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爲吐蕃當牛做馬(2)

在這個時期,由於交通不便利,絕大多數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依靠農業。只要把莊稼種的好,這個國家的經濟基本就差不到哪去。吐蕃屬於多盆地地形,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因爲這種複雜的地貌,令吐蕃在發展農業上面也頗爲困難。簡單的種糧食是不可行的,因此想要改善吐蕃的經濟狀況,除了在農業上進行發展之外,商業也要起到輔助作用。但問題又來了,吐蕃除了複雜的地勢外,能夠進行商業操作的產物還真不多。突然想起某位大神說過的話,想致富,先修路。如果沒有便捷的交通,任何經濟模式都是無法優良運作的。

但修路也是個問題,這年頭可沒有推土挖土機,沒有單掛。想要修路,純粹是靠人力。如此一來,修路這種事對於本來經濟情況就十分惡劣的吐蕃來說,固然成了勞民傷財的事情;不修路經濟就得不到改善,修路又會被世人詬病,成了進退兩難的事情。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以及和吐蕃在主管經濟這方面的大臣進行商討之後,最後決定由農牧業入手。地肯定還是要種的,畢竟人活着就得吃糧食;而畜牧業則可以提供額外的經濟收入。農牧二業只屬於利民政策,短時間內是無法見到效益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解決了百姓們的問題之後,就是國家的問題,有句話叫做想富國先富民,藏富於民是最理智的政策。一旦國家有財政問題了,只要稍微增加一點賦稅,國庫就會立刻充盈起來,而百姓們有錢,也不在乎一丁點的賦稅。但這需要百姓先富起來,問題是百姓暫時富不起來。所以就必須走另外一條路,在商業運營上先讓國家有點存錢,有了錢纔能有底氣。

衛宏在大唐建設的‘銀行模式’是不適合吐蕃的,畢竟吐蕃交通極爲不便利,且百姓並無存錢。除了銀行模式,那就是實業商業經營了,就像後世的央企一樣,爲國家創造幾個國家管轄的企業公司之類的機構,直接爲國家盈利。

在這個年頭,主要的賺錢行業有以下幾種。布匹、茶葉、瓷器、鐵器、買賣牲口。吐蕃的亞麻產量還是不錯的,可以走布匹行業這條路,另外茶葉也是可以的。其實以前吐蕃就做過關於布匹和茶葉的買賣,只不過規模不大罷了。只要將這兩個行業發展起來,還是可以創造很客觀的利潤。

衛宏就是做布匹起家的,因此對布匹這個行業可謂是輕車熟路,再加上自己身邊的李家三姐妹,無不對布匹行業精通,也算是有了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幫助吐蕃扶持布匹產業。衛宏倒不怕把自己的宏遠商行給擠下去,畢竟任何一個行業,有競爭纔有發展,良性競爭是商業不可或缺的有利因素。

有了目標。就有了前進的動力,衛宏跟賽馬噶提議,布匹和茶葉兩個行業要同時進行。先開辦兩個商行,一個專精布匹。另一個專精茶葉,兩者是相互獨立的,不可以有絲毫的瓜葛。這就杜絕了權力的混淆的可能性。讓兩個行業自己走自己的。衛宏的提議被賽馬噶無條件接受,辦事效率也是相當快的,只花了半個月時間就同時建立了兩個商行。有了招牌,接下來就是招攬工人了,茶葉這玩意屬於季節性的生意,茶農採茶的時候,商行低價收入,進行囤積,等茶農採完茶了,市面上沒有低價的鮮茶了,也就到了商行賺錢的時候了。簡而言之,茶葉的盈利模式是囤積,賺時間的錢。所以茶葉急不得,必須等明年的茶葉下來,才能進入正軌。所以,現在主要還是忙活布匹行業。

眼看着就要入冬了,從百姓手裡已經收不到亞麻了,就只能從各地的商人手裡收購坯布,加以加工。在賽馬噶動用關係全力收購之下,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就收購了五萬匹坯布,數量還是很可觀的。隨後,染布、製造,這些事情就不用衛宏親自指點了,由賽馬噶招攬的專業人士進行操作。收布容易,製衣就相對要難一些了,光憑藉繡娘們一針一線的縫製,速度肯定快不了。賽馬噶便憑藉與衛宏的關係,以老婆的身份,命令衛宏將宏遠商行的縫紉機帶來。

