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拍完戲,休息幾天馬不停蹄開始嫌疑者的宣傳。這次跟前幾次不一樣,CJ太子爺大手一揮,全部資料狂轟濫炸!
七月初上映,提前十天所有旗下媒體瘋狂造勢,所有旗下藝人通過各種形式幫忙宣傳,社交媒體鋪天蓋地全是各種消息。
自己作爲絕對男主角,當然也閒不住,每天接受採訪,幾大城市開粉絲見面會,慢慢找到前幾年國內跑路演的感覺。
當然李宰賢的目的不只是爲電影,希望儘快捧自己上位,不光是增加在華裔人羣中的影響力,還有很多女粉絲,畢竟多少年沒有出現過肌肉如此帥的硬漢了。
丁誠自然樂得清閒,這點運動量對於自己來說簡直不值一提,韓國屁大點地方,輕輕鬆鬆跑一圈。
既然與虎謀皮,那就趁着老虎還沒長滿牙的時候,趕緊多吃幾口肉!
終於能深度瞭解這個國家的所有環節,以前跟showbox合作,只是負責片場和少量宣傳,其他的很少參與。
從企劃階段開始宣傳,選角、定檔、曝物料、鋪廣告之後,最關鍵時期反而是上映前一週和第一週,一切準備都是爲最大程度吸引票房贏得口碑。
別看每年電影才幾十部,但如果第一週沒能有較好的上座率和票房表現,很可能第二週被院線直接下架!
因爲池子太小,口碑傳的太快,一旦是爛片,幾天之內人盡皆知,根本騙不了人。
當然上映之後還會繼續曝物料、公佈各階段票房成績、舉辦各種落地活動、散發影院傳單,持續到院線下映網絡上線纔算告一段落。
方法有很多,但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吸引觀衆的眼球,說的更直接點就是,票房。
近幾年他們的電影宣傳費也越來越高,比如《奪寶聯盟》,號稱中日韓三國頂尖明星陣容,任達華加盟其中,聽說150億韓元成本中有50億用於宣傳營銷。
商業大片很正常,就連小衆文藝片都敢這麼玩,金基德去年拿威尼斯金獅獎的《聖殤》,製作費才1.5億韓元,而宣傳費高達7億!
鄭智泳的《斷箭》,製作費爲5億韓元,宣傳費爲10億。現在幾大電影公司之間的競爭已經白熱化,拼命砸錢打宣傳戰。
按照李宰賢的話說:宣傳到位不一定有高票房,但沒有宣傳想都別想!
這兩年隨着SNS普及,這裡也興起第二階段宣傳熱風,藉助觀衆們在觀影之後表達的看點或者槽點,如果宣傳公司之前沒有料到的點,馬上做出反應。
華燈初上,丁誠跑完一天宣傳,看着車窗外到處是自己的宣傳海報。
公交路牌廣告……車身廣告……百貨商場6報紙雜誌……影院大廳
恨不得全是自己的臉!
不由感嘆這就是世界五百強的實力,換成showbox,就算捨得砸錢,很多資源想都不要想。
一個龐然大物發力之下,
效果簡直爆棚!
這幾天馬不停蹄跑遍首爾、京畿道、大邱、釜山等地,舉行十幾場觀衆見面會,每到一地不僅在當地引發搶票熱潮,還要在活動現場爲影迷粉絲提供各種福利。
抽獎贈小禮物都是常規操作,跟粉絲合影簽名,甚至遇見膽子大的,沒少別揩油。
狂轟濫炸之下,已經不只是華裔關注自己,很多韓國人,尤其是女粉絲,熱情的不得了。
接下來兩三天是上映前會接受媒體專訪,聽說少則20家,多則50家。當然小媒體肯定沒資格,只有寥寥五六家官媒才能擁有跟自己面對面的榮幸。
深入其中,更加體會到這個國家的等級森嚴。
如果不是李宰賢想拉選票,普通民衆根本不可能有機會享受到如此福利。
離開片場,跟導演朝夕相處之下,有點明白兩個國家到底差距在哪?
當年他們導演班十個同學,一個人做導演的時候,另外九個人就要在不同部門擔任助理工作,有人做燈光助理、有人跟焦點、有人換膠片。
要求必須要拍35毫米膠片,不能拍數字。這樣的話每個人在一學期就有很多次鍛鍊機會,除了你自己負責的短片,還有九次機會在其他崗位上再去鍛鍊。
你什麼都摸過,每個崗位都知道操作流程,幾年課程下來,相當於做過幾十部短片助理,畢業還拍什麼?
看起來跟國內院校流程差不多,其實當所有細節累計起來,就會發現差得很遠。你是這樣,我們也差不多,但是每個地方差三五分,總體上就差二三十分。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他們在完成專項動作是有專項工具的,而國內學生可能要用一些土辦法來完成這個東西,沒有中間的這個工具。
比如燈光,韓國有18K、12K、6K、4K,國內也有,但是吊這個燈的方式,各種在房樑上吊、窗戶上吊、牆上吊的工具,包括吸盤等各種附件。
比如鷹爪,丁誠發現人家片場居然有十種!
還能根據不同介質固定,各種便於操作增加安全的附件,應有盡有。
而國內呢?死活就一個燈,道具跟機器貓一樣想辦法,用各種奇葩土辦法做的東西,第一安全性成問題,第二速度慢。
嫌疑者拍俯視鏡頭,有攝影專用可以遙控的吊臂和剪刀型升降車,到十幾米之後燈頭的方向還能上下左右隨便擺動,根本不要人上去,非常快,而且安全。
沒有錢很多劇組只能用高臺,看似搭三節高臺跟小的升降車的效果差不多,可所用的時間、人力、危險性天壤之別。一旦要動燈頭,人就要爬上去,用手動燈頭。
道具還好說,人更麻煩。
這裡片場都是專職專人,一個人盯死一件事。國內再牛逼的片場也是一個人管兩三件事情,尤其是製片主任,簡直是無所不能的超人。
每次拍戲一個人就是專門換膠片或者跟焦點,非常規矩。包括器材的擺放,器材車上是有架子的,4K的燈就塞不進2.5的燈架子上,一定要把它碼得很整齊,按編號,這樣永遠不會丟東西。
國內一片燈,碼得亂七八糟,聽見導演喊收工,呼啦呼啦往車上扔,開車就走。
因爲這裡的燈光師用的器材都是人家自己買的!
很多細節讓自己很觸動,小到一張色紙,如果沒有破洞,燈光師會卷好再用,所有柔光紙、燈光紙、色紙都是循環再利用,只要不壞,能用多久是多久。
很多時候甚至思考一個問題:
九點收工和重拍哪個損失更大?
比起演員,很多時候攝影和燈光體力消耗更大,比如綜藝裡各種跑,明星畢竟光着手,而攝像大哥呢?
港島經常沒休息日,老闆覺得很划算,我付一樣的錢,你卻幹了24個小時。
大夜連軸轉,服裝也困了,化妝也困了,焦點也困了,第二天發現幹什麼錯什麼,結果什麼都幹不了。
不接戲了。
所謂安全事故,往往是在熬夜之後,人的精力不集中,體力不好造成的。
比如可憐跑死的高以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