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新式主旋律電影

“1998年的洪災,全國共有29個省(區、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660億元。”

會議室裡,負責講課的老師,配合着電腦ppt文件向一羣演員講述着那年大水滔天。

在影視作品正式開機前,有些講究的劇組會將導演、編劇、演員等主創人員提前聚集起來,對劇本從頭到尾進行梳理。

這就是劇本圍讀。

這種事現在越來越普遍,就算爲了宣傳,也能讓觀衆看到劇組認真的一面。

不過在《驚濤駭浪1998》劇組,大家圍坐在一起不是什麼劇本圍讀,而是進行愛國主意教育。

這是董熹提出的要求,在他看來出演主旋律電影的演員,首先要有愛國敬業的精神,才能更好的融入電影。

“各位同學,有什麼問題嗎?”負責講課的老師,向會議室裡的演員們提問。

2004—1998,已經過去6年時光,但當年那場洪水,大家都記憶猶新。

“當年我在東北,一輩子都沒見過那麼大的水!”

“那算啥,我在內陸地區,還以爲自己看見海了。”

“我去南方拍戲,被堵在路上好多天。”

“記得那個夏天,一首《爲了誰》紅遍全國,我現在都會哼唱幾句。”

“你是誰,爲了誰,我的戰友你何時回。你是誰,爲了誰,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

“爲了誰……”

會議室裡一羣大老爺們突然一起唱起來,把負責講課的老師嚇了一跳。

有些旋律是刻在一代人的dna裡,例如被人詬病的鳳凰傳奇,有幾個人敢說自己不會哼幾句《最炫民族風》?

而這首《爲了誰》無疑也是這種旋律,這首歌也會做爲《驚濤駭浪1998》的宣傳曲。

從1998年到2004年,6年的時間會讓很多東西被淡忘掉,但有些事情人不應該,至少不能忘記。

《驚濤駭浪1998》熹子影視方面的演員有董熹、潘月明、樑冠樺、王寶強、朱亞聞、孫宏雷,可以說老中青三結合。

劇情走的也是多線敘事,講述在大災難面前,小人物的英雄事蹟。

董熹扮演的是退伍軍人,在電影裡沒有透露名字,卻代表着一類人:無名英雄。

他雖然已經退伍,但卻在國家危難之際,義無反顧的站了出來。

而潘月明、王寶強、朱亞聞等人扮演的就是現役軍人,雖然階級背景、教育程度不同,但他們卻有一個相同的身份。

那就是——華國軍人!

哪怕是在電影裡扮演軍人,也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算是演不出軍人的風骨,也要模仿出風姿。