若是賽馬噶以吐蕃公主的身份命令衛宏,衛宏絕對會無視!但現在賽馬噶卻極其聰明的搬出自己老婆的身份,衛宏就沒辦法拒絕了。老婆有難,老公自然是要幫的!不過從大唐往吐蕃運縫紉機可不是一個輕鬆的事,再說了會造縫紉機的工匠都被衛宏帶到吐蕃來了,還費那事幹嘛?直接在這造就是了。兩個月後,一百臺嶄新的縫紉機從山谷裡運了出來,運到吐蕃的王都‘邏些’。當衛宏將這些縫紉機交到賽馬噶手裡的時候,見多識廣的賽馬噶倒是沒什麼太大的反應,而她身邊的那些孤陋寡聞的工人則全都是雙眼放光,恨不得每人搬回家一臺。

有了縫紉機的參與,製衣的過程就變得簡單愉快了許多。在這期間,賽馬噶提議在製作吐蕃本地的服飾同時,也做一些大唐的衣裳,以便銷往大唐。衛宏卻否定了賽馬噶的這個想法,理由很簡單,大唐什麼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布商,本來吐蕃的布行就沒有一丁點的競爭力,若是盲目躋身進入大唐的布匹商業圈,很有可能被擠兌的死無葬身之地。當然了,衛宏也不是全盤否定,遠銷大唐的方法還是可取的,不過不是做唐衣,而是將吐蕃的衣裳銷往大唐。大唐的文化接受能力是相當的高,從胡服的盛行就能看得出來,吐蕃的衣裳銷往大唐,也算是奇裝異服,會帶有一些先天性得天獨厚的競爭力。當然了,這只是旁枝末節的對外營銷,最主要的市場還是內需。

第397章 再戰馬鬃山第171章 交戰(1)第424章 內訌(2)第108章 被算計了(2)第346章 忠馬救主第273章 如風般的陰謀(3)第55章 孫子,別跑!第262章 坯布被劫第89章 京城來信第250章 改變(1)第168章 重甲軍(2)第152章 商戰(3)第321章 共度良宵第119章 張駱的表舅第177章 大戰前夕(1)第383章 涼州之戰(1)第52章 家宴第323章 去看馬第20章 連環計,箭雙鵰第182章 血戰(3)第231章 全權負責第177章 大戰前夕(1)第459章 逃婚第20章 連環計,箭雙鵰第93章 杜荷第204章 一家人第278章 男耕女織第141章 被爆料第326章 馬與女人第300章 驚心動魄的婚禮第373章 本能反應第366章 初到涼州第240章 唯一宗旨第480章 深閨繡花鳥第416章 塞外夜第397章 再戰馬鬃山第257章 貴妃椅風波(2)第25章 住進李府第279章 窗戶紙(1)第170章 重甲軍(4)第197章 五個老東西第150章 商戰(1)第342章 偵查鷹第429章 轉機(2)第415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342章 偵查鷹第65章 江湖規矩第83章 愚忠的大力第132章 素描熱(1)第374章 蒼鷹出動第452章 最後的戰鬥(12)第224章 遇刺第85章 關係有點亂第377章 大獲全勝第417章 將計就計(1)第186章 血戰(7)第2章 打虎第69章 好朋友第465章 寶貝疙瘩第192章 衛宏這個泥鰍第111章 抓螃蟹(2)第236章 攻山第54章 男女差別第372章 主力到達第482章 爲吐蕃當牛做馬(1)第413章 賽瑪噶(1)第250章 改變(1)第45章 府衙來人第198章 長平縣伯第70章 別了,孫子第212章 被老李陰了第208章 李家的僕人(2)第38章 鴻門宴(2)第414章 賽瑪噶(2)第148章 老李的陰謀第331章 良駒,禍駒?(4)第4章 睡不着第37章 鴻門宴(1)第340章 周大力的春天(2)第153章 商戰(4)第7章 縫紉機(中)第220章 再相逢(1)第204章 一家人第285章 酒狂(1)第111章 抓螃蟹(2)第310章 菜園子趣事(1)第466章 新家(1)第474章 交換第244章 過大年(2)第461章 封王第388章 且戰且退(2)第147章 純粹的商人第324章 公子對公子對公子(1)第228章 撥雲見日第314章 作家第1章 穿越是時髦第449章 最後的戰鬥(9)第419章 虎口脫險(1)第374章 蒼鷹出動第361章 遭遇馬賊