽府巧治貪官(2)第96章 丟了一個真太監(1)第66章 鳥兒飛走了(1)第106章 小太監火燒葉城(4)第93章 華陽府巧治貪官(2)第155章 王丞相剿匪蒗蒗山第272章 大越國不識駙馬郎第40章 太監遇險村姑搭救(1)第216章 潘元帥還朝衆將大封賞第70章 小太監首戰烏突蓋(2)第175章 洞房花燭夜今夕是何時第201章 小太監義釋匈奴王第77章 王皇后討了便宜(2)第97章 真太監冒充假太監(3)第55章 潘又安連殺三匹騾子(2)第28章 小太監(1)第70章 小太監首戰烏突蓋(2)第117章 張發存巧施調包計(1)第227章 擺擂臺東洋魔女報私仇第115章 闖囹圄探落難女王(2)第31章 小太監南轅北轍(2)第104章 潘元帥秣馬厲兵(1)第278章 大越王怒斬駙馬郎第99章 八大王發兵麒麟關(2)第16章 番家女含羞允情(2)第295章 尋親路上遭遇拋繡球第30章 皇太后垂簾聽政(1)第91章 俠義竊賊賢德妻(3)第273章 賢王妃痷堂見姑爺第22章 佟二將圍城兵諫事便成(2)第163章 匈奴王作亂德哈林第89章 大坑鎮丟了聖旨金印(3)第160章 阮氏梅生擒趙小高第54章 太監遇情敵(2)第67章 小太監驅狼救牧人(1)第244章 胡儒貴重施煉鷹術第170章 銀杏頓珠傾慕漢家男第55章 潘又安連殺三匹騾子(1)第276章 孫子旺挾私賣太監第70章 小太監首戰烏突蓋(1)第142章 宰相肚裡能行船第126章 僞太監(2)第32章 王丞相八面設伏(3)第27章 王皇后癡心愛太監(2)第105章 揭陽嶺攻城受阻(1)第39章 纔出匪巢又入賊窩(1)第71章 風雲小際會窮匕首現(1)第108章 小太監神槍無敵(4)第57章 小太監錯回故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