畢竟除了專業演員外,其他羣演全是貨真價實的現役軍人,爲了這次電影拍攝,軍方調動了上萬人的部隊。

其中很多都是參與過98年抗洪的老兵,當然他們當年也是新兵蛋子。

和軍人搭戲最怕的就是露怯,如果雙方的氣質不相似,就很容易形成割裂感。

所以,在進組拍戲前,主要演員都被要求去健身,不要做皮膚護理,用最天然的男子氣概去彌補與軍人間的差距。

其中,王寶強和潘月明去年拍《士兵突擊》的時候,已經在軍隊待過幾個月,這方面反而不用擔心。

而孫宏雷和朱亞聞,雖然整體氣質偏硬,但一個演“黑道大哥”聞名,一個演偶像劇逗比,有時候觀衆的固有印象太深刻,也不是啥好事。

原本公司提議,讓《士兵突擊》原班人馬出演,但被董熹給否決了。

雖然用國民劇的原班人馬出演,是個不錯的噱頭,但很顯然會讓觀衆誤以爲這是《士兵突擊》延伸,不自覺地代入“士兵”的人設。

最後只有王寶強進入演員陣容,演的角色人設也跟許三多類似,吃苦的農村娃。

沒辦法,畢竟他的外形條件,真要讓他演個“富二代兵”或者“大學生兵”,演技方面或許沒問題,但觀衆真的需要適應。

就好像平平無奇古校長,鄉野村婦劉一菲,觀衆可以當個梗來玩,但肯定是不認同的。

《驚濤駭浪1998》的導演是烏兒善和林朝賢,主要是給這兩人刷刷資歷。

烏兒善在《1十三》中作爲董熹手下的第一副導演,對電影的貢獻有目共睹,在董熹軋戲的時候,成功的撐住場子,躋身導演也是順理成章。

而林朝賢在和董熹合作完《大人物》後,回港島拍了一部《千機變》後,今年就正式北上加入熹子影視。

兩人合作,對電影的品質把控還是沒問題的,烏兒善有指揮萬人大場面的經驗,而林朝賢對於細節的處理也是一流。

《驚濤駭浪1998》的投資成本不上限,甚至也沒有收回成本的壓力,但仍舊被媒體稱爲今年最受期待的作品。

主旋律電影已經沉寂太久了,久到很多人都忘了,這纔是國內最受歡迎的類型。

雖然董熹並沒有擔任導演,但大家還是覺得這是他的電影,對其能夠交出一份什麼樣的答卷,抱有期待。

不少影評人預言,按照以往的經驗,董熹有能力拍出一部“新式主旋律電影”。

這個所謂的新式主旋律電影,其實是很抽象的概念。

當年國內首部票房破億的電影《生死抉擇》,也被部分媒體稱爲新式主旋律,但這裡面水分有多深,大部分人都曉得。

所以業界普遍認爲需要更加商業化,能夠吸引觀衆走進影院,而不是靠着政策、包場等非商業手段。

說得通俗點就是,票房和口碑要兩手抓,國內目前有能力的做這個事情的,似乎也真就董熹一人。

只會唸詩的不行,只會拍調色風景片的也不行。

不過並不如外界所想的那樣,董熹並沒有在劇組裡大包大攬,除了劇本和演員把關外上,其他地方都沒怎麼插手。

“boss,我覺得這個鏡頭有些問題,反映不出來現場的悲壯。”

“小烏啊,你已經是個成熟的導演了,要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面對烏兒善的問題,董熹語重心長的勸說道。

低情商: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不要煩我。

高情商:你大膽的去做,我不插手。

真不是董熹偷懶,他今年確實很累,全年都沒有休息過,接下來還有《神話》的上映,以及《瘋狂的石頭》拍攝。

可以說從年頭忙到年尾,不過結果也很喜人,截止目前爲止熹子今年的營收,已經超過去年整年。

雖然去年公司有內地影史票房冠軍《1十三》,但畢竟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整個電影市場都處於停擺的狀態。

今年不同,內地到8月份的票房總和已經突破12億,全年破20億沒有任何懸念,現在的問題就是能不能到25億。

除去進口分賬片,還有大概10億左右的差額,《神話》保底1.5億、《天下無賊》撐死1億、《功夫》保守1.5億、《瘋狂的石頭》大膽預測1億。

1.5+1+1.5+1=5億。

有黑馬出現的概率不大,所以不是《驚濤駭浪1998》沒有票房壓力,而是目標太過於驚世駭俗,不敢對外宣佈。

畢竟這是2004年,內地單片票房過5億?

連陳凱哥前段時間立項的《無極》,都不敢這麼吹。

但話又說回來了,這是主旋律電影,一切皆有可能。

畢竟,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第049章 閉幕式第607章 迴歸主流第613章 迴歸正軌第299章 和港圈的蜜月期第327章 山雨欲來第520章 這一跳,千古流傳第476章 情理之中第421章 愛神第491章 詩人的野望第426章 黃皮膚的特工第147章 80後小花第385章 《月球》立項第588章 舌尖上的南極第073章 開拍第199章 福大龍第474章 金鷹落水、偶像高歌第094章 吹響國產電影的反擊號角第059章 代言第570章 春晚第039章 意外第321章 董家班第226章 衣錦還鄉第227章 兄弟變姐夫第272章 蹭飯第574章 聽牆角第478章 雙女奪嫡第105章 芳心縱火犯第129章 開幕暴擊第628章 歸國第089章 翻龍劫第223章 功夫熊貓:崛起第181章 優秀的演員…們第130章 人紅熹事多第122章 《沒完沒了》第332章 走某迪的路第616章 新希望第451章 官方CP第552章 新·四小花旦第316章 影院計劃第539章 單日票房紀錄第374章 解開心結第012章 劇本第255章 煮酒論英雄(上)第494章 半路夭折的包子姐妹團第533章 又是一年雞鳴時第275章 沙場秋點兵第175章 掌聲第559章 一個吻引發的慘案第040章 最是難消美人恩第178章 名言第550章 《功夫》第536章 你祖上是土匪出身的吧?第384章 收穫季(下)第185章 內地四大小生第248章 混亂的賀歲檔第372章 黑馬第585章 失算的董白蓮第242章 跑步進入賀歲檔第165章 檔期第146章 金像獎第472章 別樣的雙黃蛋第305章 紅花第153章 便利店第521章 巾幗亦能拔 山兮氣蓋世第266章 2002第459章 劇皇第127章 多事之冬天第228章 韓府家宴第198章 查崗第160章 劇本圍讀第425章 伯恩三部曲第386章 《粉紅女郎》第507章 票房的本質是宣傳第438章 蟬鳴第331章 暑期檔第397章 頭條製造機第218章 漂亮的數據第258章 魔影第503章 票房飄紅第558章 阿瑟、吃塊肉第425章 伯恩三部曲第133章 重拳出擊第504章 向凱哥大導演致敬第376章 範小胖想當導演?第251章 姜聞第379章 分豬肉第264章 搶親(下)第086章 老菜梆子與小鮮肉第369章 三女一臺戲第695章 壓力給到威尼斯第247章 囧第122章 《沒完沒了》第617章 新的機遇第565章 客串第232章 現象級電影第429章 玉照第515章 海盜船長第337章 戰略級合作第494章 半路夭折的包子姐妹團第517章 十面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