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功夫熊貓》~”
“三張《功夫熊貓》~”
“媽媽,我要吃爆米花!”
“吃,吃,一包夠嗎?”
“夠了,謝謝媽媽,媽媽真好!”
“媽媽,我也想吃爆米花~”
“我瞅你像爆米花!’
熙熙攘攘的影院大廳裡,影評人朱士羣孤單的在排隊,與周圍喧鬧的環境格格不入。
他看着跑來跑去的小孩子,以及拖家帶口觀影羣體,不免有些後悔選擇在兒童節這天來看電影。
不過做爲影評人,肯定要搶佔第一手資訊,自從上次在微博鎩羽而歸,朱士羣決定退守茄子點評網,保住自己的基本盤。
原本他是打算等程龍的《新警察故事》上映,然後再發力。
畢竟連續幾部爛片的大哥成,在影評界早成了沒牙的老虎,誰都想來踩一把。
不過還沒等到老虎下山,一隻胖熊貓就就闖入了他的視線。
《功夫熊貓》前期的宣傳堪稱病毒式營銷,把所有常規的手段能用上了,別說朱士羣這種專業人士,就連普通人都會哼兩句電影的主題曲。
“everybody was kung-fu fighting -
別說這首70年代的迪斯科舞曲,還是挺上頭的。
相比於國產電影,這些眼高手低的影評人對於國產動畫更是不抱希望。
畢竟真人電影,只要劇本好,演員的演技在線,這些軟件足夠,就算硬件差一些,誕生好電影的概率也很高。
但動畫電影不同,對於硬件的要求極高,在國外公司都可以做到細微毛髮的區別時,指望着手繪、剪紙、摺紙還是泥塑等傳統技術,去製作動畫電影?
無疑是自取其辱!
動畫的製作工藝雖然有很多,但隨着時代變化,cg動畫,尤其是3d纔是未來主流。
原本朱士羣是抱着這樣想法,他覺得熹子影視就是在因小失大,不去鞏固自己真人電影的統治地位,反而想要拯救動畫電影。
可當他第一次看到《功夫熊貓》的預告時,其他人沉浸在搞笑的故事,他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首先電影的cgi技術高超的令人驚歎,造型可愛的動物角色們栩栩如生,各項動物毛髮、衣物線頭等細節都有一種摸得到的質感。
這沒什麼奇怪的,熹畫工作室斥巨資從國外購買的圖像引擎,在畫面上已經不輸任何大公司。
但如果僅僅只是這樣,朱士羣還不會覺得有什麼值得感嘆的,無非就是用國外的東西套了一層皮。
但真正讓他熱淚盈眶的細節,正是背景裡一草一花、一樹一木、一磚一瓦,街道房屋所有一切都是揮之不去的國風。
那種近似於水墨畫的質感,讓朱士羣回憶起童年看的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猴子撈月》
水墨動畫,是我國獨有的藝術,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
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
它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
當然《功夫熊貓》裡,這項技術也在創新,增加了立體的效果,讓其跟電影裡的其他鏡頭不會有割裂感。
僅憑這一點,就足以吸引朱士羣走進電影院,當然本次觀影,熹子影視會買單,優質的影評甚至還有紅包。
好不容易坐到影廳裡,但朱士羣的噩夢纔剛剛開始,跟一羣孩子擠在一起看電影,第一感覺就是“煩”
畢竟孩子可不管什麼觀影體驗,他們興奮的表情溢於言表,直接用嗓門兒表現出來。“我是主角熊貓阿熹!’
“我纔是阿喜!’
看着兩個熊孩子在自己面前爭吵,朱士羣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對方家長,寄希望於對方能出言制止。
但熊孩子的家長壓根就沒有反應,而是在討論着影院賣的那款熹茶好喝,朱士羣只能無奈的祈禱,電影開始後這羣熊孩子能安靜些。
趁着這個時間,朱士羣也在觀察影廳的上座率,爲了避開人潮,他特意選了一家位置比較偏僻的電影院。
可電影院裡依舊人滿爲患,在他進入影廳後,外面還有一羣人在排隊。
很顯然,《功夫熊貓》今天的上座率不會太低,而全國3000多塊銀幕,會貢獻出多少票房,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
電影正式開始,原本還有鬧騰的影廳彷彿被施了魔法,瞬間安靜下來。
無數孩子瞪大眼睛,期許的看着銀幕上的一切,朱士羣淡淡一笑,也將目光投向前方。不過安靜的時光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熊孩子們就被劇情所帶動,發出陣陣爆笑的聲音。朱士羣前排的兩個崽,又開始爭論起誰是神龍大俠來。
“我不是一隻胖熊貓,我是那一隻胖熊貓!”影片進入最後的階段,聽着熊貓阿熹自信十足的話,看着他用絕招制服大反派太郎。
“哇,啪啪啪~”
熊孩子們瞬間沸騰,站起來身來鼓掌高呼,朱士羣躲在位置上,強忍着加入的衝動。
“哇哦,那是神龍大俠...”大銀幕上,城鎮被飛揚的沙土所籠罩,走上街頭的百姓視線逐漸清晰。
披着長披風,戴着斗笠帽緩步走來的正是熊貓阿喜,瞬間嗩吶和蘆笙爲首的樂器,奏出了喜慶的音樂。
百姓同時歡呼雀躍,圍在阿熹的身邊,想要把他擡起來扔到天上,奈何熊貓體重超標。就在這時,阿熹的養父大雁平先生,歡天喜地的擠出人羣,帶着哭腔驕傲的喊道:
“那是我的兒子,那個高個子的功夫大俠是我的兒子!”
原本還一副絕世高手嘴臉的阿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他微顫着嘴脣,衝過去和平先生緊緊擁抱。
“呼~”看到這一幕的朱士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情不自禁的站起來鼓掌喝彩。而他前排的兩個熊孩子轉頭像看神經病一樣,在小孩子的眼中,這一幕劇情遠遠不如阿熹暴揍太郎來的爽快。
而他們的母親更是趁機教育道:“在公共場合要保持安靜,不要像這位叔叔一樣大呼小叫
“沒禮貌!”
“明白了。”熊孩子們懂事的點點頭。
朱士羣:“你嗎?”
不過這個小插曲不會影響到他的心情,他現在還沉浸在劇情裡。
其實不論哪國的影評人來看,《功夫熊貓》的劇情,講故事的節奏,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它依舊是老一套。
一個平凡少年追逐夢想,尋找自我,從普通人成爲神龍大俠,最終擊敗大壞蛋,找到了自信與勇氣,明白了責任。
當然這個少年,是一隻胖胖的熊貓。
如果這是一部武俠電影,朱士羣肯定要給它差評,但這是一部動畫電影,卻讓他思考了很多。
武俠是東方人的價值觀,如果披着武俠皮的真人電影,想在國外宣傳這種價值觀很難,鬼佬不會接受。
看看在國外大受好評的《臥虎藏龍》,就是把東西方的價值觀融合,才讓國外的觀衆能接受,但在國內卻罵聲一片。
董熹顯然吸取這種教訓,整部電影裡展示的不是“好萊塢”那套理論,那是透露着道家老莊、佛家禪意、儒家教義等融合衆多東方思想的產物。
雖然不能說很完美,但夾帶着這些私貨,慢慢的一點一滴的滲出,這就是成功的文化輸出
《功夫熊貓》絕對是一次突破,一次成功的嘗試,也是國產動畫電影的一次創新!朱士羣越想越激動,他默默的在心裡說道:“老董,我懂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